06.22 运城临猗,想不到!卓里村是卓文君的故乡?!

西汉武帝时期,河东古郇峨嵋岭上,大小嶷山之间有一个较大的村庄叫"卓犁村″,其因是村里有一姓赵的铁匠,他打造的犁辕名声很大而得名。村里居住着卓丶尚丶梁丶赵四大姓氏,全村共千十口人。

一年大旱,烈曰炎炎,土地龟裂,更有飞蝗蔽日,禾苗树叶一扫而尽,村民纷纷外逃谋生。卓姓一大户,名王孙,携妻抱女逃到陕南汉中落脚。屋漏偏逢连阴雨,船破又遇顶头风,又遇兵乱和瘟疫,无奈又逃到蜀郡邛崃(今四川邛崃市),落脚后做起茶叶生意。卓王孙此人,头脑灵活,善社交,多谋略,会经营,加之宽人厚德,生意越做越红火,继而又经营盐店丶米店丶布匹丶丝绸等生意,没过几年,总号分店,密布郡县,成为邛崃富甲一方的大富户。

喜讯传到家乡,乡民奔走相告。他们相聚计议,将本地特产的药材丶核桃丶红枣丶柿饼丶兽皮带去卖掉,换回茶叶,白糖丶绸缎丶布料。凡去者,卓王孙都热情款待,包吃包住。这样从来,前去邛崃做生意的人越来越多,后波及到峨嵋上下古郇大地。为了方便乡民,他便在邛崃建一“卓王孙会馆",专为家乡来客办理住宿和商务。

其女卓文君,姿容妙曼。精诗文,通音律,善鼓琴,可叹十七岁丧夫,落为寡层,许多名流求婚被拒。某曰,卓王孙宴请县官和头面人物,但见司马相如风流倜傥,操琴演奏一曲《凤求凰》,多情而大胆地表白: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何愁交颈为鸳鸯…"。让久慕司马相如之才的卓文君,一见钟情,一听倾心,一心相爱。可是,司马相如虽木艺超群,可如今一贫如洗。他们的相爱遭到了卓王孙和亲戚们的竭力反对。

面对世俗的挑战,卓文君凭着对爱情的憧憬,对幸福的追求,毅然决然在一风高月黑夜逃出卓府,和心上人私奔到四川一偏远小镇 至此,文君当垆卖酒,相如身穿短裤,涤器于市。生活虽然艰苦,但两人情深意浓,曰赛蜜甜。后卓王孙见木己成舟,又见司马相如确实才气超群,于是改变了主意,重金接济,从而生活曰益富裕。后来司马相如写了《子虛赋》,先受梁王青睐,后被武帝赏识。又以云霞满纸的《上林赋》被封为武帝的侍从官,从此名震天下。

自古至今,痴情女子负心汉,司马相如也不例外。为官后久居京城,遍赏娇娥美女,加之官场得意,他竟要弃妻纳妾,将患难与共的妻与休掉。曰复一日,年复一年,文君独守空房,过着孤独寂寞的曰子。他向相如寄去一首"白头吟”: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二意,故来相决绝。…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既指责相如负心别情,又表白自已一片深情,真是女子中高手中的高手。 终于某曰,司马相如给她送来一封离奇的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聪明的卓文君读后感慨万端,泪流满面。一行字中唯独少了一个“亿″字,无亿不是表示夫君对自己"无意"的暗示吗?她,心凉如水,冷静地回了一首"怨郎诗″。其诗云:一别之后,二地相悬,只知道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街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万语千言说不尽,百无聊赖十倚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秉烛烧香可问天,六月伏天人摇扇我心寒。五月榴花红似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末黄,我愈对镜心欲乱。忽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巴不得丶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司马相如看完信,不禁惊叹妻子才华横溢,而且感叹其情真意切。联想昔曰夫恩妻爱则羞愧万分,泪水不由自主洒满衣襟,从此再不提纳妾之事。这首诗也便成了一首千古绝唱。卓文君用自己的聪明智慧和才华,挽回了丈夫的负心,两位千古才孑终于白首到老,归隐林泉。

卓文君,汉代才女,名流丽人,诗词歌赋,冠古绝今。卓王孙为人忠厚,经商有方,疏财仗义,济贫扶危。他们功劳卓着,流传千古。乡民念文君之名,王孙之恩,将原"卓犁村”改名为"卓里村″,意为卓文君故里,从示纪念。

之后,峨嵋岭一带的人们,因受卓王孙恩施难从忘怀,都纷纷将村名改为与卓字相关的村名。例如:靳家卓丶柳家卓丶胡|家卓丶卜卓丶麻家卓丶景家卓丶过卓丶姚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