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9 作為家長,你是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的,不要完全依賴老師?

網友一:

記得初中二年級,孩子有回段考考得不錯,家長會上老師安排我上臺介紹怎麼教育孩子的。上去後,我給家長們算了一筆時間賬,得出來的結論是:我們還可以朝夕陪伴在孩子身邊的時間真的不多了。所以,我很珍惜。

我說要儘可能多地陪著孩子,不要去隨便插手孩子的學習。很多家長不相信,說我是老師,怎麼可能不管孩子的學習?其實,我說的是不對孩子的各科學習提出具體的指導、輔導或設計。

我教語文,但我不是孩子的語文老師,我就不教他。讓他跟老師學,有問題可以問我,但我只提供思路,不提供答案。至於其它學科,不管懂不懂,我都不教。

作為家長,你是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的,不要完全依賴老師?

網友二:

我們家長雙方都是高校教師,從小家庭讀書氛圍濃厚,電視是很少開的,這個習慣一直保持到現在!兒子出去上學不在身邊了我們也仍然很少看電視!

其次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予以充分的尊重,體現在從小多陪伴,多交流,他無論玩什麼遊戲都不無故打斷,和他說話永遠蹲下平視,無論多累都不會推開他的黏人和十萬個為什麼,記得在幼兒園階段,有很長時間,簡直是個話癆,每天都能把我說到崩潰!

孩子的小學我們不追求名校,就近入學,所以孩子從一年級就是班上的佼佼者,受到的表揚和鼓勵極大的推動了孩子自信陽光的個性建立。

網友三:

我認為孩子最需要的是陪伴,哪怕是你陪他說說,做做作業,講個小故事,孩子都會歡喜的不得了,若是你在陪他做做遊戲,估計孩子一天都會很充實,快樂。我家大寶,是個女孩,她是一個早產兒,生下來時只有三斤多,照顧起來很不容易。如今,她已經九歲多了,很開朗,很可愛,討人喜歡,在家裡我陪她最多,好像總是虧欠了她什麼,剛開始我都是陪她讀書,現在她最愛讀書,書讀的多,作文也寫的好,做事也很有耐性。

孩子學習上,生活中,或多或少都會遇到不順心的事,作為家長,我們要細心,善於觀察,洞察孩子的內心,孩子有問題了,多和她溝通。像我,晚上早早地陪孩子坐到床前,這時就開始我們的談心了,不要刻意去問她有什麼不高興的事,你先和她聊天,什麼都聊,今天你都是玩了什麼,或者什麼最好玩,想辦法打開孩子的話匣子,說著說著就說到了孩子的傷心事上,針對原因,做好開導,做好疏通,不讓孩子心裡有積怨,有壞情緒。

作為家長,你是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的,不要完全依賴老師?

網友四:

在我們對自己的教育方式有覺知之後,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1、培養孩子的獨立性是非常重要的,自信樂觀上進的品格比成績重要

2、家庭教育,注重的是育心,而不是知識傳授。如果你的孩子不願意跟你說話,那麼教育方向就出了問題。

3、家庭教育蘊含在日常的生活中,它最好的潤物細無聲的,是言傳身教的感染式的教育。

4、培養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比給孩子灌輸知識更重要,與其給孩子講很多的知識,不如給孩子提出能夠引發他好奇心,調動孩子去思考的啟發性問題。

網友五:

我是從小學一直教到初中,深知初中教育的重要性。它是小學教育的繼續,又是為普通高中、職業高中和成人高中打基礎的教育。初中教育階段的學生處於學齡中期(少年期)。初中教育的培養目標,要在小學階段使學生“初步”得到全面發展的基礎上,為促進他們的身心健康、和諧發展打好堅實的基礎。

初中教育最重要,但目前又是最薄弱的一環。“少年強剛國強”。這一時期,也是孩子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逐漸養成的重要階段,更是要出現“叛逆心理”,與家長產生所謂的“代溝”的時期。作為家長,一方面要與班主任更為緊密的聯繫,及時做好反饋工作,另一方面,孩子回到家中,家長要把後勤工作做到位,不要始終把成績掛在嘴邊,要噓寒問暖,讓孩子知道爸媽的關心非常重要。

作為家長,你是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的,不要完全依賴老師?

網友六:

很多時候,家長都會有一種感覺:好的孩子似乎永遠是別人家的孩子。其實這真的是一種認知上的偏見,其實每個孩子都有好的一面,也都有需要調整的地方。只是那些看起來比較好的孩子,他們的父母每天都會用心的幫助孩子們改正了一些不足的問題。這裡必須要注意的一點,一個好的教育,絕非一朝一夕就能成就的,它一定是依靠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

作為家長,要想教育好自己的孩子,需要有幾個認知作為基礎:

1、每個孩子都有是“好壞”一體的

2、家長想改變孩子之前,一定要先把自己先搞清楚了,改變自己才能改變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