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4 “遠東貴婦” 的下午茶和門童

半島酒店 | “遠東貴婦” 的下午茶和門童

來源:思想思潮(ID:sxsc2018)

說起豪華酒店,半島應該不是第一個進入腦海的。

總是先想到萬豪,因為太龐大了,全球開花,去年和第二個巨頭喜達屋強強聯手之後更是稱霸了酒店業的半壁江山。

然後會想到四季、麗茲卡爾頓、文華東方、費爾蒙、希爾頓、香格里拉、W等,它們或是奢華或是格調,都是導師口中“你該去那裡實習”的好模範。

當下每一個龐大的酒店集團都在加快全球連鎖的步伐,唯獨半島酒店不緊不慢,孤芳自賞。

在酒店業的大水大浪中彷彿一股清流,從旁劃過,輕聲得讓人有些遺忘,但突然想起時讓我驚覺:原來是它,其他答案都不對。

半島酒店 | “遠東貴婦” 的下午茶和門童

尖沙咀

突然想到這個答案的時候,我正在香港的尖沙咀。

一出地鐵便看見了,依舊是印象中的低調。

半島酒店 | “遠東貴婦” 的下午茶和門童

正好是過年前的時光,香港半島的門前吊起了大紅燈籠〜

半島酒店 | “遠東貴婦” 的下午茶和門童

從1928年的第一個半島酒店在香港開業(也是香港現存歷史最悠久的酒店),時至今日全球也只有十餘家而已,並且只在最繁華的大都市:紐約、巴黎、東京、上海、北京、曼谷...... 只建立一家頂級的豪華酒店

半島酒店 | “遠東貴婦” 的下午茶和門童

2015年,那時新建剛1年的巴黎半島酒店,外觀實在很低調

半島沒有太多的商業氣息,被尊為“遠東貴婦”的半島從一開始就在文人雅士中備受青睞。

自香港半島出生的第一天,它就成為了一個象徵:它是那個年代裡名流的風雲場所,它是流金歲月中的不朽傳奇。

時至今日,對於喜歡品嚐歷史和文化的商旅過客們,“半島酒店” 四個字,本身就自帶金光,意味著上乘之選。

位於尖沙咀核心地帶的半島酒店歷經戰亂走向和平,面朝維多利亞港,榮辱不驚地見證著這個城市的翻新

半島酒店 | “遠東貴婦” 的下午茶和門童

維多利亞港

這個“遠東貴婦” 有兩個招牌不可或缺,若是失傳,半島就不是半島了。

一個是下午茶,另一個是門童。

半島下午茶,情定張愛玲

香港半島酒店的下午茶情結要從張愛玲說起。

坊間流傳半島的下午茶是張愛玲的最愛,但想要考證也是頗費一番工夫,字裡行間沒有有力的證明,而張愛玲本人也並未明說。

於是有了另外一個版本的說法,據說拍攝《傾城之戀》的取景地淺水灣酒店因為拆遷,導演遂將重頭戲的場景都挪到了半島酒店。

而“張迷”們無處觸景生情,就借半島的下午茶來感懷書中人物。

這麼一來,張愛玲讓半島酒店見證了一個亂世情緣。

且去香港半島的大堂茶座一看,現場樂隊樂聲悠揚,空氣中都瀰漫著一股濃郁的傾城之戀的格調。

半島酒店 | “遠東貴婦” 的下午茶和門童

不僅這文藝的噱頭打的很正,半島下午茶的逼格也是打的很響。

下午茶的文化源於英國的維多利亞時期,那時中午吃得少,晚餐又吃得晚,女人們到了下午便餓得發昏,於是整出了下午茶。

英國有個民謠好像這麼唱:“當時鐘敲響四下,世上的一切為茶而停。”

所以,最正統的喝茶時間就在下午四點,俗稱 Low Tea。

半島酒店 | “遠東貴婦” 的下午茶和門童

一旦標榜英式,人們總覺得槓槓的正宗,半島酒店就是沿襲了這一套英式茶文化,成功地俘獲了眾人的少女心。

而多少人甘願排隊等候,就是為了親身體驗這貴婦般的儀式感:巴洛克的建築,蒂凡尼的餐具,經典的三層架。

半島酒店 | “遠東貴婦” 的下午茶和門童

無怪乎香港人有句俗話:住不起半島,就喝一杯半島的下午茶吧

其實作為任何一家五星酒店,大堂吧都該有這樣的出品水準,而下午茶的製作也並沒有那麼考驗甜點師的技能。

那半島的下午茶為什麼歷經時代變遷,卻依舊屹立不倒,日日盈門?

裝修高大上麼,四季的架勢絕不落後;點心很驚豔麼,文華的口味甚至更好,價格還更有優勢。

都說吃的是噱頭和逼格,可張迷們捧一本傾城之戀喝的就是那份陶醉:“那整個房間像暗黃的畫框,鑲著窗子裡一幅大畫......"

因為半島有故事,而一個好故事本身就勝過了一切宣傳

半島門童,重複之美

半島酒店的第二個神秘招牌是門童。

這是隻有半島才有的一道獨特風景線:八十多年沒更換的經典全白制服加白帽,帽子下永遠微笑的面孔,標準的開門姿勢,標準的微笑,門童們站在酒店大門旁,為進出的客人拉門。

門童這一崗位在如今電動旋轉門橫行的時代難免顯得有些雞肋,可是半島就是那麼“頑固” 恪守傳統,堅持僱傭門童,而這一共性甚至跨越了東西方的文化差異。

無論是在美國、法國、上海、東京,半島的門童都是同樣的行為準則,每一天平均拉門4000次

半島酒店 | “遠東貴婦” 的下午茶和門童

半島門童和勞斯萊斯車隊

有時我還是很懷疑,覺得這工作未免過於簡單機械,於是我向在東京半島的好友求證。

門童和 Concierge或禮賓部是同一批人麼?

我不太相信他們只要開門就好,猜想大概還兼做問詢和禮賓的服務吧。

不,禮賓是其他人,門童就是開門的,他們的工作就是保證每日大門的正常運轉。

我追問,這到底是一種什麼屬性的職業呢?

他們更多的像是 icon of peninsula,就是半島的標誌,象徵大於功能。業內人稱為PAGE,寓意 Open the first page of guest experience

半島酒店 | “遠東貴婦” 的下午茶和門童

東京半島

這麼一講也是很有道理了。往往都說你在酒店遇見的第一個人決定你接下來的體驗感受,那麼這第一個人就是至關重要的。

半島讓門童成為每一個客人遇見的第一人,發揮的作用就是“打開第一頁”,而絕不是安插的閒職。

一推一開之間,恰是隻有半島才能做到的 “簡單重複的美”

平凡嗎?任何一件簡單的小事,若能日復一日就是不平凡的。

保守嗎?反正半島的員工流失率在全港同業中是最低。

好故事勝過好廣告

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到底在哪兒?在這個瞬息萬變的社會浪潮下,今明都是兩重天,沒有什麼核心秘密是揭不開的,也沒有什麼技術是學不來的。

任何一種再高配的“硬件”都有可能被對手學去,只要對方肯燒錢,甚至還能超越。

但半島酒店的兩個“軟件”卻是難以模仿的,無論是下午茶還是門童,它們都具有傳統的力量,歷久彌新,難以泯滅

半島酒店 | “遠東貴婦” 的下午茶和門童

北京半島

半島的下午茶,是90年不變的味道。

雖然提供的東西真心不復雜,但正對顧客的胃口,尤其對於當下東奔西走的人們來說,坐下品茶是種極大的誘惑,哪怕昔日光景難以重現。

明知亂世鴛鴦的故事是發生在淺水灣,聰明的半島也從不說破這段情調,任由人們臆想:嗯這裡是作者最愛的下午茶〜

半島的門童,是90年不變的重複。

這不僅代表至誠的服務,更是活著的標識。

說起全球最著名的門童,恐怕就是半島的陳伯,一個12歲就來半島並在此奉獻一身的職人,雖已離世多年,可他標準的“半島式微笑” 一直被人口口相傳,影響深遠。

這也是我聽過最堅守感人的酒店故事。

非業內人士才不會去關心什麼酒店戰略、目標客戶、市場計劃等。人們只知哪哪兒環境好,哪哪兒飯好吃。噢,半島啊,下午茶唄,聽說現在還有女門童了呢

半島酒店 | “遠東貴婦” 的下午茶和門童

這便是“遠東貴婦” 的兩大招牌:

下午茶和門童

更走心一點,半島品牌的實質藏於:

懷舊和溫情。

半島酒店 | “遠東貴婦” 的下午茶和門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