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農村人在城裡買房值不值?

某一種未來


現在隨著城鎮化的加速,由於城裡公共資源的優勢,對於農村的人們來說很有吸引力,於是有很多農村人便考慮在城裡買房了。但是對農村來說,城裡買房值不值呢?就讓金十君帶你瞭解一下吧。

城裡買房的好處

1、城裡買房,可以讓子女有更好的教育環境。城市的教育總比農村要好很多,如果這時候不買房,等孩子大了,需要結婚的時候,孩子要在城裡買房,那時候的房價更買不起了。

2、同時城裡綜合條件好,基礎設施完備,生活便利。在城裡就業,工資也比較高,而且城裡的交通、教育、醫療、購物、娛樂等資源也相對較豐富,生活質量會有所提升。

3、在城裡買房,也可是投資用。房價是一直在漲的,並且城裡的放假漲得更快,如果有條件,在城裡買房,坐等升值或者把房租出去都是可以的。

城裡買房的難處

1、城市房價較高。城市房價一直都是買房人們的痛,就算普通的三線城市,房價也是遠遠高於在農村自建房子,並且農村人均收入也較低,一般都需要貸款買房,這樣子每月的房貸也是一個不小的壓力。

2、城市生活成本變高。在城裡,水費、電費、停車費、燃氣費、物業費、門卡、電梯卡、冬季取暖費、閉路電視等,開門都是錢。

3、適應新環境。到了一個新環境,什麼都是陌生的,一切東西都要重新認識,這個過程不是每個人都能處理好。

雖然一直都說大城市好,甚至很多人都是以能在大城市有一套自己的房子為目標,但其實近幾年的進城熱已經開始“退燒”。

從全國數據來看,2014 年迎來流動人口的拐點,從 2010 年到 2014 年,流動人口從 2.21 億上升至 2.53 億,2014 年至 2016 年,流動人口從 2.53 億降到 2.45 億,一線城市對人們的吸引力已經慢慢減少。

大城市的高房價以及不斷攀升的生活成本促使很多外出務工者特別是年輕人回到三四線城市生活。

不斷縮小的城鄉收入差距加上互聯網的普及,拉低了一二線和三四線城市的物質精神生活差距,人口迴流趨勢明顯,所以農村人在不在城裡買房還是得看自身需求。

號稱“金飯碗”銀行業為何不斷湧現離職潮?2018年全國企業退休工資究竟能上調幾何?關注“金十數據”,我們給您提供更專業的解答!

金十數據


這要分兩類思維:一種是眼前思維,即目光短淺的,另一種是遠見思維,即懂得考慮發展需要的。第一種基本上不會去想也不會去買,因為如果要買了就會不見了大幾十萬元,在農村可以建成N層了,他們還有省錢意識,菜可以自種,魚肉也可自己供給,柴草可以取暖和煮飯,用再多的水也不會花錢,還恨不得自己能發電自用,聽他們說過,好似有點理,還說吃餐青菜都要買別人的,不划算。



有遠見思維的則不同,特別是年輕一代,只要夠個首付就會在城市扎跟,隨便上個班都不會餓死,後代的教育也有保障,不似農村要走幾里山路上學,他們不喜歡農村的不規則格局,也不喜歡農村的寧靜和髒亂,買商品房算是一種投資,不住了可以賣掉,錢還在,有些還多賺了一點。農村的房不住就是空置,直至N年後變成危房,想合法賣掉比登天還難,投建的錢如潑出去的水。



還有一種兩邊倒的農村人,這邊剛說賣房不好,到那邊又說買房怎樣怎樣好的,事實這種人就是眼紅別人的人,沒本事的人,除了懂得遊說一無是處,生活在無奈的空間中。


愚人也會笑


很多農村人都向往城裡人的生活,於是很多農民朋友把自己攢了一輩子的錢拿出來去城裡買房。農村朋友去城裡買房都已經成為一種潮流了,那麼農村朋友在城裡買房到底值得還是不值得呢?親愛綜合很多方面的因素,我還是覺得不值得!

1.很難融入城裡人

農村人和城裡人從小接觸的東西不一樣,所以大家的價值觀和社會觀有很大的差別,農村朋友買了房住在城裡,可是和周圍的人根本話不投機,自己也不會多快樂的,很多在城裡買了房子的農村朋友都說城裡人冷漠,其實不是人家冷漠,只是雙方的價值觀不同罷了。



2.沒有穩定工作

城裡人買房是人家有正式工作,人家買得起,可是農村人一般都沒有什麼正式工作,這樣也就木穩定的收入來源。可不要以為買了房子之後就沒事了,買了房子之後各種費用就來了,什麼物業費,水電費,這些一個月就得好多錢,所以農民朋友想要在城裡買房還的得看能不能供得起啊!



3.生活習慣不適應

農村人一般自家的大門時時刻刻都是打開的,隔壁四鄰什麼的沒事了就在一起聊天,大家毫不生疏,一個村子的人見了基本都會打招呼問好。然而在城裡就不一樣了,隔壁四鄰的門都關的嚴嚴實實的,有些鄰居住了好幾年了一句話都沒有說過,這樣的生活習慣一般農村人還是習慣不了的!



這是我的一些看法,大家覺得呢?


惠農圈


“農村人在城市裡買房,值不值?”這個問題,其實是值得深入探究的,我們可以換個角度來思考這個問題,就相當於說,“農村人在城市裡買房,有沒有必要?”如果,你心裡

的答案是肯定,那麼,也不存在什麼值不值了,因為你是有需求的,所以,即使感覺可能不值當,但是,也沒關係,也不妨礙;

但同樣的,如果你在城市裡買房,其實是一種可以做也可以不做的決定,那麼,這其實就是一種非必要的行為,在這種情況下,你就需要認真思考,自己到底要不要買房?農業百事通認為,你可以從以下情況進行考慮分析:

第一:農村老家是否有建新房?

如果在農村老家已經有房子了,並且常年在外,沒有長時間居住,之所以會考慮在城市買房,是為了能夠減輕兒女今後的負擔,將房子留給兒女做婚房之類的,那還是需要考慮,是否兒女會在你所在的城市工作,因為,如果將來不在一起的話,其實,你可以選擇在農村老家養老,因為老家也有房子;

第二:在城裡買完房後,自己的積蓄還有多少?

如果在城市買房之前,自己的日子過得還挺滋潤,沒什麼壓力,但買完房之後,沒剩多少積蓄,而且還要還房貸,還要養子女,孝敬老人家的話,那無疑是給自己增添了很多負擔,所以說,如果在城市裡買房的行為是在給自己添堵的話,這其實是需要三思而後行;

第三:在城裡買房,為的是什麼?

這其實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有的時候判斷值不值得,不見得只能是用金錢來衡量,可能有人會說,你花四十萬不如在農村建個“豪宅”,這樣不是划得來?還有人會說,你在農村20萬建個小平房,倒不如去城裡買房,這樣不是更好?

單純地是用金錢來衡量這件事情到底有沒有意義,其實是欠妥當的,農業百事通認為,如果你在城市買房是一件非做不可的事情,例如將來的工作和生活就是在城市,那買房是可以的,不管是多少錢,如果你壓根不在農村生活、工作,你花同樣的價錢在村裡建個“豪宅”又有什麼用呢?難道當擺設?所以,絕對農村人在城市裡買房到底值不值得,完全取決於自己的需求性大不大,而並非是金錢上的一種衡量判斷;

關於上述內容,有任何觀點,歡迎評論區暢所欲言!


農業百事通


農村人在城市買房值不值?

這要看你買房是為了什麼。如果是為了未來的條件好一些,享受各類更加集中的資源,那麼你在城市買房就不要顧慮其他的。但如果是為了保值或者升值,那可就得好好考慮一下了。

在城市買房,要看該城市是否能夠吸納人才。

有人問了,如果能吸納人才,那這座城市不就更加擁擠了麼?道理是這個道理,可一座城市,如不能吸引人才,那麼這座城市將會喪失發展的活力,導致越來越多的人不想進駐這座城市,這座城市的房價自然上不去。你本身買房也為了保值,那麼,你的價值是保不住的。

如何判斷該城市是否值得投資?

一個簡單粗暴的公式就是:

該座城市的人口應當淨流入。

試想,一座城市蓋了足夠兩百萬人居住的房子,你買了一套,可這座城市只能吸引100萬人,那無論如何是升不上去的。一座城市蓋了同樣多的房子,你買了一套,這座城市能吸引800萬人,那麼這個房子的價值至少不會陡然降低。

我們先以省份看:

從圖表中我們可以看出,北京、天津、上海、浙江、廣東,是人口淨流入的,也是值得投資的地方。

而安徽、廣西、貴州,則需要多加斟酌。

這也與我們的印象相同。

當然,看省份實在看不出什麼,要看就得精確到各市縣,大城市要精確到區域。這裡有個極為簡單的方法,查詢前年該城市的常住人口,再查詢去年該城市的常住人口(今年常住人口數據還未出的情況下),如果去年比前年人多,則是淨流入,以此類推,連續多年人口淨流入的城市,則是值得投資的城市。如不是,則需要慎重。譬如:

庫爾勒,2016年常住人口是62萬,較上一年減少2萬;流動人口為36萬,較上一年減少10萬。

證明許多人正逃離庫爾勒。

那麼庫爾勒的房價絕不會上漲,這對本地人可能是好事,但是這座城市的活力會降低,並在五年後會有明顯體現。

再看:

寧陽縣,2010年常住人口81萬,2016年常住人口75萬。

人口淨流出。

這座縣城的房子雖然貴,但以後必然保不住其價值。買房如果不是為了定居,而是保值,那麼是不值得的。與之對比的,是其所在的泰安市,泰安市的房價上不去,也是因為人口流不進去,人口流不進去,是因為工作機會太少了。人不來,那麼經濟也就上不去,於是形成惡性循環,至今火車站靠著的南邊的房價,只有五六千。前些年五六千,現在還是五六千,往後還是五六千,你說保值嗎?

還不如吃利息。

再看淨流入的城市,無非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成都、鄭州、重慶、蘇州、武漢等地。

如濟南、瀋陽、南昌、太原,人口流入,但較少,吸引力不足。

因此,單論價錢值不值,在小縣城買房,一定不值。即便現在瘋漲,也只是虛漲,漲完即便不落,也會橫盤很長很長時間,保值無望。所以你要說是在城市買房,你仔細查看其工作機會、人口流入流出,基本可以作出判斷。如果是在小城小鎮買房,剛需的話那就買吧,改善一下住宿條件。

但要記住,老家暫時別丟,房子要留著。

還有一句話:千萬不要因為在城市買不起房而說“還是農村舒服”,你要是有錢,在大城市買得起房,還願意住農村,這句話才有分量,否則就是酸。房子買來是住的不假,但近十年來房價瘋漲,投資倒賣真的可以血賺一筆,因此有錢的都去炒房了。作為升斗小民,無非追求自己的血汗不被坑跑,眼光是很重要的,千萬不要成為保不住價值的地區的高位接盤的接盤俠,到時候房價暴跌,自己一生的血汗就沒了,最可氣的是還得見月還款。

當然了,要是沒錢,咱就啥都別說了。好好生活,天天向上吧。


豆子人民藝術家


農村人的現狀

大家好,我是一個山東農民,今年30歲,村裡差不多大的朋友已經有一部分在城裡買房,而且大部分人都有去城裡買房的想法。現在選擇去城裡買房的人大多是80後,孩子已經開始上學,而且自己也打拼了幾年有些小積蓄。

去城裡買房的原因:

1.孩子上學,農村很多80後童年時經歷了不太正規的小學、青年時經歷了環境差的鄉鎮中學,甚至很多農村80後上完初中就步入社會打工。然而社會的瞬速發展讓大部分農村80後都過上了越來越好的生活,當然人的思想也跟隨生活的提高而改變,這些80後門有了與父輩們不同的開闊思想又經歷過苦日子。現在想去市裡學校上學必須要在附近有房產證,所以更希望去城裡買房子,從而能讓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以後生活的更好。

2.虛榮心,還是前面說到的很多人因為現在生活過的越來越好,手裡有了閒錢 為了讓自己檔次更加提高 所以在城裡買套房子成為了他實現虛榮心的一個談資

讓孩子得到好教育是很好的想法,但是農村人在城裡買房子不是那麼容易的,說到這裡真的要感謝黨讓現在農民工工資提高且更有保障,就算這樣辛辛苦苦幹幾年買套房子,然後做十幾年房奴,其實是不太值的。畢竟父母在農村、工作在外地。當然也有部分農村人已經有了較好的工作較好的條件,買套房子也是值得的


我是孟小夢


首先,我作為一個農村人,現在在找工作,我談一談,我自己的真實感受以及目前來說農村買房子到底值不值。

一、農村到城市買房子是一種趨勢

這幾天一直在外邊跑醫院的市場,突然的發現,現在城市的發展已經遠遠超出了我們的想想。城市的發展不單單到了郊區可能直接到了農村。這種現象幾乎和提出中提到的農村人到城市買房子是一樣的。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人們的手中有錢了自然而然的就喜歡到城市中買房子。買房幾乎成為了發展的一種趨勢。從這點來說,在城市買房是可取的,畢竟買房是一種集體的做法。

二、買房是一種身份的象徵

農村人特別的淳樸,也特別的真誠,這點事毋庸置疑的。但是這樣的性格機器容易形成攀比,你家買了房子,我家也需要買。你有我必須有的想法也逐漸的突出,儼然買房子成為一種身份的象徵,最終容易造成,為了買房子也買房子的惡性損壞裡面。另外,慢慢的結婚需要房子的習俗形成。造成結婚的成本大大加重,生活負擔加劇。從這點來說到城市買房的做法不可取。

三,城市買房作為投資

眾所周知,房價永遠比工資的水平增長的快,雖然國家意志宏觀調控,但是總體的的價格還是呈現了大面積增長的趨勢。這個時候投資買房,也自然而然成為了生活的追求。以我們聊城為例:去年的放假為均價4000元,但是今年開始目前放假已經達到7000元,短短一年的時間放假增長80%,這個時候可能投資房子更加實在。從這個監督來說,買房子是非常值得的。

總之:我對農村買房子的事情,保持中立的態度,只要有足夠的錢可以試著在城市買房子,但是如果資金有限的話,我認為還是需要結合自身的實力進行綜合考慮。


農來農趣


這是一個因人而異、因地而異、因時而異的話題。


一是因人而異

雖然城裡買了房,但是平時住在農村,買的房子又是新建商品房的話,那長期空置財務成本就有點高。土磚家有一位親人,7年前,在東南沿海的一個縣城給還在上大學的兒子買了1套140平米的房子,單價8000元/平米,加上車位,總價120萬左右。最近幾年,房價沒漲也沒怎麼跌。前幾天一起聊天,一算財務成本不得了,按照年利率5%算,每年扔進去6萬元。


二是因地而異

還是以我這位親人的情況為例吧。往好處想,如果他們買的是北上廣深的房子,可能結果就不一樣了。7年前買的房子,房價至少翻了一倍了吧。財務成本什麼的,都變成浮雲了。往壞處想,如果買的是鄂爾多斯的房子,那就不是財務成本的問題了,而是變成燙手山芋了,沒人接盤,有價無市。


三是因時而異

2008年金融危機的時候,全國樓市普遍比較低迷。那時候出手買的房子,不管在哪,大概都已經漲了很多了,漲得好的,都翻好幾番了吧。而如果是最近幾年買的(北上廣深杭除外),房價雖然沒跌,但也漲不到哪兒去。有些地方庫存壓力還挺大,存在價格波動的風險,個別地方也存在有價無市的情況。



土磚家


說實話,我最近一直被這個問題困擾著。

農村人在城裡買房值不值,我就先拿自己舉個例子。

我今年快奔三了,家鄉是陝西的一個農村,學校畢業二十三歲就來到上海打工,這裡的房價高的要死,憑我自己一個月幾千塊錢的死工資,不吃不喝奮鬥上一輩子也就是能買個衛生間。

所以,我現在準備用手裡的首付,在西安先買房子。

2017年西安被列為準一線城市之一,加上西安市政府推動了外地人口落戶政策,一年時間,到西安落戶的人就有21萬人,隨之而來的就是房價的高升。

2018年春節之前,西安北郊原本6000元/平方左右的房價,被炒到了11000元/平方。南郊以前10000元/平方左右的房價,現在直奔20000元/平方。

更讓人氣憤的是,現在還在漲。

原本還能付個首付,現在還得再等等。

但是,跟我年紀差不多的人,現在都通過父母或者向銀行借錢準備買房。

聽他們的意思是,覺得房價一旦上去,就很難下來了,就是自己以後住不起,等到幾年以後,自己出手一買,還能賺上十幾萬,至少是穩賺不賠的。

照這個趨勢下去,感覺自己永遠都買不起房了。


作者:西部牛仔,今日新農人資深運營人員,三農專題百萬閱讀量文章原創作者,免費農產品發佈平臺田管家特約農技專家!


今日新農人


農村人進城買房的情況越來越多,那麼,他們辛辛苦苦掙點錢,進城買房動輒幾十上百萬,到底值不值得呢?這個不能一概而論,還是要根據自己的需求來,同時要結合經濟條件來分析,如果沒有需求,買房後長期空置,或者只是為了面子,那就不值,反之確實有需要,那是非常值得買的。

如果老家在偏遠農村,現在城裡做生意,那麼值得買。經常有這樣的情況,老家在農村,但是夫妻倆都到城裡做生意,最開始孩子由爺爺奶奶管,但是後來隨著生意有了起色,收入也比較穩定後,往往都會把孩子接到城裡來跟父母一起住,一起生活。這也就面臨兩個問題,一方面父母剛出來租的房子都不好,大多又小又舊,現在孩子過來需要改善一下條件,另一方面,孩子上學面臨擇校的問題。

從農村來到城裡,戶口在農村,那麼就不能入讀城裡的公立小學。這種情況下,兼顧居住需求和孩子上學的需求,很多父母在自己有一定的經濟能力之後,都會在城裡買房。實際上,這種買房也是值得的,房子沒有浪費,而且還給下一代提供了更好的教育條件。

另一種可能是孩子已經過了上學的年齡,已經長大了。但父母這一代已經通過外出打工或者是做生意掙了一些錢,現在回當地的城市買房,為的是過上更好的生活。同時也兼顧考慮孩子回這座城市。孩子可能是上大學的,當然會小城市的可能性較小,如果孩子是上的寫職業技術學校這種,回到小城市的幾率就大一些,父母往往也會提前考慮這些問題。所以,這種情況下,也是有需求的,也是值得購買的。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看到周圍親戚、鄰居都在城裡買房了,他們出於面子需要,或者是出於給兒子娶媳婦的需要在城裡買房。其實這種情況也得兩說,如果有經濟實力,外出打工掙了錢,本身買房子也無可厚非。但是為了一些虛榮和麵子的東西,四處借錢在城裡買房,從而很嚴重地影響了大家的生活質量,說得直白點,就是累死累活的,這種是不值得的。

當然,還有一類就是在更大的城市買房,一方面為了子女,一方面有的也作為投資。這類買房,是有價值的。畢竟同樣是投資,在小城市上漲空間有限,所以,投資價值就不如大城市。

總的來首,農村人在城裡買房也是大勢所趨,是否值得應根據自己家庭經濟情況、人員情況以及未來的一些規劃綜合考慮,適合你的,才是最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