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歷史上的康有為,除了公車上書,還做過其他什麼事情?

每天學點兒國學


康有為在歷史上是一個讓世人褒貶不一的人,我們最初瞭解是在歷史教科書上的1895年他與梁啟超等聯絡18省的會試舉人上萬言書,史稱公車上書。那麼康有為那麼出名的一個人除了公車上書還做了什麼事情呢?這就讓我從他的生平事蹟一一道來。


康有為是廣東南海縣人,幼時學習儒家思想後來慢慢接觸了西方的文化,吸取西方的文化讓他慢慢地形成了維新變法的思想。因為清政府簽訂了《馬關條約》他感到極為憤慨,聯合參加會試各省舉人上萬言書,主張“拒和、遷都、變法”這就是有名的公車上書。1898年光緒帝命他為總理衙門章京負責變法事物,史稱戊戌變法;變法失敗後逃亡海外,周遊列國,後來在1903年成立中國商務公司,開辦多家企業。

他是改革維新派反對共和力主立憲的人,這點因此讓人對他褒貶不一。辛亥革命後,他在國外漂泊十五年回了國,去時是改革的維新派,回國後卻變成了保守保皇派,主張尊孔保皇。1917年與辮帥張勳發動復辟,擁立溥儀登基,在段祺瑞的討伐下失敗,此後長期隱居,於1927年食物中毒死亡。

康有為除了在政治上 在其他事業上也有驚人的成就。其成立了中國商務公司等十幾家實業,寫有著作《大同經書》、《康子篇》、《歐洲十一國遊記》、《日本變政考》等著作。在早期,他的維新思想是比較先進的,在憲法貢獻上將依憲治國引入主張君主立憲;提倡權力制衡;有民權思想與政治觀;主張實行地方自治等等。但是到了後期他由於思想侷限變成了保皇派、保守派,他還停留在歐洲思想的“器物”上,對西方的認識不夠深刻,加之時代的侷限性,他的思想就沒有很大的進步。這就成了人們貶的地方了。


小胖子閒說教育


你好!

康有為做過的好事可能很多,但是我瞭解到的一件事使我非常佩服他,尊敬他。那就是他在他那個時代為廣大女性所做的一件事——向皇帝上書要求禁止婦女裹足。

100多年前的禁裹足吶喊

100多年前,當俄羅斯的莎樂美按自己的意志追尋人生真諦的時候,中國廣大女性所承受的千年前延續下來的裹足的桎梏,正在因為一個人的出生而將要有所改變。那就是1858年出生的康有為。他自年輕時起,到中年諫言變法時,一直在為中國女性將近千年的裹足酷刑的廢除搖旗吶喊,振臂高呼。他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向皇帝上書要求禁止婦女裹足的人。通過這一奏摺,他要禁止的是在中國沿襲近千年的對女性身體摧殘的陋習。

康有為禁婦女裹足的身體力行

1858年,康有為出生在廣東廣州府南海縣。1898年,康有為40歲,盡讀中國之書的康有為與他的學生梁啟超聯合其他志士發起了戊戌變法。戊戌變法中的一個內容,就是禁止婦女纏足。

1898年的農曆六月二十八日,陽曆的8月14日,是光緒皇帝的壽辰。這一天,康有為向光緒皇帝呈上了幾個奏摺,其中之一,就是“請禁婦女裹足折”。在奏摺中,他向皇帝提出:“要獎勵各省不纏足會,……並定律,光緒十五年所生女子至今十歲者,無得裹足,若有裹足者,不準領受封典。”但是這些提議由於“諸臣以穢屑不關政體,沮尼不行。”

說裹足這件事“穢屑不關政體”,這是當時大多數官員對禁裹足的態度。什麼叫“穢屑不關政體”?是否就是說,女人裹腳這件事是不能拿到國家層面去研究的既不體面,又很細微,還跟國家政治體制沒什麼關係的小事?為什麼大多數官員都是這樣的態度?我想重要原因之一恐怕是這裡面沒有一個官員是女性。

其實,早在1883年,康有為25歲時,就開始踐行要讓女性禁裹足。他在自書年表裡寫到“中國裹足之風千年矣,折骨傷筋,害人生理。謬俗流傳,固閉已甚,……吾時堅不為同薇(康有為之女)裹足,族人無不駭奇疑笑而為我慮之,吾不顧也。……同薇不裹後,同壁(康有為之女)及諸侄女乘勢而下,不裹易易已。”然獨立甚難,時臨鄉區員外諤良曾遊美洲,其家亦不裹足,吾乃與商,創不裹足會草例……”從這些記述,可以看到,康有為年輕時已經看到了女性裹足的痛苦和折磨,就已經開始不顧世俗的責難,為女性不裹足身體力行。

值得女性去紀念的康有為

女性朋友,假如現在的你還在裹足,你能想象你的生活會是個什麼樣子嗎?你可能馬上會說,這不可能啊!是的,現在是21世紀,談裹足好像是太久遠的事情,可是仔細算一下,康有為上《請禁婦女裹足折》,距今也不過119年。到解放初期,也就是60多年前,據有人的調查統計,裹足的女性還有大約30%。由此來看,中國女性完全徹底不再受此折磨也只是這5、60年的事情。久遠嗎?我們中年人的祖父母輩,我們的奶奶、姥姥一樣年齡的女人們,你是不是還看到過她們顛著一雙小腳顫巍巍走路的樣子呢?

我們確實應當認識到,現在中國女性的不裹足,它不是一個隨著時間的推移自然而然出現的事情,它是100多年來,那些仁人志士抵制、反抗這種陋習的鬥爭成果,是他們為我們女性爭取到了今天健康的腳掌和走路、奔跑的自由。試想在今天的非洲,一些地方還存在著摧殘女性的割禮,在亞洲某些地方,還有對女性的亂石處死的私刑。我想,如果所有人都覺得割禮和亂石砸死是事關自身的摧殘,這種陋習和刑罰或許就不會再存在下去。遺憾的是正因為這是專為一部分人創設的,另外一部分人生來就不必擔心自己會遭受此難,所以他們中的一些人放任甚至支持著這種現象的發生。


流雲藝朵




史衚衕


康有為;人的名氣挺大,心氣也高,清朝末年初時一心想做帝王師傅的人,近來近代史學者對他有了新的評價;一個不是聖人的聖人!聽起來很搞笑吧!再大眾面前高調呼籲“一夫一妻”制、高喊女性維權的康有為,自己竟然娶了正規老婆“六個”,真正是一個所謂文人的投機分子!



說起“公車上書”,目前學術界頗有微詞,在上世紀的1888年,康有為來北京參加順天府鄉試,藉此機會上書光緒帝,請求變法,想見見皇帝,沒達到目的回鄉廣州。回廣州收了年齡比自己大的梁啟超為、陳幹秋等人為徒。1895年又去北京會試,得知簽訂《馬關條約》,聯合一千多名舉人上萬言書,這就是所謂的“公車上書”,光緒帝又沒搭理他,緊接著又上第三次,這次行啦,還得到了光緒帝的欣賞。這就是“公車上書”的來龍去脈。

除此之外,康有為又與梁啟超煽動光緒帝搞“維新變法” ,維新變法失敗,光緒帝被囚禁於贏臺,康有為之弟弟被殺了,康有為慌慌張張逃到了日本。到了日本又到處宣稱持有皇帝的“衣帶詔”,組織保皇會,鬧開明專治,以反對革命的名義,招搖撞騙。辛亥革命爆發時,又回國主編雜誌,宣揚被廢掉的“宣統帝”聯絡北洋軍閥張勳復辟。

(康有為的六個老婆之一,網絡圖片)

康有為的一生始終致力於效忠滿清王朝,滿清的最後一個皇帝溥儀被趕出紫禁城以後,康有為於1927年病死青島。康有為這一生,即使是當時,或者後人對他褒貶不一,有的人說他是改革家,有的人說他是投機取巧分子。當時維新變法失敗時“譚嗣同”英勇就義,康有為選擇了逃跑於日本,與袁世凱同流合汙。為此,對於他的充當復辟帝制的精神領袖,時人認為他在那時候就站在了歷史的對立面。

(圖片來自網絡)歡迎網友們一起互動、評論、留言必回覆!


日堯居



康有為是晚清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資產主義代表人物,其一生做了三件驚天動地的事情:


第一就是工車上書;

第二戊戌變法;

第三複闢清王朝,擁戴溥儀;



如果你瞭解康有為的出生那也就不難評價其人一生的功過是非,他出生於封建官僚家庭,也就是說他的家庭很優越,作為光緒年間的進士,接觸西學,對他的觸動很大,所以他積極變法圖強,意圖改變國家的命運。在清王朝沒有垮臺前,半生致力於改革國家。




關於戊戌變法,作為較早接觸西學的人都知道,當時歐洲強大的幾個國家都是君主立憲制,和我國古人所提的垂拱而治不謀而合,那是孔孟之道的最高境界,也是文人所追求的理想社會,所以康有為終身都在為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奔波。





至於復辟清王朝,這麼說吧,康有為也好,還是戊戌變法犧牲的其他人也好,他們只是為了變法圖強 ,改變國家的命運,而無意革命,更不是推翻清朝統治,他們只想成為王朝的中興之人。


從歷史的角度來說康有為只能說他生於封建王朝,也只會忠於王朝,最後死於封建王朝。他們的思想是孔孟大道下的產物,君臣父子的觀念深入骨髓,與其說他復辟清朝,不如說他是在為心中社會而努力,他本沒有錯,錯在生於了一個悲哀的時代……



這位老康先是積極地做了一回改革派,後來又腐朽地做了一回保皇派。

還順便研究了一下中國的書法,寫了一本書《藝舟雙楫》,並親自實踐。把中國書法從墨跡引向碑刻,起了開山鋪路的作用。一百年來書法重視碑帖,和老康的先鋒一唱是有很大關係的。

所以,至少學習書法的人應該尊重老康!

也許會有人說,老康乾的事趙之謙早就幹了,但是趙之謙有實踐沒理論,老康是實踐理論並舉並行,所以產生了更大的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