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在商場不買東西寶寶不肯走,作為家長一般怎麼做好呢?

TomABC


這種場景,很多父母一點都不陌生。為了一個玩具,孩子躺在地上大哭大鬧。如何應對這種尷尬局面呢?

1、父母要情緒平和。很多家長看到孩子躺在地上大哭,第一反應就是,太丟人了,好多人看著呢。於是為了體現父母的權威,開始嚴厲斥責孩子,嗓門越來越大,這氣勢沒有把孩子嚇乖,反而引起更多人的側目。其實,這個時候父母可以蹲下來和孩子商量,是不是可以用其他的方式解決。每次我帶小壯去超市,都會問清楚他要買幾件東西,說好三件,那就只能買3件,如果又看到特別想要的,可以放棄前面選好的,如果是買玩具,每次只能買一件,也是可以商量放棄其他的選擇。如果無法割捨就等下次來買。只有父母情緒平和才能共商對策。

2、抱離現場,減少干擾因素。有些孩子特別聰明,他知道父母不會在公共場合打他,就會通過極端的哭鬧達到目的。有些家長確實是很愛面子,擔心碰到熟人難為情,就會妥協答應任何要求。只要孩子停止哭鬧,花錢買安寧。但是一次的縱容會換來多次的“威脅”。也有的場合很安靜,孩子的哭鬧會打擾到其他人。這些時候父母只要把孩子抱走,到車上或其他沒人的地方和孩子溝通。很多時候,只要離開公眾視線,孩子也會收斂很多。

3、最不宜採用的辦法是“就地正法”。有一次看到一個媽媽在幼兒園門口打孩子,原因是幼兒園門口有很多賣玩具和零食的攤位,小朋友哭鬧著要這要那,媽媽很生氣就當眾打孩子。不知道這個小朋友看著同班同學在圍觀,有多傷心。而且,大家不會認為父母家法嚴,而相反,會認為媽媽太暴力。人們對孩子的寬容度很高,當眾大哭的熊孩子沒什麼尷尬,反而暴力的父母才尷尬。

小壯有一段時間看到小朋友買,他也要,姥姥不給買,他就哭著不走。回家後姥姥氣得直告狀。我和他約定,以後想吃什麼可以告訴媽媽,媽媽每週都會有一天買他喜歡的零食帶回家。從此,一學期下來我們都做的很好,從未食言。有一次我忘了在超市買答應他的爆米花,專門去看了場電影。我的守約也換來了他的守約。但是,這學期開學,這個問題又開始反覆,昨天為此和姥姥搞得不愉快,今天回家,姥姥說,生氣了,又是同樣的問題。我把小壯叫到樓上,問他之前約定的事情,他嬉皮笑臉說,不小心忘了。我們又重新約定,並約定好了提醒的手勢,靜待明天反饋。

切記不可說:“你再不起來,媽媽就不要你了”;“你再不起來,媽媽就走了”。這些語言傷害孩子的安全感。而且,大多數媽媽都是偷偷走遠一點看著孩子,幾次較量,孩子再也不相信你敢走?說話不算話的印象便產生了。


慧媽媽家庭教育


我遇見這種事很多次,因為我一到熱天的傍晚我就會去大潤發門口草坪賣玩具,不少的孩子看見新奇的玩具就要買,不買不走,男孩特別喜歡挖機,槍,車子,女孩一般喜歡艾山公主,還有就是新奇的花和娃娃!他們一來就衝過抱一個,基本就不會放下,家長叫走的最多一半,還有一半不會走,就在那裡玩,家長陪著白玩(賣家特討厭這種),孩子玩久了就會不玩自己走了,有一部分就不行,他抱著不玩,就是要買,家長多說幾句他就哭,就要買,很多家長是沒法只有買了走人,有些是把孩子揍一頓,後來邊哭邊拖走,最聰明的家長在家就有給孩子說,今天出去玩,我們不帶錢,出去看看就行了,孩子也是答應的,出來看見喜歡的也捨不得放下,於是家長就開始說:這玩具你很喜歡,但是今天確實沒帶錢,如果你這星期在學校能拿到小紅花,那爸爸媽媽就帶你來買一個玩具好不好?孩子一般都是開心就走了,要給孩子希望,不要立馬否決他的願望!



川江賈姐姐


相信很多家庭都遇到過這個棘手的問題,當孩子在商場哭鬧,我們該怎麼做呢?

有的家長說:‘巴掌掄上去,啥事兒都解決了。’

哈哈,這麼簡單粗暴的辦法,咱怎麼能在大庭廣眾之下應用呢,孩子那點小心眼,咱大人有的事辦法。

我家孩子也曾經是這耍賴的孩子之一,我又是怎麼做的呢?

剛開始孩子在商場耍賴,我真的是感覺很丟人,恨不能趕緊打一巴掌,把孩子拉走,但是這樣,孩子會在接下來的購物中,一直哼哼唧唧,大人哪裡還有心情逛呢。

後來,我每次出門前都會跟孩子約定,今兒去超市,需要買什麼咱們提前列個單子,你看你有需要買的東西嗎?

我每次都會列出清單,比如他想買書或者玩具,我們都會寫下來,不能超過50塊錢,或者玩具不能每次去都買,會在每年的生日,聖誕節等重大節日才會買的。

這樣孩子去超市基本上都是走到玩具區那,孩子會說過去看看,我會很坦然的跟著他去看,孩子會摸摸這個,看看那個,然後又很不捨的放下,然後跟我說,媽媽:“等我過生日的時候買這個機器人” “好啊,等你生日咱來買。”

孩子看完就很滿足的和我去購物,就這麼簡單。

其實孩子買玩具的心理和咱大人買衣服是一樣的,當咱看到漂亮的衣服的時候,也恨不能穿上試試,但是又不可能都買回家,所以給孩子一個小希望,反而是美好的期待。

您也可以和孩子試試我的辦法,歡迎討論,希望對您有幫助。


大姚老師


我家大寶小時候就用過這一招,大概兩歲多的時候,帶他去超市,看到玩具就要買。關鍵同類玩具家裡都有,好好跟他說也不聽,看到我們不願意給他買玩具,他就地就打滾撒潑。



真拿他沒辦法,我就頂住壓力在那等他,他老爸一個勁的說買了算了,人來人往的,太丟人了。可是你妥協了孩子有一就有二,不知道他在那學的這招。我就是這樣對付的:

首先,與孩子好好溝通,理解他想買的慾望

我家大寶那時候是隻要看到玩具就想買,有時候家裡沒有的類型我都會爽快答應他的要求。可是孩子不知道我為什麼有時候答應有時候不答應的原因,所以如果拒絕他的要求我都會簡單告訴他原因,並接納他想要擁有的心情。

其次,不會輕易妥協

如果他還是堅持要買,前面沒有答應,我後面不會答應。那怕他會不停在我耳邊唸叨、哭鬧,一直要磨練我的忍耐力。要是你輕易妥協了,下次碰到類似情況他只會變本加厲的來鬧,不會有所收斂。

最後,孩子要哭鬧任他鬧,注意不影響他人與孩子的安全就行

孩子因為無理要求沒有得到滿足哭鬧、打滾,那麼能在不影響他人情況下,我就會任他鬧個夠,等到鬧夠了父母也沒有妥協,孩子自己就會知道這一招不管用,以後會少出現或不會再用了。

如果會影響到他人,就儘量把孩子強行抱至安全區,任他哭鬧,也不跟他講道理,等他鬧夠了,也就不會再鬧。

不過事後一定會及時跟孩子說清楚,他這種行為是不好的,會傷害到自己與他人。並跟他重申規矩,清楚告訴孩子什麼情況下會滿足他的要求,什麼情況下哭鬧也不會滿足他的要求,讓孩子對父母設立的邊界線有個非常清楚的認知。


青青寶貝


我相信現在的家長很多都經歷過這樣的遭遇,我也親眼在商場見過這樣的場景。不要怪孩子不懂事、任性,一個問題出來不能只看表面,一定要透過表面看到本質。孩子哭鬧不走現象的本質就是家長的溝通和引導出了問題。

說說我家的親身經歷吧。自從我家小寶出生後,我就很少帶著大寶一起逛商城。後來小寶大了點,一次我們一起出去逛超市,大寶看見一個玩具遙控汽車就堅持要買下來。我就說“家裡不是有一個遙控車了?”寶爸也說:“這次別買了,之前已經買了好多玩具了,下次再買吧。”可大寶不依不撓就開始哭起來,賴著不走。大寶這樣就是因為之前嚐到甜頭,寶爸有時雖然不願意買,但是又覺得孩子在公共場合哭鬧挺不好意思的,所以每次都經不起孩子的堅持。他也不懂怎麼應對孩子這樣的哭鬧。

我瞭解情況後,和寶爸以及大寶都好好聊了聊,最後達成共識,過生日、過節日的時候可以買玩具。由於家裡的玩具確實不少了,平時就儘量不買了,除非是遇到非常喜歡的玩具。如果買了玩具玩了不到三天就丟到一邊置之不理的,下次就不買這樣的玩具了。以後每次出門逛超市的時候,我都會提前跟大寶打預防針提醒一下,這次不買玩具了可以買其它需要的東西或者這次可以挑選一個玩具。所以後來再沒發生過因為要買玩具而哭鬧的現象了。

所以針對這種現象,做家長的首先在引導孩子方面就要達成一致,並和孩子好好溝通,可以立下相應的規矩。其次家長一定要比孩子更堅持,不能毫無原則的一味妥協,更不要害怕在公共場合被人笑話。如果真怕被笑話,平時在家裡就要下足功夫教育好孩子。


天使寶貝成長記


我兒子幼兒園放學時,看到校門口的地攤玩具也是走不動的,還大哭大腦。我沒有依著他,慣著他,堅決沒給他買。我不開心地跟他說“你已經有玩具了,今天不會給你買的”。他直接躺地上哭鬧了,我沒有理會他,轉身一個人邊走邊回頭偷偷瞄著他。我也不管周圍人的看法,尤其是玩具攤老闆的眼神。我沒那麼虛榮,也不是一個愛面子之人。

兒子鬧了一會兒,見我不理他,起來跟著我走回家了。後來幾次在超市,他看著那麼多的玩具說“媽媽,我只看看,我不買”。

現在,小孩上小學二年級了,又是經常要我給他買玩具。我時常在想,是不是幼兒時期給小孩買的玩具少了,看上去似乎小孩不吵不鬧不要玩具,是一個乖巧懂事的寶寶。實則是壓抑了小孩愛玩具的天性,長大後更容易爆發情緒出來。

還不如小孩想要的時候就滿足他的心願。好在我們在玩具產地,玩具種類豐富多彩,還實惠。我和孩他爸都從事玩具行業,有些用不上的玩具樣品都會送給小孩。自己也買一些。在玩具產地也能接觸到時下最新最流行的玩具。


多多玩具樂園


關於這事情我還親身經歷過,無論是別人孩子自己的孩子都這樣過

剛開始看到別人孩子因為不買玩具在地方哭鬧,家長也什麼不說看著他,結果他還打媽媽,對於這樣的家庭平時基本也算寵壞孩子,結果家長只能買了玩具離開,我在寶寶也發生過這樣的事情,我是怎麼應對的呢

  1. 瞭解孩子為什麼想買,有的孩子就是覺得玩具好了就要,能告訴孩子這玩具並不適合她,或者家裡有沒有類似的,做到先溝通

  2. 當孩子無法聽從勸阻還是不願意離開的時候,可以讓孩子自由發揮,自己去遠方觀察,等孩子哭到冷靜了,再和孩子講一講道理

  3. 告知孩子如果要買這玩具,家裡玩具太多了,只能把家裡那些都送人是否同意這樣做

  4. 還有一種就是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告訴她接下來要去做什麼,如果你一直在這裡,可能就去不了

目前唯一我就是用這些方法讓孩子不買玩具也不去哭鬧,效果孩子不錯的,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更好的辦法呢,要知道完全靠講道理,對一個三歲多孩子不太現實。

芮芮育兒記


大家好!很高興能和手機屏幕的你相識在這個大家庭裡!相信這個問題很多家長也煩惱著,困惑著,怎麼辦呢?買吧,家裡又有很多類似的了,不買吧,那麼多人的地方搞的你很難堪,可是爸爸媽媽們別忘了,孩子就是抓住了你們這個思想,一次次的逼你們妥協,一次次的哭鬧晉級,下面來說說我帶娃的經歷吧。 曾經我還沒結婚的時候和我姐一起開店,她女兒幾乎就是我一手帶大的。小姑娘很喜歡跟著我,每到哪裡都像個小跟屁蟲一樣的,一般都很乖乖的,可畢竟是孩子嘛,面對外面五花八門的零食啊,玩具啊是沒有自控力的,可又想要怎麼辦呢,小姑娘就想了個招,你不買我就哭,你這麼喜歡我總不捨得我哭吧,可我看家裡已經有很多玩具了不能見什麼要什麼,我就邊上看著她哭,她哭了幾聲看我沒反應就倒地打滾來了,這下我跟她說了句,你離我遠點滾丟死人了,我走到離她稍遠的地方看著她鬧了會,小傢伙看我鐵心不買賬,鬧了會沒趣就爬起來到我身邊,我蹲下來問她不哭了啊,她說不哭了,我說哭夠了嗎,她接著說哭夠了,然後我就摟著她說媽媽跟小姨倆開店掙錢不容易,你不能見什麼要什麼,這樣是不行的,我們要留著錢你以後上學用,要不然現在買玩具花光了以後上不了學了怎麼辦呢?孩子搽了搽眼淚說小姨我知道了,我就把她身上灰塵拍了拍報起來回家了,就這樣做了幾次,知道只要我不同意的就不會鬧了(她媽媽就每次鬧過後妥協了,然後下次接著鬧) 後來我自己生了兒子,有了我姐女兒的前車之鑑,在他兩三歲的時候,我經常帶他去超市逛逛,但是在出門的時候我會問他,如果你看到那麼多漂亮的東西想要怎麼辦,他回答我就不要買,我又問他萬一你跟別人學著哭怎麼辦呢,你看超市那麼多人你哭著幾丟人啊,他疑惑的看著我,我接著跟他說要不我不同意的時候在你耳邊說句為什麼不買,你就離開好不好,他點了點頭。就這樣我們口頭的君子協議一直保留到現在九歲多,到現在他想要買什麼的時候我會叫他想想,這個是必須買的還是你想要的,如果是必須買的我會跟你買,如果是你想要的,那你就要說服我,只要你能說服我,我會考慮的。 你家寶貝現在7歲了還會鬧,顯然就是小時候第一次鬧的時候大人沒有堅持原則,讓孩子嚐到了甜頭變得變本加厲,現在7歲還有機會糾正了,以後只要不符合要求必須買的東西,不管孩子怎麼鬧,一定不要同意,你如果現在怕難堪不去堅決糾正,等長大了想改都無能為力了,那時候就比現在要難堪了。 還記得我兒子幼兒園的時候,每天看到接孩子的家長第一時間接下孩子的書包,我家孩子有一天也要我背,我就是沒同意,在幼兒園鬧了半個多小時,後來我告訴他,書包是你上學的必需品,裝著你學習能力的基礎,作為一個小男子漢,如果一個書包都不願背,你以後怎麼能背的了你以後的整個人生,一個家庭的重任呢?從那以後他的書包再也沒要我背了。


愛上小虎哥


說實話遇到這樣的問題我都是噼裡啪啦一頓打,多麼粗魯的母親,沒辦法,暴脾氣上來誰也攔不住哈哈。

記得我小時候我媽就不愛帶我逛街,就怕我哭著喊著要買玩具,好多次我哭著要一起去我媽都會提前給我上課:媽媽不讓買的東西不可以買知道不?假如這次哭著去買了那麼以後就再也不帶著你去買東西了。

沒想到多年後故事重演,閨女比我還要任性,似乎有一種不買不罷休的感覺。所以目前只有兩個場景:一我噼裡啪啦打她一頓抱著離開,她一路哭著抱怨我,甚至說媽媽是壞蛋。

二:就是我妥協給她買了她想要的,我嘴裡嘀咕著以後不要帶你出來玩了。
圖片來源網絡


YO悅


以前見到小孩子在商場、超市大哭大鬧要東西,搞得家長焦頭爛額手足無措的場景,常常認為是家長教育不當造成的結果。

可萬萬沒想到,這種想想都令人抓狂的事兒也攤到我頭上了!

前段時間,我家2歲5個月的二寶,迷戀上吃棒棒糖了!在大街上只要看到超市,秒變脫韁的小野馬往裡面衝,徑直奔到放棒棒糖的地方,上去抓住一個棒棒糖便攥在手裡,不給買就大哭大叫,隨著一場哭鬧大戲無休無止的上演,貌似後媽的我更會被路人以怪異的目光掃射著;給他買吧,雖然立馬會呈現出一派祥和歲月靜好的局面,但你不得不擔心,這會讓小傢伙認為什麼事只要一哭鬧就能萬事大吉,從而助長了小傢伙的壞習氣;再說啦,吃糖果、零食對孩子的害處很多,如果養成習慣,不是在害孩子嗎?可是在這種哭鬧劇中,我有好幾次貪圖省事和愛“面子”,輕易妥協了,讓那小傢伙得逞了,唉!這可不是好苗頭!所以,這事真是讓人焦慮上火呀!



還好,我在孩子還沒把“一哭二鬧三打滾”修煉成“必殺技能”之時,及時研究對策,通過幾個方法,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現在出去逛街、上超市,孩子沒怎麼哭鬧過,有想法會好好表達,合理的請求予以滿足,不合理的他知道鬧也沒用,就很快放棄了念頭。

下面分享一下我的方法,希望對你家寶寶也能派上用場——

1.要求孩子不論在哪裡,都要學會好好說話。

這一條,非常重要!是我無論在家裡還是在外面都一直堅持的:孩子不論有什麼要求,只要是用哭鬧的方法來“要挾”的,我堅決不會妥協,並對孩子表示“哭鬧是沒用的,有什麼想法好好說,讓媽媽聽聽怎麼樣?”如果寶寶還堅持哭鬧,就不再予以理睬,如果能冷靜下來好好訴說想法,我覺得合理就給予滿足,覺得不合理,就告訴孩子媽媽不同意的原因。這時候,已經安靜下來的孩子是很容易被說服的。



所以,一定要讓孩子學會好好說話!

2.上街前先“約法三章”。

每次帶孩子上街前,先打“預防針”:“媽媽現在帶你上街,你要不要棒棒糖?會不會亂要玩具?”這時孩子往往會毫不猶豫的回答:“不要!”。這樣一來,到外面之後孩子亂要東西的概率明顯減少。當然,有時還會出現亂要東西的情況,這時候,我就會說:“寶寶出門的時候說過不要棒棒糖、不要玩具的!我們說話要算話哦!”孩子很容易就會被說服,接受這樣的結果。這也是培養孩子講信用最好的時機!這一招在我家寶貝身上很好使哈。

3.去超市前一起寫購物清單。

雖然我家孩子年齡小,還不識字。但是,在去超市前,我還是會和他一起寫購物清單,是圖文並茂形式的。讓孩子參與進來,他會覺得我們這次購物行動很有趣,這樣,他更感興趣的是購物過程,而非某件物品。而且在對照清單選物品時,孩子會興致勃勃地幫我去尋找“獵物”,認識了更多物品的同時,也初步接觸了更多的文字和圖案,總之好處多多。


這時候,如果孩子突然看到什麼“誘人的東西”產生了額外的要求,我便以“哎呀,這個不在購物清單裡呢!”為由,一律駁回,孩子便不會再堅持,也讓孩子漸漸懂得取捨。

4.制定規矩,有個約定。

不亂給孩子買糖果、玩具,並不是不能給孩子買。偶爾吃一次糖果,滿足一下他的小願望;過段時間買個孩子心儀、家長又覺得安全放心的玩具,給他一個小驚喜,不也挺好嘛?

所以,我給孩子設立了一些日常遵守的規矩和小約定。比如:玩過的玩具自己及時收好、晚上在規定的時間睡覺、睡前洗漱每天都要堅持、會好好吃飯、不說謊話等等,如果堅持的好,就實現小約定,滿足孩子一個小願望作為獎勵。孩子在逐漸養成好習慣的同時,收穫了開心和幸福的感覺,不是很好嗎?

哈哈,上面這幾個方法,對我家寶寶特奏效,而且人家還很樂意接受!現在兩歲多的小人兒,無論在家裡還是出門在外,真的沒有再大哭大鬧了,看到孩子正在一點點的進步,為娘我是不是該偷著樂一會兒呢!

所以說,家長只要肯用心,肯付出耐心,生活中多花些小心思設計應對“熊孩子”的“妙招”,相信“小怪獸”也會轉變成“小天使”,無比焦慮的家長也會成為輕鬆快樂的爸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