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考試易考砸的幾大“通病”,快看看你家孩子有沒有

很多孩子就算知道自己的短板在哪,高考仍舊會在短板上失利。當孩子自己無法處理好自己的短板時,就需要家長進一步干預了。下面達人教育網列舉了一些很有代表性的症狀,治療方案也給大家送上。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與志願填報相關的信息,歡迎進入達人教育網www.darenjy.com“志願諮詢”欄目下的“填報要領”專題進行詳細查看。

考試易考砸的幾大“通病”,快看看你家孩子有沒有

1孩子對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固

典型的表現

小題丟分嚴重。主要原因就是:複習時沒有按老師給的大綱去落實學習要求。比如:一些科目上必背的東西沒有真的背下來,甚至連公式符號都不會寫;比如該掌握的知識點只停留在表面,沒有真正去弄懂相關知識點的內涵,經老師反覆強調還是會出現錯誤。

最好的做法是讓孩子培養課前預習的好習慣;

還有建議孩子上課時儘量在聽懂的基礎上做筆記,要真正去理解老師講的是什麼意思,實在聽不懂的一定要標記出來,課後找老師或者聽得懂的同學重新梳理一遍。讓孩子做些歸納整理,找到更好的方法去記。

2孩子考試時答題書寫不規範

典型的表現

比如:在回答物理或者化學實驗題的時候,經常用口頭語言來描述試題答案,導致實驗部分頻頻失分。答題書寫潦草,答案隨便塗改,導致閱卷老師看不清楚答案難給分。

孩子在平時的做題過程中多注意答題的規範性。

要規範孩子的書寫習慣,保證書寫字跡清晰,不亂塗亂改。

學會分點分步驟解答問題。

3孩子經常不審題就開始答題

典型的表現

對試題答非所問。比如語文,有些同學拿到閱讀類試題,還沒有完全讀懂文章,甚至還沒讀完,就著急答題。由於找不出或找不全試題中的關鍵詞,造成答題失誤和缺漏點。

做題之前,一定不要忽視審題的環節。與其花大把時間做沒有審明白的題,不如花少許時間把這些題目摸透再下手。

4孩子喜歡用慣性的思維做題

典型的表現

喜歡說“這題我做過”這類同學會受以往熟題思維的影響,以偏概全,以為這些題目都是一個套路的,導致在遇到相近題型時,思考問題比較片面,解題容易出現偏差。

在做題時:如何運用題中所包含的知識點,如何將題與題之間的異同和聯繫等深入分析。最好能讓孩子多思考加深印象,逐漸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

5孩子對已做過的錯題不重視

典型的表現

在高三複習階段不重視錯題,有的甚至看完就扔一邊,連做錯的題目都不改,或者就只是簡單地把標準答案寫在旁邊,不去總結錯誤的原因、總結正確的方法,導致接下來的考試中一錯再錯,成績難以提高。

整理一個屬於自己的“錯題集”,明確自己的知識漏洞,有意識去補全這些漏洞。

具體做法是讓孩子在每次作業、測試和考試之後,將做錯的題目都記錄下來,過後家長可以督促孩子經常去看這些題目。

6孩子對考試的時間沒有規劃

典型的表現

最典型的表現就是做不完試卷,還有就是在一道題上花大量時間,結果得不償失,後面的題都沒有解出來。當然,做不完試卷,除了時間把控不好,也有可能是基礎不紮實、不熟練造成的。

讓孩子充分重視每一次考試的時間,加強做題訓練。

建議孩子在拿到試卷後,先對試卷進行整體感知,可以先易後難、先熟後生。答題過程中,審題要慢要細,做題要快。

總結:在高考升學的壓力下,很多孩子逐漸變得麻木,機械式地重複複習和考試。適當的時候,家長要從旁引導孩子:不要只盯著目標瘋狂前進,要階段性地停下來審視自己。

祝莘莘學子都能圓大學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