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8 保健品真的是“神藥”?吃了安全嗎?為了家人必須看

現在保健品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歡迎,也成為很多人互贈佳禮的物品,雖然價格都較高,但也並不影響其受歡迎程度,還有很多人對保健品宣傳的功效深信不疑。

但是,近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官網公佈了8000餘件食品保健品欺詐和虛假宣傳案,引發了社會上對保健品新一輪的關注熱潮。

保健品真的是“神藥”?吃了安全嗎?為了家人必須看

那麼,保健品真的有宣傳的那種神奇功效嗎?究竟該不該吃呢?讓我們來詳細瞭解一下吧。

什麼是保健品?

保健品,全名“保健食品”,是“聲稱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補充維生素、礦物質為目的的食品,即適宜於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調節機體功能,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並且對人體不產生任何急性、亞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

保健品真的是“神藥”?吃了安全嗎?為了家人必須看

保健品有直接治病的功效嗎?

提到保健品,我們首先聯想到的是各種維生素藥丸。沒錯,各種礦物質、維生素是保健品的一大類,國外一般稱為“膳食補充劑”,以補充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物質,不以提供能量為目的的產品,主要作為食物營養成分攝入不足的補充。

保健品真的是“神藥”?吃了安全嗎?為了家人必須看

顯然,保健品的作用主要是養生保健,不是直接治療疾病。

保健品的安全和有效性不如藥品

與藥品對疾病同時具有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特性不同,保健品不得涉及對疾病的預防和治療功能,不能以任何宣傳形式使人們產生這樣的誤解,保健品說明書必須標明“本品不能代替藥物”。

保健品強調的是“聲稱”具有保健功能,然而評價保健功能如何是具有一定彈性的,跟保健品申報廠家的誠信關係很大。

為什麼很多人相信保健品是“神藥”

很多人寧願高價購買保健品,一方面是相信其作為食品的安全性,另一方面是看到了其宣傳的快速見效,將其奉為“神藥”。

保健品真的是“神藥”?吃了安全嗎?為了家人必須看

有些患者服用保健品後,感覺症狀減輕了,不排除保健品大肆宣傳療效給人們的心理暗示作用。

另外,對“保健”功能的界定是一個較為模糊的概念,如同吃飯、睡覺和運動一樣,雖然也具有很好的保健功能,但是卻不能快速有效的體現。

於是,一些不良商家為了追求利益,在宣傳保健品安全無副作用的同時,違法添加一種或者多種具有降壓、降糖、降脂等效果的西藥處方藥,消費者使用後效果明顯,很容易被“神藥”所矇蔽,不惜重金購買使用。這些添加藥物的使用不當,輕則延誤病情,重則危及生命!

如何科學對待保健品?

保健品真的是“神藥”?吃了安全嗎?為了家人必須看

我們並不片面否定保健品本身應有的效果,但是對於市面上非正規廠家生產的某些“特效”保健品,消費者需要格外提高警惕,並拒絕購買。

保健品可以看做一日三餐之外的“小點心”,成為規律的生活、正確的鍛鍊和美好的心情的輔助品,在身體狀態欠佳時適當調劑。

然而,生病了就應該及時就醫,按照醫囑接收專業的藥物治療,這是最安全、最經濟有效的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