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5 “十祖聖地”在商丘 華夏文明有源頭——商丘“鼻祖現象”初探

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類之本也;君師者,治之本也。商丘的鼻祖現象,正是厚重商丘的體現!!

人們喜歡把創始人稱為“鼻祖”。要解釋“鼻祖”,首先得從“鼻”字說起。 “鼻”的本義為第一、初始的意思。 所以,最早的祖先、創始的祖師就稱“鼻祖”。中華古時的行業既稱業,也稱類。

“業,職也,事也,產也。”這是《辭海》裡的註釋。有人的地方就有業,無業不成社會。華夏大地,滄海桑田,沉積於社會底層的民間行業文化,保留著許多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粹。商丘獨特的民間老行業、老行當,以及這些行業行當衍生的老行規、老行話,成為珍貴的文化遺產。行業文化絢麗多姿,燦爛多彩,令人如痴如醉。

“十祖聖地”在商丘 華夏文明有源頭——商丘“鼻祖現象”初探

中華古老的十類行業鼻祖之所以產生於商丘,源於商丘厚重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商丘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王油坊文明是商丘文明的曙光。龍山文化屬於新石器時代晚期的文化遺址。王油坊遺址的考古發掘表明,原始先民早在5000年前就已經在商丘的土地上生活了,該地區較為發達的農業、漁獵和手工業,為中華民族的歷史和文明增添了豐富的內容。

燧人造火與華夏文明的肇始。中華文明的源頭是從“三皇五帝”開始的。據史料記載,“三皇五帝”都曾在商丘及周邊地區留下過足跡,其中“三皇”中的燧人氏和“五帝”之一的帝嚳高辛氏長期生活在商丘。燧人氏鑽木取火,“以化腥臊”,開啟了人類的熟食生活,引起了人類生理上的變革,從而使人類告別了野蠻,最終從動物中分離出來,邁進了文明的門檻;火的發明和應用,極大地推動了人類社會的進步。有了火,還可以禦寒以及抵禦野獸的侵襲,增強了人類的自衛能力。很多文獻清楚地把古人的衣、食、住、行等生活方面的演進,歸功於火的發明,認為是人類進化史上一個巨大的飛躍。燧人氏生活的年代,雖然學術界說法不一,但一般認為,其年代距今在7000年至10000年前。以此看來,商丘的歷史就更加悠久與厚重了。

商丘是商族的發源地(契以玄鳥為圖騰締造商部落)、是中國商業的發源地(王亥經商)、是商朝的第一個都城(成湯都商),即“三商之源”。“玄鳥生商”說的是先商時期的歷史,即商先公先王的歷史,也就是從帝嚳到商湯之間十四代的歷史,這一段歷史與夏朝相對應,時間在公元前21世紀至公元前16世紀。王亥是商族的重要領袖之一,是商先公先王的著名代表,他所開始的貿易活動,被稱為“商業”(商族人所從事的行業),從而使商丘成為中國商業的發源地。商湯滅掉夏朝建立商朝,“從先王居”,定都於亳,即南亳,在今商丘市虞城縣谷熟集西南35裡處,說明商丘是商朝的第一個都城。此後,商丘又成為春秋宋國的都城、西漢梁國的都城和南宋初年的都城,這些朝代和建都的歷史使商丘成為中國古代重要的都城之一。

在春秋戰國時期,形成了儒、道、墨等“諸子百家”和中國的“元典文化”,中華文化出現了“百家爭鳴”的鼎盛局面。以商丘為中心的宋國區域及方圓100多公里的地方,是老子、莊子和墨子的故里,是孔子的祖居之地,從而形成了以商丘為中心的“中華聖人文化圈”,商丘及其周邊地區是中華聖人文化的發祥地。儒家、道家、墨家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對中國的歷史發展和人民的生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十祖聖地”在商丘 華夏文明有源頭——商丘“鼻祖現象”初探

水有源,木有本,社會行業都有根。中華一些古老的行業紮根於商丘這片沃地,興盛於商丘這片熱土。只有源遠才能流長,固本才能枝榮,根深才能葉茂。今天就以《十祖聖地在商丘 華夏文明有源頭》為題與大家探討一下商丘的“鼻祖現象”。

“十祖聖地”在商丘 華夏文明有源頭——商丘“鼻祖現象”初探

一、火祖:燧人氏

燧人氏(生卒年不詳),風姓,燧明國(今河南商丘)人。 幾十萬年以前的舊石器時代,燧人氏在今河南商丘一帶鑽木取火,成為華夏人工取火的發明者,教人熟食,結束了遠古人類茹毛飲血的歷史,開創了華夏文明,被後世奉為“火祖”,位列三皇之一,尊稱“燧皇”。

商丘因此被譽為華夏文明的發祥地,被中國文聯授予“中國火文化之鄉”稱號。燧人氏死後葬於商丘古城西南3裡處的燧皇陵。華夏火文明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始於燧人氏,燧人氏是中華民族可以考證的第一位祖先。

《太平御覽》卷八六九引《屍子》雲:“燧人上觀辰星(即心宿),下察五木,以為火也。”這裡所說的燧人上觀的辰星,所對應的是什麼地方呢?《左傳·昭公十七年》說:“若火作,其四國當之,在宋衛陳鄭乎。宋,大辰之墟也;陳,太皞之墟也;鄭,祝融之墟也。皆火房也。”意思很明白,大辰即大火,宋國國都商丘是大辰星的分野,可見燧人氏觀辰星的位置理應在宋國商丘(今商丘睢陽)境內。

據專家考證,睢陽是燧人氏作為天皇時,在瞿水、睢水流域的中心都邑,所轄區域涉及今河南東部、山東西南部、江蘇西北部、安徽西北部地區。另有專家考證,燧人氏活動的區域很大,從西北到中原廣大地區,都有燧人氏的足跡。雷澤就是其主要活動區域之一。皇甫謐在《帝王世紀》載:“燧人之世,有巨人跡出於雷澤”。《周禮》注:“雷澤在成陽”。《史記·五帝本紀》曰:“舜耕歷山,漁雷澤。”《漢書·地理志》載:“濟陽郡成陽縣,雷澤在西北。”屬於古雷澤地區的今山東鄄城、荷澤一帶,與當時燧人氏作為天皇時的中心都邑商丘睢陽比鄰相近。

“十祖聖地”在商丘 華夏文明有源頭——商丘“鼻祖現象”初探

燧人氏發明人工取火,結束了遠古人類茹毛飲血的歷史,開創了華夏文明的新紀元,被尊為燧皇,奉為“火祖”。火的發明使人類有了可以創造的溫暖,對遠古人類的聚集提供了武器和條件,是人類群居思想的產生提供了根源。火的發明創造了中國家文化的妊娠期。

“十祖聖地”在商丘 華夏文明有源頭——商丘“鼻祖現象”初探

“十祖聖地”在商丘 華夏文明有源頭——商丘“鼻祖現象”初探

二、農祖:朱襄氏

朱襄氏為炎帝別號 ,又號稱飛龍氏,朱襄氏為上古時期重要的部族首領,被文獻命之為上古“古帝”、三皇之一。襲伏羲、炎帝之號,為中華人文始祖之一。炎帝朱襄氏為中華文明的發展作出過重大貢獻。他發明五絃元瑟,開禮樂文明之先河;調節陰陽,促進百物生長,是中原農業文明的開拓者。首創六書,奠定中國文字之基石。

據史料記載,炎帝登上王位,以古陳之朱野為都 (今河南省商丘市柘城縣)。 炎帝在位70年,死後葬於朱野(今柘城縣縣城東十里大仵鄉朱崮寺村),名曰炎帝朱襄陵,即為炎帝之墓,世代祭祀。

朱囊氏即炎帝也,據《辭源·二》解:“朱襄氏,炎帝的別名,給以充分認可”。《辭源》又解:“《呂氏春秋·古樂》雲:“昔古朱襄氏治天下也,多風而陽氣蓄積。”從此句之意也說明了,朱襄氏受伏羲氏禪位而有天下,故記載“朱襄氏之治天下也。”在據《古史考》載:“陳之秋邑,朱襄史之邑”,給以明確提出,朱襄都於邑地陳(指陳州)。又據《寰宇記》載:“柘城為朱襄氏之邑”,給以指明瞭地點,在當時的陳州的柘城。就是今天的商丘市柘城縣,在縣城東十里朱崮寺,上有朱襄陵。當時屬陳州轄區,而現屬商丘,故曰:“炎帝神農氏都於商丘。”

關於朱襄氏的地點,《後漢書.郡國志》去:“陳有株邑,蓋朱襄之地。”從該志中可知,東漢時的“陳國”有陳、陽夏、寧平、苦、柘、新平、扶溝、武平、長平等縣,包括今河南的周口、商丘的部分地區。據《漢書.地理志》,西漢的“淮陽國”也有陳、苦、陽夏、寧平、柘等縣。二者範圍大致接近,其中心為今河南淮陽,淮陽為伏羲故地,朱襄氏在這一帶活動有一定的道理。《元和郡縣圖志》卷7,“柘城縣,本陳之株邑,《詩.陳風.株林》刺靈公是也,至秦為柘(城)縣,《續漢志》屬陳郡,至晉太康中廢。隋開皇十六年復置。貞觀初廢入谷熟、寧陵二縣。後縣人徭賦路遠,陳訴積年,至高宗朝復置,屬宋州,其羅城即古株邑故城是也。”在宋代的地理名著《太平寰宇記》卷12中,也記載:“柘城縣,即古朱襄氏邑,春秋時陳之株野之地。”與其同時的《路史.前紀》有“朱或作株,劉昭雲:陳留株邑,朱襄氏之地也。”在該書中的《國名紀》中,也有“朱襄,《九城志》雲:南京柘城古朱襄氏之邑”。宋代的南京,即今之河南商丘,柘城即在其西不遠,下至現仍歸商丘歸轄。明代顧祖輿在他的地理名著《讀史方輿紀要》卷50,“柘城縣”條下對柘城的歷史沿革進行了詳盡的考述:“在州東南90裡,東北至寧陵縣87裡,古朱襄氏邑,春秋為陳株野地,戰國時為楚柘邑.漢軒柘縣,屬淮陽國,以邑有柘溝而名。“根據以上的考述,今河南柘城縣沿革演變的序列為:朱——株(野)——柘邑——柘縣——柘城縣。其根源為“朱襄故地”。

“十祖聖地”在商丘 華夏文明有源頭——商丘“鼻祖現象”初探

三、樂舞祖:葛天氏

葛天氏,是傳說中遠古部落名。相傳有葛天氏之樂,由三人操牛尾而歌唱,共八曲。其發明“樂舞”,是編布織衣始祖。見《呂氏春秋·古樂篇》。

葛天氏是中華民族共同的人文始祖之一,“葛天氏”就是“襲伏羲之號”的三皇時的“帝王”,又是我國音樂、歌舞始祖。《呂氏春秋》、《竹書紀年》和《史記》等文獻記載的《葛天氏之樂》,是中國音樂、詩歌、舞蹈、劇目、農牧業和養生學的重要源頭。葛天文化是炎黃文化、黃河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寧陵是中國音樂之鄉、歌舞之鄉,音樂始祖葛天氏故里。

《詩經·風·鄭風》是來自鄭國民間的詩歌,正跟葛天氏的以牛尾做道具叩著牛角唱歌跳舞的風格相吻合。

樂舞是伴隨著勞動的產生而誕生的,尤其是聲樂,它實際上就是人們集體勞動的號子,隨著歷史的發展演變而逐漸完善的一門藝術。

炎帝神農氏為解民疾苦,植五穀、嘗百草,歷遊大山名川,發現這種特有植物既能充飢又能解毒,遂採其種子傳播四海,後人稱其為葛根。《黃帝內經》也載:遠古時期,先人們用葛滕搭建葛棚居住,編織葛床睡眠,用葛纖維紡繩織布,編葛鞋;用葛根充飢、醫病;葛根為華夏人類繁衍做出過重大貢獻。

2006年5月底,由國內著名歷史學家組成的“葛天文化專家組”在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李玉潔的帶領下,到寧陵考察葛天文化。他們實地考察了石橋鄉葛伯屯村即葛國都城遺址,認真研讀了相關碑文,看出土文物,瞭解民間傳說,並通過研討、論證,認為古葛地、葛天氏和葛國故地在寧陵,寧陵也是“葛、葛伯、諸葛”三姓氏的發祥地。寧陵縣石橋鄉葛伯屯村村西有一個土堆,一個葛姓村民說這個地方就是葛國都城遺址。

葛在寧陵有權威依據:一、《史記集解》:“葛,今梁國寧陵之葛鄉。”二、《漢書·地理志》:“寧陵葛曰‘康善’。”三、《後漢書·郡國志》:“寧陵故屬陳留,有葛鄉故葛伯國。”四、《水經注》:“汴水又東經寧陵之沙陽亭北,故沙隨國矣;汴水又東經葛城北,故葛伯國也。”五、《四書五經集註》宋元人注:“葛,梁國寧陵縣東北。”

“十祖聖地”在商丘 華夏文明有源頭——商丘“鼻祖現象”初探

“十祖聖地”在商丘 華夏文明有源頭——商丘“鼻祖現象”初探

四、水利祖:慄陸氏

慄陸氏,新石器時代早期氏族部落首領。據《世本集賢》等古書的描述,慄陸氏生活年代距今8500年~8200年。

《漢書·古今人表》及《帝王世紀》等大量古籍均有記載。《易·繫辭下》“包犧氏沒”,唐孔穎達疏:“包犧氏沒,女媧氏代立為女皇,亦風姓也。女媧氏沒,次有大庭氏、柏黃氏、中央氏、慄陸氏。”南朝梁何遜《七召·治化》:“何大庭之足競,豈慄陸之能鄰。”唐楊炯《大唐益州大都督府新都縣學先聖廟堂碑文》:“洎乎尊盧、赫胥之代,驪連、慄陸之君,皇圖始於中葉,莫不憑三靈之寶位。”

慄陸氏在伏羲稱帝時曾經主管過全國的農業和水利工作,被封為“水龍氏”,繁滋草木,疏導泉源,堪稱水利始祖。據北宋《三墳》記載:“慄陸氏居北。”伏羲曾和慄陸氏首領有過一番對話:“慄陸,子居我水龍之位,主養草木,開道泉源,無或失時,子其勿怠。”慄陸氏回答說:“竭力於民,君其念哉!”

據《河南文物名勝史蹟》載,夏代,夏邑是有虞氏的分佈範圍;商代稱慄國(《殷墟卜辭綜述》記載有“慄”);西周至春秋是宋國的慄邑;秦時,置慄縣;西漢建慄侯國;北魏稱“下邑”;金元時期,改稱“夏邑”。明嘉靖《夏邑縣誌》載,在夏邑縣城北門護城河外的西北曾建有慄王祠,紀念遠古祖先慄陸氏。今在夏邑天龍湖公園大門口,有商丘市文物保護單位“慄城遺址”石碑。

慄陸氏在伏羲稱帝時曾經主管過全國的農業和水利工作,被封為“水龍氏”,繁滋草木,疏導泉源,堪稱水利始祖。據北宋《三墳》記載:“慄陸氏居北。”伏羲曾和慄陸氏首領有過一番對話:“慄陸,子居我水龍之位,主養草木,開道泉源,無或失時,子其勿怠。”慄陸氏回答說:“竭力於民,君其念哉!”

傈僳族最早起源於東夷慄陸氏部落。中國伏羲研究會理事、歷史學家王大有認為,慄陸氏是傈僳族族源源頭,河南省夏邑縣是傈僳族發源地。

2012年4月,王大有到夏邑實地考察慄城遺址、清涼山遺址、馬頭遺址、商湯禱雨處及縣博物館出土的大量文物,而後從慄陸氏出典、慄陸氏分化與合婚、慄廣之野與慄氏、慄氏與慄邑等多個方面引經據典,考證分析,得出結論:慄陸氏是伏羲氏的裔種,上古帝王,位女媧氏後第4世,稱慄王,傳5世,子孫分為慄姓、陸姓、六姓、安姓、舒姓,並有傈僳族作為民族群體至今。

“十祖聖地”在商丘 華夏文明有源頭——商丘“鼻祖現象”初探

“十祖聖地”在商丘 華夏文明有源頭——商丘“鼻祖現象”初探

五、文字祖:倉頡

倉頡,黃帝時期的史官,原姓侯岡,名頡,俗稱倉頡先師 ,又史皇氏。《說文解字》記載倉頡是黃帝時期造字的左史官,見鳥獸的足跡受啟發,分類別異,加以蒐集、整理和使用,在漢字創造的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被尊為“造字聖人” 。

據《河圖玉版》、《禪通記》記載,倉頡曾經自立為帝,號倉帝,是上古時期的一部落首領。倉頡在位期間曾經於洛汭之水拜受洛書。

倉頡也是道教中文字之神。據史書記載,倉頡有雙瞳四個眼睛,天生睿德,觀察星宿的運動趨勢、鳥獸的足跡,依照其形象首創文字,革除當時結繩記事之陋,開創文明之基,因而被尊奉為“文祖倉頡”。

倉頡以此造出的形象,遂稱為文字。倉頡所創的文字有六類大意,一類是指代事情的字,如“上、下”,二是指形象字,如“日、月”。三是指形聲字,如“江、河”,四是指會意字,如“武、信”。五是指轉註字,如“老、考”。六是指假借字,如“令、長”。 [9] 指事情的文字,在上為上,在下為下。指象形的文字,日滿月虧,仿照其形也。形聲的文字,以類為形,配以聲。會意的文字,止戈為武,人言為信也。轉註的文字,以老壽考也。假借的文字,數言同字,其聲雖不一樣,文意相同。所以自黃帝到夏商周三代,文字一直沿用未曾做改動。

倉頡造字成之日,全族歡騰,感動上蒼,把穀子像雨一樣嘩嘩地降下來,嚇得鬼怪夜裡啾啾地哭起來,即《淮南子》記載的“天雨粟,鬼夜啼”。

全國有多處紀念倉頡的遺蹟,有倉頡陵、倉頡廟、造字臺等。在眾多倉頡及遺蹟中,始建於漢代以前的倉頡陵僅虞城 一處。據記載,春秋時,孔子周遊列國,通常途經黃河南岸。一次雨後,他和弟子走在黃河南岸,發現一骷髏。眼眶穴奇大無比,逐下車拜謁。邊拜邊曰:"此文字之祖倉頡遺骨,吾師也!"於是,命弟子挖墳葬於黃河南堤(今虞城古王集境內)。

“十祖聖地”在商丘 華夏文明有源頭——商丘“鼻祖現象”初探

“十祖聖地”在商丘 華夏文明有源頭——商丘“鼻祖現象”初探

六、曆法祖:帝嚳

帝嚳(kù)(生卒年不詳),姬姓,高辛氏,名俊,出生於高辛 (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高辛鎮), 黃帝的曾孫,中華上古時期部落聯盟首領,五帝之一,是《山海經》裡天帝帝俊的原型。

姬俊的祖父玄囂(少昊)是黃帝的長子。姬俊5歲時受封為辛侯,15歲輔佐叔父顓頊,顓頊死後,時年30歲的姬俊繼承帝位,成為天下共主,以亳為都城, 以木德為帝,號高辛氏,深受百姓愛戴。死後葬於故地辛,建有帝嚳陵。

春秋戰國後,被列為“三皇五帝”中的第三位帝王,帝嚳前承炎黃,後啟堯、舜,奠定華夏根基,是華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商、周兩朝先祖,帝堯、帝摯之父。

帝嚳因為母親踏巨人足跡而生。帝嚳少小聰明好學,德行高尚,聰明能幹,十二三歲便有盛名,十五歲時,被堂叔父帝顓頊選為助手 ,因有功被封於辛。

帝嚳以前,人們雖有一年四季的概念,但只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從事農藝畜牧沒有一個科學的時辰順序,嚴重製約了農業發展和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因此,帝嚳科學探索天象,物候變化規律,劃分四時節令,指導人們按照節令從事農畜活動,極大地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使華夏農業出現一次偉大的革命,農耕文明走進了一個嶄新的時代。

“十祖聖地”在商丘 華夏文明有源頭——商丘“鼻祖現象”初探

七、舟船祖:商均

商均,原名義均,虞舜帝之子,被封於商(今河南商丘虞城縣),國號有虞。所以,又被稱為“商均”。 商均後來成為夏代虞國開國之君。

商均墓在虞城縣利民鎮楊莊商墓村。遠望若峻嶺,高大如山丘,在虞城縣境內的墓葬中算是規模較大的一座,也是歷史最悠久的墓葬之一。

商均是怎樣一位人物?他和虞城的歷史有著怎樣的聯繫?他既然是虞舜帝的兒子,為什麼會葬在虞城?這一切還要從中國歷史的禪讓制度說起。舜年老後,把帝位傳給了治水有功的禹,這就是歷史上任人唯賢的 “禪讓制”。禹繼位後,把舜帝之嫡長子義均封在了商地(即今虞城縣所在地),義均又被稱為商均,到商地的義均部落承襲了虞舜帝的部落稱號,稱有虞氏。從此,有虞氏部落開始在虞城大地繁衍生息,開啟了虞城歷史的先河。

由於舜帝選擇了禹繼承帝位,讓帝子商均與帝位無緣,但卻成就了虞城大地和他的不解之緣,也正是由於帝子商均的落戶,虞城才被深深打上了有虞氏部落的烙印,從而使虞城從古到今都始終籠罩在帝王的光環之中,這一切均可以從典籍記載中清晰的看到。據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的《辭海》記載:“虞城,縣名,位於河南省商丘市東南。夏為虞國,秦置虞縣,隋改為虞城縣,以古為虞舜之後的封地得名。古蹟有伊尹墓、商均墓、花木蘭祠等。”另據《虞城縣誌》記載:“公元前二十一世紀,大禹受舜禪讓後,封舜子商均於虞,稱有虞氏,後稱虞國。”《辭海》及《虞城縣誌》的記載都明示,虞城的地域稱謂從商均落戶時稱有虞氏,到虞思掌國時稱虞國,以至於秦漢時設置虞縣,隋以後至今設置虞城縣,其根源都是一脈相承,均源自於虞舜帝。因此,虞城縣被深深打上“有虞氏”烙印的歷史起源於商均部落的到來。

舜子商均是因不肖而不能繼位是為“禪讓制”。

從辯證的角度去分析,我認為後一種說法更符合實際。商均沒有繼承帝位完全是當時優勝劣汰的結果,與“禪讓制”這種高度文明的政治制度聯繫不大。“禪讓制”是一種任人唯賢的政治制度,應該是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它要以雄厚的物質為基礎,以完備的社會制度和社會規範為保障,是權利人在不考慮親情,不考慮個人利益的前提下,完全站在全局利益的角度,選擇賢能的人接替權位,並且形成一種制度,可以說是一種非常文明、非常理想的政治制度。惡劣的自然生存環境和聯繫不很緊密的部落聯盟,要想取得帝位並穩固的統治各個部落,考量的是帝王個體的智慧和能力,遵循的完全是優勝劣汰的自然法則,在這樣的環境下,如果不具備帝王之才,無論是父輩的力量還是旁族的勢力,都無助於他擁有帝位。舜和禹之所以能取得帝王帝位,也完全是智慧及能力博弈的結果。因此,商均沒有繼位不是因為“禪讓制”,而是正如太史公所說的他不像其父那樣賢能,自身沒有足夠的能力承繼帝位,另一方面,外部的因素也讓他無法承繼帝位,原因是當時的社會經濟基礎根本不允許並不具備帝王之才的商均世襲罔替。因此,我認為,商均沒有繼位一是因其不肖,二是因社會環境所致。

商均雖然被太史公定論為不肖,沒有能力承繼帝位,可能不是一位出色的政治領袖,但他絕對是一位優秀的科學家。《墨子》也寫到:“虞姁作舟”(姁即均,阮光羽先生的《虞舜雜考》曾作過論證)。從簡單的記載可以看出,商均是舟船的發明人。可不要小看這看似簡單的發明,也不要忽視舟的作用。商均所在的孟諸澤是九澤之首,一片澤國。舟船是人們出行的必備交通工具,舟船更是漁民族賴以生存的主要工具,這項發明足以讓他們的生產和生活產生質的變化。可以看出,商均對華夏民族的貢獻是功不可沒,值得華夏子孫世代敬仰。

據說商均在他的虞國,他一心為民著想,為民造福,為民分憂解難,是一位深受百姓愛戴的有道明主,死後百姓都很懷念他,每年春秋在他的墓前舉祭,香火不斷,而且從各地趕來祭祀的百姓都自覺帶來一兜土添在墳墓上,天長日久,商均墓越添越大,直至望若峻嶺。

“十祖聖地”在商丘 華夏文明有源頭——商丘“鼻祖現象”初探

“十祖聖地”在商丘 華夏文明有源頭——商丘“鼻祖現象”初探

八、酒祖:杜康

杜康,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釀酒始祖”, 民間有多種傳說,漢《說文解字》載杜康始作秫酒。又名少康,夏朝國君。杜康造酒在綸城,《左傳》《史記》是鐵證。

因杜康善釀酒,後世將杜康尊為酒神,制酒業則奉杜康為祖師爺。孔穎達疏引漢應劭《世本》:“杜康造酒,”後世因以“杜康”借指酒。

據《說文解字·巾部》釋: “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少康,杜康也。 ”啟襲禹位,標誌了中國歷史上第一代王朝的正式誕生。繼啟登位的太康荒淫無道,被夷族酋長后羿乘機奪位後失國 。但后羿隨即又被自己的親信寒浞取代。太康逃到同姓部落斟鄩(Xun)那裡,后羿滅掉斟鄩,擁立仲康。 仲康之子相逃奔商丘,遭到夷族的討伐。此時,相的妻子後緡(min)正懷有身孕,她逃到有仍氏,生下了少康,因希望他能像爺爺仲康一樣有所作為,所以,取名少康。

寒浞想斬草除根,派人捉拿少康。少康無奈,跑到有虞氏的地盤,做了那裡的庖正(掌管膳食之類的小官) 。少年的少康以放牧為生,帶的飯食掛在樹上,常常忘了吃。一段時間後,少康發現掛在樹上的剩飯變了味,產生的汁水竟甘美異常,這引起了他的興趣,就反覆地研究思索,終於發現了自然發酵的原理,遂有意識地進行效仿,並不斷改進,終於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釀酒工藝,從而奠定了杜康中國釀酒業開山鼻祖的地位,其所造之酒也被命名為“杜康酒” (《說文解字》注:“杜,甘棠也”)。

少康很有才能,而且富有反抗精神。他糾合同姓,在有虞氏的鼎力幫助下,終於戰勝寒浞,恢復了王位,歷史上稱之為“少康中興”。

“十祖聖地”在商丘 華夏文明有源頭——商丘“鼻祖現象”初探

九、商祖:王亥

王亥(公元前1854年―公元前1803年),子姓,又名振 ,夏朝時期商丘人,商族。他是商國的第七任君主 、閼伯的六世孫、冥的長子。

王亥不僅幫助父親冥在治水中立了大功,而且還在商丘服牛馴馬發展生產,發明了牛車,用牛車拉著貨物,到外部落去搞交易,開始促使農牧業迅速發展,使商部落得以強大。

王亥開創了華夏商業貿易的先河,久而久之人們就把從事貿易活動的商部落人稱為“商人”,把用於交換的物品叫“商品”,把商人從事的職業叫“商業”,人們尊稱王亥為“華商始祖”、“中斌財神”。

有易氏的部落首領綿臣見財起歹意,殺害了王亥。商朝建立後,追尊王亥廟號為商高祖,殷墟甲骨文中稱“商高祖王亥“、“商祖王亥”。

《中國史稿》中這樣寫道:“傳說相土作乘馬,王亥作服牛,就是馴養牛馬,作為運載的工具。還有記載說,商的祖先‘立皂牢,服牛馬,以為民利’。‘皂’是喂牛馬的槽,‘牢’是養牛羊用的圈,說明他們很早就過渡到定居放牧的生活,服牛乘馬,以為專利了。這樣就形成了農業生產的發展,形成農、牧結合的經濟,使這個部落很快興旺起來,”“農業的發展促進了農業的畜牧業的分工,農業和手工業的分工也相應地擴大了。因此,商人與其他部落之間的交換也是比較活躍的。因冥子王亥的時候,開始利用牛作為負重的工具,在各部落間進行貿易。有易氏奪取了王亥的牛,殺死王亥,雙方因此衝突起來。王亥子上甲微藉助河伯的武力,打敗有易氏,殺了有易氏國君綿臣,進一步擴大了自己的勢力。王亥在甲骨卜辭中稱為高祖亥,上甲微也受到隆重的祭祀。”1980年1月,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商代歷史故事》作者周菲先生,更是把冥治水和王亥經商貿易的事寫得活靈活現,並多次提到故事的發生地在河南商丘。

中國歷史上第一位以物易物、經商貿易的“商人”源於商丘,始祖就是閼伯6世孫王亥。難怪當今海內外商人或飄洋過海,或千里迢迢,紛紛來商丘祭祀商祖王亥,以求商祖保佑他們事業有成、發財致富。

王亥是中國的華商始祖,閼伯(契)的六世孫,冥之長子,繼任為商族首領,商族先公之一。王甲骨卜辭中稱為“高祖亥”或“高祖王亥”。河南商丘也成了中國“商族”、“商人”、“商業”的發源地。

“十祖聖地”在商丘 華夏文明有源頭——商丘“鼻祖現象”初探

“十祖聖地”在商丘 華夏文明有源頭——商丘“鼻祖現象”初探

“十祖聖地”在商丘 華夏文明有源頭——商丘“鼻祖現象”初探

十、藥祖、廚祖及道家開壇鼻祖:伊尹

伊尹(公元前1649年—公元前1549年),伊姓,名摯。夏朝末年生於空桑 ,因其母居伊水之上 ,故以伊為氏 。伊尹為中國商朝初年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已知最早的道家開壇祖師,也是中華廚祖、中草藥湯液鼻祖。

約公元前16世紀初,伊尹輔助商湯滅夏朝,為商朝的建立立下汗馬功勞。“以鼎調羹”“調和五味”的理論來治理天下,就是老子所說的“治大國若烹小鮮”。他任丞相期間,整頓吏治,洞察民情,使商朝初年經濟比較繁榮,政治比較清明,商朝國力迅速強盛。

伊尹歷事商朝商湯、外丙、仲壬、太甲、沃丁五代君主五十餘年,為商朝強盛立下汗馬功勞。沃丁八年,伊尹逝世,終年100歲。沃丁以天子之禮將伊尹安葬于都城亳附近(今虞城縣店集魏堌堆村),以表彰他對商朝做出的偉大貢獻。伊尹被後人奉祀為“商元聖”。

伊摯,夏末商初人。《列子·天瑞伊尹》稱:“伊尹生乎空桑。”《墨子·尚賢》稱:“伊尹為有莘氏女師僕。”在甲骨文中有大乙(即商湯)和伊尹並祀的記載。可以說伊尹是中國第一個見之於甲骨文記載的教師。

伊尹出生後,被有莘國庖人收養。耕於莘野,樂堯舜之道。因後被商湯封官為尹(相當於宰相),故以伊尹之名傳世。傳說,他的父親是個既能屠宰又善烹調的家用奴隸廚師,他的母親是居於伊水之上採桑養蠶的奴隸。

伊尹自幼聰明穎慧,勤學上進,雖耕於有莘國之野,但卻樂堯舜之道;既掌握了烹調技術,又深懂治國之道;既作奴隸主貴族的廚師,又作貴族子弟的“師僕”。

伊尹是商代第一大巫師,上古巫、史、醫合一,巫師本身多兼有醫的功能,如蜚聲遠近的巫彭、巫咸等皆以擅長醫術聞名,《說文》釋“尹”作“治也”。古文字學家康殷就指出:尹,“象手執針之狀,示以針刺療人疾病”;官名尹“同樣是醫療治調之意的引申·轉化”。“伊尹”同時具有來自伊水的醫和相的意思,歸根結底,還是來自伊水的巫師。

伊尹是歷史上第一個以負鼎俎調五味而佐天子治理國家的傑出庖人。他創立的“五味調和說”與“火候論”,至今仍是中國烹飪的不變之規。他“教民五味調和,創中華割烹之術,開後世飲食之河”,在中國烹飪文化史上佔有重要地位,被中國烹飪界尊為“烹調之聖”、“烹飪始祖”和“廚聖”。

有資料記載中藥湯劑創始人就是伊尹。相傳伊尹很有學問,天文地理無所不通,最拿手的是用草藥為人治病,藥到病除,人稱活神仙。《史記·殷本紀》有“伊尹以滋味說湯”的記載。《資治通鑑》稱他“憫生民之疾苦,作湯液本草,明寒熱溫涼之性,酸苦辛甘鹹淡之味,輕清重濁陰陽升降走十二經絡表裡之宜。”《甲乙經·序》亦謂“伊尹以亞聖之才,撰用神農本草,以為湯液。”從《史書》記載中可以看到伊尹對中藥湯劑的研究有多麼深奧。(文/金輝)

“十祖聖地”在商丘 華夏文明有源頭——商丘“鼻祖現象”初探

“十祖聖地”在商丘 華夏文明有源頭——商丘“鼻祖現象”初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