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4 家乡的“铁锨头”和“黑汉腿”两种野菜,应该都是误称

点击右上方红字“+订阅”,关注情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点滴。

往期回顾:

家乡的“铁锨头”和“黑汉腿”两种野菜,应该都是误称

今天下午,在小区的菜园外转转,看到了久违的“铁锨头”和“黑汉腿”。忽然想起,这是我们小时候经常挖的野菜。

家乡的“铁锨头”和“黑汉腿”两种野菜,应该都是误称

铁锨头

夏季里,苏北的老家,田头,路边,河畔树下,到处都是。是喂猪、羊、兔等家畜的上好饲料。无论是生着给它们的吃,还是放在锅里,和着其它粗、细料煮成熟食,对它们来说,都是既营养又新鲜的美味。

“铁锨头”这种野菜,在采摘时,都是采长在顶端的茎叶,比较嫩而柔软;“黑汉腿”,也是采带叶子的茎干,和“铁锨头”相比,则显得比较的粗糙、硬实。

少年时,每次采“铁锨头”的当儿,我总会想,这“铁锨头”菜,和现实中的真正的“铁锨头”相差实在太大,甚至根本不相干,怎么就叫“铁锨头”了呢?“黑汉腿”也是的,长得一般十几公分,最高几十公分长,采下来带着汁液的茎干很快就变成黑色,这或许就是名字里“黑”的来处。但是哪家的汉子,如果长出如此短细的“腿”来,真也不配称作汉子。

后来网络发达了,我到网上一查。感觉,它们之所以有这样的名字,应该是家乡人的误称。

家乡的“铁锨头”和“黑汉腿”两种野菜,应该都是误称

苋菜

“铁锨头”,学名叫铁苋菜,大戟科、铁苋菜属一年生草本,高0.2-0.5米。小枝细长,被贴毛柔毛,毛逐渐稀疏。叶膜质,长卵形、近菱状卵形或阔披针形,长3-9厘米,宽1-5厘米。

这种铁苋菜也是“苋菜”中的一种。而在家乡“苋菜”当时很少,野生的“苋菜”叫野“云菜”或者叫野“人菜”。后来我到南方,听人说“苋菜”,我还不知是什么我没见过的新菜品,等到见了,才知道就是家乡的“人菜”,也叫“苋菜”、“老来少”、“三色苋”、“人青”等等。

这样看来,“铁锨头”,实际上应该叫“铁苋头”,一字之差,让我疑惑了几十年。

家乡的“铁锨头”和“黑汉腿”两种野菜,应该都是误称

黑汉腿

“黑汉腿”,学名叫鳢肠 ,也叫旱莲草,墨旱莲,墨斗草、黑墨草、水旱莲、、墨菜、墨汁草、野向日葵、、乌心草等等。其名字中的墨,也是“黑”之意、“旱”如“汉”同音,这种植物的茎干水份较多,显柔嫩,较其它植物显得硬朗、有劲道,或者就是这种植物中的“腿”的来处。

如此,“黑汉腿”,应当是“黑旱腿”显得更恰当些。否则这么袖珍的“黑汉”,也太不象汉子了。

其实,“铁苋头”和“黑旱腿”的两种野菜,还都大有用处,也都是中药。

“铁苋头”,也即铁苋菜,以全草或地上部分入药,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消积、收敛止血的功效,用于肠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小儿疳积、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子宫出血、痈疖疮疡、外伤出血、湿疹、皮炎、毒蛇咬伤等,是国家三类新药苋菜黄莲素胶囊的主要原料。

家乡的“铁锨头”和“黑汉腿”两种野菜,应该都是误称

铁苋菜可以嫩叶食用,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脂肪、胡萝卜素和钙,为南方各地民间野菜品种之一。

“黑旱腿”,也即黑旱莲,茎叶柔嫩,各类家畜喜食,民间常用作猪饲料。

黑旱莲,全草入药,有凉血、止血、消肿、强壮之功效。主治:滋补肝肾、凉血止血,可治各种吐血,鼻出血,咳血,肠出血,尿血,痔疮出血,血崩等症。捣汁涂眉发,能促进毛发生长,内服有乌发、黑发功效。

面对着这两种“天生我材必有用”的野菜,感到非常的亲切,不仅因为它们是我“第二故乡”的野菜,更因为它们是故乡老家的野菜啊!看到它们,家乡就仿佛在眼前了。有它们的地方,就是家乡!

家乡的“铁锨头”和“黑汉腿”两种野菜,应该都是误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