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7 防範電信網絡詐騙一年為群眾止損近20億——北京警務改革百餘項措施“落地”之後

新華社北京5月27日電 題:防範電信網絡詐騙一年為群眾止損近20億——北京警務改革百餘項措施“落地”之後

新華社記者 魯暢、盧國強

“警務改革前,我們龍泉社區只有一個社區民警,現在有了8個,不但提升了社區居民的安全感,也為社區綜合治理提供了有力支撐。”在北京市西城區陶然亭街道,龍泉社區黨委書記張學燕說。如今,每個民警都能更深入細緻地開展社區工作,解決了不少困擾多年的“老大難”問題。

記者日前採訪瞭解到,隨著北京公安機關警務改革不斷推進、百餘項改革措施逐漸落地。1年多來,超過1萬名警力投入基層,開展防範電信網絡詐騙工作,為群眾止損近20億元。更多便民服務來到老百姓身邊,群眾滿意度提升,安全感指數連續創新高。

警力前置帶來新氣象

西城區龍泉社區龍爪槐25號樓,曾是一個困擾張學燕多年的安全隱患點。

“樓裡沒有廚房,住戶在樓道里做飯,平時黑壓壓的樓道堆滿雜物,不打手電都進不去。”張學燕告訴記者,過去社區警力有限,對於安全隱患的排查、整治力度有限,但自從警務改革實施後,社區民警數量大幅增加,對物業單位、住戶的密集溝通與敦促都變成了現實。

“社區民警反覆向住戶宣傳安全知識,同時要求物業單位要落實主體責任,僅僅一個月時間,這個老舊的小區樓道就完成了整改,不僅更換了樓道窗戶,清空了雜物,還配備了滅火器,減少了火災隱患。”張學燕說。

以北京市公安局西城分局為例,實施警務改革後,分局社區民警由367人增加到692人,按照“兩隊一室”改革所設立的257個社區警務室中,已經有80個按照7天24小時值守機制運轉。

“社區居民的見警率提高,宣傳防範到位,我分管的龍爪槐一區社區入室盜竊案件明顯下降,2018年至今沒有發生過一起。”西城分局陶然亭派出所民警朱蓬一說。

統計顯示,警務改革以來,北京市公安局採取機關警力直接前置、系統內前置、招收新警定向前置等方式,為基層補充警力13118人,其中直接補充派出所警力6743人,使派出所警力佔到全局總警力的46%,形成“金字塔”形警力結構。

聯動防範電信網絡詐騙

“您好,這裡是北京市公安局,您是不是接到了一個冒充公檢法人員的詐騙電話,請您不要匯款……”位於北京市公安局刑偵總隊十層的“反詐中心”,每天都有四五百通相似的勸阻電話此起彼伏,民警不厭其煩地在電話中勸阻事主,儘可能挽回損失。

記者瞭解到,2015年,北京市公安局成立省級反詐中心,2016年根據公安部授權成立了全國公安機關唯一一家公安部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查控中心。目前,反詐中心採取公安、通信運營商、銀行一體化辦公,實行24小時全天候運行,接到電信網絡詐騙報案後,民警立即將相關情況錄入公安部電信詐騙案件偵辦平臺並上傳至中心,中心接警止付組進行審核後提交,對騙子賬戶進行緊急止付。

在警企聯動的工作機制下,實時發生的電信詐騙行為在反詐中心民警眼中一覽無遺。一位民警告訴記者,就在5月15日中午,他監測到一個冒充公檢法人員的詐騙電話,隨後,他多次撥打事主電話後取得聯繫,經過了解發現,事主正準備將銀行卡內的近1300萬元匯給詐騙方。最終,民警通過反覆勸阻阻止了詐騙發生。

北京市公安局刑偵總隊副總隊長臧學民介紹,2017年該局打擊防範電信網絡詐騙工作為群眾止損19.8億元,勸阻群眾近4萬次,破獲北京市及全國電信網絡詐騙案件及抓獲犯罪嫌疑人分別同比上升50%和30%。2017年,北京全市電信網絡詐騙案件發案總量降至5年來最低。

便民改革措施讓群眾少跑腿

受理異地辦證38.6萬件,累計為群眾節約時間5.8萬小時——這是2017年北京市公安局實施居民身份證異地受理措施的統計數據。

2017年,北京市公安局圍繞戶籍、出入境、交通等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領域,相繼推出了30項便民改革措施。

在北京市出入境管理辦事大廳,不少市民發現,這裡也可以使用便捷的手機移動支付。今年年初,出入境管理局全面升級繳費系統,推出全業務、多碼合一掃碼支付便民服務,內地居民、港澳臺居民辦理出入境證件,以及外國人辦理簽證證件等全部業務均可掃碼繳費,除了微信支付,還可使用支付寶、京東App等多個平臺。

“網上北京市公安局”的建設也在不斷加快。北京市公安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當前,“互聯網+警務”已經整合了與群眾工作生活密切相關的43項公安業務,年辦理各類業務700萬件次,“北京交警”“掌上119”等平臺,讓群眾足不出戶就能瞭解辦事流程、申請辦理業務、查詢辦理結果。根據第三方調查,受訪群體對消防行政審批滿意度為94.4%,對律師執業權利保障改革政策的滿意度達到96.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