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5 白衝教授:肺癌EGFR靶向藥耐藥,如何排兵佈陣?

更多腫瘤科普,請關注微信公眾號“360癌友之家”

使用靶向藥物是治療晚期肺癌有效、安全的方法之一。但隨著治療時間越來越長,患者可能會出現耐藥。如何讓靶向藥療效更持久?如何讓患者活得更長?都是醫生和患者都很關心的問題。

帶著這些問題,我們採訪了海軍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呼吸與危重症科主任白衝教授。

肺癌常見的驅動基因有EGFR、ALK、ROS1等基因,其中EGFR基因突變約佔44%。針對EGFR陽性的患者,多項研究顯示,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接受EGFR抑制劑治療後生存期得到了明顯改善。但是臨床實踐也表明,靶向藥不可避免的出現耐藥問題。

白衝教授:肺癌EGFR靶向藥耐藥,如何排兵佈陣?

目前三種EGFR抑制劑都被FDA批准為一線治療。所以,在肺癌治療策略的制定過程中,醫生和患者都要考慮到患者自身情況和藥物的特點來決定藥物的使用順序。

一代EGFR抑制劑針對的是比較單一的EGFR19/21基因,對於耐藥突變不產生任何抑制作用,而三代EGFR抑制劑對於敏感突變和T790M耐藥突變都有非常強的作用。所以,一代耐藥後如果基因檢測有T790M突變可以使用三代藥物治療。

二代EGFR抑制劑的作用特點和一代類似,耐藥後同樣可以選擇三代藥物。二代藥物屬於泛HER家族,所以對於合併有HER2突變的患者效果可能更好。此外,白教授還提到,二代藥物對於罕見的敏感突變療效更好。

三代EGFR抑制劑耐藥機制較為複雜,相關的研究還比較少,目前仍以化療為主。

EGFR抑制劑的使用並不是一代、二代和三代順次使用,3種EGFR抑制劑都被FDA批准為肺癌的一線治療方法,具體方案依照患者情況和醫生意見為準。

此外,白教授還提到目前炙手可熱的免疫治療。的確,免疫治療可以作為EGFR抑制劑耐藥之後的一大選擇。作為一種新興方案,隨著分子生物學研究的深入,以PD-1/PD-L1為代表的免疫治療在惡性腫瘤領域,尤其是在肺癌領域,其進展突飛猛進。科學家們更是將其聯合靶向、放療、化療,讓其發揮更大的優勢。

如何讓靶向藥的療效更持久?

對於這個問題,白教授打了一個很有趣的比喻,“長槍、短槍、飛機、大炮都合理配備好。”

他認為肺癌治療要講究全程管理,絕不僅僅是使用一個有效的藥物直到疾病進展。這個過程比較複雜,需要綜合考慮患者的基本情況,靶向治療的過程還要將化療、放療、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納入到治療策略中。“我們總是希望患者活得更長,這是我們的治療目的。”

如何判斷是否出現耐藥?

一般耐藥時,靶向藥無法控制腫瘤生長,腫瘤增大,或者出現遠處轉移。這時患者也會出現一定的症狀,如之前沒有咳嗽,但是最近開始咳嗽,或者腦轉移後,病人會頭暈,頭痛,沒有原因的嘔吐,骨轉移患者變現為疼痛,壓迫神經等。但最好也是最靠譜的方法就是通過腫瘤標誌物和影像學綜合判斷靶向藥是否耐藥。

採訪的最後,白教授提到,腫瘤很聰明,它可以針對藥物隨機應變從而逃脫被殺的命運。

所以,我們在進行靶向治療時,不僅要關注靶向治療前的一次活檢,使用過程中的二次活檢同樣重要。而且隨著檢測的技術的不斷提升,從最初的單一基因檢測,到現在的二代測序,希望能夠發現新的癌症基因,生產新的藥物,造福癌症患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