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6 當年名震陝西 人稱“八斗才子” 緬懷著名劇作家吉子正先生

緬懷華縣著名劇作家吉子正先生

作者 劉亦農 劉正軍 吉藝昌

華縣縣誌對著名劇作家吉子正先生的介紹如下:“吉子正(1898-1965),華縣辛莊小漲人。幼讀私塾,高小畢業從農。其父是秀才,因家學淵源影響,加之本人穎悟過人,故有‘八斗才子’之稱。民國23年,曾在新漢社(劇團)當編輯,當時編有《半壁河山》、《豔娘傳》等劇。1945年-l949年,先後兩次在李桂芳領導的馬當劇團當編輯。創作和改編了《牛馬婚姻》、《汪精衛傳》、《碧血黃花》等劇目。”“解放前曾當過劇團編劇,創作和改編過一些劇本。抗美援朝中編寫過劇本《唇亡齒寒》,1958年為縣劇團創作了《山塌金斗王》,“文革”中因不堪忍受凌辱投機井自盡。”

吉子正受父親的教育影響,自幼飽讀詩書。早年在甘肅古浪縣政府任科長,後辭職回家。因喜愛文藝創作,曾在西安藝俗社工作過一段時間。後離開西安藝俗社在華陰劇團任編劇,他曾在秦腔班社新漢社和馬當劇團當過編劇。其創作的秦腔劇本《碧血黃花》,反映了1911年4月27日廣州起義(也稱黃花崗起義)前後,革命黨人不滿清政府政治腐敗,列強環視,民不聊生,內憂外患與日俱增的局面,中山先生和同盟會的主要成員在檳榔嶼召開會議,認真總結了1910年廣州新軍起義訓,決定集中力量、認真準備,在廣州再次舉行起義的歷史。

碗碗腔經典劇目,是吉子正老先生現在流傳於世的唯一劇本。該劇反映了一對年輕人在戰火中歷經磨難、喜結良緣的愛情故事。

當年名震陝西 人稱“八斗才子” 緬懷著名劇作家吉子正先生

《山塌金斗王》是老先生給華縣劇團創作的最後一個秦腔劇本,當年在省內外演唱的,影響最大,最為紅火的一本劇作。這個劇本是根據二華一帶流傳的神話故事改編。故事的大意是: 華州城東南的少華山,有座漂亮的阜頭(又名朝陽)峰,峰下是美麗的白崖湖。湖的方圓10餘里,良田萬頃,林果茂盛,山清水秀,糧田蓮池,物阜民殷,百姓安居樂業,一派太平盛世。不料此地出了個惡霸地主叫李鳳仙。他打製大小兩個金斗。秋後收租子,大金斗往回收;春荒放賬,小金斗往外量,農人氣不過,對他為富不仁,巧取豪奪的行為,群起爭辯了幾句。他卻眼睛一瞪說:交不起租子,就別種地!還不起糧食,就別來我家借!”老百姓敢怒不敢言,為了活命,只能忍氣吞聲。  

後來關中遇到百年大旱,白崖湖水一落十丈。農田裡的莊稼,眼看都要旱枯,可湖邊車水的水車,全部被金斗王霸佔,誰要用湖水澆地,都得給他交糧交款。金斗王還到處吹噓:“我身上穿綢緞,飯鍋下白麵;吃喝不靠天,燒柴不上山;華堂觀湖景,竹林柿子甜;金銀倉櫃滿,日月賽神仙。管他老天旱不旱,我有72座蓮花轉(水車),今生不靠天吃飯,若要我憑天吃飯,幹了黃河倒了山!”--筆者記得,這大約就是當年戲中的唱詞。金斗王的狂言使天神震怒,震倒山峰將金斗王全家活埋,而他家的丫鬟鳳姑因勤勞善良得到神助,而得以逃生。

當年名震陝西 人稱“八斗才子” 緬懷著名劇作家吉子正先生

阜頭峰倒塌時,鳳姑向東逃難扣好“鈕子”的地方。後世諧音流傳成了“柳枝”。鳳姑“抬頭”回望少華山山峰倒塌的地方,以後就叫“抬頭”古堡。鳳姑再往東奔跑在一棵桃樹下休息了一會,後來,這兒就被傳說為“桃下”。鳳姑又繼續邊跑邊哭邊想到家鄉的災難,她的淚水成河。這裡便叫作“哭水”,後世諧音傳為“敷水”。這些地名,這個神話故事,惡霸金斗王,被欺壓的老百姓等等這些鮮活的人和事,就是這一帶人們身邊熟悉的人和事。

當這些人和事被編成戲劇,搬上舞臺,用慷慨激昂的秦腔唱出來,喊出來,說出來的時候;在1958年成千上萬人還沒有見過電燈泡的時候;華縣劇團用“電打佈景”以及許多特技把這個神話故事,神秘地活靈活現地表演于于舞臺的時候,人們能不痴狂嗎?當年《山塌金斗王》在各地演出的時候,人們奔走相告、萬人空巷、扶老攜幼,人山人海,場場觀眾爆滿。劇團巡迴演出,不要說劇團的收入豐厚,在哪裡演出,那裡的商業交通都繁榮了。筆者親歷了那一個時期,許多場景至今歷歷在目。

1956年和1958年,華縣劇團先後兩次招收學員100多名,進行了科班訓練。1960年,華州人民公社文藝學校成立,招收學員60名,為華縣戲劇活動培養了又一批新生力量。華縣劇團先後創作演出了秦腔大型神話劇《山塌金斗王》和大型迷胡劇《孟姜女哭長城》,並上演了《軟玉屏》、《葫蘆峪》等十幾個傳統戲。這是華縣劇團最為鼎盛繁榮的時期,也是華縣這個人口小縣,教育大縣,文化大縣馳名省內外的一個時期。作為《山塌金斗王》的劇本創作者,《孟姜女哭長城》劇本的改編者吉子正老先生,無疑,這也是這位著名劇作家最為興奮最為自豪的時期。

當年名震陝西 人稱“八斗才子” 緬懷著名劇作家吉子正先生

秦腔《葫蘆峽》劇照

解放後吉老先生在家務農。合作化後,他和村裡兩位老人負責種植南瓜,他們種的南瓜個大味好,深受鄉親們喜愛。在老先生後人的家裡,至今保存的他的唯一的一張照片,既不是他嚴寒酷暑苦寫劇本的情景,也不是他如痴如醉般的和人說戲唱戲的情景,更不是他的戲劇唱紅家鄉唱紅省內外,老先生志滿意得的情形。而是老先生面朝黃頭背朝天,在瓜田裡伺弄瓜苗時拍攝的一張照片。

上世紀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在鄉村組織的春節社火表演中,老先生多次親力親為設計裝扮“血故事”(是一種把戲曲中的含有流血殺鬥場面的故事,在真人身上經過設計,體現出身穿戲服、刀劍穿身、血流如注的血腥場面),使他的創作智慧在民間社火藝術中也得到了酣暢淋漓的發揮,深受鄉親們喜愛,往往引得成百上千人奔走觀賞,老先生設計裝扮的血故事社火還曾進入省城西安進行表演,轟動一時。

正在吉子正老先生戲劇創作事業蒸蒸而上之時,他的災難也隨文化大革命的到來而降臨。1969年9月13日中午,在工作組主持的批判老先生的群眾會上,執拗的老先生強調某個“事實”是虛假的,這時上來一個“積極分子”,當眾打了他一記耳光,並一腳將他踢倒在地,強行拉著他的手指蘸了蘸血紅的印色,在交代材料上按了指紋。已72歲高齡的老先生不堪凌辱,下午就在村南投井自盡了。他去世後,其創作的劇本,資料,以及全部文字記錄。被駐村工作組的人蒐羅淨盡,片紙隻字不留,一包袱包著帶走,據說全部銷燬了!可憐老先生一世心血,化為灰燼!

當年名震陝西 人稱“八斗才子” 緬懷著名劇作家吉子正先生

在我們渭華二縣,有兩個著名的劇作家:其一是渭南縣李十三(1748--1810),其二是華縣吉子正。他們兩個同是草根作家,都生活在貧苦農民中間;才高八斗,劇作甚豐的他們相差160多年,生活在兩個世界,但都死得很慘!當年清朝嘉慶皇帝以李十三的劇作有反清隱語,下令捉拿。這突如其來的打擊,使李口吐鮮血,跳牆出逃,最後跌倒在距家20多里的荒野草叢之中,含冤而死。但令人欣慰的是:李十三的“十大本劇作”,歷經一、二百年至今保存完好,筆者的書桌上就有厚厚的一本,渭南師院李相民教授編校的《李芳桂(李十三)劇作全集校注》。而吉子正老先生,卻永遠永遠不會有“劇作全集”現身於世了。於人於國,這是何等的悲哀啊!

目前各種資料中,有說他去世於1967年,有的說是1969年或1977年,包括縣誌在內,無一確信。為此,筆者曾召開過吉子正的家屬和有關人員座談會,對其去世的時間和當時的細節均作了詳細瞭解。現在我們可以確切的說:去世事間是1969年9月13日下午。吉子正先生的兒女為其撰寫的碑文如下:“先父生於1897年5月初八日,卒於1969年9月13日。先父......一生好文學。解放前後,曾在渭南二華文藝創作方面有所造詣。劇本兵火緣,黃花崗等廣為流傳。......文革期間,遭受迫害,含恨離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