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歷史上有沒有人同時加上文武兩個最高諡號?

這世界我來了171538203


回答正題之前先來簡單一侃諡號,諡號是古人對歷史人物的評價,所謂蓋棺定論,所以諡號分為好、平、惡。至於是什麼那要看他的一生,或者說後世對他的評價,如隋煬帝楊廣的煬,說的是他“好內怠政”,漢衰帝劉欣的衰字,表示對他遭遇的同情,范仲淹諡號文正,這可是文官最高諡號了,大大的美諡;

諡號分文武,按文武官職來分,如同為宋朝的歐陽修,諡號文忠,明朝開國武將徐達諡號武寧,是明朝最高武諡了,其中還有些是文武通用諡號,這個也是這個問題的題眼了,留後再表;諡號也有長短,短的就一個字,長的如努爾哈赤的諡號“太祖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武端毅欽安弘文定業高皇帝”,去除皇帝兩字高達27個字;諡號也有官諡私諡,之前說的那些人都是官諡號,是下了正規文件的,私諡著名的人物如陶淵明,去世後朋友給他私諡靖節;
另外諡號也會隨著後世對人物本身的定位而改變,例如精忠報國的岳飛,諡號武穆,後追諡忠武,更加肯定其功勞和歷史地位。再如陷害岳飛的秦檜,初諡號忠獻,後宋寧宗趙擴改諡其為謬醜,奪其封爵,可惜後來議和派史彌遠掌權恢復了秦檜的忠獻諡號,有趣的是史彌遠死後諡號也是忠獻,以此來看這是秦檜的鐵粉了。

經常用的諡號,如文官諡號:【明會典】記載,以【文】字為第一字的諡號,等級最高的是【文正】,其次是【文貞】,正、貞之後,依次與【文】搭配的字為成、忠、端、定、簡、懿、肅、毅、憲、莊、敬、裕、節、義、靖、穆、昭、恪、恭、襄、清、修、康、潔、敏、達、通、介、安、烈、和。武官諡號《明會典》中列舉第一等是“武”與之搭配的依次是寧、毅、敏、惠、襄、順、肅、靖;第二等是“忠”與之搭配的依次為文、武、定、烈、簡、肅、毅、敬。

要說起文武同時加於一人,其實是很難,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但是也不是沒有,如孫權,諡號“大皇帝”,唯一一個諡號為“大”的人,這個大可以說是包含了所有了,文武自不在話下。可以稱之為最。

還有就是最推崇的忠武了,這個是文武通用,也是最符合題主問題的,基本上歷朝歷代都是最高的諡號了,是文臣武將夢寐以求的,獲得這個諡號的人最牛的就是三分天下的諸葛亮了,再如最近很火的蘭陵王高長恭,民間最大的門神尉遲恭,評定安史之亂的中興大將郭子儀,還有宋朝的岳飛、韓世忠,明代常遇春等等剩下的就不列舉了。


仰天笑


唐太宗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歷史上第一個把“文武”倆諡攬於一身的皇帝……

然而這倒不是他本人有多臉大,是趕上了他兒子孫子們愛胡搞。

唐朝前兩個皇帝,在玩文字方面還是比較老實的,基本按前代的規矩來。唐會要卷一載,高祖李淵死後,他兒子李世民給上諡號“大武”。太宗李世民死後,當時只有一個諡號“文”。所以這倆在唐高宗初期,一般就是被稱為“大武皇帝”和“文皇帝"。

給皇帝上諡號這事,前代的規矩一般是“諡文不諡武,稱大不稱高”,也就是文武倆字二選一,大高倆字二選一,同一個人不給both。然而唐高宗李治和他老婆武則天不管這一套,狂愛玩文字遊戲,給自己夫妻倆活著就加了一堆美字尊號,又覺得不好意思,順便給祖宗也加,於是咸亨五年八月十五日,李治他爺爺追尊“高祖神堯皇帝”,他爹追尊“太宗文武聖皇帝”,文和武倆字給同一人套上了。

李治的孫子李隆基更愛玩文字遊戲,天寶八年又給祖宗加諡,十三年再加,形成了李淵李世民在唐朝的定諡,李淵曰“高祖神堯大聖大光孝皇帝”,李世民曰“太宗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

《唐會要 諡法》裡有“文”“武”倆字的解釋,雖然是主要用來形容得此諡號的大臣的,也可以參考下。

文。(按諡法。經緯天地曰文。道德博原曰文。勤學好問曰文。慈惠愛民曰文。愍民惠禮曰文。錫民爵位曰文。)

武。(克定禍亂曰武。威強睿德曰武。開土拓境曰武。帥眾以順曰武。折衝禦侮曰武。)


森林鹿


諡號最初只是一個字,反映一個人最突出的成就,但唐朝以後就被玩壞了,皇帝的諡號往往是多個字,像這種文武都有的皇帝有:

唐太宗 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 李世民

唐肅宗 文明武德大聖大宣孝皇帝 李亨

唐代宗 睿文孝武皇帝 李豫

唐德宗 神武孝文皇帝 李適

唐宣宗 聖武獻文孝皇帝 李忱

後晉高祖 聖文章武明德孝皇帝 石敬瑭

後漢高祖 睿文聖武昭肅孝皇帝 劉知遠

後周太祖 聖神恭肅文武孝皇帝 郭威

後周世宗 睿武孝文皇帝 柴榮

宋朝除了被俘虜的徽宗、欽宗缺武字,其他有諡號的皇帝都是文武雙全。

元世祖 聖德神功文武皇帝 忽必烈

明朝除了景帝朱祁鈺、武宗朱厚照(正德皇帝)和朱由檢外,其他有諡號的皇帝也都是文武雙全。

清朝除了咸豐皇帝諡號缺文(因為其廟號是文宗),同治皇帝諡號中文、武都缺(在位時間比較短),其他有諡號的皇帝都是文武雙全。

論諡號之誇張,興於唐,宋、明已經吹得不像話,誰知到了清朝簡直要吹上天了。看一下三朝開國皇帝的:

宋太祖 啟運立極英武睿文神德聖功至明大孝皇帝 趙匡胤

明太祖 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 朱元璋

清太祖 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武端毅欽安弘文定業高皇帝 努爾哈赤(歷史上最長諡號)

畢竟都是開國皇帝,長些還可以接受,但有的就過分了:

宋高宗 受命中興全功至德聖神武文昭仁憲孝皇帝 趙構

明神宗 範天合道哲肅敦簡光文章武安仁止孝顯皇帝 朱翊鈞(萬曆皇帝)

清宣宗 效天符運立中體正至文聖武智勇仁慈儉勤孝敏寬定成皇帝 旻寧(道光皇帝)

唐以前人們都是用諡號稱呼前代皇帝,諡號一長就改用廟號了。


閒語


什麼是武勝?武將最高諡號不是以武開頭,是以忠開頭,可見帝王看武將的角度,武將最高諡號是忠武忠武忠武,沒有人同時加上文武兩個諡號,文官諡號忠也是一種極高褒獎,比如諸葛亮、于謙(不是說相聲的)。


龍漁歌


作為臣子沒有,但作為帝王卻很多。

比如朱元璋的諡號:神聖文武欽明啟運峻德成功統天大孝高皇帝

朱棣的諡號:體天弘道高明廣運聖武神功純仁至孝文皇帝

朱高熾的諡號:敬天體道純誠至德弘文欽武章聖達孝昭皇帝

奴爾哈赤的諡號: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武端毅欽安弘文定業高皇帝

康熙的諡號:聖祖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功德大成仁皇帝

等等……

總之作為臣子還沒有人兼得文武諡號的,而皇帝則相當多,特別是明清皇帝幾乎每個人的諡號都有文武二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