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0 提高一年级学生的读题能力和阅读能力,家长抓住这3点就够了!

最近两天,有好几位家长都给我反映:“老师,我的孩子都上小学一年级下期了,可是独立读题的能力和阅读能力特别差,这种现象正常吗?我们作为家长的应该如何帮组孩子提高这两方面的能力呢?”

关于这两个问题,我是这么认为的:首先一年级的学生在独立读题和阅读能力上面欠缺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但是尽管如此,家长们也不能心安理得,甚至听之任之。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帮助孩子呢?

提高一年级学生的读题能力和阅读能力,家长抓住这3点就够了!

第一、理性对待孩子的欠缺

如果没有学前积累,在一年级的时候跟不上节奏也是比较正常的。作为父母,要理性看待孩子的欠缺,不能总是靠打击、辱骂等方式对待孩子的不足之处。有不足的地方,说明孩子有进步的空间,这是好事儿。但是,生活中能够真正做到理性对待孩子缺点的家长却寥寥无几。

关于学前积累,包括各个方面,比如学习的独立性,识字量,对阅读的喜爱程度等等。有些孩子,识字量不足,理解能力还不够的情况下,对于一些新的题型,经常会出现无法理解题意的情况。加上平时犯错会受到批评和责骂,就容易畏手畏脚,一碰到陌生的题就大脑空白,坐着发呆。阅读方面也是,因为领悟力差,理解不到位,经常被否定,就容易产生挫败感,继而引发阅读能力很难提升的局面。

提高一年级学生的读题能力和阅读能力,家长抓住这3点就够了!

第二、家长请适当的放手

生活中,总有一些家长喜欢代劳,生怕孩子心灵受挫。当孩子上了一年级之后,感觉学习比较吃力,家长在辅导的过程中,总是随叫随到。渐渐的,孩子养成了依赖思想,总想着自己不做也会有父母帮我思考和解答,那我还独立思考干什么呢?

当我们平时没有让孩子养成独立的习惯时,其实孩子独立面对问题时的表现,我们是不知道的。根据推理可知,如果平时每次做作业孩子都需要帮忙,那么,考试的时候孩子肯定也习惯性地需要帮忙!这是人的习惯。所以,我希望各位家长能够适当的放手,拿到一份作业,首先让孩子独立思考慢慢做,实在做不起的,家长才帮助孩子讲解思路、步骤等等。

提高一年级学生的读题能力和阅读能力,家长抓住这3点就够了!

第三、让孩子自己想办法读题

读一遍不懂,再读一遍。即便是需要我们指导,也是启发,而不是直接告诉他答案。小学一年级的题型,很多都比较直观,但是有些确实也不好理解。但是,即便如此,我们依然要鼓励孩子自己拿决定:你觉得这道题应该怎么做?老师上课有讲类似的题目吗?这道题和你以前做过的题目有什么类似的地方?

当然,家长们也要学会多鼓励孩子自己做决定。很多孩子迟疑、磨蹭,欠缺果断性,一部分原因是害怕出错。鼓励孩子,你要敢想,有根据的想,即便是错了,也总比没有想法要好。当然,多练习读题,多练习阅读,勇敢地说说自己的想法,坚持一段时间,孩子就会有进步。

陪读是一门技术,各位家长在辅导孩子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希望以上分享对各位家长有所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