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2 融入社會,才能真正的快樂

融入社會,才能真正的快樂

網絡圖片

人是社會的人,離天了社會生活與人際交往,人的性格會扭曲變形,這是十分可怕的。自閉的人沒有社交活動,對一切活動都有沒有興趣,對未來失去希望,意志薄弱,生活懶散,逐漸喪失意識的主觀能動性,陷入深深的心理困惑之中而不能自拔。只有融入社會,人才能獲得真正的快樂。

很多人習慣“自我封閉”,不願意走出心門,認為獨處才能獲得安全感。從心理學角度分析,每個人都有需要自己的“安全空間”,內心更需要那引起我們可以信賴、依靠的人。這樣的心理來自幼年,比如我們從小接觸的人是家庭成員,所以“信賴家庭成員”成為一種思維模式保留下來,與他們交流時,我們能夠很自然,不會感到恐懼。但是面對更多陌生人時,就有可能排斥對方。但是,社會學、人類學和心理學都通過研究表明,人的心理健康是在人際交往當中形成的;人也是通過人際交往認識自己、評價自己和改變自己的。離開了社會生活和人際交往,那麼一個人的人格就不能保持完整。

每個人在生活及成長過程中都會遇到一些挫折,有些人抗挫折的能力較差,使得焦慮越積越多,最後只能以自我封閉的方式來回避環境。所以他們將自己與外界隔絕開來,很少或根本沒有社交活動,除了必要的工作、學習、購物以外,不與他人來往。

很多人認為自閉的現象多數都發生在年輕人的身上,其實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自我封閉的心理現象在各個年齡層次都可能產生。兒童有電視幽閉症,青少年有因羞澀引起恐人症、社交恐懼心理,中年人有社交厭倦心理,老年人有因“空巢”和配偶去世而引起的自我封閉心態。這些人通常都表現為不願與人溝通,很少與人講話。有了心事,他們會寫日記、撰文詠詩等。

雖然社交恐懼是一種逃避心理,但是隻要正確地認識它,運用正確的心理學原理和方法技巧,從而正確地調整自己的心態,就一定能夠幫助我們走出這個心理泥潭,從而積極地與他人交往,融社社會,快樂生活。

融入社會,才能真正的快樂

網絡圖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