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為什麼現在中國平安、中國人壽和太平洋保險都在拼命招人?

柑橘SR


1 招人不用籤勞務合同,籤代理合同,賣出產品給提成,沒有就木有錢,平安的保險標榜行業第一,每年砸的廣告費越來越猛。平安福也是越賣越貴,我入職那會是7000多,提成3500,現在一份平安福一萬多,而且還被吐槽各種坑,進了平安每天早上3小時的早會必須的,新人來了開完三小時早會,也不給走,各種方式讓你自己先買了保險,,把你身邊的朋友親戚都先拉進來開單。人壽就自由,兼職,有新產品推出就到公司培訓一下,因為本來就是代理合同不是僱傭合同

2 你現在在招聘網站上看到的招聘大部分都是剛入職保險公司沒多久的新人在拼命發展下線,新入職的(嚴格說根本算不上公司員工)先自己買一份,然後再開發你身邊親戚朋友買保險,再不行就直接以招聘的形式拉新人,你入職了開的每一單都有提成給招聘你的人

3 招聘你的人,會先讓你去培訓,然後再安排一個所謂的創業大會,請一個保險大師給你說怎麼年薪百萬,把自己包裝成客戶和的救世主 。還有就是哪個家庭出事情因為買了保險,對這位保險大師感恩戴德啥的,我去年被忽悠進去過,還沒進會場,就有保險的主任級別的人,一副不情願的樣子在:不想來參加,才拉到兩個下線之類的,儼然把你的提款機

4 每天早上8點多到場,一堆人擠在一個空曠的辦公室,擺了十幾張桌子,分成十幾個小組,每個小組都有一個主管,在開所謂的早會,填各種什麼目標量化表啥的,接著就是安排一個人上去帶大家唱歌,就是那種旋律不改,歌詞全換成吹捧公司的一些話,然後讓你學會唱,每天如此,還有就是喊口號,強制要求發垃圾推廣營銷信息,整整三個小時,彷彿進入傳銷組織

5 這個行業很暴利,開單的提成高達50%,就拿我曾入職的平安來說,單深圳就有4萬多代理人,很多人都是衝著錢去,沒有服務意識,哪個賺錢賣哪個,還有就是混吃的老油條,每天等著客戶續保度日,有些進來的把自己開發了,親戚朋友開發完了,公司就會倒逼你滾蛋,公司完全零成本,你呢,簽著代理合同,幹著勞務工的活

6其實老百姓都知道保險好,並不討厭,反感的是這種傳銷忽悠的模式來賣產品,十年金融擴張,養肥許多保險公司,客戶的觀念在變,保險公司卻還在用老一套的直銷代理模式,打著傳銷擦邊球的方式做著一行。


路人蟻


看到這個題目,我特意諮詢了保險行業的幾位朋友,基本瞭解了保險行業的套路,在此就為大家揭開謎底,偷偷告訴你們,假如他們停止招人,那麼他們的保險業務將沒有辦法進行下去!

01.告訴你一個保險行業的秘密

在中國,國人對保險的意識還是相對薄弱的。這種情況,在一線城市相對好一點,但是對於三四線城市就相當弱了。這種意識的薄弱,不是單靠廣告就可以洗腦,試想一下,要讓一個人沒有收益任何的錢或者物的情況下,每年拿幾千甚至上萬出來買一份不一定發生的事情,這簡直是相當難的事情。

為此,保險行業使用的模式類似直銷模式,也就是招你一人進來,其實就是看中你周圍的所有人脈圈子,親朋好友。因此行業內有人說,保險是損友的工作,一點都不假。

02.一入保險深似海,各位路人要小心

剛開始,你肯定是被別人拉進保險的圈子。首先,會打電話讓你參加一些類似的說明會,分享會。會議一般定在非常高端的會所或者著名的大酒店,參加會議的人都是西裝革履的。

接著,你會聽到一系列的演講:某某家庭主婦,從0-1成為月入幾萬元的保險經理,她的蛻變感謝遇到保險……某某人如何從醜小鴨,通過保險改變了人生……某某總監曾經也是路邊甲乙丙丁,但是通過保險,年入百萬等等……一系列的巧妙的內心捕捉,讓你內心洶湧澎拜。(2年前,我也參加了類似的說明會)

03.所謂套路的前因後果

接著,你恰好遇到職業的瓶頸等等,你選擇去做一名保險從業人員,那麼真正的套路才剛剛開始。

1)入職前三個月,你可能有底薪,也可能沒底薪,就看你的學歷資格等等,尤其是你過去的背景。比如我是培訓師,我周圍肯定有很多學生,所以我被認定是有人脈的人,那麼一進去卻是有底薪。

2)在入職三個月的時間內,你會獲得一系列的培訓,並且有考核。假如達成考核,可以通過認證,假如沒有達成,那麼就認定你是沒有人脈的人,直接會把你pass掉。很多人在這個階段,為了順利達成考核,都是給自己買,或者給身邊親人買。其實為保險貢獻了不少業績。

3)當你入職半年左右,你會接受一系列的培訓,告訴你:一個人走得快,但是一群人走得遠!你需要發展團隊了!其實就是在告訴你,你需要從身邊的朋友下手了。坦白講,每個人的身邊都有好幾個做保險的人,每天不停的刷朋友圈,或者私聊,基本上都是令人比較反感的。為什麼說保險會損友,就是這個道理!

4)入職一年,底薪沒有,如果過去幾個月有業績,就有收入,如果沒有業績,就什麼都沒有,好多人受不了就走了,而留下來的可能就是適合乾的,手裡有資源的,能下得了面子的。當然還有一種,就是混日子的……

很多人到了這個階段,基本上內心都很脆弱。因為當初為了支持自己做保險,很多親戚朋友都給自己買了,如今自己幹不下去,覺得對不起這些親戚朋友。但是硬撐下去,又是相當的痛苦,左右為難!

綜上所述,為什麼這些保險行業都在找員工,其實就是不斷的通過招人來增加業績。因為保險公司就看透你做不長遠,你來了,起碼你自己買了你身邊親戚朋友買了。如果你走了,對公司來說一點損失都沒有,因為沒有底薪的事情,對於公司來說,沒有任何的成本,就可以獲得金錢收益,你覺得賺的還是虧的?

因此,保險不虧是超暴利的行業!

職場上的你,覺得有道理嗎?


我是職場達人“萍行職場”,感謝你的關注,升職加薪有套路!

萍行職場


曾經是保險人,來回答這個問題。

平安、國壽和太保,都是國內大型的保險公司,在個人壽險的市場佔有率上,平安、國壽和太保是排名前三的。

它們之所以“拼命”地招人,是因為他們在人壽保險的營銷體制上,採取的是保險代理人直銷制度。

保險代理人是根據保險公司委託,向保險公司收取代理手續費,並在保險公司授權範圍內代為辦理保險業務的單位和個人。

保險公司的成本可控,不懼“拼命招人”

嚴格意義上來說,保險代理人並非保險公司的“員工”,他們與保險公司的關係並非勞務關係,而是代理關係。保險直銷員銷售保險,收取佣金,並自付個人所得稅,自己繳交醫社保。在這一點上,保險公司的成本是可控的。所以,儘管不斷在招人,但保險公司的人工成本,並不直接提高。

保險產品銷售難度大,行業淘汰率高

人壽保險是無形的契約產品。客戶在交納不少的保費,買到的只是一種無形的契約服務。所以,銷售難度上是很大的。因為難度大,所以代理人的淘汰率也相當高。保險公司需要不斷地增加“新鮮血液”,來維持、提高市場的佔有率。

保險公司其實也在招客戶

保險產品的特殊性決定了銷售人員和準客戶要有高度信任關係。一般來說,保險代理人開展業務會從熟人開始,熟人做完之後,再進一步開拓,難度就增大了。很大一部分業務人員,熟人圈業務做完之後,就辭職了。保險公司通過不斷地招人,某種意義上,也是在“招客戶”。

保險公司制度設計,招人有利益

保險公司的直銷體制中,有三大塊利益,一是業務佣金,二是服務佣金,三是管理津貼,要得到這三大塊的業務利益,需要不斷地開拓新客戶,服務老客戶和不斷地”增員“來換取職務的晉升。保險公司的內部的行話就是:保險三件事--展業、增員、轉介紹。每天簡單、堅持、重複地做,一定會有成功的一天。在這樣的機制和氛圍下,保險公司各代理營業部,天天信奉一個”真理“--有樹就有鳥棲,有人就有業績”,招聘新代理人是常規任務。

“拼命招人”現象還將持續一段時間

目前中國的保險深度和密度還很低,各保險公司為了佔有和提高市場佔有率,採取“人海戰術”,是比較高效的一種形式。雖然,這種市場開拓的形式比較“粗放”,但在當下的中國,卻是行之有效的,短期內,還無法有其它方式來取代。所以,各大保險公司,“拼命招人”的現狀還會存在好一段時間。


以上分析,希望對題主有點啟發。


冷暖職場


為什麼保險公司在不停地招人,如果你不知道,看完這篇文章就會恍然大悟了!

首先要說下,保險公司的崗位是有不同的類型和性質的。

比如職能管理(人力、財務)、產品研發(精算師)和業務類(賣保險的)。

前面那些崗位他們並不是在不停地招人,很多都是國企、央企,待遇其實很不錯,才不差人呢!!

他們不停招的人幾乎都是最後一類:賣保險的!

其實他們從一開始就設計好了:表面上看是在招員工,實際上都是在找客戶,因為他們根本不缺員工,而是缺客戶啊!!

大家都知道,在我們國家,保險的教育其實是缺乏的,很少人會去主動買保險,這時候你想呀,你被招進去之後,是不是要經過一段時間的培訓呢?!

然後,你就被“洗腦”了,當然,不是傳銷的那種洗腦。

很可能你就開始給自己買保險了,不但自己買,還會變著法兒讓身邊的親戚朋友買吧。

然後呢,繼續做一段時間,你會發現身邊的親朋好友資源都用完了。

這時候他們會讓你帶團隊,不僅僅是讓他們買保險,更是讓他們也賣保險!

當然,這麼多人在賣,競爭也激烈,所以人員流失也嚴重!

人員流失嚴重,又逼著保險公司不停招人咯!

所以,就出現了題目的一幕:

為什麼現在中國平安、中國人壽和太平洋保險都在拼命招人?


現在知道了吧。



馮起升


不停招人的最根本目的就是賣保險,注意!是賣給進公司的新員工保險!每個月都有任務,開始賣給別人非常困難,只有把自己家人的保險一個接一個的全買了,買了這種買那種,錢沒掙著自己先搭進去幾萬塊。這樣保險公司的目的已經達到了,至於你後面能不能做下去掙不掙錢他們已經不在乎了。

更搞笑的是什麼你們知道嗎?那就是天天早上要去公司打卡,不去就扣錢,但是!連底薪都沒有,底薪都沒有!從哪裡扣呢?從你賣保險的提成裡面扣,這制度奇葩不奇葩!荒誕不荒誕!

一兩個月聚餐一次,員工拍照發朋友圈,來滿足員工的虛榮心!表面看著光鮮亮麗,實際掙的連吃飯都不夠!當然有做的好的,你老子要是什麼局長買保險的排隊,你要是草民一個累死累活能掙兩三千都不錯了!就像權健一樣都是家庭式的chuan xiao!區別是產品合法不合法。

我老婆做保險一年多了,這樣套路開始的時候都反覆給她講,寧願她天天在家閒著也不願她去做,無奈已經被忽悠的無力迴天了。順便說一天我老婆是在平安公司!搭進去幾萬掙不到錢不說,天天忙的孩子家庭什麼都不管!自從她做了保險我們關係沒好過。

最好不要讓家人從事保險工作,當然如果你親人在ZF方面關係硬這個工作是非常適合的!普通百姓不建議從事。不信你就試試!


中間隔坐山


看了好多專家的分析,我覺得並不是問題的本質。其實很簡單,就是人員成本基本為0,招一個人穩賺不賠。

以我個人經歷來說這個事。剛畢業的時候接到各種保險電話,各種誘惑,涉世未深,就去了一家保險公司上班。當時的薪資待遇是這樣的,試用期沒有工資,成2單之後轉正,每個月基本工資2000,而且是有責任底薪,達不到標準是沒有錢賺的。平時電話費,約客戶的錢都是掏自己腰包,也沒有固定工位,大部分是沒有工位的。

因為本人能力不行,堅持了一個多月一單沒成,也就一分沒賺,反而給客戶的花費,電話費花了幾百,剛畢業沒積蓄,選擇放棄。

其實和現在的微商差不多,招代理0成本,沒準還的交代理費,當然代理越多越好。如果給代理發工資他們就不會招那麼多代理啦。


英語鋪子


個人認為買保險的少,聰明的人多了!都知道最不保險的就是保險了,同時老保險員要麼不幹了、要麼業務範圍飽和了。保險公司需要更大的資金鍊,那現在怎麼辦呢?

於是,進進行瘋狂的招人。從沒有底薪這一點來看,就可以看到保險公司的醜惡嘴臉了。你拉不來業務,我不開你錢,保險公司旱澇保收。這樣的邏輯不知道在這個世界上還有幾家公司。招來的人,如果沒有業務,你自己得掏腰包買一份買一份買一份,重要的話只說三遍。這才保險公司招人的真實嘴臉,看見沒有,這也是變相的賣保險啊!真是佩服保險公司的聰明聰明聰明。

一人賣保險,全家不要臉。從這一點來看,這是保險員的基本要求。也是我們唾棄的罪惡之源,沒有哄騙就沒有業務,沒有業務就沒有收入,這也大多數的保險員的真實無奈的原因。換句話說,也是保險公司的威逼利用,才使得保險員臉都不要的尷尬境界。



保險這兩個字是褒義的,但是到了保險員的嘴裡就是貶義的了,也就是說:他們利用褒義的詞,幹著貶義的事。保險員也覺得虧的慌,不騙沒有利益,不騙沒錢花,我有本事騙得來為什麼不去騙呢?怪誰,都怪錢,都是錢惹的禍。

所以,保險公司隔一段時間都會想著法子瘋狂去招新人。


用戶9127763985


中國平安,中國人壽,太平洋保險三家公司主要還是保險業務,保險也是理財產品的一種,也在理財的範圍之內。

拼命招人是為了建設更大的銷售團隊

保險公司需要把保險賣出去才能實現營收和利潤,也就是銷售了,保險公司的主要銷售渠道有保險公司地推銷售渠道,銀行銷售渠道,電話銷售渠道,互聯網平臺銷售渠道等等,每一種渠道的成本都是不一樣,但是每個渠道都是需要人來銷售保險,尤其是地推銷售渠道和電話銷售渠道需要更多的人進來才能銷售保險。

保險銷售的人員流動性大

保險公司銷售人員的工資特點就是低底薪高提成,只有拿到了更多的業務單子,把保險賣給更多的人才能得到一份收入尚可的收入,他們的收入取決於保險推廣成功的業績,銷售行業的人員流動性本身就高,銷售保險的工作也是這樣,人員的流動性非常高,這也造成了這些保險公司都在拼命招人。

保險公司需要更多的人來推廣保險

保險公司想要推廣更多的保險,那麼最好的方法就是多招人,保險公司給銷售保險的工作人員的工資主要就是提成,那麼招到更多的進入保險公司才可以銷售出更多的保險單子,對於保險公司更加有利。


財道


首席投資官評論員王天天:


相信大家身邊的親戚朋友十個裡面至少會有一兩個是做保險的,甚至你也買過他們的一兩個保險產品,所以這個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他們為什麼不停的拼命招人,因為一個員工就意味著一個龐大的市場啊,這種商業模式已經在受用於很多類似的企業,公司招聘一個工作人員,工作人員本身也會買這個保險產品,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介紹給其他人。歸根結底,他們招的不是員工而是潛在客戶。


另一方面,保險公司有的入職時是沒有底薪的,完全看你拉了多少客戶,賣了多少單保險,直接算提成,有的剛入門的保險員,在宣傳保險時會多多少少會遇到些挫折,比如打推銷保險的電話直接被掛斷,站在外面發廣告被拒接,很多人受不了這種壓力自然也就走了,所以保險公司還要繼續招人。


首席投資官


為了瞭解保險公司拼命招人的原因,我們首先需要明白賣保險是如何實現盈利的。

大部分業務員往往是沒有底薪的,所獲得的收入也基本依賴於“業績提成”,也就是基於賣出保單的數量。保險不是普通的商品,購買是為了抵禦潛在的意外風險,為我們提供一份資金保障。但是由於大眾購買保險的意識仍然有待提高,大家也不願意為了以後那些不確定的意外買單,那麼如何去完成自己的業績,讓下個月有飯吃呢?——當然是挖掘更多的潛在客戶,而招募新人就是最簡單有效的方法。週而復始,最終演變成一種變相的“直銷模式”

(西裝筆挺的保險業務員)


(1)只有拼命招人才能得以存活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這樣的現象,買保險的、呆銀行的,一般都不太受親戚待見。保險業務員遇到親戚往往會習慣性來一句:阿姨,來份保險嗎?保安全,無後顧之憂。。銀行窗口人員看到親戚也是迫於指標壓力會推銷理財產品。。。

其實這種業績也好、指標也罷,都是在以人脈紐帶為基礎進行產品的直接推薦銷售

由於之前P2P平臺的大面積暴雷,涉及到錢的事情普通大眾往往非常謹慎,陌生人打電話也好、當面推銷也罷,我們大都懷揣著一顆懷疑的心態,這樣保險產品的推銷會成為大問題。所以人脈為紐帶的銷售模式就成了現如今保險行業的救命稻草。

天津權健不就是人頭拉人頭,最後形成了巨大的商業帝國麼?保險行業也是如此,沒有人的紐帶去拉動,基本沒有人會願意去購買,本質上和權健的發展模式是相似的。



(2)招聘是保險營銷的一種模式

不少業務員是沒有責任底薪的,簽下一份保單往往是5年10年的,所以即便是一個新人只幹了三個月賣了幾份保單,保險公司也是穩賺不賠的。

穩賺不賠的生意誰不願意做?

保險公司並不是真缺人,而是通過招聘這種方式,吸收更多的人脈資源進入這個圈子,以此為基礎發展業務,獲取更多的報酬,“榨乾”一個沒人脈的再招募一個,這就是保險的一種生態和運營模式。


在浮雲君看來,給自己買一份合適的保險還是有必要的,畢竟天有不測之風雲,誰都不知道未來會如何。

不過假使想去從事保險行業,還是得慎重考慮、權衡,自己的人脈和人際交往能力究竟是否能夠勝任?那些被人吹捧依靠賣保險走上人生巔峰的贏家或許真有,但大概率不是你我之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