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2 跑得勤≠瘦得快,你知道你一週該跑幾次嗎?

每天都抱著

“跑下去就會瘦”的心情跑步,

認真到簡直想給自己

頒發一朵小紅花的那種。

結果發現瘦得還沒有隔壁

兩三天才動一次的小胖快?

跑得勤≠瘦得快,你知道你一週該跑幾次嗎?

給你十秒靜一靜,

跑步這件事,

需要堅持、需要積極,

但並不總是跑得越多,瘦得越快!

跑得勤≠瘦得快,你知道你一週該跑幾次嗎?

跑步,其實並不一定越多越好

提升跑量的確有助於瘦身和提升身體素質,但是盲目堆積跑量、提升跑步頻率,如此“瞎跑”下去,小心適得其反。

跑得勤≠瘦得快,你知道你一週該跑幾次嗎?

1

長期高強度運動,肌肉很受傷

跑量過大、跑步頻率過高,身體很可能會過度勞累,使體內的皮質醇升高來緩解每天跑步對身體帶來的壓力,而皮質醇的含量過高則會加速分解肌肉蛋白,同時抑制肌肉中蛋白質的合成,影響到身體的代謝,也就更不容易瘦下來了。

跑得勤≠瘦得快,你知道你一週該跑幾次嗎?

2

跑步太積極,“厭跑”心理找上門

天天跑、重複跑,就以為能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可肥肉非一日養成,想要消滅它又怎會在一時半會兒中看到成效。於是你每天都堅持跑步,卻沒想到這對身體和心理都造成了“壓力”,在成功減重之前,很可能先遭遇傳說中的“厭跑心理”,勞心勞力還沒效果,就先對跑步這件事感到厭倦、膩煩,甚至會就此放棄。

跑得勤≠瘦得快,你知道你一週該跑幾次嗎?

跑得勤≠瘦得快,你知道你一週該跑幾次嗎?

跑步,應該如何掌握好跑量與頻率?

每天穿上跑鞋就出門跑跑跑,覺得跑差不多了就回家……你有沒有認真關注過自己的跑量?跑步其實真的不只是動動腿而已,選擇合適的跑量和跑步頻率,會讓你的跑步瘦身計劃更有成效。

跑得勤≠瘦得快,你知道你一週該跑幾次嗎?

1

你的跑量,合適嗎?

  • 從燃脂效果判斷

如果你維持現在的跑量,跑了一段時間,

發現自己的瘦身效果沒有原先好了,有可能是因為你已經適應了現在的運動強度。此時可以適當增加跑量,突破自己,讓你的跑步燃脂效果更進一步。

跑得勤≠瘦得快,你知道你一週該跑幾次嗎?

  • 從跑後的身體狀態判斷

如果你跑後感到毫無壓力,甚至感覺還能再跑個幾公里……那麼就說明你現在安排的跑量已經不足,有必要適當增加里程了。

如果你在跑後會感到一些疲勞,輕度呼吸急促、周身微熱,同時出現輕微的肌肉酸脹感,那麼就說明你現在的運動強度適中,跑量是較為合適的。

如果你跑後感到不適,心慌、胸悶、頭暈等,那很可能說明你現在的跑量已經超過了身體的負荷,給身體帶來了較大的負擔。

跑得勤≠瘦得快,你知道你一週該跑幾次嗎?

2

你適合哪一種跑量和頻率?

跑量和跑步頻率的選擇,因跑步狀態、跑步目的的不同而有所差異。以下幾種類型可以作為你判斷自己跑量的簡單參考,看看你是哪一種?

跑得勤≠瘦得快,你知道你一週該跑幾次嗎?

  • 根據你的跑步基礎

新手:每週3次,每次30分鐘左右,不要貿然追求跑量和頻率,給身體一個適應的過程,慢慢突破。

老手:每週3-4次,每次30-60分鐘左右。作為老手,對自己的運動狀態已經有所瞭解,需要做到的就是不要過度追求里程,同時控制好跑步時長,以免受傷。

跑得勤≠瘦得快,你知道你一週該跑幾次嗎?

  • 根據你的跑步目的

減肥:每週4次,基本上隔天跑一次,給身體充分休息的時間。每次慢跑40-60分鐘,讓脂肪充分燃燒,但不要超過1小時,避免膝關節摩擦損傷。

塑形:如果你的目標只是塑形,那麼可以每週跑3次,每次30分鐘左右。把多餘的時間用於無氧訓練,不僅有助增肌,還能幫助提升跑步能力。

跑得勤≠瘦得快,你知道你一週該跑幾次嗎?

3

如何正確調整跑量和跑步頻率?

在有一定運動基礎的情況下,如果想要提升自己的跑量,建議在跑步頻率控制在每週3-4次的前提下,每兩週增加1次跑量,每次增加不要超過目前跑量的30%。

如果覺得目前的跑量和頻率,超出了自己的身體負荷,則要適當減少。跑量的合適程度,可以通過跑步中是否能保持正常說話、氣息不喘為考量,而頻率則還是建議維持在每週3-4次即可。

跑得勤≠瘦得快,你知道你一週該跑幾次嗎?

想要通過跑步變瘦,

除了堅持,也要懂得與身體對話。

要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態,

調整好跑步里程和頻率。

有效燃脂,

就從科學選對跑量和跑步頻率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