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RPG遊戲為何日益慘淡?

德約科維奇Novak


恰恰相反,我們正處在一個RPG越發繁榮的時代。只不過它進化了,從單一的遊戲模式進化成了一種基礎遊戲框架。來看看這幾個熱門大作你就明白了。

刺客信條起源

刺客信條系列本來是潛行類的動作遊戲,但是在最新作刺客信條起源裡面,敵人有了等級概念,材料要靠撿,裝備要靠刷,這不就是一個RPG嗎。你可以稱它是動作RPG,動作冒險RPG……這些都無所謂,不可否認的是RPG的神髓已經融入到這個遊戲裡面了。

黑暗之魂

其實整個黑暗之魂系列的核心都是RPG,還是很硬派的日式動作RPG。玩過惡魔城月下的玩家肯定能感覺到兩者結構上驚人的相似。它的RPG特性在2代尤為明顯,因為BOSS和主角出招都極具節奏感,還被玩家戲稱為動作回合制遊戲。雖然遊戲很難,但當你通關的時候,回到初始場景就發現這遊戲也是可以等級碾壓的。

全境封鎖

初識全境封鎖,你會以為這就是一個合作打怪的TPS遊戲。然而深入玩下去就會發現它其實是一個現實畫風的暗黑式遊戲。接任務-刷副本-得隨機屬性得裝備,如此循環,不斷增強自身的屬性。沒錯,全境封鎖就是一個披著TPF外衣的RPG。


RPG作為一種遊戲類型由來已久,從桌面遊戲龍與地下城開始就火遍遊戲界。經過XBOX 360時代的黑暗時代之後,現在已經找準了它在未來的位置,越來越多的遊戲開始在RPG的框架上搭建遊戲內容。只要設計得當,這樣的遊戲會更加耐玩,代入感更強。因為角色的成長就是一個RPG遊戲的核心。

與此同時,我也明白題主為何發此一問。傳統意義上的RPG確實日益稀少,有時候一整年都見不到幾個拿得出手的大作。但又何必苦惱呢,遊戲總是在前進的。當初RTS+RPG不就成了MOBA類遊戲的原型嗎。


我是一個喜歡分享遊戲經歷的非資深老玩家,覺得這個回答有幫到你就點個贊吧,隨便關注一下。


核遊


記得10幾歲吧,那個時候上初一,沒有這麼多種類繁雜的遊戲內容,智能機也剛剛起步的時代,JAVA和冒泡社區以及搭載著電容屏的偽智能手機“尼采”裡的內置遊戲伴隨著我度過了很長一段時間。

那個時候最開始除了接觸一些小遊戲就是玩一些冒泡社區裡的RPG小遊戲,雖然我也不確定那算不算合格的RPG。劇情是有的,只是除了打怪升級就是打怪升級,死了復活便是2塊錢。不過,哪怕畫面略顯粗糙,綠景褐樹的背景也確實很有意思。

現在的楚留香、九州訣、神兵錄、荒莽大陸、魔域手遊、劍雨逍遙、永恆紀元……

抱歉,這些手遊我都沒玩過。電腦遊戲我不想說,因為好的大多數都是代理。

但是,並不礙事,我只看名字就能大概猜想到是什麼樣子。手遊裡面楚留香大概還好一些,聽說劇情上下了不少功夫,但我就敢說依舊是換湯不換藥罷了。

角色扮演類型的遊戲——劇情是看點。好的劇情對於一款遊戲的角色的塑造更加直觀與深刻。

但是國內的遊戲開發商和運營商願意為這樣的遊戲投入感情嗎?不能,能捨得讓他們投入的,只有利益。

我們都知道,RPG遊戲是通過一個虛擬的身份去陌生的遊戲環境中體驗不一樣的感受,在不斷地接觸陌生人以及陌生事物中感受主角所帶來的共鳴。

依靠著成熟或者半成熟的“角色成長系統”通過控制的角色來實現從弱小到強大、從幼稚到成熟的的轉變(通常情況下)。

而不是像休閒類遊戲一般來個一日遊似的感覺。

回過頭說說當下所謂的RPG遊戲,依舊是打怪、升級,合裝備、強化裝備、坐騎、沒事轉個職,合點寶石……

但是國內沒有好的RPG嗎?

有過。

仙俠4、俠客風雲傳、天之痕、雲和山的彼端、新劍俠情緣……

情懷真好


沐辰遊戲菌


作為一個十多年的遊戲玩家,雖然說遊戲年齡跟大佬比起來不算長,但是也不算短了吧。這麼多年來玩過的遊戲可以說是非常之多了,當然包括各種類型的遊戲,其中題主所問的RPG類遊戲自然也是玩過不少,RPG類遊戲就是角色扮演類遊戲,玩家在遊戲中扮演一個或多個角色,這類遊戲代入感比較強,通常劇情也比較ok,但是近年來RPG類遊戲的地位跟以前完全比不了了,今天我就分享一下我認為的看法。


說起這兩年來最火的遊戲大家自然而然的會聯想到《絕地求生 大逃殺》。



很多人說它屬於FPS類遊戲,嗯…也算吧,FPS是第一人稱視角的遊戲,類似於《cs》《穿越火線》這種,但這不是重點,絕地求生的興起帶動了很多FPS類遊戲,加之現在手遊市場的興起,fps,moba類遊戲都有移植到手機上,而且可玩性還相對比較高,就比如光子的《絕地求生 刺激戰場》,天美的《王者榮耀》。



fps和moba類遊戲一把二十分鐘半小時左右,方便快捷,符合當下社會的快節奏,而RPG類遊戲需要靠時間去培養,比較適合“肝帝”來玩,可是現在哪有那麼多人有耐心去從零開始培養一個角色啊,DNF大家應該不會陌生,這是一款ARPG類遊戲,動作扮演類角色遊戲,也就是加入動作遊戲的RPG類遊戲,而在RPG比較火的時候大家養的號都養出感情了.



舉這個例子是想說RPG類不是沒人玩,而且這類遊戲一旦早期投入去玩以後,對用戶的粘性相對還是比較大的,同時也因為知道這類遊戲有多“肝”,因此轉戰其他RPG類遊戲基本上不太可能,除非新的RPG類遊戲加入讓人耳目一新的設定還能夠帶入新的玩家,否則是很少會有人再去長時間接觸新的RPG類遊戲了,這類遊戲節奏通常比較慢,而玩遊戲的大部分是年輕人,一般也比較少有人心平氣和看你屏幕上的劇情一幕幕的跳過去。



而今RPG類遊戲確實還有在出新的遊戲,就比如網易的《楚留香》,這款遊戲我也有玩過一段時間,個人覺得是比較累,儘管網易的畫風一向精良,配音也相當棒,自由度也還可以,RPG類遊戲的劇情是重中之重,楚留香的劇情個人認為還可以,一開始也會認真每一幕看完,後來發現太耗時間,然後就沒有後來了。



然而當下所謂的RPG遊戲,依舊是打怪、升級,合裝備、強化裝備、坐騎、買裝扮,買坐騎裝扮…我不知道新意在哪,RPG類遊戲再接著這麼發展下去不涼是很難的…因為本身RPG類遊戲不同於其他休閒,動作類遊戲,節奏快,不會很耗時間,學生群體可以達到休閒的目的,RPG類遊戲一旦沉迷可比其他類型的遊戲嚴重多了,而fps,moba類遊戲無聊時候來兩把,美滋滋,打完就沒了,RPG可不一樣,你要重零開始培養一個角色,慢慢成長,不過這也是RPG類遊戲的亮點就是了。


RPG類還是有很多精品優秀的遊戲在的,不過新出的遊戲沒什麼亮點,因此RPG類遊戲日漸慘淡也不是沒有原因。



PS:歡迎小可愛們微信搜索“任玩堂”或“appgamecom”關注任玩堂微信公眾號,更多新遊資訊盡在任玩堂!


任玩堂


三三遊戲事,為你帶來不一樣的遊戲資訊。

關於近幾年的rpg遊戲市場,行情的確複雜,出的遊戲質量也是參差不齊。比如了不久前的質量效應仙女座,由於各種質量問題被玩家嘲諷為醜女座,主要原因就是建模醜陋,表情生硬,劇情代入感毫無遊玩體驗而言。這要是以前提到質量效應,“太空歌劇”的名號多數玩家都會了解一下,這一下丟人丟大發了。出現這種事情誰都不想預見,老玩家表示寒心,新玩家一臉懵逼,再說說貝塞斯達的輻射4吧,被玩家常常吐槽的就是圖趕工,半成品。

回到正題,這些恰恰都反映著某些更深層次的原因,一方面是廠商自己的問題,逐功利,靈感耗盡,忘記初心。另一方面要提提受眾這個事兒,遊戲流行趨勢在不同時期都是不一樣的,現在的遊戲玩家生活中忙忙碌碌,沒有大量的時間耗在遊戲上,rpg遊戲,無論是網遊還是單機,都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進行遊玩。近年來比較出色的rpg遊戲,巫師系列,女神異聞錄5,神界系列,口碑都不錯。但是在銷量上,貌似就巫師看得下去。記得我許多朋友都對巫師3感興趣,可惜都沒有時間去靜下心來遊玩,有時間都是叫幾個朋友吃吃雞,開開黑。


遊戲始終是拿來娛樂的,也就是說來放鬆身心的,當玩遊戲會覺得累時,你一般就不會想去碰遊戲了。

玩家分身乏力,廠商銷量著急,慢慢的市場就會淡下去了。可能廠商也不會用心去開發了,這時候就會陷入尷尬的境地,大多數時間不充裕的玩家選擇更為輕鬆的遊戲進行體驗,而剩下的部分核心玩家只能感嘆,這遊戲一年不如一年。

所以近幾年火熱的遊戲,都是相對而言,費時少,門檻低,能較為豐富的獲得遊玩體驗的遊戲。

玩家在變,市場在變,需求在變。

但巫師3的出現證明rpg的市場還算溫熱,前提是如何以超絕的質量來獲得玩家的青睞。


game遊玩堂


RPG遊戲有一個特點,用現在的話來講就叫“肝”。可是要真正去玩一款RPG遊戲需要非常集中的遊戲時間,不比當年,現在的生活節奏太快了,玩家早就沒有那個耐心玩這種慢熱的遊戲。

短平快才是一般玩家的首選。並且能手機的一定手機,不能手機的才考慮pc。

遊戲體驗?抱歉,便攜性第一。手機能隨時隨地從口袋裡掏出來,pc行嗎?

這就是一般玩家的心態。

所以手機上火的事王者榮耀、絕地求生手遊版。



而pc玩家們分成了兩派,一邊是lol、絕地求生的競技網遊,一邊是steam買買買單機玩家。

競技網遊依舊是短平快,一場lol快則二十分鐘,慢也就一小時結束,絕地求生更別提了,一小時能跳三十次傘的主播也不是沒有。



steam玩家主要遊戲也是彩虹6號,全境封鎖、cs:go、dota或者個別自己喜歡的遊戲,遊戲日活數據在那擺著呢,隨時都能查到。



所以rpg慘淡可以說是必然的,你說花一下午去玩一個rpg遊戲?不存在的,大家都那麼忙。

順便說一下,其實養出了騰訊的是cf(fps遊戲)dnf(arpg)和lol(競技類遊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