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為什麼孕婦生產時不讓家屬進產房?

於德霖


懷孕的分娩並不是短時間的事情,我們會分為不同的產程,如果家屬陪伴的話,需要充分考慮是否會有別的影響。

家屬能否進產房陪產,主要取決於產房的結構,在大部分的公立醫院的產房,其實都是分為待產室和產房兩個部分,待產室通常是比較大的房間,很少有設置單人房間的,會有好幾個已經進入產程,但還需要一定的時間進入最終的分娩的產婦在裡面待產,同時有的醫院還會有需要使用催產素引產的產婦也安排在待產室中進行觀察。所以在一個會有多個產婦的空間裡,很難讓男家屬再進入其中,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尷尬和問題。還有一個問題就是產房本身的衛生問題,家屬如果進入,難免會增加更多的弊端。

但分娩對於每一個母親來說是重要的時刻,對於每一個父親來說也是,他們應該感受一下女性在分娩過程中承受的痛苦,付出的努力。所以有的醫院在孕婦要進入最後的分娩階段的時候,是允許1位家屬更換參觀的清潔服後再一旁陪產的,家屬也可以給產婦加油、打氣,同時見證這一偉大的時刻。但家屬切記不要隨便碰醫生或者助產士鋪的單子和器具,否則造成了汙染會有不必要的感染風險。

還有的醫院提供了國外也不少的家庭式產房,在房間內除了孕婦待產休息的床外,還設有分娩時候用的產床,有單獨的助產士陪產,只要處理好消毒衛生就可以,這樣家屬就可以全程陪伴了。


龔曉明醫生


現在很多醫院都會讓家屬進產房陪產了,不過在待產室確實是不讓家屬進去的,不知道你問的是哪種情況。

我是在北京的醫院生產的,半夜發動了,因為羊水先破,沒敢耽擱就去醫院了。掛完急診,量好血壓身高體重等基本指標,安排好相關手續,然後還有個醫生過來看了情況,我就安頓在輪椅上領到待產室去了。(說的好像很輕鬆,那個過程前後也花了1個多小時,疼的簡直覺得度日如年)

在待產室裡,這個部分確實是不讓家屬進去的,但如果有什麼需要,有護士在那走動,你可以讓他們幫忙…我在待產室裡待的時間不多,那個時候是半夜很多寶媽都在休息。我相信保證待產孕婦充足的休息和體能是接下來生產的關鍵。而且此時部分孕婦疼痛難忍,即使家屬進去也絲毫起不來任何作用。

關鍵點來了…醫生會時不時來看看胎心監測情況,還有宮頸開口情況,指標達到了就可以進產房了(當時已經開到6,7指了),然後醫生就開始安排相關事宜。安排好醫生護士助產士等人員後就把我推進去產房了,然後醫生會過來做下自我介紹,算是破個冰緩和下氣氛,還會問你誰陪你來的啊,先生來了沒有吖,要不要進來陪產啊之類的。

我們早在孕期就已經溝通過了,比如能順產就順產,家屬不進產房陪產…這個看個人吧,有些家屬希望分享寶寶出生的那一刻喜悅,給寶媽一些鼓勵,甚至有些寶爸還可以參與剪臍帶的過程。有些人害怕幫不上忙還增加醫生負擔。我們家屬看見血會腿軟,而且我覺得沒什麼他能幫忙,進來還不知道會不會幫倒忙(比如暈倒了,還需要醫生去急救那樣)。醫生還反覆確認了一下,然後就出去問家屬,拿了個陪產的單子說你們家不進產房陪產,對吧?家屬連連點頭,說不進不進,不能給你們添亂…因為我們不陪產,然後就沒簽字了(這是他事後告訴我的)

恩😁大概就是這樣…我覺得這樣安排已經是最妥當的了,尊重個人意願,又能保證不影響其他待產婦的休息。


須臾人生安心過


1.可能會對家屬產生心理陰影

記得在一個論壇裡看過一個男人發的帖子說,自從陪老婆去過產房後,就開始有了心理陰影,每次sex之前都會想到那個血腥的場面,最後往往都是草草了事。

畢竟,對於醫學人士,這個場面比較常見,但是對於平常人來說,還是看不了的,這事也不能單純從道德等層面來衡量,指責男人,都是為你生孩子,怎麼還會產生那種心理?畢竟每個人都是有七情六慾的人。

2.可能干擾醫護人士

現在很多新聞說到,醫患關係上,就是說生產時,有的家屬情緒激動,打了醫生或者護士,在陪護時,家屬萬一是個急性子,看到老婆受苦時,很可能對醫生產生不滿情緒。

3.手術室都是需要無菌

每臺手術都是需要無菌的,何況還是個新生兒寶寶,無論是孕婦還是寶寶,都需要一個無菌的環境,而細菌卻是無聲無息,千萬不要忽略。


不管怎麼樣,現代醫學水平都比較高,孕婦一個人進產房,也是沒問題的,另外會有很多醫生和護士守護,所以孕媽咪也不要太擔心啦。

我是jason媽咪有辦法,喜詩詞,愛旅遊,做靈魂有香氣媽咪,更喜歡分享自己在養育寶寶過程中實戰經驗, 原創不易,碼字不易,如果喜歡我的文字或者幫助到您,請給我點贊並加關注。


jason媽咪有辦法


為什麼孕婦生產時不讓家屬進產房?

雖然國外家屬陪產,尤其是丈夫陪產,是很普遍的事情。但是在國內,目前只有部分醫院允許家屬陪產,大部分的醫院還是不允許的,家屬不陪產,有來自醫院和孕婦家屬方面的原因。

家屬不允許陪產的原因

1.不方便管理。待產房都是待產的產婦,她們要忍受宮縮的疼痛進到宮口開到6指。如果家屬都來陪產,不利於護士對產婦的管理,家屬的插手也不利於醫生安心工作。

2.家屬的承受能力不夠。有些家屬見血就暈的,或者是體弱多病的老人家,受刺激就暈倒的,這樣反而會增加護士的工作量。

3.產房不能有細菌。外來家屬容易帶入細菌,破壞產房的無菌環境。

4.影響同房生活。有些男的看過了女性的分娩過程,容易產生心理陰影,從而牴觸過同房生活。

5.孕媽不同意。分娩時媽媽不想讓丈夫看到自己崩潰大哭的樣子,所以不想讓丈夫陪產。


如果寶爸心理素質比較強大,也願意陪產,那麼可以提前打聽,並預訂好單獨的產房。國外分娩時,會用一塊大布蓋住媽媽的下體。

準爸爸在媽媽的身後,握住媽媽的手打氣,這樣是看不到媽媽產道的分娩的。或者是其他家屬來陪產也是可以的。陪產與否,主要看媽媽的想法,家裡經濟情況和家屬的心理承受能力的。

其實現在順產可以選擇無痛分娩,可以大大減少分娩的疼痛,分娩也就沒有那麼可怕了。





星星媽育兒說


我們經常可以在電視上看見一個場景:孕婦在分娩時,往往都有家屬進入手術室給準媽媽鼓勵加油。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這種事情往往都是不可能發生的,大多數醫院都是不會允許親屬進入產房,那麼這是為什麼呢?


1.醫院產房一般都是無菌區,為了嚴格避免手術 過程中的感染,以及新生兒剛剛出生的時候比較脆弱,消毒方面也是不能馬虎的,所以一般不會允許家屬進入產房,防止帶入細菌。

2.家屬易對醫生以及產婦產生干擾。需要知道的是,家屬一般都是非專業人員,沒有專業知識的普及,在面對產房複雜的環境時,容易大驚小怪做出一些擾亂醫療秩序,影響醫生正常發揮,以及增大孕婦的心理壓力。

3.一旦分娩過程發生意外時,家屬的正常反應往往是手足無措,不信任醫護人員,起不到什麼積極的作用,反而有可能打亂醫生的搶救計劃甚至幫倒忙。

4.更為細緻的考量,只是有的家屬心理素質過差,在目睹產婦正常的生育過程後,容易產生心理陰影,或者家屬在分娩結束後把注意力全部放到孩子身上,讓孕婦產生心裡落差,這些都有可能影響到以後的家庭關係。


KK健康


每個地方不一樣,每家醫院也規定不一樣的。不是所有的醫院規定產婦生產家屬不能進產房的。現在很多醫院已經開始家屬採取自願陪產。只不過陪產是自費的,因此家屬採取自願,願意陪產的可以進產房陪同。也有部分醫院產婦生產時不讓家屬進產房陪產。因為進產房要消毒,或者幾個產婦同時生產,醫院條件做不到讓家屬陪產等原因,不讓家屬陪產。如果有意願陪產話,可以選擇有條件的醫院去生產。



豆小米媽媽說


生孩子可以說是女性一生當中最重要的時刻,相信很多女性都希望自己的另一半能陪在身邊,見證這個難忘的時刻,一起迎接兩人愛的結晶。

但生過孩子的寶媽都知道,一般生產的時候家屬都是不可以進產房陪產的,為什麼呢?

1.拒絕細菌。產房是無菌的,如果任由一些"外人"出入的話,很容易把細菌帶進產房,這對抵抗力下降的產婦和毫無抵抗力的新生兒都是極危險的,萬一感染就糟糕了。杜絕陪產,起碼母嬰不會遇上這種無妄之災。

2.避免尷尬,產房裡有時會同時有幾個人在生產,有家屬在場會令他人感到尷尬,畢竟這個是別人的私隱,應該尊重的。

3.方便醫生工作,接生的工作都是很專業的,俗話說得好,最怕外行人指導內行人,如果家屬不安分,在產房裡指手畫腳,這可嚴重會影響到醫生的工作。

4.避免一些突發情況,不記得什麼時候看過一則新聞,說的是一個男家屬進產房陪產,因為不堪這種刺激的畫面暈了,暈了。既然是突發情況,誰也預料不到,只能是能免則免了。



不過這些也不是絕對的,表妹生一胎的時候她婆婆就進了產房陪產。讓不讓家屬陪產應該是看醫院的條件成不成熟吧!


文海話育兒


產房和手術室的無菌要求是同樣的級別,所以不光是孕婦生產時,其他手術也不允許家屬進入的。這個規定主要目的是防止將細菌和其他病原微生物帶入,避免併發感染。

執行一臺常規手術,人員方面包括主刀醫師、醫師助手、護士、麻醉師、巡迴護士,也可能還會邀請有關科室醫生實時會診,實習醫生以及特許進入的見習學生等,已經佔領足夠多的空間,也不可能允許家屬或者閒雜人員在場。



不讓家屬進手術室或者產房的另一層意思就是避免因為家屬的情緒或者反應影響醫生操作;手術節奏被幹擾打亂,耗時肯定會延長,增加了患者的痛苦。


有人提議讓丈夫或者親人進入產房陪伴手術,撫慰產婦的緊張情緒,建議存在爭議,目前沒有獲得推廣許可,試行的也是極少醫療機構。總的來說,必須理性又嚴謹的醫患配合,按時、順利、成功完成手術才是關鍵。


星151226


由於產房是一個對消毒、滅菌要求非常高的場所,事關母體和胎兒的健康和安危,因此不可能讓家屬隨意進出。而關於孕婦分娩時家屬能否進入產房陪產其實主要是取決於產房的工作環境、客觀的人力及物質條件、患者及家屬的個人素質等因素。

目前有些醫院,特別是有些私立醫院,產房的工作量較少,場所面積足夠大,產婦數量較少而醫務工作人員較多,能夠達到無菌接生場所可容納的人數,同時醫務人員能夠為患者及家屬提供充分的醫療指導,並能夠為家屬提供足夠的消毒、滅菌物品和條件,如果家屬能夠很快學習並按照醫務人員的指導和要求進行各項無菌和消毒措施後,是可以進入產房陪產的。

然而,在大多數的公立醫院,特別是國家全面實施“兩孩”政策以來,孕產婦的數量激增,而醫務人員的數量增長有限,就出現了嚴重的醫療人員缺口,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為家屬提供很好的醫學指導和無菌知識培訓,在有限的社會醫療保險保障範圍內,不可能為家屬提供更多的無菌、消毒物品,產房面積有限,無法容納除產婦本人外的其他人,而且家屬的學習能力良莠不齊,在短時間內可能無法領會和達到產房所需的無菌要求,因此很多公立醫院不允許家屬進入產房,只能在產房門外或者孕婦的病室內等待消息。


產科佳育苓蘢





已經有部分醫院允許丈夫陪產,但尚未推廣。原因很多,據說有以下幾點。

\n

第一:安全問題。有的家屬暈血,如果家屬進產房,看到產婦生產的時候的血腥場面,害怕有的家屬受不了,暈倒。醫生護士一邊要幫助產婦分娩,一邊還要緊急搶救產婦家屬,分散了醫護人員的全身心照顧產婦的初衷。而且給工作人員增大了工作量。

\n

第二:衛生問題。產房是無菌環境,進入產房的產婦及醫護人員都提前消過毒的。如果產婦家屬要求進入,就會給產房帶去病菌。那麼產婦的健康就得不到應有的保障。

\n

第三:環境問題。本不夠大的產房裡,有產婦,醫護人員和各種醫療器械,已經顯得過於擁擠,如果產婦家屬再進去,就更是擁擠不堪。如果產婦家屬再要說話,更會造成產房的嘈雜。

\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