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偽裝者》中明臺和阿誠都是被收養的孩子,為何一個少爺一個僕人?

侃聊天下


首先是個人的身份來歷不同

明臺的生母是為救明鏡和明樓而去世的,而造成車禍的正是明家的仇人汪家,所以明臺母親的死雖然是偶然事件,但是與明家有無法割捨的關係,所以才會在明臺母親去世之後,明家姐弟收養了明臺,並且讓明臺成為了明家的小少爺,畢竟是恩人的兒子。明誠則是明家僕人桂姨的養子,這在身份上本來就是有溝壑的,所以不能成為明家光明正大的少爺,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其次是因為偽裝者身份的需要

明臺與阿誠兩人在身份上有巨大的不同,一個是軍統特務,一個是雙面間諜,而且正是因為兩人在身份上有不同,所以兩人才能更順利地開展情報工作,比如說在刺殺南田洋子時,阿誠就利用自己是明家僕人的身份,假意不滿騙取了南田洋子的信任,這樣才能伺機殺掉了南田洋子,可見明家官家的身份對阿誠來說是一種掩護。而明臺作為明家的小少爺,可以用來編造一些不實之事,幫他們在關鍵時刻解圍。

最後明家人也並沒有因為身份上的不同而厚此薄彼

雖然在明面上明家只有兩個少爺,一個當家的女主人,但是明眼人都可以看出,阿誠忠心耿耿的原因在於明家人沒有拿他當外人,不管是在一家人吃飯的餐桌上他有一席之地,還是在穿著上他並不比明樓和明臺穿得差,可見明家人在感情上還是一碗水端得很平的,這才有大家看見的相親相愛明家人。






萬彩視聽


當初看《偽裝者》的時候還挺心疼明誠的,明明他和明臺都是半路被明鏡收養的孩子,結果明臺在家裡一直被寵愛,而明誠和明樓則一直被大姐嫌棄責怪,這看起來感覺明鏡挺偏心的。

從收養的情景來看,明臺和明誠的情況完全不一樣。明臺的母親在當年為了救明鏡和明樓一命而被撞身亡,明鏡是滿懷愧疚的,所以明臺對於他來說已經不僅僅是個收養的孩子了,明臺更像是明鏡的救命恩人託付給她的希望,她必須小心翼翼地照顧好這個孩子,這樣才能減輕她心裡的愧疚感。

明誠被收養的時候是個被遺棄的孩子。當時桂姨在明家瘋狂虐待明誠,後來還把他丟棄自己一個人跑了,是明鏡看不過眼才把他收養進明家。可以說明誠從小就是個沒人疼愛的孩子,他進到明家也是小心翼翼的,他不敢奢求太多的愛,明鏡對他的愛也十分克制,沒有像對待明臺的愛那樣赤裸裸。

從收養的時間來看,明臺和明誠也相差甚遠。明臺被收養的時候還是個幾歲的孩子,對於明鏡來說她既是姐姐又是母親。十多年的朝夕相處裡,明鏡在心裡早已經把這個孩子當做是自己兒子來對待了,她疼愛都來不及,又怎麼可能捨得去打他罵他。在劇中明鏡和明臺相處的點點滴滴,我都感覺是母親和兒子在互動。

而明誠被收養的時候已經十來歲了,那個時候的明誠其實很懂事了,即便是後來和明鏡做了姐弟,但是感情上肯定沒有明臺和明鏡那麼親暱。但是明誠絕不是明家的僕人,明鏡也從來沒有這麼看待他,所謂的僕人身份只不過是工作的偽裝需要而已,在家裡他們幾個人的關係是絕對平等的。

多讀書多看報,就關注“查娛日爆”。

查娛日爆


在《偽裝者》中,主要的角色是明家的4姐弟,相信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疑問,那就是明家真正的親姐弟只有明鏡明樓,明誠和明臺都是收養的,為何明臺是小少爺的身份,而阿誠卻是僕人身份呢?在明家掛一個總管的身份,雖然他從來都沒有做過總管應該做的事。這其中其實大有門道,明臺與阿誠不管是出身還是在其他方面的身份都是不同的,所以在明家的地位有不同也是非常的事情,下面就來具體說說。

首先是個人的身份來歷不同

這主要是涉及到兩人的出身問題,明臺的生母是為救明鏡和明樓而去世的,而造成車禍的正是明家的仇人汪家,所以明臺母親的死雖然是偶然事件,但是與明家有無法割捨的關係,所以才會在明臺母親去世之後,明家姐弟收養了明臺,並且讓明臺成為了明家的小少爺,畢竟是恩人的兒子。明誠則是明家僕人桂姨的養子,這在身份上本來就是有溝壑的,所以不能成為明家光明正大的少爺,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其次是因為偽裝者身份的需要

明臺與阿誠兩人在身份上有巨大的不同,一個是軍統特務,一個是雙面間諜,而且正是因為兩人在身份上有不同,所以兩人才能更順利地開展情報工作,比如說在刺殺南田洋子時,阿誠就利用自己是明家僕人的身份,假意不滿騙取了南田洋子的信任,這樣才能伺機殺掉了南田洋子,可見明家官家的身份對阿誠來說是一種掩護。而明臺作為明家的小少爺,可以用來編造一些不實之事,幫他們在關鍵時刻解圍。

最後明家人也並沒有因為身份上的不同而厚此薄彼

雖然在明面上明家只有兩個少爺,一個當家的女主人,但是明眼人都可以看出,阿誠忠心耿耿的原因在於明家人沒有拿他當外人,不管是在一家人吃飯的餐桌上他有一席之地,還是在穿著上他並不比明樓和明臺穿得差,可見明家人在感情上還是一碗水端得很平的,這才有大家看見的相親相愛明家人。

對於明臺與阿誠的身份不同之事您是怎麼看的呢?歡迎留言分享您的觀點和想法。


淳赫媽媽


首先,明鏡17歲接管明家,明臺4歲被明鏡收留,按照年齡差和相處的時間段來猜測,這兄妹二人的感情之深完全可比擬母子之情,最重要的是明臺的母親可是明鏡和明樓的救命恩人,所以明鏡心裡對明臺永遠有愧,因此她只能用無限的寵愛來彌補自己的愧疚。而在明臺的回憶中,明鏡就是他的童年,就是生活中將她養大的母親。

小孩的記憶一般會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被新的回憶替代,所以明臺4歲之前的回憶已經慢慢消失殆盡,除了那個腦海中那個偉大而優雅的身姿。

明臺的母親在當年為了救明鏡和明樓一命而被撞身亡,明鏡是滿懷愧疚的,所以明臺對於他來說已經不僅僅是個收養的孩子了,明臺更像是明鏡的救命恩人託付給她的希望,她必須小心翼翼地照顧好這個孩子,這樣才能減輕她心裡的愧疚感。明誠被收養的時候是個被遺棄的孩子。

明臺對大姐有很深的依賴感,他在明鏡這裡得到了完整的母愛,有嚴厲的,也有溫柔的,當被汪曼春酷刑拷打時,她腦海中湧現的是“大姐救我”這樣的字眼,母愛的他心中已然成了一種幻影,只有明鏡這個大姐,才是最真實的。反觀阿誠就不同了,他本就是僕人的養子,入住明家後繼續以僕人的身份活著。阿誠與明樓形影不離,工作中他更是大哥的左膀右臂。

雖然在明面上明家只有兩個少爺,一個當家的女主人,但是明眼人都可以看出,阿誠忠心耿耿的原因在於明家人沒有拿他當外人,不管是在一家人吃飯的餐桌上他有一席之地,還是在穿著上他並不比明樓和明臺穿得差,可見明家人在感情上還是一碗水端得很平的,這才有大家看見的相親相愛明家人。


影視啟譚


有句俗話比較適合明家四姐弟的關係,那就是:貓養貓疼,狗養狗疼,不養不疼。



在我們普通人的生活中,一般會遵循著“誰將我們養大,我們就跟誰親”的規律,以至於當代90、00後的小孩,都比較親近自己的外婆外公、爺爺奶奶等長輩,他們看到自己的父母反而是躲的遠遠的。


明鏡17歲接管明家,明臺4歲被明鏡收留,按照年齡差和相處的時間段來猜測,這兄妹二人的感情之深完全可比擬母子之情,最重要的是明臺的母親可是明鏡和明樓的救命恩人,所以明鏡心裡對明臺永遠有愧,因此她只能用無限的寵愛來彌補自己的愧疚。

而在明臺的回憶中,明鏡就是他的童年,就是生活中將她養大的母親。小孩的記憶一般會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被新的回憶替代,所以明臺4歲之前的回憶已經慢慢消失殆盡,除了那個腦海中那個偉大而優雅的身姿。(明臺生母)



由此可見,明鏡與明臺在家裡分別扮演者溫柔母親與“頑劣”兒子的形象。(他們平時以姐弟相稱,可能是給明臺母親的一個尊重吧。)

再看阿誠。

很多觀眾覺得阿誠在明家就是一個受氣包的角色,受的是夾板氣,誰有氣都往他身上撒,可細細一想,哪家的老二又沒有受過夾板氣呢?然,阿誠這個受氣包並不代表著他就在明家受人排擠,反而是因為被信任才能獲得大哥和大姐的坦誠相待。



要說感情,明鏡和明臺之間定然要強過明鏡和阿誠,還是那句話,貓養貓疼,狗養狗疼,不養不疼。

阿誠10歲被明鏡帶到明家,那個時候的阿誠已經對童年有了一個全面深刻的印象,要說把明鏡當母親那是不太可能了,而且沒過多久他就跟著大哥明樓去了法國。


所以要說感情,阿誠肯定是和明樓深一點。當明鏡在家抱著光屁股的明臺睡覺的時候,阿誠是和明樓在一起的,至於他們倆有沒有光屁股睡覺那就不得而知了,畢竟在巴黎呆了那麼久,很多細節只有他們自己知道。

有人說阿誠在大哥面前像個僕人,這個說法其實是不正確的。


要知道,在新政府的工作中阿誠是明樓的秘書,在抗日的工作中阿誠是明樓的下屬,就算是演給外人看的工作態度,阿誠都必須把伺候明樓這份工作做到滴水不漏。但是隻要回到家,四姐弟有家庭地位高低的區別,但絕對沒有感情深厚之分了。


聞香識電影


首先偽裝者是我很喜歡的電視劇,尤其被明家大姐明鏡圈粉,在外是明氏董事長霸氣側漏,長姐如母,在家對待弟弟們疼愛有加,雖然偶爾也很嚴厲


明家四姐弟,大姐對明臺最為疼愛,明臺是明家小少爺,原因一:因為明臺的母親是為了救明鏡和明樓才被車撞而死的,於明鏡明臺有一份救命恩情在,他留下的孩子,自當盡心撫;再者明臺是他們中最小的弟弟,自然又多了一份寵愛

明誠:在外看起來是明樓的秘書明家的管家,因為阿誠是隨著養母桂姨來到明家,所以沒能給他明家少爺的身份,但明家對待明臺明誠都是一樣的,都當是自家弟弟,沒有因為出身不同而有親疏遠近的區別,結局中大姐中槍之後還不忘囑咐阿城,說已經幫他安排相親人選,一定要去,可見大姐對他的疼愛並不比明樓和明臺少



明樓對待兩個弟弟也是同樣的態度,在外明誠是他的秘書,是下屬,並且他們又是雙面間諜,肯定要有下屬的樣子,自然不如在家時的隨意,但平時看他們在家時的互動,完全是一家人沒有少爺管家,都是親姐弟親兄弟


以上個人觀點,喜歡小魚就關注我吧!


小魚ai娛樂


愛丁堡說八卦,一個工作時冷血的財務總監,休息時狂熱的老迷妹,關注我,給你不一樣的視覺體驗。

在回答之前,我首先聲明一點,明臺這個少爺和阿誠這個僕人都是外人眼裡的稱呼,在這個家裡他們毫無疑問的是兄弟和親人。凡是有嫡親兄弟姐妹的人應該都有親身體會,在一個家庭裡面,肯最受寵的孩子往往是那個能說會道,知道哄父母開心的那個,哪怕他又懶又饞不務正業。下面我就說說我的幾點看法:

1、 叫明臺是小少爺,那是因為她是大姐最寵愛的小弟弟,家裡沒有父母和其他長輩,長姐如母,那大姐就是一家之長,家長一旦寵愛哪個孩子,就會心肝寶貝的隨便叫,就像我們普通人家,也會對寵愛的孩子起很多小名,比如:寶寶、胖胖、球球、蛋蛋,在家裡怎麼高興怎麼叫,誰管得著,這一來二去的,和他家相熟的人也就這麼跟著一起叫下來了。

2、 阿誠也是有大名的,但大家還是喜歡叫他阿誠,外人稱呼阿誠先生那往往是為了拉關係套近乎,阿誠根本不在乎這些。在家裡,大姐大哥叫他阿誠即是一種習慣,同時也表達了一種疼愛,因為阿誠身世坎坷,小時候受了不少苦,大哥大姐收留他後,不管吃穿用度還是出國留學,從來沒有另眼相看,委屈他半分,這哪裡是僕人該有的待遇啊。

3、 明臺平時喊阿誠叫:阿誠哥,喊明樓叫:大哥,有人感覺不公平,說如果明臺把阿誠當成親哥,為什麼不喊二哥呢,還是那句話,一是習慣,二是明臺把明樓當成了家長,因為明臺貪玩調皮,明樓就扮演了父親的角色,對他嚴加管教,所以,明臺像害怕家長一樣的害怕明樓,所以在他面前不敢造次,只能規規矩矩的叫大哥,而在阿誠面前,明臺就放鬆多了,倆人就像普通的兄弟一樣,該聊天就聊天,想打架就打架,而且,明臺還打不過阿誠,你說哪有僕人把少爺打的滿臉帶花的?

4、 明樓把他名下的一家麵粉廠給了明臺,而看起來明樓沒有給阿誠什麼財產,其實不然。明樓和阿誠都是無產階級革命忠貞的戰士,根本不會為了個人利益而斤斤計較,明樓名下的產業,包括阿誠跟梁仲春等人合夥做生意,實際上都是為了給共產黨的革命活動提供經費,給明臺麵粉廠,完全是革命的需要,是為了讓明臺有個更好的身份掩護。

5、 善良的明鏡姐弟,經不住阿誠養母桂姨的再三懇求,打算讓她回到這個家裡繼續當傭人,但姐弟倆一直擔心阿誠不同意,就沒敢擅自答應,沒想到,桂姨在除夕夜不速而至了,阿誠接受不了這個差點要了自己性命的惡毒女人,大哥大姐最後還是尊重弟弟阿誠的意見,要讓桂姨走,最後,是阿誠起了惻隱之心,才留下了桂姨。

6、 大姐要給阿誠張羅找對象成家的事情,還說你們弟兄三個,總得給名家留個後吧,這也完全是家長對孩子說的話。因為阿誠向來獨立能幹,辦事牢靠,很少讓家裡操心,所以大家就誤解了他的身份。

歡迎大家關注留言,有問題我們一起討論。

擇善而從之愛丁堡


我是千鍾,我來回答。

作為一部現象級諜戰劇,明家四姐弟的關係也是常常被拿來討論的話題。

明臺和明誠都是被收養的孩子,但不能說是一個少爺,一個僕人,為什麼呢?

一是大姐明鏡於明樓明誠明臺三兄弟而言,是一種亦姐亦母的身份,因為明鏡17弟就擔起了明家,這三兄弟在她眼裡,是既像弟弟又像兒子的感覺,眾所周知,疼老么是所有家庭的通病,然後老二在多個孩子中總是最受氣和被忽略的狀態,和哥在一起時,你要聽哥哥的,和弟弟在一起時,你要讓著弟弟,相信這一點大家如果是老二的,肯定深有體會;

第二嘛,明誠在政府工作中,明樓是他領導,在黨的地下工作中,明樓也是他領導,實際家庭生活中,明樓明鏡是他哥姐,有時工作生活也沒有那麼明顯的界限,所以他總會處於一下聽吩咐服從命令的狀態,所以有時會讓人覺得他像個僕人,而明鏡是老么,還在讀書狀態,大家都把他當小孩子看,家裡又有錢,就會讓人覺得他就是個公子哥,就像個少爺;

第三,對明誠的嚴厲和對明臺的放縱,更像是大哥大姐對弟弟的嚴格要求,對小兒子的寵愛;

第四,心理狀態。明臺親生父母是明鏡的救命恩人,所以明鏡始終覺得虧欠了他的,三四歲就收養了,就當成自己的孩子來養了,而明誠是十歲後才收養的,半大小孩子,一過來就是個弟弟的感覺,也沒有什麼虧欠感,自然嚴格要求了。

綜上,會讓大家覺得明誠像僕人,明臺像少爺。


千鍾閱讀


《偽裝者》三兄弟拿槍互指的這一幕簡直太經典了!那麼他們關係到底如何呢?真如題主所說,明臺是少爺,明誠是僕人嗎?我覺得明誠怎麼都算得上是半個少爺吧!

況且在家裡也是有些地位的,大事小事都歸他管。只是明臺和明誠在收養時的年齡不一樣,出身不一樣,性格也不一樣,才給大家造成了錯覺吧!


明臺明誠出身不同

明臺的母親應該是大戶人家的女人,當年為了救明靜,才意外而死。所以,對於明靜來說,明臺的母親對她有救命之恩,這樣的恩情,也導致她一直很寵愛明臺。

而明誠不一樣,明誠是個孤兒,從小吃了不少苦。原本是明家的僕人桂姨收養了他,可桂姨這個女人卻極不負責。她把自己所受的傷,所吃的苦,全部轉嫁到明誠身上。


可憐的明誠從小沒人疼,又是個孤兒,好不容易有個養母,卻對自己拳打腳踢,百般虐待。才幾歲的一個孩子,不但瘦的可憐,還天天捱打,渾身是傷,真是讓人心疼。

好在他遇到了明樓,被明樓救下,一起跟明樓學知識,一起去留學。對他這樣曾經漂泊無依,從小就嚐盡了人生的艱難的孩子來說,是很懂得知足,很懂得感恩的。


所以,從出身上,明臺本身可能會有一點優越感,而對於明誠來說,雖然明家沒有人把他當外人,但他自己在內心會有一點點自卑。畢竟進明家時,他已經是個十歲孩子,也經歷了那麼多事兒,知道這一切都是別人給的。

明臺明誠性格不同

明臺從4歲被收養時起,就相當於在明靜的呵護中長大,他有著少爺一般的固執、傲嬌和個性。這都和他小時候的生長環境息息相關。


畢竟收養時,他什麼也不懂,在明家開始,才慢慢成長。所以,在他的人生裡,並沒有吃過太多苦,也沒有經歷過那麼多事兒。他打小的印象就是自己是個小少爺,自然也帶著一種盛氣凌人的少爺氣。

但明誠呢?他知道能有現在的生活,來之不易,這一切都是明家給他的,不是他自己的。甚至,他的一條命都是明樓所救。


沒有明家,自己也許活不到這麼久,沒有明家,自己也沒什麼機會學文化,更何談出國留學,有什麼抱負、有什麼理想了。

所以,明誠自己才一直放低姿態,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忠誠於明家,為明家鞠躬盡瘁,操碎了心,又是幫助明樓,又是呵護明靜,還要照顧明臺。為了明樓,為了明家,他甚至可以犧牲自己。


四個孩子親疏關係不同

在大家眼裡,也許明臺是少爺,明誠是僕人。實際上,這也只是這三個兄弟和大姐之間的關係有親疏遠近之分罷了。

即使是普通人家,如果孩子很多,也有大哥和老三關係好的,大姐和老二關係好的。這些都很正常。


明靜因為在家裡拉扯了幾個弟弟長大,所以她就是家長,長姐為母。然而,跟她關係最好的就是明臺,她從明臺4歲起就守著他長大。所以對明臺而言,明靜就像媽媽一樣,感情很深。

而明樓和明誠的關係則十分要好,這兩位簡直就是個連體人啊!什麼時候出現都是在一起,很少單獨行動。


因為當年明樓救下明誠後,兩人一直在國外相依為命,一起讀書,一起學習,一起談理想。所以,這對兒兄弟CP的感情簡直好到爆。

他們心有靈犀,明樓想什麼,明誠都能替他辦到。這樣的知己,這樣的兄弟情實在是令人豔羨。


總的來說,從明靜、明樓對明誠的態度來看,明誠也算是半個少爺,他掌管了家裡所有的大小事務。他們信任他,還給他起名也姓明,更是把家裡的一切都放心交給他。如果明誠是外人,誰會放心呢?早都開始提防了。


碼字不易,小女子在這裡多謝各位看官支持點贊~~樓蘭娛姐,娛劇天下,等你來品!

樓蘭娛姐



作為把《偽裝者》從頭看到尾,認為是難得的好劇並一直追捧的忠實粉絲。我認為同是被收養的孩子,一個是少爺一個是僕人非常的合理。劇中僕人叫明臺小少爺,叫阿誠先生,從稱呼上也體現了他倆的不同。再者一個少爺一個僕人也體現了兩個人不同的心理狀態,兩個被收養的孩子,總有一個比較放肆一點真正把自己當成家裡的一份子,一個的歸屬感較弱,患得患失感比較強,這個道理放在現實中也很合理。我認為一個少爺一個僕人的原因有三:

一、明臺是恩人的孩子,對自己的過去有著很美好的印象,阿誠是僕人的孩子,想起自己的過去總是低人一等

明臺和阿誠同屬“單親家庭”的孩子,但兩人的母親卻是天差地別的。明臺對母親的印象是溫婉的,因她母親為救明鏡姐弟而被車撞死,出於愧疚和報恩,收養了明臺,也由此看得出明鏡對明臺的溺愛是有原因的。阿誠的母親是明鏡家裡的僕人,一直認為阿誠是拖油瓶,毀了她一生,對阿誠非打即,明鏡姐弟看不過去了,才收養了阿誠。兩個人童年的記憶就不同,一個是美好的,母親只是為了救人而去世,是一個正面的形象;一個則是痛苦的,母親對他的態度就像是在告訴他他並不被愛,這對他謹小慎微的性格養成是有一定促進作用的。而兩個人被收養的出發點也不同。這讓兩人對在被收養家庭的定位就存在差異。

二、生活工作狀態上的差異

明臺自收養起就一直在明鏡的身邊,而明鏡從十六歲開始就接管了明家所有的生意,在生意上被迫成為女強人,但實際上她是賢妻良母的形象,明臺是個討喜的孩子,給了明鏡關愛和陪伴,是她身後最不省事的後盾。而明樓在少年時就帶著阿誠去了法國,他在名公館的生活有了那麼多年的空白,明樓是血緣上的聯繫,自然而然是大少爺。在法國多年,阿誠作為伴讀,照顧明樓的生活起居,在工作上作為下屬,協助明樓工作的開展,這是多年的肌肉記憶和自我認知,任勞任怨。他一直都覺得自己是僕人的孩子,做這些理所應當,而外人都叫他阿誠先生,在家裡自然也不習慣被喊二少爺。

三、在一個家庭裡總有一個受氣包

並不是大家不把他當成明家的少爺,只是他是有少爺身份的僕人,作為少爺中的僕人,明臺被明鏡溺愛著,誰敢給他氣受,明樓又是那樣一個大男人的外形,只有明鏡敢給他氣受,還要幫著溺愛明臺,他也是不容易的,畢竟在外是老虎,在內不可能是兔子。只有阿誠,裡外受氣最合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