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2 禾花烏鯉:魚食禾花而生且魚肉又具禾花香味而得名

專注水產適用技術,奉獻實用養魚信息!

禾花烏鯉:魚食禾花而生且魚肉又具禾花香味而得名


禾花烏鯉:魚食禾花而生且魚肉又具禾花香味而得名

1、名由

禾花烏鯉,又稱禾花鯉﹑禾花魚﹑烏鯉。屬鯉科溫水性中小型魚類。原產於廣西桂林,屬中國土著魚類,是具有地方特色的養殖品種,此魚飼養於稻田中,靠吃禾花長大而體壯肉肥而得名,故得名"禾花"魚。

禾花烏鯉魚以其體肥肉厚,烏里透紅,魚腹圓潤飽滿,肉質細嫩鮮美,無泥腥雜味,全身烏渴,色彩鮮亮,有主刺無細刺,肉質細嫩鮮美等特點。清朝被選為貢品而家喻戶曉,應該是今後鯉魚甚至鯽魚更新換代的一個優良品種。

禾花烏鯉:魚食禾花而生且魚肉又具禾花香味而得名

在三江侗族的榕江河一帶。這裡的保水田長年放養鯉魚,有冬魚春收、春魚夏收、夏魚秋收的傳統,有野外燒魚慶豐收的習俗。他們“燒魚”作為一個節日來過,各家各戶在秋收結束的最後一天,請所有的親朋好友到山上吃“燒魚”慶豐收。這鯉魚可是大有來頭,這就是---禾花烏鯉。

禾花烏鯉:魚食禾花而生且魚肉又具禾花香味而得名

2、特色

禾花烏鯉,它有鱖魚之鮮嫩,卻避其華貴;舉草魚之價廉,卻避其草腥;呈鯽魚之小巧,卻避其多刺;比江、河鯉魚更富營養,卻避其鱗粗刺多。禾花鯉色彩亮麗,皮薄肉嫩,集美食與觀賞性於一體。性情溫和,容易繁殖,禾花鯉易上釣,因此,垂釣禾花鯉不需要什麼技術。

禾花烏鯉:魚食禾花而生且魚肉又具禾花香味而得名

3、形態

禾花鯉體粗壯,紡錘型。頭中等大小,下頜後位,吻部和下頜處各有一對觸鬚,全身略帶紫色(烏褐),背部黑色,肉紅色呈半透明,內臟隱若可見,色彩亮麗,細葉肉鱗,肉質異常細嫩,皮薄,體型介於鯉鯽之間,腹部膨大、飽滿圓潤、烏里透紅,體兩側離胸鰭0.5cm處各有一個小紅點。背鰭起點介於體背部中間,與腹鰭前端平行。耐嚴寒、耐高溫、耐低氧,雜食性,長勢速度在鯽和鯉之間。

禾花烏鯉:魚食禾花而生且魚肉又具禾花香味而得名

4、養殖方式

禾花鯉生活適應性強,由於原先在稻田養殖產量不高,現在可以改由池塘養殖,池塘養殖具有池塘利用率高、投資少、效益高的特點。

養殖方法同鯉、鯽魚。適應各種養殖方式(池塘、流水、網箱、河道和稻田養殖等等),該魚在消費市場上有兩種商品規格:當作鯽魚銷售,其規格0.3-0.5斤/尾,畝放3000尾,一年放種或收穫兩次;當作鯉魚銷售,規格1斤以上/尾,畝放1000尾左右。

據預測,完全可以作為鯉鯽魚的替代品種,其成本又與鯉、鯽魚大致相同,是真正的“常規魚的成本,名優魚的價值”。該品種抗病力強,至今還未見發生過較大的病害。

禾花烏鯉:魚食禾花而生且魚肉又具禾花香味而得名

5、營養豐富

禾花鯉以其肉多刺柔、肉質鮮美、魚湯清甜著稱,是當今人們十分喜愛的高蛋白、低脂肪的綠色食品之一。

禾花鯉的含肉率為56.57%,肌肉中蛋白質的含量為18.06%,水分74.69%,灰分1.20%,脂肪3.25%;肌肉中氨基酸總量為73.66%,人體必需氨基酸總量為33.54%,必需氨基酸佔總氨基酸的45.54%,必需氨基酸的構成基本符合WHO/FAO的標準,其中蘇氨基酸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4種鮮味氨基酸的含量較高,為27.69%。

禾花烏鯉:魚食禾花而生且魚肉又具禾花香味而得名

6、乾隆:“禾花魚肉嫩鮮美,武昌之魚未能及也”

相傳,清代乾隆年間,乾隆皇帝帶著一班文武巡遊江南,到了桂林府。府臺知道乾隆皇帝好遊玩,愛吃喝,便投其所好。派人到處採購山珍海味,請來有名廚師,大擺筵宴,為皇上接風乾隆平日在京城吃的多是北方口味。

這次來南方,覺得酒醇菜美,異常新鮮。席間,他對菜盤裡的禾花魚特別感興趣,高興地問左右:“這是什麼魚?這樣肥嫩可口,無腥無膩。”府臺回答道:“這是全州的禾花魚。”“什麼叫禾花魚?”皇帝又問。“禾花魚就是田鯉魚,百姓把鯉魚放在稻田裡餵養,當稻子抽穗揚花時,魚兒特別愛吃飄落在水上的禾花,食後長得又肥又嫩,故無腥味。”府臺畢恭畢敬地回答。乾隆昕後龍顏大悅,說道:“禾花魚肉嫩鮮美,武昌之魚未能及也。”從此,全州禾花魚被列為土貢,身價倍增。

禾花烏鯉:魚食禾花而生且魚肉又具禾花香味而得名

7、菜餚

黃燜禾花魚是桂林全州縣頗有名氣的傳統菜餚。禾花魚因長期放養在稻田內,食水稻落花而得名。其肉質細膩,刺少肉多,骨軟無腥味,味道鮮美,蛋白質含量高,黃燜、清煮、煎、蒸都好吃,尤以瓦罐煨煮其味最佳。

湯開魚熟,滿屋飄香。用鮮活禾花魚烘製成禾花乾魚仔,是全州人傳統保留它的辦法。因鮮魚從稻田中挖出後不管放在什麼地方飼養,兩個月後,禾花的真味異香便隨之消失,但製成臘魚乾後異香如故。全州人稱禾花魚乾為臘魚仔,其成品金黃油亮,聞香生津,久食不膩。

禾花魚吃法多種多樣:

禾花魚最突出的特異處體現在有主刺無細刺,且魚刺為軟性,不易卡喉傷身,適宜幼兒吃食較為安全,魚鱗也比其它魚類的鱗甲軟得多,在吃食時亦可毋須刮甲,連魚帶甲吃食,還有補鈣功能。

1:黃燜禾花魚的做法

禾花烏鯉:魚食禾花而生且魚肉又具禾花香味而得名

【調料】鹽、酒、姜,蒜,麻辣,花椒,椒鹽,香菜。

【做法】步驟1:禾花魚請檔主殺好去腸去腮,洗淨,瀝乾水,待用。

步驟2:把瀝乾水份禾花魚放在一個碗里加鹽、酒、薑片醃十分鐘。然後用廚房紙吸乾表面的水。

步驟3:起一個平底不粘鍋,倒一點油,不用太多,燒到大熱,倒入荷花魚,煎得兩面金黃,盛出裝盤。

步驟4:乾紅辣椒若干支,洗一洗,切一切,蒜1瓣切末、姜1小塊切末,愛吃麻辣味的,也可以加點花椒,利用鍋裡的餘油,煸出香味,放入煎好的禾花魚回鍋,加鹽或者椒鹽,撒些香菜末,攔勻即可出鍋裝盤了。

2:禾花魚的烹飪:魚戲珠
用料:禾花烏鯉魚12條,薑絲10克,獨蒜12個,蔥花5克,藿香碎10克,青紅椒絲10克,豆豉8克,鹽、味精適量。
做法
1、將魚用清水靜養1~2天,以吐盡肚中泥沙備用,並將其他的原料洗淨,作相應的刀工處理。
2、去苦膽:用牙籤或大號針在魚身右側離魚鰓1釐米處戳一小孔,用力一擠即出。
3、將擠去苦膽的鯉魚直接放入冷水鍋中,加蓋用大火燒開,加鹽、薑絲、獨蒜、豆豉、轉中火燉制20~30分鐘,待其湯色乳白,魚體熟透,加青紅椒絲、味精、藿香碎、蔥花,再燒煮一下即可。
4、將魚逐一擺放在盤中,大蒜放中間。
特點
造型美觀,湯汁乳白,富含膠質,魚肉鮮香細嫩,藿香味濃。
注意事項


1、靜養的時間要足夠,以便吐盡泥沙;擠苦膽時要倍加小心,若弄破應馬上用水沖洗,以免使整鍋魚以苦。
2、燒開之前,切忽翻動,否則腥味太重。
3、燉制時間要恰到好處,太久食用時不成形;時間不夠魚鱗中的膠質溢不出。


3:酸辣禾花魚
原料:禾花魚600克,酸薑絲15克,蒜茸15克,蔥段10克、酸筍200克、酸辣椒30克,水澱粉1茶匙,醋1/2茶匙,老抽1/2茶匙,料酒1茶匙,鹽1/4茶匙,味精1/4茶匙,生抽1茶匙,姜蔥汁1茶匙。
製法:將禾花魚醃漬,放入油鍋中炸至金 ,炒香蒜茸、酸椒、酸筍,加老抽、醋、糖、鹽、味精、魚加蓋小火燜燒4—6分鐘,勾芡,撒上蔥段,裝盤即可。
特點:色澤紅亮,肉鮮滑潤,酸辣適中。

4:四味禾花魚
用料:禾花魚500克,瘦肉50克,姜、蔥、洋蔥米、青紅椒絲、酸椒、酸筍絲適量。
調料:鹽、胡椒粉、雞精、麻油、紹酒適量。
製法:


(1)將禾花魚殺好刮鱗、除鰓及內臟洗淨,用1/4的魚調料醃後下七成熱油鍋炸至酥脆,炒鍋留少量油下姜、蔥、洋蔥米炒香放炸好的禾花魚,加椒鹽潰紹酒翻拋勻待用。
(2)瘦肉剁茸,放調料澱粉拌打起膠釀入1/4的魚肚膛內上籠蒸熟待用。
(3)1/4的禾花魚用鹽、胡椒粉醃入味後下七成熱油鍋炸至淺黃有香味撈起,鍋中留少量油下青紅椒絲炒香,放魚潢紹酒放湯、調料、醬油燜燒入味,勾芡待用。
(4)1/4的禾花魚用鹽、胡椒粉醃入味後下七成熱油鍋炸至淺 有香味撈起,鍋中留有少量油下酸椒、酸筍絲炒香放魚紹酒,再放適量湯調酸辣味燒燜入味收幹汁後,將烹製好的四種不同味的禾花魚整齊擺放碟中即可。

5:臘禾花鯉魚
主料為鮮活禾花鯉魚。配料為八角、桂皮、花椒、陳皮、丁香、幹辣椒、月桂葉及調味品精鹽、白糖、食醋、薑汁、蔥汁、高度湘山酒等。
經原料處理、醃製、蒸煮、煙燻、烘乾製成。冷卻好的臘禾花鯉魚塊,置放室內篩網通風乾燥。一兩個星期後,魚體水分平衡,具有臘味,即可包裝。其表面油潤、肌肉乾燥、肉色金黃、臘香濃郁。


1、 原料處理

鮮活禾花鯉魚個體要求在50g~100g之間,停食,在清水中靜養8~12小時,待魚吐盡泥沙、排盡腸胃內容物後,撈出置於工作臺上,用刀沿魚脊背剖開,去淨內臟、血汙,用清水清洗乾淨;個體在50g左右的,可不必剖開,用小刀或竹籤在魚肚上戳一小孔,擠出魚膽,颳去淤血,洗淨瀝乾。

2、 醃製

醃製液的配製(按魚肉重量計):將八角0.05%,掛皮0.05%,花椒0.03%,陳皮0.03%,幹辣椒0.05%,月桂葉0.02%,丁香0.03%,放於鍋中,加水淹沒,在文火上熬煮1小時,過濾,控制總量;再加入精鹽2.5%,白糖1%,高度湘山酒1%,食醋0.5%,姜、蔥取汁各0.1%,攪拌溶解,再加入L-抗壞血酸0.2%,混合磷酸鹽0.2%,攪拌均勻。 醃製時,容器底部先鋪上一層薄薄的醃製液,將處理好的禾花鯉魚(塊)鋪平放滿一層後,灑上醃製液,再放上一層,以此類推,各層之間要疊緊,最上層多灑些醃製液,必要時,上面可適當壓重物。在15℃條件下,醃製4~8小時,翻動一次,再醃製4~8小時,當魚體變硬,表面光滑,肉質醃透,色澤正常,即可出缸,出缸後,散開、瀝乾水分。

3、煙燻

蒸煮好的禾花鯉魚(塊)推入煙燻房內,進行煙燻。煙燻可用穀糠、鋸木屑、香料粉等混合作為煙燻燃料,用電或木炭加熱緩慢燃燒,使之產出大量燻煙。對於大的煙燻房,燻煙濃度一般可用40瓦電燈來確定,若離5m時可見,則燻煙不濃;若離1m不可見,則說明燻煙很濃。控制室內溫度55℃~60℃,燻煙4~6小時,期間禾花鯉魚(塊)翻動2~3次,變動不鏽鋼絲網上、下、左、右位置,使魚體呈金黃色,表皮乾燥,具有明顯的煙燻風味。 鋸木屑採用無油質、硬質木最合適,而軟質木或針葉樹如松木避免使用。

4、烘乾

將煙燻好的禾花鯉魚(塊)送入烘乾房,進行烘乾。控制溫度50℃~80℃。初期溫度不超過55℃,烘7~8小時,中間翻動3~4次,使禾花鯉魚(塊)水分含量控制在10%以下,冷卻,此時禾花鯉魚(塊)表面應油潤,無油滴,肌肉乾燥,呈金黃色。

5、 成熟

將烘乾冷卻好的臘禾花鯉魚(塊)放入室內篩網上,室溫10℃,空氣乾燥、暢通,1~2星期後,魚體水分平衡,具有臘味,即可包裝。

(劉文俊 2017.11.29)

禾花烏鯉:魚食禾花而生且魚肉又具禾花香味而得名

水產實踐人士,共謀漁業繁榮!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頭條號或請登錄:西南漁業網。本文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如有不同見解或者內容補充或請私信或留言或評論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