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傾情相助,是“風月同天”,還是另有所謀?

疫情大爆發已經40多天,正當國內全民抗疫,如火如荼的同時,一直有那麼一個國家的行為讓人迷惑。

是的,日本。

這個國家,一直以來,我們對它沒好感,它對我們也不那麼感冒,但是就在這個格外特殊的時間段,我們看到了日本全面盛開的善意!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


傾情相助,是“風月同天”,還是另有所謀?

幾句話道盡兩國間源遠流長的關係,讓處在疫情漩渦的我們倍感親切,一度刷屏朋友圈,掀起了一股與日本相親相近的潮流。

日本音樂人坂本龍一,前兩天,用三十分鐘與武漢吊鈸的精彩演出來傳遞對中國人民的支持。


傾情相助,是“風月同天”,還是另有所謀?

日本的民間更是一次一次用溫情的畫面向我們發來振奮人心的鼓勵。


傾情相助,是“風月同天”,還是另有所謀?


傾情相助,是“風月同天”,還是另有所謀?


處在疫情中恍恍惚惚的我們,感動之餘,也或許有不曾認識日本之感。

如此傾情相助,是真的“風月同天”,還是另有所謀?

畢竟它的“前科”不是一般的多,70年以前給我們帶來的慘痛記憶,至今歷歷在目,盧溝橋事變開始的殺戮持續了整整八年,南京大屠殺,甚至到現在還是他們不願面對,極力逃避的話題,日本右翼勢力的意圖從來都很明顯,軍國主義的殘念還未消亡。

近些年以來,日本的對華政策也是波詭雲譎,堪稱狡黠,經貿關係也一直是交鋒凌厲,酣戰多時。

一邊是不斷釋放出來的善意,一方面是事實存在的國仇和分歧,所以國人對日本人的看法是很複雜的,這個一時半會也說不清楚。

但就這次疫情來說,日本的作為和表現,我認為是真誠,絕對值得去肯定的,作為受助方,當然要感恩,感恩無需高成本,遵從內心,記得就行了,日後以善待善,人之本分。

不需要像一些激進的聲音那樣,對這些援助持懷疑和批判,非要來一個“現在想來贖罪,晚了”的態度,提著下巴,擺出一副“原不原諒你,看我心情”的架勢,真的沒必要,人家日本怕是不曾想過自己是來贖罪的,你給他定了性,不免有自欺欺人之嫌,貽笑大方。

其實,跳開疫情,時間拉長一些看,日本對中國的援助也不僅僅是集中表現在這段時間,記得08年汶川大地震的時候,日本率先派出醫療救援隊,同我們一道,在汶川一個個廢墟中,淌下奮戰的汗水。

所以真的犯不著,在這個特殊時期,還總算舊賬,強調所謂別人欠我的優越感。

當然了,對於日本官方來說,這些與我為善的行為和行動,多少還是有權衡,有博弈的考量,大國間的交往,有風平浪靜,也有風雲驟變,需要去經營,只要是正當的外交策略,我們沒必要也沒有權利去批判,何為外交,難道只是串串門,聊聊天那麼簡單嗎?

咱都懂,是不!沒有實力的就不給國家添亂,有實力的,你可以為國家的發展出謀劃策,長遠佈局,各憑本事就好,萬不該唧唧歪歪,扭扭捏捏,丟了大國風範,這個我們要清醒的去認識。

那麼反過來說,還有一部分人對日本這次的各種援助感恩戴德,到處歌頌,言辭到了極盡煽情的地步,就更沒有必要了,比如之前看到一個文,標題著實讓人吃不下飯,作者啥名就不說了,想必是一個吃飽了沒事做的大叔,說啥“武漢疫情,日本這波操作,讓全中國汗顏!”。

???汗顏?咋個汗顏了?為什麼汗顏?為什麼要汗顏?簡直氣出我一身的汗。

這算啥,我想了一下,還真不算是吃裡扒外,歸根結底,就是沒有民族自信,腦袋不靈泛,無聊無知嘛!

我一直認為,除了自然科學領域之外,任何事情,不能絕對感性,也不能絕對理性,其實兩者可以並列而存,這並不衝突。

來而不往非禮也,我們五千年的文明不也是這樣教導我們的嗎!

既然人家有助於我,以善道還彼之善道,一碼歸一碼,講事實講邏輯,銘記歷史,珍惜現在,然後做好自己,完善不針對他國的防禦能力。如此,理不虧人,武不落後,自當贏得尊重,屹立於世。

在資訊繁榮,媒體氾濫呈井噴之勢的今天,作為普通人,我們要做的就是不要被一些被利益驅使的公知和敵對分子所利用,這樣就是對國家最好的守護。

甚至,作為普通人,我們都不需要想太多,只需要清楚一個簡單的道理,仇恨和排斥,甚至隔絕,並不是能讓兩國人民有更好更長遠的福祉,更不會讓社會進步,只有兩國都能以人文關懷來相處,尤其是在災難來臨的時候,給彼此更多人文人道主義的關懷,和更多科學有效的交換意見,兩國之間的社會經濟文化才能繼續發展,普通老百姓才能更多的得實惠!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