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健康說」藥師說:家有寶貝,近期這樣做好防護

上海較早確診的9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中,就有1例兒童。雖然目前兒童病例相對來說比成人少,但可能是因為兒童與患者接觸的機會較少。因此,呼籲廣大家長不要掉以輕心,繼續認真做好防護,在疫情尚未控制之前,減少外出走動的機會。以下是藥師們精心為家有寶貝的寶爸寶媽們準備的“乾貨精簡版”指導手冊。

一、如何為寶寶選口罩?

1歲以下:不適合戴口罩。

1歲以上:防飛沫口罩即可。

根據孩子的年齡大小和臉型選擇合適的口罩(目前分為1~3歲和4歲以上兩種選擇)。

確保完全罩住鼻、口及下巴,佩上後壓緊鼻樑兩側鼻夾,使口罩貼合皮膚,不漏氣。

佩戴過程中注意孩子呼吸是否平穩順暢,隨時調整。

「健康說」藥師說:家有寶貝,近期這樣做好防護

二、寶寶物品如何消毒?

奶瓶、奶嘴、碗筷等耐高溫物品:56 ℃以上熱水浸泡至少30分鐘,或者煮沸15分鐘。

不耐熱的玩具類物品:75%乙醇(醫用酒精)擦拭。

居家環境:稀釋的84消毒液(一般建議消毒的有效氯濃度為250~500 mg/L)。

「健康說」藥師說:家有寶貝,近期這樣做好防護

三、如何幫寶寶洗手?

用香皂或洗手液+流動清水洗手至少20秒以上。

3歲以上兒童7步洗手法:

第一步,首先要掌心相對,手指併攏相互揉搓;

第二步,然後洗背側指縫,手心對手背沿指縫相互揉搓,雙手交換進行;

第三步,洗掌側指縫,雙手交叉沿指縫相互揉搓;

第四步,洗拇指,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轉揉搓,雙手交換進行;

第五步,洗指背,彎曲各手指關節,半握拳把指背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轉揉搓,雙手交換進行;

第六步,洗指尖,彎曲各手指關節,把指尖合攏在另一手掌心旋轉揉搓,雙手交換進行;

第七步,最後要洗手腕、手臂,揉搓手腕、手臂,雙手交換進行。

如何用免洗洗手液: 品種:含75%酒精的免洗洗手液(酒精含量至少要超過60%)。

用量: 嬰幼兒:洗手液先噴到大人手上,然後擦拭孩子雙手,直到完全乾燥。

學齡兒童:使用一元錢硬幣大小量的洗手液。

「健康說」藥師說:家有寶貝,近期這樣做好防護

四、寶寶發熱了怎麼辦?

對於沒有明確流行病學接觸史的(發病前2周內有武漢市旅行史或居住史,或發病前2周內曾經接觸過來自武漢的發熱伴有呼吸道症狀的患者,或有聚集性發病)發熱,不用過度緊張。

從退熱藥物的使用時機來說,一般當耳溫(耳溫比腋溫高約0.3 ℃)在38.3〜38.5 ℃之間,且寶寶如出現精神萎靡、煩躁或痛苦時,應積極治療。

從退熱藥物的選用品種來說,推薦用的有對乙酰氨基酚(如泰諾林)和布洛芬(如美林)。一般情況下單用一種即可,每個品種每天不建議用超過4次。“退燒藥”並不是為了讓孩子體溫正常,而是為了緩解孩子由於發熱引起的不適。藥物起效後,體溫一般下降1~2 ℃,而不是直接降至正常。

如果孩子對退燒藥過敏、不耐受或出現嘔吐(無法服藥),可以進行物理降溫。物理降溫的方法通常有兩種:一種是洗溫水澡,建議使用的水溫低於37 ℃,還要注意如果其他房間的溫度低於浴室溫度很多,給寶寶洗完澡後要擦乾再抱出浴室;另一種方法是用溫溼的毛巾給寶寶擦身體,毛巾的溫度最好控制在37 ℃左右,用溫溼毛巾擦拭寶寶的額頭、頸部、腋下和四肢等。

由於退熱過程中會出汗,所以需要補充水分,預防孩子出現脫水。觀察孩子是否有脫水可以從尿液的顏色、排尿次數等進行判斷,如果尿色明顯變深、排尿次數減少,需要警惕是否出現了脫水。可以給孩子喝一些水,或者通過少量多次餵奶來補充水分。

在體溫尚未持續恢復正常之前,可以每3~4小時規律監測體溫,如果發現發熱間隔在逐步拉長,熱峰也沒有進一步升高,則提示有好轉的跡象。

「健康說」藥師說:家有寶貝,近期這樣做好防護


「健康說」藥師說:家有寶貝,近期這樣做好防護

五、發熱了何時就醫?

1)3個月以下的孩子當肛溫≥38 ℃,即使沒有表現出其他不適時;

2)3〜6個月的孩子肛溫≥39 ℃時;

3)發熱≥5天,哪怕每天發燒只持續幾個小時;

4)發熱伴精神萎靡、嗜睡、異常煩躁、面色蒼白甚至青紫、持續啼哭、啼哭無力、呼吸加快(6〜12個月呼吸頻率>50次/分鐘,1歲以上呼吸頻率>40次/分鐘)、呼吸困難或不均勻、鼻翼扇動等病情加重的表現時;

5)發熱伴驚厥或抽搐;

6)發熱伴關節腫脹;

7)發熱伴不明原因的疹子、頸部變硬、囟門膨隆、頭痛嚴重、喉嚨痛、耳朵痛、拒絕進食、不斷嘔吐或腹瀉;

8)表現出一些脫水症狀(例如皮膚乾燥、口乾、囟門凹陷、尿量明顯減少甚至無尿)且喂水不暢;

9)有免疫系統缺陷,例如服用激素的孩子;

10)任何年齡的孩子,肛溫在40℃及以上。

「健康說」藥師說:家有寶貝,近期這樣做好防護

六、就醫時有哪些注意要點

有明確流行病學接觸史的(發病前2周內有武漢市旅行史或居住史,或發病前2周內曾經接觸過來自武漢的發熱伴有呼吸道症狀的患者,或有聚集性發病),就近至官方公佈的發熱門診就診。

儘量提前預約門診號,按時到達,減少在醫院逗留的時間。

沒有預約,只有急診,建議帶上退熱藥(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口罩、免洗洗手液、水杯、隔汗巾。配合醫生治療,聽從安排。

離開醫院後儘量用流動清水+肥皂或洗手液洗手。

供稿:上海市醫學會臨床藥學專科分會

執筆:周佳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藥學部

上海市醫學會是一個有著百年曆史的社會團體,以促進醫學科技發展、醫學知識普及為己任,一直以來堅持科普惠民的理念,所屬各專科分會積極響應學會號召,集中全市最優秀的醫學專家,開展多種形式科普活動,全方位推進醫學科普宣傳。上海市醫學會於2018年獲得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首批“上海市健康科普文化基地”稱號,將擔負起更大的責任和義務,繼續著力於向人民群眾傳播正確的醫學健康知識,提升全民健康素質,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將基地建設成更為優質、更受歡迎的醫學健康科普家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