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您對網絡教學怎麼看,公平嗎?

剪輯師噠嘭


我覺得網絡教學已經是一種趨勢,勢在必行!也可以這麼說,網絡教學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

這次的疫情,可能會讓網絡教學更加快速地發展。那麼,網絡教學是否就沒有校園現場教學的效果好呢?

網絡教學也許會比學校現場教學更好。當然,也要看如何進行網絡教學!比如,學校或者機構的一個系統化,還有設備,信息化傳媒,技術是否高超。最後,最重要的一點是,老師的教學水平和對信息化傳媒的運用是否嫻熟?如果這些條件都具備了,老師綜合素質高,學校或機構的管理好,那麼,是否能在網絡教學上進行很好的互動,學生是否能很好地學到知識呢?我覺得這些都是可以的,平時看學而思,51talk,高途課堂等一些網絡教學,感覺在互動,學生對知識的掌握,還有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都做得非常好!

這些好的網絡直播平臺無論在教學上,還是課後的輔導,或者是和家長的互動,都做得好成功,並且落實到位!也就是說,如果在網絡教學上,面對電腦的時候,就感覺自己是面對一個班的教學,負起責任,把它當成學校教育來做,然後在再利用網絡的優勢,也許網絡教學會比學校教學做得更好!

那麼那麼多學生,是否公平呢?看完了上面的網絡教學和學校教學的比較,我覺得答案也出來了。公平的!因為無論師資,互動,還是知識的傳授,思維能力的培養,這些都不比學校教育差,並且也可以進行一對一學生課後的輔導!


銘森翡翠


網絡教學,有人歡喜有人憂,不管是老師還是學生,也不管是鄉村還是城市。

本人農村語文教師一枚。目前,我們不得以進行網絡教,我就說說自已的感受。

疫情之下,無學可上。網絡教學只是無耐而為。

先說老師。

負責任的下載釘釘,現學現賣。

不負責任或不想責任的,以不會為由,逃避網課。(當然也不乏確實應付不了的“笨”老師)。

別以是老師就如何如何,老師首先是人,吃喝拉撒,人該有的特點,不管是優點還是缺點,都有。

也有缺直播設備的老師,且不在少數!(智能手機,筆記本,直播設備)

再說學生。

成績好,自律強的學生按時上課,寫作業。

差的學生,來都不來!

學生中,也有家庭沒智能手機,沒電腦。或設備不夠用。

無法按照到課堂聽課,無法按時完成作業。

學習要靠自覺!

老師要負責任!

但,往往事與願違。

非常時期,誰學誰不學,誰負責任誰不負責任,一目瞭然!


卜玉霞


網絡教學從施教的角度看,那絕對是公平的。

老師發一樣的教學視頻,或一樣的直播,一樣的作業,一樣的要求,從施教的人來說,都一視同仁的,再沒有什麼座位給孩子沒調好,孩子受影響了等等之類的因素。家長和學生在這一點上也會覺得是公平的。

但可能由於自己孩子或自身或環境的原因,家長會認為,網絡教學不公平。

孩子自覺性不好、貪玩,家長有事或督促不到位,導致孩子網課效果不理想,他就會推卸責任地說網課不公平。甚至還拿信號設備來強調公不公平。

多數未成年孩子的自覺自律不是太好,如果再加上家長督促不到位,網課的效果不會太理想的,這是大家的共識。這次網課是特殊情況下不得已而為之的,我們儘量學一些吧。

我是不看好網絡教學的。倒不是說學生學不會,有一部分學生真的學得挺認真而且很有效果。我不看好的原因是開學後面對著網課學得參差不齊的學生,我還得從頭來過,還得認認真真的再過一次。當然,網課學得好的學生會在開校後更好!

在基本上還在上網課,那就好好上,第一能過得充實,第二能讓自己有一個良好的習慣,第三能為開學後學得更好打下堅實的基礎。


文沐春風


從來沒有絕對的公平,有的只是相對公平。

對網絡教學來說,類比傳統的廣播,主要由3個要素構成:發射端(資源端)、傳播路徑、接受端。

相對來說,網絡教學讓資源端更加公平了一些,尤其是優質資源可以惠顧到更多的學生群體,如教育發達區的資源,名師的資源。

一一來分析:

一、發射端(資源端):從政府倡導停課不停學開始,政府機構、學校、民辦機構投了了大量的力量來開放自己的教學資源,如河南省政府進行的名師在線課堂,讓省實驗的名師來授課。同時各個教育培訓機構、學校也是組織老師進行在線教學,教學研究機構也紛紛開放了自己的產品,在線教育的鮮花開滿祖國大地。

二、傳播途徑:這個途徑就是網絡硬件,目前有多種途徑來傳輸教學資源,電視、ipad、電腦、手機,差別只是在網絡與網速的差別,排除極個別的極端情況(如山區無網,家庭沒有智能機)等,相對也是公平的。

三、接收端(學生):這個是差別最大的,也是最不公平的。學生聽課就像手機,有的是飛行模式,有的是2G,有的是4G ,有的是5G。這個差別涉及到因素最多:

1.家庭的學習氛圍,是安靜、積極、充滿正能量的學習環境,還是懶散、消極、喧囂吵鬧的學習環境。

2.學生的習慣與品行,一個學生是否積極主動、自律、拼搏地進行高效學習,還是散漫、甚至沒有監管就玩遊戲的狀態,還是趕著不走打著倒退的毛驢狀。

3.家長的監管力度,家長有時間陪伴孩子,並且能夠切實履行督促、提醒、鼓勵的作用,成為學生的戰友與夥伴,在這個時期是至關重要的。

就如同種莊稼,現在沒有了向陽坡、向陰坡,全部都是陽光雨露滋潤,也沒有的地勢坑娃存水的差別,最主要的差別就是土壤優劣的差別,種子的差別,種植人照料精細程度的差別,如此類推.


洞見行者


我的看法是,網絡教育是某種特殊情況下的無奈之舉,表面上公平,本質上不公平(只是看法,並非反對)。

網絡教育和麵授教育是兩種不同的學習形式。成人繼續教育中有“網絡遠程教育”形式,近期由於疫情影響,中小學有“網絡課程”。我只說說中小學生網絡課程吧。

疫情將所有家庭宅了一個多月了,教育部門為了不耽誤學習,提倡通過網絡授課。結果呢?當然有叫好的,畢竟學生有了學習計劃和目標任務,不用家長苦口婆心了。同時也存在神獸們趁機玩遊戲,同學之間網上聊天打鬧,家長與學生鬥智鬥勇,更有一家子雞飛狗跳的。那為什麼說不公平?

第一,孩子好玩,特別是網上的遊戲。不同學生自覺性不同,是否認真聽課,主要靠家長督促,家長不一定都有精力跟蹤或給與適當的指導,這在學校面授是不存在的,造成聽課效果不同是因為家長,學生學習不應該變成考家長。這不公平。

第二,作業也是網上完成,老師批改有時間差,反饋也免不了有區別,不同孩子接受能力也有差異,完成師資資源分配差異,這不公平。

第三,不同家庭經濟條件不同,條件好的用平板,條件一般的用智能手機,還有部分根本連手機都沒有,怎麼聽課?這不公平。

第四,網絡聽課前提是要有網絡,可網絡百分之百普及了嗎?沒有!為了聽課,有蹭網的,有到野外空曠地方的,不同環境造成效果不一樣。這不公平。

……

當然,世界上沒有絕對公平的事物,特殊情況下相關部門採用最普遍合適的措施即可,無可厚非。目前形勢下,網絡授課只是無奈之舉,或許已經就是最好的了。同學們儘量配合一下,疫情過了就好了。


學渣的春天


我認為網絡教學是公平的,但是網絡教學不可替代傳統教學方式。我的理由如下:

一、網絡教育使資源更均衡

其實網上上課早就不是什麼新鮮詞彙了,幾年之前就已經有了網絡遠程教育,做得比較好的就是慕課,裡面有很多優質課程,當然這是針對大學生群體的,不同地區的學生都可以有針對性的選擇課程進行學習,這就使得教育資源更加的均衡。

二、網絡教學的優勢

題主所說的應該是指疫情之下的網絡授課模式是否公平,這個問題對於大多數學生來講是比較公平的,當然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至於網絡教學的優勢,網絡教學一般都是可以回放的,學生可以反覆觀看學習。

三、網絡教學的弊端

說到弊端,有的學生家裡條件不足,無法滿足網上上課的要求,所以說這會造成不小的問題,畢竟我們誰都無法保證所有人家裡都有電腦、網絡等硬件設備,另一個是學生的學習狀態無法保證,家長不能實時陪伴在孩子身邊,這也會造成學習效果不佳。

以上就是我對該問題的看法,希望能對對題主帶來幫助,我是未焱老師,一個專注於青少兒編程教育的搬磚工。





未焱老師


持續幾周的網絡教學過程中,我的關注焦點從技術實現到教學實施,逐漸轉移到學生感受,教學並不是單方面的行為,必須包含學生的學習體驗。許多教師認為的,並不是學生認為的,我們不能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學生,道理和“已所不欲勿施於人”一樣。可是學生層面也不盡然相同,大致分為求學者和應付者兩類,前者包括但不限於學霸們,後者包括也不限於學弱們,網絡教學對於前者促進作用遠大於負面作用,對於後者,是唯恐避之不及。

正因為如此,不同者會把不同的問題放大來理解。具體其實就是網絡教學的優缺點。

讓我們一起來歸納一下:

優點1:回放,不得不說,網絡教學中,這的確照顧到了那些因各種緣故漏掉了課堂內容的學生,只要是想學習,總會有辦法找到課堂中自己沒理解透或沒聽到的部分,進行自覺鞏固,同時也對教師提出更高要求,說不得半點廢話,更不能說錯話,一字一詞,全都記錄在案了,對教學有利的是,我下次再說“這道題我上次講過”絕對有圖有真相。

優點2:秩序,不少求學者們的反饋中,提到了這一點,可見平時課堂上,課堂紀律的維護有多重要。並不是課堂一片寂靜就是良好,關鍵是在這種環境下,是否時間都花在了學習上。就平時教室中我的觀察,雖然教師與學生面對面,但總難免會有個別學生開小差,甚至會影響到其他人的學習,教師在課堂維持課堂紀律所耗費的時間,對於求學者們來說,是一種浪費,但同時也是維繫教育均衡必須付出的代價。

優點3:技術,網絡教學環境下,必定用到較平時更先進的輔助手段,也天然避免了座位位置導致的看不清黑板問題,沒有了教室座位的限制,相當於人人都直接“面對”教師,再加上學生端可以使用錄屏、截圖等方式記錄課堂筆記,效率無疑是提高了。客觀題採用答題板等形式,收集統計更快捷。在網絡課堂中回答問題,沒有眾多目光聚焦,相對自然一些,也不容易受到其他干擾,平時的課堂提問,旁邊你一言我一語,會導致原來就不甚堅定的立場發生動搖,通過網絡,可達到直接與教師溝通的效果。

優點4:環境,無論身處何方,網絡教室有多少人,網絡上沒有距離,如果是一個人靜靜地上網學習,排除了許多幹擾,對於自覺學習的學生來講,反而比在教室效率要高,在家學習,沒有了課堂紀律的約束,活動更加自由,選擇自己最舒適的方式聽課,解放了身體。

缺點1:課堂氣氛,沒有集體學習的環境,許多相互促進的法子便不太靈,沒有眼見鄰桌認真學習,便也沒了榜樣,不能相互討論,許多方法只能靠自己去悟(其實我倒覺得這也應該算是優點)。

缺點2:提交作業,由於雲課堂本身的技術限制,暫時沒有開發出提交圖片、音頻和視頻的入口,只能通過第三方軟件實現,增加了學生操作次數,降低了課堂效率。後期只能通過與開發公司聯繫,儘快從技術上解決。

缺點3:網絡卡頓,設備運行緩慢,這其實和前一陣子一窩蜂上線網課有極大關聯,短時間內集中大批用戶上線,同時各教育app佔據了手機內存,許多性能不足的智能手機就會出現切換不及時,掉線等現象。尤其是教師端,如果網絡不穩定,出現掉線,或教師操作不當,導致沒有聲音,整個課堂都會受影響。

缺點4:答疑不及時,聽課有疑惑,只能通過線上交流的方式,信息一來一往,遠不如面對面講解。

缺點5:操作不方便,畢竟在手機屏幕那麼小一塊地方,觸摸屏上用手指書寫,效果肯定不如作業本上用筆書寫甚至是粉筆在黑板上書寫。

缺點6:注意力分散,任何人的注意力持續時長是一定的,網絡上更是如此,如果課堂本身沒有足夠吸引力,那麼分散是一種趨勢,同時能阻止這種趨勢的只有自覺性。

缺點7:不自覺,其實我覺得這並不是在說網絡教學對這些求學者們不利,反而他們會擔心同學中一些不自覺的人,這種擔憂是在為他人著想,非常不容易。

作為教師,我也最擔憂這個,然而在屢次發消息催促上課或作業無果之後,我便換了個思路,果真是缺點麼?對於應付者們來講,學習最大的障礙就是不自覺,一旦自覺,便自動歸入求學者行列了。實際情況是,平時不自覺,換到網絡環境,更有理由或手段逃避學習。也正如上面的反饋信息中說的一樣,老師也管不了,但同時也提出了很好的建議,家長協助,在我看來,這實是唯一可行的建議了。

結語:網絡教學從爭論中開始,目前爭論漸漸平復,畢竟“耽誤不了多久”這種話現在也沒人敢肯定,畢業年級一開始就沒有精力參與到這場“做與不做”的口水戰,而是踏踏實實地在做準備,非畢業年級中高年級學段也逐漸進入實戰演練,網絡上越來越多關於如何開展網絡教學的技術支持文章,點擊率頗高,也說明這一點,至少大家都開始做事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問題,當我們僅從教師角度去看,並不太全面,聽聽學生中那些網絡教學“既得利益者”們的聲音,或許會對改進教學有更大幫助。





徐老師數學課堂


一、優點

打破了時間與空間的限制,讓優秀的教學資源實現了共享.網上學習最主要的特點是學習的自主性。首先,網上學習不需要把所有學員和教師集中在一起,統一時間和地點進行教學活動,學員可以自己安排學習時間和地點進行學習,而教師也可以自由安排時間上傳教學內容和答疑;第二,網上學習學員可以自選學習內容和進度,自己有什麼不足就學什麼,想學什麼就學什麼;第三,網上學習學員可以自主選擇自己的學習方式,各人的學習方法和思維方式都有所不同,在網上學習,學員可以按自己習慣的方式學習。

網上學習的另一個優點是學習的平等性,在網上學習,每一個人都可以為成為教師,也同時可以是學生,每個人都可以提出問題,每個人都可以回答提問,而學員與教師之間,學員與學員之間都可以平等的交流,這裡是暢所欲言的天地。在這裡你可以袒露自己的心聲與思想創作的靈感。在這個“大家庭”裡,每一位會員都是訪客,每個人又都是主人,可以客觀的評論、策劃。在這裡,我有了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

二、缺點:

現階段的遠程教育也有一些不足之處。(1)老師進行一對多的講授,這就偏離了現階段所提倡的“以學生為中心,老師為輔”的教育理念。(2)遠程教育培訓,老師與學員之間缺少面對面的交流。(3)靈活的學習方式導致學員“放羊式”學習,學習效果會打折扣。因此,我覺得遠程教育應該與傳統的教育方式結合起來。

三、怎樣營造一個良好的網絡學習環境

如何合理的利用網絡促進學習,同時有效的發揮網絡的優勢,降低網絡學習存在的不足,個人認為:

(1)激發學習動機

教育網站應該激發學習者的學習動機,一方面可使學習者把有限的注意力資源集中到學習內容上,減少不必要的付出;另一方面可使學習者願意為學習付出更多的認知努力,增強認知動力,達到學習的目的。

(2)學習內容儘可能與學習者的真實生活有關

,把枯燥的學習過程融入學習者的實際生活,充分挖掘適合學習者特點和能力水平的內容,激發學習者的學習興趣,引發更多的認知努力。

(3)以多樣化的形式呈現學習材料

根據認知規律,變化的事物更容易引起個體的無意注意。可以通過增加網站的視覺刺激力、互動性改變學習資料的枯燥呆板的形式,充分調動學習者的學習注意力。


韓老師說數學


從目前的大環境來說,網絡上課是沒有辦法的辦法,等到疫情過後,孩子們和老師還是迴歸到學校,迴歸到教師裡去的。網絡上課還是需要很長的一條路要走,學生需要適應,老師也同樣需要適應。至於題主問得公平與否?其實個人覺得只要大環境一樣的話,對於老師和學生而言,都是公平的。這裡有一些孩子可能會受到影響,那些家庭條件比較差的孩子,他們沒有很好的環境上網課,以至於在上課的過程中,不能夠很好的學習。還有一部分的家庭,平時都是父母親自己帶小孩,家裡的老人要麼走的比較早,要麼就是年紀太大,幫不了晚輩帶小孩,這一類型的家庭,目前所面臨的問題是比較棘手的。孩子還小,還不能夠自己搞定網絡上課的連接等問題,還有就是,孩子年紀還小,自律性比較差,所以一定需要一個人在家裡協助他上課,監督他上課,但目前大部分地方都自己復工復產,很多的家長朋友們不得不去上班,沒辦法留下一個人在家陪小朋友,就只能其中一個請假或者辭職。我覺得這個時候,國家以及政府需要給予這一類型的家庭幫助,或者說給企業一點壓力,希望大家都能夠齊心協力的共渡難關。


Emma老師的英語課堂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你的問題是:網絡教學是否公平?筆者是一名老師,這個問題我覺得要從兩方面去看,沒有絕對的公平,也沒有絕對的不公平。

1.從教學內容的角度看,其實是公平的。老師在上網課的時候,教學內容和方式對於每個學生來說都是一樣的,最終的教學效果和質量還要看學生自身的自制力和態度,以及家長的一個配合度,一般學習成績比較好的學生自制力都不錯,上網課的效果非常好,一般效果不太好的都是中等水平的學生,因為沒有老師的監督,加上自身自制力差,爸媽沒有及時監督,導致什麼都沒學到。

2.從教學工具的角度看,其實是不公平的。我們都知道,疫情之前就有很多地方教學水平和師資力量良莠不齊,本身就存在一定的不公平,再加上這次疫情的原因,就會造成更大程度上的不公平,因為有些山區的孩子家庭條件比較差,沒有手機也沒有網絡,根本不具備上網課的條件,有的孩子甚至落下了好幾個星期的新課,也有孩子為了找網絡,跑到山上學習,有的是拿自己的零花錢充流量看網課,這都是問題。城裡的孩子只管學習就行,山區的孩子還要承擔各種學習工具上的壓力,肯定是不公平的。

所以說,沒有絕對的公平和不公平,無論是上網課還是學校上課,都需要學生有自制力和好的態度。疫情期間屬於特殊情況,作為老師我們要認真對待好每一次網課,為學生負責;作為學生,我們要保證每一次網課都有收穫,做好筆記,做好自己的功課;作為家長,我們要監督孩子學習,給孩子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

我們都在疫情中戰鬥,我們都是英雄,為自己加油,我們一定能夠戰勝這次疫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