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你現在開的汽車已經行駛了多少公里?對於自己的愛車你有什麼評價?

小爹俊姑娘


馬自達CX-4,目前開了兩年多,15000公里,剛做完三保。使用下來最大感受就是操控不錯,運動感十足,動力滿足日常使用,目前主要以上班使用為主,油耗7.8,畢竟比較重,5年送10桶原廠機油對於保養來說還說很省錢的。我對於車沒有太高的要求,打算用鋼絲開個十年。



夢笙成長記


索納塔九代、1.6t次頂配的那款,15年11月份上牌,目前是3.6萬公里。

購車,當年是看過帕薩特、邁騰,選擇放棄的理由是,詢問四兒子店的人問是否燒機油?人家跟我說是機油消耗不是燒,nnd騙人,實話實說我能接受,騙人就是你爹媽大小沒教育好。(本人90年當兵就開車)第二就是,必須要加95號汽油。(車是用的,買個奶媽供著費錢)以上兩點也是我最不喜歡德系車的原因。

以前開過索八2.4動力不錯,空間大。所以試駕索九1.6,心裡沒把它當回事,結果呵呵,動力真不錯,真不次於德系1.8t的車。心動往往都是一瞬間的,18萬多裸車(具體多少忘記了),都下來20多了。

用車,優點空間大、外觀漂亮、動力十足、省油(省道和高速5-7升左右,市內費油,堵車8-11升了)。

缺點,天窗異響,中控導航剛出質保期壞了,高壓線總成更換一套。現代的品控差點事,其實那個品牌都差不多。

公里數為啥這麼少?家住石家莊,全國第二擁堵城市,太堵太堵太堵了,上班時間早晨,出小區3-4百米的路,沒有二十多分鐘,根本走不到正路上。從正路到第一個紅綠燈沒有四十分鐘,就根本過不去,有多遠(約五百米)。這點路,電動車最多十分鐘。開車就是折磨

總結,車是不錯,雖有瑕疵但總體滿意。


四娃子5


目前家裡有兩輛車,一輛福特福克斯,一輛雪鐵龍C3-XR,兩輛車都是自己非常喜歡才下手購買的,下面分別談談兩輛車的使用情況,希望可以給您參考。

福特福克斯,來自2012款的2.0L三廂旗艦版,也是進口發動機的最後一批車型,雙離合變速箱在保質期內免費更換,解決了抖動問題,目前行駛7萬多公里,優點太多了:170匹馬力支持帶來超強動力表現,方向盤韌性十足、變速箱靈敏,操控體驗超級優秀;車身用料足、處處透露著厚重感,跑高速相當穩健,開起來踏實;配置豐富,因為是頂配版,除了大屏幕其他都是相當越級的表現,比如併線輔助、加熱前風擋、sony系統、定速巡航、真皮座椅、主動閉合式進氣格柵等等不一一列舉了,關鍵是價格相當給力。缺點也比較明顯:車內異味居然可以保持七八年,真是服了長安;空間侷促,適合倆人乘坐,或者後排做小孩;底盤太低,過爛路要格外小心;車燈太暗,後悔沒有買車時增配疝氣大燈;內飾有幾個地方鬆動,長安做工還是不行。

雪鐵龍C3-XR,來自2018款的1.6自動擋低配,屬於經濟型小型SUV,行駛接近20000公里了,優點主要是:車內無異味,很滿意;空間寬敞,彌補福克斯家用不足的缺陷;方向盤更加輕便了,福克斯是注重操控體驗,雪鐵龍則是純粹輕快;後備箱空間依然超大,車子雖小,各個地方卻很大的承載力;底盤紮實,高速也是比較穩健的;缺點主要是:減震性能差、音響效果差,其他暫時沒有發現。

以上兩款車都是自己一直在開的,體驗真實、評價絕對中肯,希望可以對準備買車的朋友提供一些建議,感謝大家。


貓眼看車


我開得最多的一輛是2017年買的大眾蔚攬380TSI兩驅低配版,配2.0T 220馬力發動機+6速溼式雙離合,目前開了4萬多公里。這車現在在北京的裸車價已經不到20萬,擁有強勁的動力、喜人的油耗、超大的後備廂,賣合資的價格,是我認為最值的一款進口車。出於對它的喜愛,我早就整理了非常詳盡的優缺點報告,而且我這人主張實事求是,絕不會因為自己喜歡它就無視它的缺點。這樣也好供對蔚攬有興趣的車主參考。

我的評價涉及內飾、乘坐、裝載、駕駛多個方面,一項項來說。(以下圖片摘自我自己的知乎賬號)


內飾及功能操作

大眾車的內飾一向古板不討喜,但B8蔚攬這個內飾我個人是比較喜歡的,但如果換成桃木飾條就算了,這也是我當初PASS邁騰的第一主觀原因(邁騰中高配都是桃木飾條)

上圖為蔚攬內飾,下圖為邁騰內飾


優點(權重不分先後,下同):

1.儀表盤顯示內容豐富,界面佈局合理,關鍵信息直觀醒目,便於掌握車輛的狀態。大眾/奧迪對車速表的不等距設計我還是很喜歡的。很多車0-120km/h指針跨度還不到90度,相當於速度表大半幅面積都是用不上的,雞肋。另外,有些大眾車的儀表框鍍鉻裝飾會反光,但蔚攬沒有這個問題。

2.自動大燈是標配,雖然都叫乞丐版,但蔚攬的基礎配置可以比肩同年款的邁騰豪華版,兩車的差價其實只有2萬多,這還是在蔚攬價格中包含了5-6萬關稅的情況下。而且蔚攬的自動大燈開關時機比較正常,不像我的帝豪EV有些神經質,大白天下穿不到10米款的立交橋就一開一關。

3.後視鏡功能完備:左側防眩目、電加熱、電摺疊(含鎖車自動摺疊)、倒車鏡片自動下翻(右側),停車時非常實用。當後視鏡調節旋鈕轉到R時,可以激活倒車後視鏡自動下翻。

蔚攬倒車後視鏡自動下翻功能演示

4.一鍵啟動按鈕無論手感還是樣式都確實很有精緻感,比整體內飾有檔次。

5.內後視鏡標配自動防眩目,有效應對後方的遠光狗,薄邊框設計也討喜。


6.後裝的原廠倒車影像,我裝的時候1800元,現在居然跌倒950元(哭暈)。這東西工程量不大,是很值得加裝的配置,但是20多萬的新車不標配讓人唏噓。倒車影像有4種顯示模式,帶隨動軌跡線,下圖為標準模式。大眾經典的翻蓋式攝像頭防塵防雨防逆光,還節省空間



7.中控屏幕不大,但功能和信息異常豐富,支持Carplay,可調內容很多,並且菜單邏輯清晰,上手難度很低。


缺點:

1.除了主駕駛之外,其餘車門都不能單獨控制門鎖(奧迪就可以),有時候不太方便。

2.作為旅行車居然沒標配最基礎的定速巡航,雖然我並不愛用這玩意兒,但它好歹能幫我測勻速油耗。


3.排擋杆阻尼感很好,各個擋槽都很清晰。但周圍的8個鍵位太浪費了,即便頂配蔚攬也只能用到3個按鈕,頂配邁騰也只能用到4個(右下角是給邁騰電動遮陽簾準備的),其他4個位置全系都是空的。如果在這個區域本身設計的功能就不夠多,預留著這麼多空位幹嘛,既浪費空間又掉檔次。


4.邁騰和蔚攬沒有提供眼鏡盒,起初我還以為是設計上沒有預留。但後來發現和它們套用相同內飾的全新CC卻有眼鏡盒(下圖),說明這本是可以提供的!


5.MQB車型套娃的空調面板,分區很清晰,操作方便,但旋鈕轉起來是輕薄的噠噠噠聲,缺乏阻尼,還不如家裡滾筒洗衣機的旋鈕手感好。而且這麼多按鈕竟然沒有一鍵關空調的操作,要麼按旋鈕上的menu鍵進入空調菜單後在多媒體屏幕上點off,要麼把風量旋鈕逆時針擰N下(N為風量檔位),而且擰快了系統識別速度還跟不上。更有意思的是,我試過好幾款採用這個面板的MQB車型,每款車的旋鈕手感都不太一樣。

如上圖,你需要按空調面板上的“menu”後,中控切換到這個界面才能快速關閉空調


6.電子手剎後方的細長型儲物格尺寸尷尬得很,除了鋼鏰兒之外任何車內常用的物品都放不下。


7.排擋杆前方是菸灰盒和點菸器,也放不下什麼常用物品,所以整個中控區域沒有一個合適放手機或卡片的地方,除非犧牲放水瓶的位置放在杯座的滑蓋上。不過現款車型已經把點菸器挪到了電子手剎後面的儲物槽裡,原菸灰盒的位置變成了一個無線充電座。


座椅和後備廂

所謂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在體驗過同級別比較舒適的座椅後,蔚攬的座椅我只能給箇中評。

優點:

1.主駕駛帶腿託,可以把坐墊加長到55cm,提高對大腿前端的支撐,長途自駕遊特別受用。腿託好像是德系進口車的普遍特色,A4旅、A6旅、標軸5系都標配



2.前排座椅包裹感,尤其側翼支撐力較強,過彎時身子不容易東倒西歪。

3.作為標軸車型,蔚攬後排腿部空間肯定沒邁騰那麼奢侈了,不過對180cm以下的人來說夠用沒問題,一點兒不擠。因為旅行車平直的車頂造型,蔚攬頭部空間比邁騰好。


4.後備廂容積絕對是蔚攬作為旅行車的第一大亮點,標稱容積650L,和高一級的A6 Avant相當,而且格局規整,高度和縱深都很驚豔。放倒後排地板是純平的,地臺和尾門開口等高,可以直接當大號單人床用。最大的遺憾是低配車沒有電尾門,以大多數妹子的力氣開關後備廂有些吃力。

常規空間:深*寬*高=1130*1000*700mm,放倒後排進深達到1980mm

放倒後座的最大進深接近2米,睡一般成年人綽綽有餘。鄙人177cm身高親測。


缺點:

1.副駕駛8向全手動調節,而且大眾至今還不肯放棄反人類的旋鈕式靠背調節,差評!

2.前排坐墊側翼過硬,上下車會覺得有點兒硌腿。

3.坐墊又薄又硬、靠背角度偏陡、坐墊長度略短,舒適性並不好。雪上加霜的還有大眾慣用的前扣式頭枕,把脖子和頭部進一步向前推,駝背式坐姿。這一點還不如主打運動牌的3系。

後排坐墊長度只有47cm,這對170cm以上的人來說不足以支撐到膝蓋窩


4.受預留的四驅佈局影響,後排中央地臺很高,坐中間的人只能把腳放兩邊,名為5座車,其實只能舒舒服服坐4個成年人。

5.對於20多萬的車來說,這個後排扶手無論樣子還是功能都太簡陋了,有點兒糊弄事兒的架勢。


6.全景天窗之前就吐槽過一次,遮陽簾太薄了,到夏天就是個大浴霸,身上再涼快,頭頂還是烤得慌。大眾所有全景天窗的車都是如此。同樣有全景天窗的10代雅閣和3系GT,遮陽用的是不透光的硬質材料,就沒這個問題。要不是中國市場配置固定沒得選,我寧願把全景天窗的錢換成無鑰匙進入、LED大燈、電尾門、倒車影像之類的實用配置。

上圖是蔚攬的全景天窗,下圖是雅閣的全景天窗


全尺寸備胎的利與弊

  • 窄胎太坑爹

乞丐版蔚攬配備的是215/55 R17自封輪胎,胎面內側的自封膠可以保證輕微扎胎不漏氣。區區215mm寬度對於220馬力的前驅車來說實在太窄了,完全招架不住1-2擋油門輸出80%以上時的強大扭矩。

我有一次冬天測0-100km/h加速,彈射起步超過2000轉必打滑,ASR已經關閉的前提下,S1擋80%油門剛過3000轉就被強行升檔,然後在S2擋全油門從2000轉生拔到紅線的過程中還有4次打滑斷油。我先後嘗試了3次,最終只跑出8.12秒的成績。考慮到毀車問題,像我這樣的私家車主可能永遠都不能自測出這車的真實加速水平。我甚至在地庫坡起都出現了不下5次響胎,不知道廠家怎麼想的,人家1.4T高配的高爾夫和A3都配225mm的胎。


  • 全尺寸備胎還是香

全尺寸備胎成本高(肯定要加到車價裡)、空間佔用大不可否認,但我覺得它對於長途出行還是比小備胎更實用。因為換胎後行駛不用受太大限制,即便是前輪紮了也不用把後胎挪到前輪,把備胎換到後輪這麼麻煩。畢竟容易用到備胎的往往都是長途和高速行駛,真到了不方便補胎換胎偏遠地區,全尺寸備胎不犧牲速度、操控性和安全性就能直接帶你回家。而小備胎只適合開到附近的輪胎店應個急,還要限速80km/h。

我去年就有一次類似的經歷,有一次週二上班半路上發現被扎(多虧選裝了直接胎壓監測),於是趕緊停到路邊不礙事的地方,用隨車工具把備胎換上就開走上班了。要說這根釘子真特麼會挑地方,剛好位於自封膠的邊緣是。我工作日沒時間跑輪胎店,索性就用備胎踏踏實實開到週末才把胎補上。當然,備胎始終是備胎,補上之後我就讓它坐回替補席了。


駕駛體驗喜憂參半

  • 優點:

1.歧管、缸內混合噴射的完全體第三代EA888(臺灣和土澳還有280馬力的究極體)2.0T發動機,最大輸出220馬力,扭矩350Nm。配合傳動效率很高的DQ250 6速DSG,絕對動力性確實相當強,高速超車仍不疲軟。日常駕駛2500轉以內可以滿足80%的動力需求,3000轉以內就可以滿足95%的動力需求。

2.雖然只有6個前進擋,但1-6擋傳動比範圍比較大,6擋120km/h轉速才2000,和優化齒比之前寶馬8AT的8擋差不多,80km/h以內則幾乎用不到6擋,有利於省油和NVH。下圖是80、100、120km/h檔位和轉速對比


3.長上坡時變速箱會很聰明地調高換擋轉速,延遲升檔、提前降擋,不需要S擋也能滿足動力需求。

4.油耗是挺省的。4.2萬公里總平均油耗也才百公里7.77L,總油費將近22300元,摺合每公里油費5毛3,這還是加95#油的費用。單程表顯百公里最低4.9L,單箱油最低百公里6.6L。眼下還沒完全入夏,最近3個月的平均油耗是一年中最省的,才7.21升/百公里。這些全都是我用加油量除以公里數算出的實測值。而且跑出這樣的油耗不需要以犧牲動力為代價。恰恰相反,我最反感開龜速車,只要路況允許,我都是儘可能壓著最高限速跑,這樣其實更有利於省油。我喜歡用油門控制車速,提前預判路況,避免不必要的踩剎車。

5.蔚攬的油箱也很大,標稱容積66L,實際上油表亮燈的時候加油就能達到標稱容積了,最多一次加過73L,跑長途經常可以續航1000+km,很安心。

6.泊車雷達又快又準,行車過程中車距過近還會自動激活。這是大眾一貫的優點,反應快,識別精度高,靈敏度高,探測範圍大,聲音提示性很強,能夠讓你準確把握障礙物的位置,就算有熊孩子從車前後跑過也能感應到,界面上帶有模擬軌跡線,對新手相當友好。正前正後方的4顆雷達最遠探測距離為2米,分成11擋提示頻度,斜前方和斜後方4雷達的最遠探測距離為1米,分成4擋頻度,前後雷達可以分別調節提示音調和音量。


  • 缺點:

1.變速箱存在幾個雙離合經典的闖動和頓挫,我之前已經整理成文了,歡迎移步下面的鏈接查看。https://www.toutiao.com/i6491912049432461837/

2.油門線性欠佳,輕踩不愛走,深踩又容易竄,踩到某個臨界點動力會突然爆發,不太好控制急加速的火候,只是沒1.4T那麼明顯。

3.由於離合器接合過程,起步頭1-2秒不如同等甚至稍遜動力水平的AT車提速快。

4.發動機在1000-1300轉區間給油會有明顯的激震和噪音,經濟模式的NVH不如D擋。

5.坡起時因為半聯動相對吃力,如果給油不夠果斷精準,整車抖動會很明顯。

6.蔚攬的靜態隔音只能算同級別中游水平,中高速的風噪和胎噪抑制得不太好,車速100km/h左右是個風噪分水嶺,超過這個速度風噪會驟然增大。

風噪主要來自後視鏡與A柱之間,車速達到100km/h時陡增

7.底盤和懸掛對餘震和橫擺的抑制非常差,過中大型起伏會有好幾下餘震,斜著過減速帶後車身更是左右擺個不停,快速連續小顛簸也會導致車身擺動,只有把DCC底盤調到運動模式才能緩解一些。作為對比,3系和10代雅閣的底盤就很有韌性,濾震既能一次到位,又不生硬,更顯高檔。

8.Autohold標定得不好,介入和釋放過於生硬,還不能在N擋狀態使用。

9.啟停系統在時速低於7km/h且剎車踩到1/3以上時就會熄火,很不適應,整體的工作邏輯仍然不夠智能。我的用法是上車先按一下把它關上,需要熄火的時候手動激活,再次起步之前再按一次重啟發動機,這是最好用的方法。

以下兩條叫優點或缺點都不合適,只能算是特點。

1.因為是剛性傳動,雙離合鬆油門帶擋滑行距離比大多數AT和CVT要短,換句話說就是減速力道相對明顯,開慣了日系AT和CVT的人要適應一下。

2.蔚攬這臺雙離合有一些工況犧牲換擋速度來換取平順性,這跟駕駛風格關係很大。大致來說,你的油門踩得越穩(不是車速穩,是踩踏板的幅度穩),換擋動作越乾脆、越堅決。如果你踩油門總是虛實不定,深一腳淺一腳,變速箱就只能靠拖慢換擋速度來保證平順性了。


總結

雖然我對蔚攬產品力方面的評價褒貶參半,但在2019年,我這款380TSI兩驅舒行版(2.0T低配)在北京的裸車價已經下探到20萬以內,只比同價位相近配置的邁騰貴了不到兩萬塊。全款落地不到25萬就能買到一款進口B級大空間、強動力旅行車,我覺得蔚攬的產品力還算值這個價,畢竟早幾年,“性價比”這個詞對於旅行車這個小眾細分領域簡直想都不敢想。

關於雙離合的問題,老實說,要是跟標定優秀的AT和CVT比,DSG在起步速度、低速平順性方面確實有結構上的劣勢,天天堵車、平均車速總是低於25km/h的人確實不宜買雙離合車型。但要跟其他品牌的雙離合車型比,大眾的調校可以說是標杆的級了(奧迪總體上更好一些),蔚攬這臺6速雙離合起碼換擋邏輯清晰,起步平順、駕駛性方面沒有硬傷。極盡雙離合能力所及地兼顧了換擋速度、平順性和省油的平衡。


學究又不正經的雜貨鋪


你現在開的汽車已經行駛了多少千米?對於自己的愛車有什麼評價?

♛本人的車還是2011款一汽馬自達6。八年使用起來還是很不錯的。車是為人服務的,同時它也會看人下菜,見風使舵,你不把它當一回事,它會故弄玄虛給你耍酷。談本人的老馬自達6說是愛車有一點扯,只是覺得它跟隨本人這些年來一直忠心耿耿,沒有一點撒嬌賣萌的感覺。見下圖所示。

♛今年是進口車、國產車、合資車的嚴冬。銷售狀況都不太好。按照現在汽車的銷售價格,與8年前的價格對比,除沒有中控屏、定速巡航IDIS智能駕駛系統、自動分區空調、胎壓監測外,其它應該有的功能都有。

♛車再好也僅僅只是一個代步工具。當時出來的時候購買,落地價還要19.5萬大洋。如今本人想更換一款車它要很多錢,而這一款車雖然開了125585千米,一直很正常,沒有一點異常聲音。沒有理由將其變成二手車賣掉。

因為二手車不值錢了。還有一點就是每年需要年檢。因為它是國四排放標準。

老式馬自達6車當時沒有中控屏、倒車影像、胎壓監測這些新技術。都是自己慢後安裝的。

♛馬自達6車身不是很重,僅為1427kg;搭載的2.0的自吸發動機還馬力可以,沒有盛油的現象存在,並且加速性能很好。方向感特別細膩,操控感覺相當好,過彎很強,高速底盤挺穩,如果再厚實點就好了,總之這車很好開。

♛當時設計這一款車定為B級轎車,所以在空間與同級中表現一般,不過馬自達6車主在空間方面的滿意度很高,大家表示空間大小比較合適,但反映座椅乘坐的舒適度不是特別高,車內用料做工一般,但是沒有任何異味。

♛由於現在賺錢比較難,想更換一款現在生產的車,摸了一下荷包,郎中羞澀不敢輕易下手。也沒有覺得老款馬自達6也沒有什麼毛病。何必在意更換呢?再等一等吧。待兒子賺了大錢,給老子換一輛四個圓圈⭕的新款奧迪玩一玩吧!

不離不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再者我現在的馬自達6車況很好,按照我開車的習慣,至少還可以往30萬千米跑。所以我會一如既往地伴隨著它通向我人生旅途繼續前行。


知足常樂0724


第一部車7萬多公里,第二部車一年了也是快七萬了!公里數無所謂,主要確實很方便!



星速Laviy


我的第一輛車,目前3萬多公里,動力隨叫隨到,也很省油。雖然是自己第一輛車,但保養及時到位,對車輛的使用也很注意,俗話說7分靠養,一點不假,有時候去保養會看到很多新奇和有趣的事,瞭解下來不外乎是車主保養不及時,甚至很多人沒有養護意識,對車輛基本知識瞭解極度匱乏,那也就不奇怪車輛趴窩和損壞了,你怎麼樣對待它,它也會回饋給你,同時這恰恰也是反應車主是一個什麼樣人的部分寫照


我就是很淘氣


本人的第一輛車是哈弗H6,開了算是一年半吧。每天也就是上下班用,總共也就開了一萬二,說不上有多好這車,但也絕說不上壞,我很滿意。


人生苦短141607278


4萬 感覺定力衰減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