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7 首任龍川縣令趙佗,是如何跟河源結下不解之緣的?

首任龍川縣令趙佗,是如何跟河源結下不解之緣的?

首任龍川縣令趙佗,是如何跟河源結下不解之緣的?
首任龍川縣令趙佗,是如何跟河源結下不解之緣的?

在河源客家文化公園裡,有32座名人名賢雕像,包括我市現轄各縣區歷史上在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領域取得較大成就、產生了較大影響的本土俊傑,一些雖非河源籍但在河源為官從政、遊歷傳學或戍邊屯兵等產生了較大影響的人物。

司馬遷雲:“列傳者,謂列敘人臣事蹟,令可傳於世。”河源地處粵東北,歷史上湧現了不少可傳於世的人物,並不一定都是“人臣”,也可能是普通讀書人或普通民眾,但他們都有著可堪傳世的事蹟與精神。在辛亥革命時期,第一、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河源大地上湧現的仁人志士、無畏戰士,也是堪為作傳者,其戰鬥經歷亦堪記錄。2020年,《河源日報》推出“河源人物誌”系列報道,敬請廣大讀者垂注。

首任龙川县令赵佗,是如何跟河源结下不解之缘的?趙佗是龍川、河源、廣州乃至嶺南歷史上一個最值得濃墨重彩大書特書的歷史人物。他在任龍川縣令、南越王期間,使古龍川越人從原始社會末期跨過奴隸社會直接進入更高一級的社會形態——封建社會,極大地推動了古龍川大地及嶺南地區的文明進程。首任龙川县令赵佗,是如何跟河源结下不解之缘的?從中原來到嶺南的趙佗,使原本“蠻荒矇昧”的嶺南開始了第一次大規模的開發,在政治、經濟、文化上都獲得了飛躍式發展。趙佗細心呵護了早在新石器時代以前就萌動綻放的嶺南文化的嫩芽,並大量施予了中原文化中有益的養分,為兼具中原文化與海洋文化之美的嶺南文化的形成、發展打下了堅實牢固的基礎。
首任龙川县令赵佗,是如何跟河源结下不解之缘的?

01 尋找趙佗

2018年4月上旬,一彪人馬扛著鏟子、鋤頭等沿用數千年的勞動工具,和一些新近出現的高科技器材,蜿蜒地朝著東源雙江牛頸筋嶺進發。他們順著曲折迴轉的山路上嶺,約摸30分鐘後,到達了傳說已久的“趙佗故城”遺址。他們是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派員,會同河源市博物館、廣東省核工業地質局二九二大隊的工作人員,他們要對“趙佗故城”遺址進行考古勘探與測繪。

這座“趙佗故城”,坐落在逶迤幾十公里的牛峙山的其中一個山嶺上,海拔436米,位置頗為險要,南北兩邊多是懸崖峭壁,若非猿猴,無法攀登。

這座古城,有縱橫數層青磚疊砌成的厚厚牆基,還有壕溝、石桅杆、城門、城牆、石獅、水井等,分明就是一座軍事古堡,按照清代的《河源縣誌》記載(專家分析縣誌在傳抄時有漏字與錯訛),這不是趙佗練兵之地是什麼?

然而,勘測發現,這座總面積3700平方米左右的古堡,並非神秘且強大的秦漢王朝的軍事工事,只是明代嘉靖二十一年知縣劉瑋設立的城堡,主要用以防範強盜,至遲在清乾隆時期已經廢棄。雖然證實了這座城堡並非趙佗所建,但趙佗在河源(古龍川之地)留下有什麼遺址,卻再度引起了不少市民的猜測與關注。

這個叫趙佗的河北正定人,是令具有一定文化修養的河源讀書人感到神秘莫測又相當神往,但普通河源民眾,對他的名字卻是相當陌生,甚至幾輩人都沒聽說過的一個人。

歲月飛馳,時間來到2008年。時任河源市委書記陳建華,在河源建市20週年時提出了“兩地文化”(河源是嶺南文化發祥地之一、中國革命策源地之一)論斷,那位2200多年前踏足古龍川並影響2200餘年的趙佗,便再度走入河源人視野,甚至成為一種文化的象徵。

趙佗成了河源家喻戶曉的知名人物。在河源的街道上,一些房地產商甚至在大門之側擺上趙佗的巨大頭像雕塑。這些雕像,以趙佗的中老年為塑像年齡,是有著長長鬍子、目光堅毅的中年戎裝男子。其實趙佗來到河源的時候,正是他青年時期。

02 開掛的人生

公元前218年,那個英武的青年帶著初生牛犢不畏虎的精氣神,跟著他的主帥任囂,乘坐樓船,順著水路來到嶺南,經過連場驚心動魄、曠日持久的秦定嶺南之戰,最終將嶺南納入了大秦版圖。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在嶺南設置桂林郡(今廣西大部分地區)、象郡(今越南北部與廣西一部分)與南海郡(今廣東大部分地區)。

這個男人,將他的餘生都留在了嶺南,開創了前所未有的大事業。不久後,趙佗因避秦滅而建立了南越國,其領地之大,還囊括了現今越南的一部分。

被秦朝廷任命為首任南海郡尉的任囂,將趙佗留在了龍川,任他做了首任龍川縣令。

任囂和趙佗,在秦始皇三十三年,也就是公元前214年,分別建立了番禺城(今廣州)和龍川城。龍川城的建城,比廣州建城還早了14天。龍川城,是嶺南有史料記載的最早城邑(《中國新聞週刊》,2008年22期,鄧小夏 李韻)。

趙佗選擇今佗城作為他治龍川縣之首府,是看中它比南越其他地方基礎要好。佗城三面環山,東臨大江,且處於古龍川中心地帶,可利用水道到達龍川所轄的絕大部分地區。

趙佗在嶺南筑城好幾座,但佗城是他最早築的城。直到1949年之前,佗城一直是龍川縣城,也是東江重要都邑。

最早的龍川城並不大,是座方形土城,範圍東至今老城街,西到城頭,南到縣前街,北至北角塘,周長不過約800米。

趙佗在龍川經營了至少6年。

他剛剛赴龍川上任時,才被他打敗的古龍川越人用又疑又懼的目光看著他,以及他手下眾多的將士。

趙佗手下的將士,也像今天發達國家人士看落後的土著居民一樣,帶著些許輕蔑,斜睨著那些短髮參差、滿臉塗畫,渾身上下沒幾塊好布的古越人。

衝突的發生,不可避免。

但趙佗就是想要避免發生衝突。

年輕的趙佗開始大興調查研究之風,深入越族地區,瞭解越人風俗民情。在掌握了大量調查得來的情況後,他制定了一個政策,有效地將以堅兵利器平定並留守嶺南鎮守縣治和邊關要塞、屯墾戍邊的秦軍,同“好相攻擊”的當地越人之間看似不可調和的矛盾,化解於無形。這個政策,就是“和輯百越”。

治安得到了保障,趙佗也就放心地去經營龍川了。因為他的精心治理,古龍川成為閩粵贛接壤廣大地區的政治中心。

這個龍川縣,和現在的龍川縣管轄的範圍之大不可同日而語。那麼,這個早在公元前214年就設縣的龍川,當時都管著哪些地方?

時龍川縣的範圍包括今廣東東部大部分及福建東南角部分地區。東至九連山,西至福建雲宵、詔安、漳浦縣,北接江西、福建地界,南臨南海,正好位於三省(閩粵贛)咽喉中心地帶。歷史學者史為樂甚至認為當時龍川縣的範圍是否僅限於此,或者說,趙佗初期控制的地盤是否僅在此範圍內,還很難說。因為由龍川向北,沿東江及其上游之尋烏水至今江西省尋烏縣,當時趙佗通過水道很容易控制這一帶。所以,古龍川很可能包括今尋烏縣地。而據《清一統志》記載,今粵北仁化縣北九十里城口鎮有趙佗城,所以古龍川的西界在何處也值得研究。龍川舊志載,龍川“居郡上游,當江贛之衝,為汀潮之障,則固三省咽喉,四州門戶”,為“水陸之要道”。

古龍川擁有這麼大的地界,經濟不斷髮展、人口不斷增多,賦稅也在不斷增加,後來乾脆就不斷地析土分縣。

為什麼要把古龍川分這麼多個縣?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為了多增田賦。如《松江府志》雲:“田賦百萬,非一令所能經理。”龍川析縣,說明該縣已是一個民政事務繁雜、稅收事務繁重的大縣,為了更好地發展和更多的稅收,勢必要分土設縣。東晉時,從龍川縣析出綏安(今福建雲宵一帶)、海陽(今潮州市東)、潮陽(今潮陽市西北)、海豐(今海豐縣)、欣樂(惠陽縣北)、興寧(今興寧、五華等地)等縣。南朝齊武帝永明元年(483年),龍川析置新豐、河源、陸安(今陸豐);隋文帝開皇九年(589年)置循州總管府於龍川……

讓我們回到趙佗治理下的古龍川。

這位被毛澤東稱為首位南下幹部的趙佗,都做了些什麼?

正史記載不多,但從其他古書記載中可見,具有了一定文明基礎的古龍川,縣令趙佗在任上得以推行許多促進龍川文明發展的措施,設置政區、移民實邊、開墾山林、修築城池、興教辦學、推廣中原文化,做了許多開拓性工作,使古龍川成為南越國的一個先進地區,並帶動整個東江流域的開發。

唐朝龍川人韋昌明在《越王井記》用“草木漸包,墾闢定規制”來描述,說趙佗作為縣令,親自帶領民眾篳路藍縷,開墾田地,發展生產。

越地初開,人口稀少,社會經濟落後,需增加人口,發展生產,穩定社會,鞏固政權。同時,也為讓南下將士在南越大地上安居樂業,趙佗上書秦始皇,請求派遣沒有丈夫的女子到龍川,“以為士卒衣補”。秦始皇便徵召了1.5萬女子前往南越。

出現這支有組織的女性移民隊伍,在嶺南歷史上尚屬首次,對推動漢越民族血緣交流和融合起到了重要作用。至於這些女子是否全部到了嶺南,不得而知。但此事說明,趙佗非常重視龍川地區的開發。現在佗城有姓氏179個,可見佗城人仍是來自全國四面八方。

趙佗既致力防範越人反抗,又採取“和輯百越”“漢越雜處”方針,從尊重越人風俗習慣開始,提倡漢越平等,極力安撫越族,勸導士兵在當地養兒育女,促進漢越同化。

這些新移民,帶來了中原地區先進的經濟、文化、軍事、政治、思想、農業、冶鐵業、手工業技術等等,與當地人一起開發龍川乃至整個嶺南,傳播中原文化,融合當地文明。秦朝前,越人刀耕火種,生產力水平低下。平定嶺南後,引進中原先進生產技術,尤其是鐵器工具的使用,使開墾荒地、興修水利、深耕細作等各方面得到推行。而趙佗,無疑是這些先進技術推廣的發起者和組織者。

龍川地下水豐富,趙佗令鑿井以灌田。佗城現存的越王井,《全唐文》稱,“井圍二丈,深五丈,雖當亢旱,萬人汲之不竭”。打井作為一項水利工程,而且是從北方引進的一項技術。學者司徒尚紀稱:“這恐怕是嶺南打井的最早記錄。”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卷三十七說:“泿水又逕博羅縣,西界龍川,左思所謂目龍川而帶坰者也。趙佗乘此縣而跨據南越矣。”

趙佗後來稱南越王,治理南越67年,使南越國“甚有文理”,“粵人相攻擊之俗益止”(《漢書·高帝紀》)。觀照他的一生,龍川不僅是他開發嶺南的試驗田,也是他播種中原文化的試驗田。

“在龍川的6年多時間裡,趙佗從一個年輕將領轉變為一個成熟的政治家。”歷史學者黃淼章說。

公元前207年,接任南海郡尉的趙佗立即讓橫浦、陽山、湟溪三關守軍趕緊卡斷秦朝新修的通往嶺南各地的通道,好讓五嶺以外的各路諸侯進不來,以聚兵自守,使中原戰火不能蔓延進來。

趙佗繼任南海尉後,在繼續推行秦王朝政治制度的同時,還推廣了在龍川實行的“和輯百越”的民族政策,並使其逐步完善。

公元前206年,秦亡,天下大亂。

地處南海郡上峰的桂林、象郡也趁亂建國立王,給南海郡的穩定帶來很大威脅。司馬遷指出:“甌駱相攻,南越動搖。”趙佗迅速擊並桂林、象郡、嶺南三郡併為一體,在政治上歸於一統。於是南越國建立,趙佗自稱南越武王。

趙佗此舉,避免了嶺南地區重新出現百越的分裂狀態,避免了中原地區遭受的多年戰爭之苦。這對嶺南地區百姓的安危以及經濟發展,是有利的(見白壽彝總主編的《中國通史》)。

劉邦建立漢朝,中國統一後,趙佗歸漢。他對嶺南文化奠基併成形及促進國家統一作出了重大貢獻。《粵記》曰:“廣東之文始尉佗。”

03 穿越時空的紀念

趙佗為龍川縣令,在今佗城設縣治後,佗城即成為粵東重鎮,曾為歷代縣、州、郡、路治所,除南朝陳時縣治一度北遷外,歷代龍川縣治都設於龍川城(今佗城)。在龍川解放前,佗城仍然是龍川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如今佗城還有越王井、越王廟,及與趙佗有關的遺址遺蹟如故城舊基、趙佗故宅、趙佗臺、趙佗駑營處、趙佗跑馬射箭的馬箭崗、秦時北人後裔任姓住宅舊址等。

民國三十年(1941年)為紀念龍川首任縣令趙佗,龍川城改名為佗城。佗城是廣東首批公佈的11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在趙佗的老家——石家莊新華區趙陵鋪,建有一座佔地面積約5.33萬平方米的趙佗公園。

1998年,由文化部華夏文化促進會客家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國秦漢史研究會及市、縣人民政府、龍川縣政協、香港崇正總會聯合發起、主辦的“客家先民首批南遷與趙佗建龍川2212年紀念學術討論會”在龍川召開,論文集《佗城開基安客家》的前兩篇序,由香港崇正總會原會長兼理事長黃石華、張克明撰寫,中國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長張海鵬亦為之作《序三》。趙佗的歷史功績再度被世人銘感。

10年後的2008年2月23日,龍川縣舉辦了“紀念建縣2222年——客家古邑人文龍川”大型研討會,北京、武漢、廣州等地的20多名專家、學者到會,趙佗在龍川置縣的意義和貢獻、趙佗文化與建設和諧社會、趙佗選佗城為縣治之地的依據成為熱議話題。

2010年4月下旬,龍川佗城,召開了為期3天的“趙佗與客家文化”學術研討會,來自廣東省的20多位人文、歷史、考古界的專家學者等齊聚一堂,熱議趙佗對客家文化的貢獻和如何進一步保護與開發趙佗遺址等議題。研討會上,專家學者認為,趙佗與客家文化和人文精神密切相關。

記者:凌麗、黃贊福

首任龙川县令赵佗,是如何跟河源结下不解之缘的?首任龙川县令赵佗,是如何跟河源结下不解之缘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