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2 比李白小12岁,苏轼曾在上面题诗的千年古琴,刚刚在日本被弹响

有一张琴,是唐朝开元年间四川制琴世家雷氏第一代雷威制作,据考是公元756年唐玄宗李隆基第三子唐肃宗继位大典上所使用。

琴腹内甚至也有铭文,其中一个写的是“开元三年斫”。即公元713年,唐玄宗开元年间,这时正是中国历史上唐朝经济发达文化繁荣时代。这一年李白12岁,杜甫1岁,49年后白居易才出生。

琴上刻有着名诗人、画家兼书法家苏轼的签名和一首短诗:“霭霭春风细,琅琅环佩音。垂帘新燕语,沧海老龙吟。”并有北宋著名诗人黄庭坚的落款。

比李白小12岁,苏轼曾在上面题诗的千年古琴,刚刚在日本被弹响

九霄环佩

这张琴就是九霄环佩。古琴声音温劲松透、纯粹完美,形制浑厚古朴,被视为“鼎鼎唐物”和“仙品”。

琴上铭文刻于不同时代,也反映了它所经历的年代。写于琴底最上面的“九霄环佩”和刻着“包含”的大印,为最早的刻文,大概是出于唐代,而其他的题跋及腹款则是后来刻的。比如“诗梦”便是著名古琴家叶赫那拉·佛尼音布在十九世纪末为其书斋所题名。最后一段铭文,在凤沼下的“楚园”印,出自1920年代,为收藏家刘性世珩藏品屋之名。50年代时该琴由私人赠予故宫博物馆。

比李白小12岁,苏轼曾在上面题诗的千年古琴,刚刚在日本被弹响

后来“九霄环佩”这个名字渐渐普遍起来,全世界只有不到20把唐代古琴传世,其中名为“九霄环佩”者四把,一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一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一在辽宁省博物馆,一为何作如收藏。

2019年10月,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举办《国宝音乐会》,其中,著名古琴演奏家李祥霆所用,就是何作如所收藏的唐代九霄环佩。

比李白小12岁,苏轼曾在上面题诗的千年古琴,刚刚在日本被弹响

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李祥霆先生现场演奏

关于“九霄环佩”,还有一段插曲。得到“九霄环佩”后,何作如先生广邀古琴名家前去弹奏。很多人在试弹后都表示它的音质不好,认为已经不适合弹奏,只能作为文物。何作如后来找到李祥霆,没想到在李祥霆手中,“九霄环佩”再现天籁之音。从那以后,只要李祥霆需要,何作如就会派人把琴送来,免费供他使用,李祥霆也成了“九霄环佩”的唯一演奏者。

李祥霆对“九霄环佩”十分珍视,只有遇到特别重大的场合,他才会借用这张价值连城的千年唐琴。本次活动承办方工作人员称,他们也很想试着演奏一次“九霄环佩”,不过只要轻轻一碰古琴,李祥霆“就会皱起眉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