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如何看待小學生超前學習?

成長路上有鵝娘


現在的學校的大綱要求,真的很低。對於智力開發比較充分,同時學習主動性較強的孩子,超前學習是必須的。


這裡的超前學習可能需要說明一下,不是簡單的照著課本學習,認識大量的接觸新的事物,包括各種概念以及運用。


例如,小學沒有學習物理化學,但是我們就不能夠給孩子做這方面的引導嗎?答案是肯定的。美國的不少課外書,已經有了baby版的量子力學和有機化學了。

所以不是不能超前,而是如何超前。

數學方面,儘快掌握好四則運算,瞭解方程的運用,對於很多疑難問題就可以輕鬆搞定了。

語文方面,今早訓練孩子的寫作和閱讀能力,培養孩子的獨立思維,也是一種合理的超前。難道我們非得按照學校的要求寫小作文?我見過很多孩子,三年級就能完成幾千字的作文,這也是一種超過大綱的能力。

英語方面,克服國人最欠缺的聽說能力,也是一個比較有價值的點。要想讓孩子國際化,拓展視野,英語的學習也是非常重要。當然,如何學習英語,我在另外一篇帖子裡面已經詳細說了三個原則,這裡簡單列出來供您參考:可理解輸入,合適的材料,持續的積累。


合理的超前學習,對孩子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包括解決問題的能力,都是有好處的。當然,有部分家長可能會說:我的孩子要是學會了,上課不聽課怎麼辦?上課走神做小動作怎麼辦?

這就涉及到了孩子學習主動性的問題,培養好孩子的學習意識和習慣也同樣重要。孩子能夠自學,那麼就不存在一定要上課跟著老師的步調的問題。如果孩子真的都會了,完全可以跟老師溝通,讓孩子獨立寫自己的練習冊即可。這裡,關係到一些家校溝通的方法,方法都是實踐出來的,每個地方都不一樣。

最後,我在文中說的超前學習,不是讓孩子到輔導班把課程先學一遍,這一點務必注意。如果是這樣,那麼孩子的興趣可能很快就磨沒了。超前學習,建立在孩子主動學習之上,其實是鍛鍊孩子自學能力的一個方式,而不是超前“灌輸”。這一點,必須特別注意!


翼翔老師的兒童教育


如何看待小學生超前學習?我覺得這個話題非常有價值和探討的意義,概括起來,人們對此的看法主要有以下三點:

第一,拔苗助長說

所謂提前學習是拔苗助長,這主要指的是小學生應該在上小學後才開始正式的學習。在上小學之前孩子都以遊戲和玩耍為主,如果讓孩子進行正式的學習,進行知識的學習,這無異於是拔苗助長,影響了孩子的天性和創造力。持這種看法的人,最喜歡舉德國教育的例子,德國明文規定幼兒園不得進行正規教育,只能以遊戲為主。

第二,順其自然說

這第二種也叫順其自然說。所謂順其自然指的就是孩子如果願意學就讓他學,孩子如果不想學就不讓他學,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而定。它的理論依據是人是具有差異的,有的孩子聰明,有的孩子天賦好,有的孩子接受能力弱,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來決定先學還是不學。

第三,提前搶跑說

所謂提前搶跑指的是把孩子的學習當成競賽,當成是跑步。提前學呢就是提前搶跑,不符合規則,雖不符合規則,但是有利於最後奪取勝利,搶先達到終點,甚至是後續依然一路領先。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小孩從小就應該創造條件給他樹立自信心,當他比別人知道的多一點,他比別人學得快一點,孩子就會油然而生一種對自我的肯定,會越學越好,這也符合羅森塔爾效應,就是好孩子是誇出來的,讓他感覺到學習的樂趣,享受到成功的喜悅,可以幫助孩子不斷走向成功。

你支持哪種觀點?說實話,我是提前搶跑了的。因為孩子閒著也是閒著,不如學點知識,兒童是天然的學習者。學習的黃金時間為何不讓她學?當然可以用趣味性強的方式引導孩子學習。你覺得呢?

教育不易,且行且關注。


教育好文


菲凡說,這個得看超前學習的是什麼內容?超前了多久?是否是在孩子的能力接受範圍之內?

研究過孩子發展規律的人應該知道,孩子超前學習,並不會帶來多大的好處。相反,可能會孩子的大腦產生一些永久性的傷害。
為什麼國家要執行素質教育?為什麼國家要求幼兒園教學要以遊戲為主,而不是識字算術為小學打下更好的基礎?難道國家不希望自己國家的孩子比其他國家的孩子更聰明,更厲害?
這是因為,國家深知,如何教育才是對孩子的大腦最好的。
根據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2~7歲的孩子處在前運算階段,這個階段的孩子思維具有不可逆性、刻板性,他們沒有守恆概念,作判斷的時候只能運用一個標準或者維度。如果在這個時間段,強迫性的教孩子一些小學的只是內容,不僅會讓孩子對學習產生不良的情緒,還容易對孩子的大腦產生一些不良的影響。
孩子到了7~11歲這個階段,才會進入具體運算階段。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才會對守恆概念真正的理解,才會出現思維可逆性的特徵。這也是,為什麼國家規定了孩子上小學的年齡。
所以,如果幼兒園就開始超前學習小學的內容是非常不可取的。
另外,還有的小學生在寒暑假的時候,家長也不讓休息。送他們去補習班,提前學習下一學期的內容。希望孩子在接下來的學期會學的更容易,更輕鬆。這樣也是不可取的。
國家號召素質教育,號召全面發展,必然是這樣的教育和發展是對孩子最好的。可是,如果不分寒暑假的讓孩子繼續學習語數外的內容,而忽略了孩子其他方面的發展,這對孩子的成長是極度不好的。
建議,如果孩子的基礎薄弱的,可以適當的去打打基礎。但是同時也要給孩子足夠的玩耍時間。因為,玩耍就像是充電一樣,只有玩耍的時間足夠了,孩子在課業方面才會表現得更好。
我認為超前學習因人而異,只是不要跟風,選擇適合自己孩子的,才是最好的。

菲凡說


我一直很奇怪,為什麼大多數人說到超前學習,就會把這個問題歸咎於家長、培訓機構或是學校?

首先,先弄清楚為什麼會超前學習。

讓我們倒推一下。

高中階段在高二完成全部內容學習,高三全年複習已經是大多數高中的常見做法了。而現在由於還要準備大學自招,所以很多時候就連高二都沒多少時間能進行正常的學習,都得準備各類奧賽或參加其他各類比賽。也就是說,高一的時候就得基本完成全部的高中課程學習了。

你說這事怨誰?我想要怪也只能怪大學自招的那些要求吧。要不是他們都要求奧賽成績或是其他各類比賽成績作為自招的基本條件,你覺得又會有多少人去學習和參加這些比賽?更何況,現在不靠自招靠裸考上好大學的難度已經越來越高了。10-60的減分有多誇張,所有家長應該都清楚吧?!

既然這樣,初中階段提前學高中內容就很順其自然了吧?繼續倒推,小學時候學初中內容也很正常吧?

一直算下去,你覺得不超前學習能行嗎?

大人,你要是原本就沒指望孩子能上重點大學,當然就不用費這心思。要麼就是家產億萬,可以順便捐圖書館的,那也無所謂。除此以外,但凡還有點追求的家長,不讓孩子超前學習,未來能上得了好大學?又不是人人都有個學霸孩子!!

所以別給家長,培訓機構和學校扣帽子了。大環境如此,難不成還能要求家長們不求上進,孩子們不求上進?


一百分計劃


超前學習,我們應該有不同的理解?若是孩子自願獨立帶著興趣的超前,我贊同;若是拔苗助長式的,甚至有的孩子不具備超前天資的,我表示反對。


童年本應是無憂無慮的,但現在因為社會的浮躁,或家長的急功近利,都渴望自己孩子的大腦被某種神機力喚醒,於是出現了超前學習,家長也常以孩子的某些超前沾沾自喜,比如一年級孩子認識幾千個字,二年級孩子學會了五年級的課程等等。

對此,我總想問,有必要嗎?其實,順著孩子的思維發展及生理的發展,學習必要的學科,反而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常見有些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全才,什麼興趣班都上,什麼左右腦開發,記憶開發,邏輯開發,我真的越來越搞不懂,真正的教育應該合理引導,讓孩子自由地放飛在自然中!

超前教育的意義不大,相反,會把孩子的創造性想像力提前扼殺,我們無需刻意強調精英教育,也無需要求孩子要具備超人能耐,應該從人性的根本上教育孩子,給予時間空間,找尋適合孩子的教育方式,協助鼓勵養成學習動力,而不應也不應該相信所謂的超前教育!

孩子的教育不要超前,家長的思想需要超前!


百分百培優數學


小學生超前學習,是典型的現實版的拔苗助長!主要原因如下:

一、家長普遍存在焦慮心理。現代社會競爭空前激烈,致使家長在子女教育上普遍存在焦慮感,生怕落於人後,一步趕不上步步趕不上。



二、培訓機構利用和放大這種焦慮。校外培訓機構為了順利掏空家長錢袋,加大宣傳攻勢,戳中家長痛點,兜售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之類的歪理。

三、一些學校違規招生推波助瀾。一些學校違反規定,搞幼升小測試、非零起點教學,逼使家長讓孩子超前學習。


四、幼兒園違規迎合。一些幼兒園為了迎合家長,不遵循幼兒教育規律,搞幼兒教育小學化。

小學生超前學習,無情地奪走了孩子們童年的快樂,其結果是孩子在小學階段就開始厭學。拔苗助長,適得其反!


當代師說


學生的超前學習這個問題,在國內來說其實影響非常深遠,現在很多家長認為自己的孩子不早點學習知識,那麼上小學一年級會差很多,基本的思想觀念仍舊停留在以前。


就我們對比國外教育,他們非常注重孩子的成長規律,不會去提早教育孩子一些過早的知識,就算學校教了也是不符合規定,如果家長投訴,是要承當法律責任。為什麼他們這樣做呢?其實這就是遵從孩子成長的規律的一種表現。

其次,就一年級知識特點和提前學習來說,一年級拉開差距的機會很少,基本一年級時孩子適應小學生活和初步培養興趣,以及習慣的重要階段,如果我們在幼兒園階段過多的教授小學知識,不僅可能損害孩子的學習樂趣,還有拔苗助長,其次是沒有找到習慣的這個重心培養,即使一年級的成績好一點,也是沒有辦法保證的。


所以一年級之前沒有必要去超前學習那麼多的小學知識,因為我們根據教學經驗來說,很多時候最後成績好的不一定是那些超前的孩子。


思維數學小課堂


我家就是典型的超前學,不過超的不夠狠而已。為什麼要超前學呢?

勤能補拙

這裡的“拙”我認為是“天賦”,有些人天生就對對一些事物特別多敏感,在學習的過程上無論是理解還是掌握都往往表現出不凡的能力。

可惜我家孩子一直到現在還沒發現他在什麼地方有過人的天賦。

既然暫時還沒有天賦出現,那麼面對未來(中、高考)的競爭,我只能選擇迴歸最基礎、最簡單的方法:勤奮!

我們在過去的暑假裡只要不在處,孩子會保證每天6-8個小時的學習時間,而昨天開學第一天孩子從放學到睡覺這期間我們會有四個小時的學習時間,而且一半以上為“超前學”。

培養自學能力

與傳統認知不同的是,我並不會逼著孩子去學習,無論孩子學什麼,甚至就算是讀一本書我都會跟他講我為什麼會給他這樣的建議,讓後由他來選擇做還是不做!

除此之外過程中我儘可能的訓練他自學、自我思考的能力。從一年級的監管監督,到二年級的慢慢放手,再到三年級的以他為主……直到孩子現在五年級,在學習上對孩子來說基本上我僅僅是一個“鬧鐘”、“答疑器”、“規劃師”而已。我不可能永遠都能幫得了孩子,未來的很多事很多路需要孩子自己走,而我只不過是在給他的能力上做一些針對性的鍛鍊而已。

實際上我家孩子超前學的內容幾乎都是由他自己獨立完成的。

為了競賽成績

雖然小學、初中階段的各種競賽都停了,可是那有怎樣呢?等到高中再學來得及嗎?所以我們(實際上有太多的人比我們快的更多)只能在這之前提前做好準備!

基本模式就是:小學學完初中,初中學完高中和部分大學內容,高中一、高二專心訓練好打比賽!

就目前的高考改革以及本地區往年的高考成績來看,我沒有信心讓孩子通過裸分考入名牌大學。所以我想提前多給孩子準備一條路,而不是到了跟前再後悔“曾經我們有那麼多時間和機會可以提高自己,而我們去搞快樂教育了……”

我不認可“拔苗助長”

更多人都會跟我說什麼拔苗助長之類的話,我都是呵呵一笑。作為曾經理科成績還不錯的工科生,我一直認為理科學習是具有邏輯性的,你前面學的不好,那麼你後面一定會出問題,而你前面學的沒有問題,那麼我為什麼要讓你在這個階段停步不前?等誰?等同學?等老師?這段時間為什麼不能去拓展、提高?如果拓展提高也沒問題,那麼剩下的時間為什麼就不能繼續往下學了呢?

理科和文科不一樣,文科畢竟還會跟閱歷、年紀等有著息息相關的聯繫,它更需要沉澱和積累。而理科單純依靠記憶是沒有可能學的一直很好的!它必須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礎之上的。

我不會因為那些失敗的案例就止步不前,事實上我一直認為:你知道的我也知道,你意識到的我也早早意識到了,我們不同之處在於,你僅僅是在擔心,而我是在用實踐來解決這些問題。

不鼓勵不反對

儘管我是支持超前學習的,但是我還不得不說一個現實問題,那就是不要邁著鍋臺上炕!不要盲目跟風,不要看別人學什麼你也跟著學什麼……你得結合自己孩子的特點、能力走一條自己的路,而不是跟在別人後面追啊追啊追!這才是會導致各種負面問題出現的根本原因!

另外如何激發孩子自主學習的沒動力才是我們做父母最應該關注的問題!同樣都是學習,有的孩子是給自己學的,而有的孩子完全是給父母學的,長此以往我們都會知道這裡面的差距會有多大。不是嗎?


隨便看看微笑不語


每個孩子不一樣,每個家庭教育理念也不一樣,為什麼要一刀切認為必須在哪個年齡開始學習呢?只要是瞭解自家孩子,不要急功近利的教,不讓孩子覺得學習痛苦,超前教育也無所謂。


六月熙


每次遇到這樣的話題,我都會笑笑問一句,那個家庭是不是很缺錢?

超前學習,超前讀大學,超前出來工作,對於家庭來說,就等於少養孩子幾年,對於孩子來說,就是沒有了童年。

我覺得人生完整,你得經歷人生的所有階段。幼年時期,該盡情玩樂的年紀,跑去努力學習,是不是有點殘酷?

我兒子年底出生的,本來可以五歲多去讀小學,我還是等到六歲多快七歲才讓他上了一年級,也就是這個道理,人生成長,沒必要提前。養多一年,就養多一年唄。

小學生超前學,究竟作用有多大?

我兒子現在讀高二,人家小學紛紛上各種超前班的時候,我讓他去學彈琴和跆拳道,學業上基本上就是跟著老師學。學而思卓越之類,我是不會讓他去學的。更不要說小學提前學初中的東西了。這些一起長大的孩子,提前學的,好像初中還是有一點優勢的,現在大家一起長大,一起讀高中,提前學的,真的在學習上比我仔厲害的,不多了。真的比他厲害的,也不是因為提前學了什麼,是人家確實聰明。到了高二我就覺得,提前學這玩意,基本沒優勢了。

提前學的,要不就早早就去讀大學,比如少年班那些。我是捨不得他小小年紀就離開我,十四五歲就跑去讀大學的。要不就是競賽選手,拿到各種比賽的獎,清華北大減分錄取。這種是天才,小學我就知道,他不是這塊料,提前學玩比賽,他就是炮灰,就是去做分母的。其他的孩子,不管有沒提前學,都是到了高三,一起參加高考,一起算分數決定去那個大學。他們提前學的東西,到了學校該教,該學的時候,我兒子還是會學到。

提前學,感覺就像吃一天的飯,有人早上就把晚上的飯吃了。整個上午他都很飽,不提前學的呢,就是早上吃早飯,晚上再吃晚飯,老老實實該幹嘛就幹嘛。我不敢說誰對誰不對,我們家這個不提前學的小朋友,高二在廣州市一個重點中學的重點班,也沒覺得學的很吃虧,也沒覺得那些提前學的小朋友有多厲害,這些提前學的人,大部分還進不了重點中學,進了重點中學,還去不了重點班,還不如他。

如果人生可以重來,我會讓他提前學不?當然不會。現在我們家小朋友號稱多才多藝,在各類舞臺玩的風花雪月,那些提前學的同學,就只能做觀眾了。我覺得,這樣的成長過程,更快樂。他是我兒子,他快樂,我更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