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9 “仁合胰寶”竟含有這個致命禁藥!

如今,患糖尿病的小夥伴可不在少數,為了早日擺脫病症的困擾,患者不僅吃醫生開的藥,還會購買各種保健品,可這也讓不法商家找到了賺錢的渠道,使消費者購買到的保健品竟然有毒有害!

據央視財經《經濟信息聯播》欄目報道,河北承德的李先生今年60多歲,患糖尿病有10多年。有朋友給他介紹一種名叫“仁合胰寶”的保健食品,說具有降糖功能,適合糖尿病患者食用。李先生上網查詢後,在一家電商平臺上找到售賣仁合胰寶的網店。 但李先生吃了一段時間後,心裡發慌,有點低血糖的感覺。

“仁合胰寶”竟含有這個致命禁藥!

李先生覺得這個仁合胰寶不大對勁,於是送到承德市食藥監部門進行檢驗。這一查就還真查出問題了!↓↓↓

經過檢驗發現,這款產品中添加了化學藥品苯乙雙胍,苯乙雙胍早期曾用於治療糖尿病。但醫學實踐發現,在使用過程中可引發乳酸酸中毒,嚴重的可導致死亡。

大多數小夥伴都知道糖尿病是目前尚未攻克的慢性病,所以凡是聲稱可以迅速控制甚至降低血糖的保健食品都要小心對待,因為很可能添加了禁止藥物——苯乙雙胍。

可致人死亡的苯乙雙胍

苯乙雙胍俗稱降糖靈,多用於治療成人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及部分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功效是促進肌肉細胞對葡萄糖的攝取和糖酵解,減少肝臟產生葡萄糖而起抗高血糖作用,可與胰島素合用,較易控制血糖,可減少胰島素用量。對肥胖型糖尿病者,可利用其抑制食慾及腸吸收葡萄糖而減輕體重。

但是,苯乙雙胍的最大副作用是會導致致死性乳酸酸中毒,歷年來有多起不良反應報告。在2016年11月,國家明令禁止苯乙雙胍原料藥及其製劑在我國生產、銷售和使用。可是由於其價格便宜,一些不法商家仍然在使用,在所謂的“降糖神奇中藥”中非法加入了降糖靈來增強降糖作用。

“仁合胰寶”竟含有這個致命禁藥!

糖友大多數是中老年人,容易輕信小廣告中的各種噱頭,然而付出金錢的同時,也賠上了自己的健康。

降糖保健品中常見11種有害藥物

“如果有商家宣稱,某種保健品能治療某種疾病,就是違法的。”中國營養學會常務理事、國家保健食品評審專家徐貴法表示,保健食品註冊管理辦法規定,保健食品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一般只是具有保健、延緩疾病進展等功效。

國家食藥監總局曾在2012年發佈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質名單,鹽酸苯乙雙胍位列其中。此外還有甲苯磺丁脲、格列苯脲、格列齊特、格列吡嗪、格列喹酮、格列美脲、馬來酸羅格列酮、瑞格列奈、鹽酸吡格列酮、鹽酸二甲雙胍。

為了患糖尿病的小夥伴們不被商家欺騙,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師魏瓊為大家盤點治療糖尿病的假藥怪招。

降糖保健品宣傳的五大騙局

騙局一:可以再生胰島

街頭巷尾散發的廣告傳單中宣稱,其產品可“再生胰島”、“治癒糖尿病”。事實真如此嗎?

魏瓊介紹,國外曾有動物實驗發現,胰腺中生成胰島素的胰島β細胞完全被破壞後,胰腺中其他細胞可救急、“變身”為胰島β細胞。這一發現表明,胰島β細胞有可能再生。

但這只是尚處於研究階段中的動物實驗,目前還未應用於臨床,人體細胞是否有此效應尚不明確。還有些糖尿病治療儀器,宣稱可以“電磁喚醒胰島β細胞”,這也都是騙人的。

騙局二:植物胰島素

“西藥傷肝傷腎,中藥機理說不清。而我們這種產品是從天然苦瓜中提煉,具有生物活性的口服植物胰島素,絕對沒有任何毒副作用,也不會產生依賴性,百分之百純天然,並且對1型、2型糖尿病都適用……”一句句廣告語,看似有理,實則漏洞百出。

魏瓊認為,“植物胰島素”本身就是個不存在的名詞。商家說從苦瓜裡可提取出“胰島素”,完全沒有任何科學依據。苦瓜雖是利於糖友的健康食品,但最多隻能說是輔助降糖,完全依靠這一種食物來控好糖是不現實的。

有些網站宣稱:“化糖貼帖敷湧泉穴,在遠紅外作用下,打通腎經,疏通全身經絡,加速血液循環與自身代謝,清除細胞表面的毒素垃圾,打通葡萄糖進入細胞的大門,從而恢復人體化糖本能,從根本上平穩血糖……”

魏瓊介紹,中醫或西醫中都沒有“化糖”這一定義。中醫中所講的經絡與現代解剖學中的血管和神經並無相通之處,無論中醫還是現代醫學也根本沒有“毒素垃圾”這樣的說法。

還有“讓糖化為能量”也是無稽之談。魏瓊指出,葡萄糖本身就是一種能量,只是糖友胰島功能紊亂,影響了糖原的轉化。

騙局四:保健品可降糖

有些糖友靠吃保健品降糖,血糖確實降下來了,但常是血糖突降,甚至發生低血糖。

魏瓊表示,保健品若能降糖,一定是添加了降糖西藥,所以糖友服用後會發現它確實“有效”。但是,這些藥可能藥性很強,如果長期服用會嚴重破壞胰島功能,且極易引起低血糖,對老年人尤其危險。

另外,高血糖往往長期存在,人體對血糖突然降低是無法馬上適應的。所以在治療時一定要遵照醫囑,不要相信小廣告中的所謂“降糖保健品”。

騙局五:聲稱“包治癒”、用虛假機構唬人

現在一些醫療廣告偶見“糖尿病根治秘方”及“中藥根治糖尿病”等宣傳。實際上,糖尿病是一種全身慢性進行性疾病,除少數繼發性糖尿病外,原發性糖尿病是不能根治的終身性疾病,更不會有什麼“神藥”能3個療程包治癒。所以,打持久戰是糖友必須做好的思想準備。

魏瓊曾接診過一例因聽信小廣告而大量購買假藥,導致血糖波動嚴重的患者。這種廣告常打著所謂“解放軍科學研究所”、“美國研究所”等招牌,給其產品穿上華麗外衣,然後再舉個子虛烏有的“成功治癒”案例,宣稱使用一段時間即可停藥或停用胰島素,最後保證無效退款,再奉送一系列獎品,得到中老年患者信任,但是最後卻讓糖友人財兩空。實際上,這些“研究機構”和“科研成果”都是根本不存在的。

當然,除了坑人的降糖保健品,其他保健品在購買時也要謹防上當!

預防保健品上當,記牢這5點

1.一定要在正規渠道購買保健品和藥品,尤其要提防微商。

2.凡是有治病效果的保健品要特別小心,違法添加處方藥甚至禁藥的可能性很大,效果越好越可怕。

3.降糖、降脂、減肥、抗疲勞功能的產品是違規添加藥物的重災區。

4.如果懷疑自己買到了假藥、假保健品,及時與當地監管部門諮詢、投訴、舉報,電話 12331。

5.最重要的一點,認清保健食品標誌!

保健食品產品外包裝上有藍色草帽樣標誌,標誌下方為批准文號和批准部門。目前市場上存在衛生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和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批准的保健食品產品。

衛生部批准的國產保健食品批准文號為“衛食健字+(年代號)+順序號”,進口保健食品為“衛進食健字+(年代號)+順序號”或“衛食健進字+(年代號)+順序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和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批准的國產保健食品批准文號為“國食健字G+4位年代號+4位順序號”,進口保健食品為“國食健字J+4位年代號+4位順序號”。

每個保健食品批准文號只能對應一個產品,如果消費者在市場上發現一個批准文號對應多個產品的情況,務必謹慎,消費者可以登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網站(http://samr.cfda.gov.cn)查詢產品的真實情況。

來源 / 生命時報、健康時報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