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克明面業一季度淨利預增4到8成,疫情之下“宅居食品”的狂歡?

掛麵、方便麵、速凍水餃、麵包、手抓餅、肉罐頭......統統買買買!

疫情之下,以上這些食品是廣大群眾囤貨的必備清單。不為別的,就只為它可以簡單快速烹飪後,可吃可填飽肚子。而對於這些快捷食品,我們可以統稱為“宅居利器”。當然,這些宅居必備食品,也算得上宅經濟的一個分支。

而不得不說的是,隨著這些宅局食品的火熱走紅,與之對應的食品公司們也迎來了意想不到的“戴維斯雙擊”。

3月3日晚間,克明面業發佈一季度業績預告表示,今年第一季度,預計公司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8563.58萬元-11010.31萬元,同比增長40%-80%,即便以業績預告下限計算,也創下了公司2012年上市以來的單季度業績新高。

與此同時,其股價2月3日開市以來也一路飆升,短短一個月內股價漲幅累超50%。截至3月4日收盤,其股價繼續上揚5.01%,報於17.41元,最新總市值為57億元。

克明面业一季度净利预增4到8成,疫情之下“宅居食品”的狂欢?

下面,我們不妨從克明面業這份讓人驚豔的數據,來看看宅局食品們是如何在此次疫情中“C位出道”的?

說起克明面業來,大家恐怕並不陌生,它是面業領域一家老牌企業,主營掛麵研發生產已有有22年的歷史。2012年,該公司在深交所成功上市,一舉成為“麵條第一股”。

做為一家老牌企業,不論是從股價表現還是業績水平來看,克明面業都屬於一直比較低調的股票,默默耕耘和豐收。而此次能憑藉業績驟增在鎂光燈下萬眾矚目,大概就是疫情之下,時勢成就了它。

據此次業績預告顯示,該公司今年第一季度,預計實現歸母淨利潤8563.58萬元-11010.31萬元,同比增長40%-80%。與此同時,截至目前,累計未發掛麵訂單數超5萬噸,預計部分訂單收入將延續到二季度予以確認。

克明面业一季度净利预增4到8成,疫情之下“宅居食品”的狂欢?

對於此次一季度業績預計大增,除了受19Q1低利潤基數較低的影響之外,主要還是受“宅經濟”火爆刺激。

具體而言,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家庭消費需求旺盛,該公司的主營產品掛麵屬於主食類家庭消費的剛需品,供不應求。需要指出的是,不但普通產品供不應求,高毛利產品也供不應求——該公司表示,公司產品在供不應求的形勢下,高毛利產品銷量增加,導致一季度毛利率較上期提高。

事實上,不得不說的說,早在2月12日之前,該公司的董秘就已經道出銷量驟增的表象。根據公司董秘介紹,截至2月12日,該公司已經有31條掛麵生產線、1條方便麵生產線、1條溼面生產線恢復了生產。現有庫存量與訂單量差距還是很大的,訂單滿足率仍低於50%,以河南為例,從正月初八到正月十五累計訂單同比增長120%。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結合相關研報來看,疫情帶給克明面業的發展邏輯恐怕不止這些。

一方面,疫情影響或延續至二季度,高訂單量保障該公司上半年營收高增。

具體來看,疫情影響下掛麵作為生活必需品訂單激增,截至2020年3月3日累計未發掛麵訂單數超5萬噸(不含麵粉、方便麵及速拌麵),目前公司產能上仍供不應求,截至2月21日公司已有34條生產線恢復生產,日產能達1640噸,2月20日發出訂單2000噸,訂單已經排至1個月後,預計疫情對公司的影響或延續至3、4月,部分訂單收入將延續到二季度予以確認,隨著生產、物流的正常化,因此預計上半年營收進一步高增。

另一方面,產能的擴張或促使該公司市場佔有率進一步提升。目前而言,克明面業掛麵年產能60萬噸,未來還將率先考慮遂平的麵粉二期工程建設,第二階段考慮西南成都工廠,第三階段考慮新疆產能新增2條生產線,第四階段嘉興保稅區,除掛麵外,溼面產能擴張考慮河南、成都、嘉興工廠。由於渠道與產能的擴張是提高市佔率的關鍵,因此以上這些產能的擴張或進一步提升該公司的市場佔有率。

由此一來,可以看出,在此次疫情的影響下,克明面業便憑著掛麵、方便麵等宅局食品屬性促使股價和業績雙雙大增。

當然了,對於以便捷性為關鍵的宅居食品而言,這不僅僅只是克明面業一家企業的“狂歡”。

具體而言,此次新冠病毒疫情對於食品飲料行業的影響要一分為二的看待,主要有負面和正面這兩個方向。

一方面,疫情負面影響的細分食品行業有:受餐飲負面影響的有酒類消費(主要是白酒,一季度本來是白酒消費旺季)、軟飲料、調味品和速凍火鍋料食品;受便利店流通渠道負面影響的有烘焙麵包類產品和定量裝為主的休閒食品,以及專賣店銷售為主的休閒食品;受街邊店隨機消費減少以有休閒滷製品等。

另一方面,疫情正面影響的必選食品有:米、麵條(包括方便麵),速凍食品(包括餃子、湯圓、麵食等)、麵包,、榨菜老乾媽等。這其中,麵條中掛麵和方便麵受益較多,一是外出餐飲消費減少,家庭消費增加;二是北方地區麵食為主,尤其是生鮮面消費量較大。疫情之下,消費者對食品安全衛生更加重視,也不方便天天外出購買,所以消費者會更多的買掛麵和方便麵居家囤貨。

因此,對於方便麵、麵包、速凍餃子及湯圓、榨菜等便捷性強的食品公司而言,亦是一場業績和股價的狂歡。

就拿速凍食品來說,據思念食品統計,其銷量增長超過往年同期20倍之多。而由於員工返崗難、物流配送受阻、物資短缺,即使是擁有上億產品庫存的“大廠”,安井、三全、思念等大品牌也都出現了缺貨、斷貨的情況。

具體而言,截至2月24日,思念食品京東官方旗艦店僅有6款水餃現貨在售;而在三全食品天貓官方旗艦店,幾乎所有水餃產品都打出了“預售15天發貨”的標記,且從2月17日起暫緩接速凍訂單;此外,安井食品天貓官方旗艦店的在售米麵速凍產品也打出了“預售”標記,且提示店鋪滯留訂單較多,無法確定發貨時間。這些數據,也側面的反映出它們銷量激增導致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

與此同時,2月3日以來,上述速凍食品上市公司股價也都表現得十分強勢。2月3日至今,三全食品、安井食品和海欣食品股價累計上漲44%、49%和15%。

而再來看方便麵,據數據顯示,疫情開始後淘寶上“方便麵”及相關關鍵詞增長了200倍。自營電商中,京東平臺上方便麵10天就達到1500萬包銷量,此後各品牌產品都處於時斷時續的缺貨狀態,蘇寧小店裡的方便麵也迎來了342%的增長。春節期間,康師傅成交額同比超過20倍,統一成交額同比超15倍,進口方便麵品牌農心成交額同比增長超16倍。

而得益於銷量驟增,資本市場上,大行業對於康師傅、統一、日清食品等方便麵龍頭也紛紛給出樂觀意見。其中,大和證券就將康師傅的投資評級由“持有”上調至“優於大市”,目標價由13.2港元/股上調至15.6港元/股。

而除了掛麵、方便麵、速凍餃子及湯圓獲得一些利好之外,麵包、榨菜、肉罐頭、休閒零食等產品也出現銷量大增的現象。

綜合上述種種,可以看出,宅經濟火爆之下,宅局食品們皆迎來一個較為可觀的機遇點。

結語

當大眾由於疫情呆在家裡“閉門不出”時,宅家食品銷量大增這是必然的現象。

但疫情過後,待市場情緒冷靜下來,諸如克明面業的快捷食品還能繼續火爆嗎?這恐怕依舊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