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由“停课不停学≠在线学习”想到的︱真爱之声第三十三集

由“停课不停学≠在线学习”想到的︱真爱之声第三十三集

由“停课不停学≠在线学习”想到的︱真爱之声第三十三集

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理事 胡斌


由“停课不停学≠在线学习”想到的︱真爱之声第三十三集

欢迎收听《真爱之声》,我是今天的主播,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理事胡斌。

随着各地开学季的陆续到来,疫情之下 “停课不停学” 的口号,已被席卷大江南北的 “在线学习” 变成现实。一时间,“在线学习” 仿佛成了 “停课不停学” 的代名词,微信空间里,充斥着各地各校有关在线学习的各种创新,好不热闹。作为教育工作者,对于有关这种新方式的热炒与热议,该有怎样的冷思考?昨天的《真爱之声》,我们说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发了一句感慨:大学生还在放假,上班族刚刚开工,可是我们的中小学生却在云端已经上了一周课了,真是岂有此理!

这期节目,让我们听一听真爱梦想首席课程顾问、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崔允漷教授对此的四方面看法,一同来思考,如何真正实现“课停而学不停”。


由“停课不停学≠在线学习”想到的︱真爱之声第三十三集

如何将“停课不停学”引向学习防控“战疫”这本大书


不管“停课不停学”出自什么样的政策背景,其字面和学理都不存在什么问题。需要讨论的是,当前举国上下响应党中央“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的号召,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地投入到这场伟大“战疫”之中。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小学生应该停什么课、学什么内容。试想,国难当前,举国战疫,保卫武汉,决战病毒!身处这样的情境,作为一个公民,哪怕是中小学生,还要一心苦读那几本要考试的书、刷那几道要应试的题,“两耳不闻窗外事” 吗?连生命都可能随时消逝,你还觉得这几本 “有字之书” 那么重要吗?读书、学习的初心究竟何在?

由“停课不停学≠在线学习”想到的︱真爱之声第三十三集

其实,“战疫”是当前最大、最好的一本无字之书,需要我们每个公民去阅读、去学习。防控就是现今最好的课堂,需要每个人去参与;“战疫” 就是最有意义的一道题,需要我们去破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觉醒责任与担当,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将自己微薄的力量投入到防控疫情的洪流之中;我们才能对得起冒着生命危险战斗在一线的解放军战士和白衣天使们;我们才能说,尽管我们真的做不了什么,但我们可以坚定地与他们站在一起,为他们鼓掌!


由“停课不停学≠在线学习”想到的︱真爱之声第三十三集

如何将“防控战疫”课程化,从而专业地实现育人目标


无论如何,这场 “防控战疫” 都是我们永远的集体记忆。它是一本划时代的无字之书,具有无可取代的教育意义。

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的林肯纪念堂为每位参观者准备了12门课程的指南,供不同身份或背景的人“对号入座” ,只要你有兴趣,就能够参与正式的学习。相比之下,我们有许多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教育基地、博物馆等教育资源,却基本没有课程化建设。

没有课程,就是不正式的教育。就好比疫情之下暴露的行为习惯问题,我们不能说中小学,幼儿园没有教过戴口罩和勤洗手,其实我们教了至少15年,只是没有课程化,教得不专业,所以低效,甚至无效。“教过,但没学;学了,但不会” ,这就是没有课程化的结果。

由“停课不停学≠在线学习”想到的︱真爱之声第三十三集

课程化首先要考虑的是期望中小学生从这场 “战疫” 中学到什么,如健康生活、生命观念、科学素养、职业道德、献身精神、责任担当、国际理解、家国情怀、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等,以及如何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提炼并厘清其中的核心知识、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正确价值观。然后再从三条具体的路径出发,建构合理的课程:

(1)国家课程的渗透。围绕上述目标,每一门学科都应明晰本学科落实上述目标的内容与方法,最后一定不要忘记基于目标的评价跟进;

(2)地方或校本课程建设。聚焦上述某个方面的目标,单独开发基于项目或问题模块化的地方或校本课程,供学校、学生选择;

(3)在当前义务教育课程方案、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的框架内,实施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以及劳动教育等实践类课程,在条件许可或有保障的前提下,中小学生可以适当的形式、在不同程度上投身到疫情防控中去,实现 “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的最低目标。


由“停课不停学≠在线学习”想到的︱真爱之声第三十三集

如何让在线教学不要变成“40年后站着教的电视教学”


一夜之间,在线学习好像让号称 “网络原住民” 的21世纪学生,穿越到上世纪80年代的电视教学时代。唯一变化的是40年前电视里的老师是“坐着讲的专家” ,而现在屏幕里出现的是“站着讲的普通老师”。

线上学习效果如何呢?20多年前,世界银行曾花100万美元请了一个技术专家团队攻关三年,得出三个结论:线上学习是有效的;效果是有限的;其作用的发挥是有条件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教育技能部部长施莱歇曾经断言:“虽然技术可以放大杰出的教学,但是再伟大的技术也不能代替平庸的教学。” 研究表明,线上学习无法解决学生的学习动机与社会情感发展的这两大难题。因此,将其与线下学习结合成为“混合学习”,才是未来教育的出路。

混合学习能够整合课堂时间,发挥线上与线下学习的不同优势;能够利用智能设备,增强课堂学习的交互性、合作性和探究性,并记录过程数据;能够最大化地满足个性化学习,并从个性化学习切入来解决 “学习差异” 问题,直面班级教学中因材施教之难题。

由“停课不停学≠在线学习”想到的︱真爱之声第三十三集

由“停课不停学≠在线学习”想到的︱真爱之声第三十三集

如何编制混合学习的方案脚本,以抓住教学质量之硬核


众所周知,一出好戏关键在脚本,一堂好课关键在方案。没有好的方案,不可能有高质量的混合学习!说到底,一堂好课,不论是线上还是线下,脚本好才是硬核,才是必要条件。同样,

基于技术的教学变革需要从方案变革做起,而有效教学的方案设计需要强调以下方面的变化:

(1)确立 “学主教从、以学定教” 的观念,方案的主体,无论是目标还是过程,都应该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教师是学习的发起者、维持者与促进者,教学方案就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文本;

(2)方案的实质是经过专业化设计的学程计划、认知地图和学习档案,呈现学生“何以学会”的过程,体现基于问题链、任务串的学习进阶,是学习经验的合理选择与有序组织,而不是简单地回答 “需什么媒体” “用什么方法” “教什么内容” 的问题;

(3)要有明确的目标和与目标匹配的评价任务,并将评价任务嵌入学习的过程中,实现 “学-教-评” 的一致性——这是有效教学的核心技术;

(4)要设计必要的练习与作业,没有 “习” 是学不会的,练习可以分为检测性、巩固性与提高性三大类,借用技术平台优势,实现作业分层;

(5)方案还要引领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开展反思,教师要设计好具体的反思路径与支架,便于学生实现学思结合、学悟合一 — —没有悟的学习是不可能实现素养目标的。


由“停课不停学≠在线学习”想到的︱真爱之声第三十三集

《真爱之声》栏目已经在苹果播客以及喜马拉雅电台上线,同时可通过新华网、澎湃新闻与今日头条客户端阅读

,也可以通过小雅nano音箱、小米音箱语音点播来收听我们的节目。

谢谢你收听今天的节目,这就是本期《真爱之声》,如果你觉得节目有意思,欢迎转发到你的微博、QQ同学群、微信朋友圈和家庭群里。

我是胡斌。

真爱之声,明天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