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重症医学老兵自带精锐武器上前线,被年轻医生盛赞“一个顶俩”


致敬 | 重症医学老兵自带精锐武器上前线,被年轻医生盛赞“一个顶俩”

“洪湖水呀浪呀嘛浪打浪啊,洪湖岸边是呀嘛是家乡啊。”

作为一名30年党龄的老党员,在从荆州开往洪湖的车上,听着熟悉的旋律,看着窗外的风景,第一次来到这个革命老城,邢锐的心里却有说不出的滋味。“印象中的洪湖是鱼米之乡,物产丰富,没想到此时此刻却是如此安静萧条,疾病肆虐,阴沉沉一片……”

致敬 | 重症医学老兵自带精锐武器上前线,被年轻医生盛赞“一个顶俩”

2月10日,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省二医”)重症医学科主任邢锐随首批广东省对口支援湖北荆州医疗队星夜出征,抵达荆州已是凌晨1点,第二天一早,马不停蹄奔赴疫情最重的洪湖市。

不过,正如当地老百姓所言,“看到广东医疗队,就看到了希望。”邢锐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

致敬 | 重症医学老兵自带精锐武器上前线,被年轻医生盛赞“一个顶俩”

▲邢锐(右一)在荆州洪湖市

自带精锐武器上前线

为“生死时速”转运发挥老兵经验

2月16日,一对“大黄”身影出现在洪湖市人民医院ICU,比患者们见惯的“大白”防护服更具喜感。

作为我国最早的重症医学专业人员,自疫情暴发后,邢锐多次请战驰援湖北,2月10日广东省支援湖北荆州医疗队首批108名队员启程,他终于如愿随队出征。

这件黄色的正压防护服正是他从广东带来的精锐武器,医务人员穿上这种形似太空服的防护服,在对危重病人进行抢救、插管等高危操作时,能得到更有效的防护。而且只需更换呼吸过滤器,便可重复使用,缓解了当地防护服数量不足的难题。

致敬 | 重症医学老兵自带精锐武器上前线,被年轻医生盛赞“一个顶俩”

穿着正压防护服的邢锐在为患者进行气管插管

当天下午16时,广东援荆州医疗队在洪湖市人民医院,进行了一场长达两个多小时的“生死时速”转运,将10位危重病人从普通传染病房转移到重症监护室。

虽然两个病区之间相隔仅300多米,但是上下楼梯转运病人会耽误时间;在整个转运过程中,也没有转运呼吸机支持呼吸衰竭的病人,意味着危重病人在转运期间时刻面临死亡风险。

80多岁的老赵(化名)就是其中一位需要转运的危重患者。

准备离开普通传染病房时,他的氧气饱和度情况还不错,“我们赶紧朝对面跑!”邢锐马上和五位队员推老赵下楼,把握转运时机。没想到,刚出电梯,老赵的氧气饱和度却刷刷地往下掉。尽管屋外阴冷,医疗队员们还是吓出了冷汗。

把老赵送回普通病房还是直奔重症监护室?两者距离相等,风险相当,怎么办?

作为一名重症医学老兵,邢锐当机立断,“往前冲,搏一搏。”队员们一边拼命地按压人工气囊,一边推着老赵加速跑。另一端,通知ICU同事提前准备好呼吸机。

全速前进跑了七八分钟,终于在危险发生前一刻,及时把老赵送进ICU,接上呼吸机,邢锐和队员们悬着的一颗心才算放下来。

戴着口罩跑步,本来就容易缺氧,加之穿着厚重的防护服,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直至将10位危重病人全部安全转运,医疗队员缓过神,瘫坐下来,已是全身湿透。

前些年,邢锐的腰部动过手术,在ICU里站久了,需要靠墙站一站,缓解疼痛。有年轻医生劝他,不要参与转运病人这种重体力活,“参加危重病人转病区是应该的,因为我经验多些,对安全保障有好处。就是年纪大了些,骨头有点松动了。”邢锐笑道。

致敬 | 重症医学老兵自带精锐武器上前线,被年轻医生盛赞“一个顶俩”

▲穿着正压防护服的邢锐与队友

在广州,转运呼吸机很常见,救护车上都有配备,而在洪湖,直到前两天才给市人民医院批下来一台。

“在这里,很多我们看起来很简单的事情,都会变得特别难。所以,我们当医生的,要把手伸得远一点,病人就安全一点。”

可惜的是,重症患者老赵撑住了转运关,最终还是输给了严重的肺部感染以及心脏、肾脏等并发症,在前几天不幸去世了。

最会哄患者的ICU医生

不过随着医疗救治策略的精准有效推广,让人开心、振奋的消息还是越来越多。

每天早上7点半离开驻地,乘坐穿梭公共汽车8点到达洪湖市人民医院,交班、分析病情,9点准时进入隔离病房查房,这成了邢锐除会诊任务以外的指定动作。

当地重症病房条件相对简陋,里面和外面的医生交流,还需要喊呼叫扩音器,加上刺眼的灯光和24小时不间断发出“滴滴声”的生命监护仪,很多病人在里面心情烦躁,甚至难以入睡。

一天,邢锐从ICU外的监护视频,看到一位84岁老太太愁眉紧锁,便跟年轻医生说,她心里一定很不舒服。随即穿上防护服,走到她床边,俯下身子,低声问侯老太太,“你现在想什么呢?” 没想到老太太甩了一句,“我想死。”

邢锐知道老太太闹情绪,不计较,继续鼓励她,“你放心,虽然你的家人不在身边,但是我们都在陪着你,帮助你。如果你想转身,或者想吃什么,可以随时告诉我们……”显然,邢锐的话说到老太太的心坎里,她努力地微微挥了挥手。

查房结束离开ICU前,邢锐再去看了看老太太,她换了个体位,愁眉展开,总算平稳入睡了。

ICU的查房有点特殊,我们一定要跟病人交流,让他们知道自己时刻被关注着,感觉自己是安全的。否则,病房里带来的恐惧感,很容易剥夺他们的睡眠,一旦意识发生混乱,救治起来会更加棘手。”邢锐经常在查房时跟年轻医生分享经验,要多跟病人说话,不要让他们丧失语言能力、吞咽能力和咳嗽能力,这是ICU人跟病人的交流方式,也是工作方式。

“越简单的事情越要用心做好,有时往往会起着关键作用。”

致敬 | 重症医学老兵自带精锐武器上前线,被年轻医生盛赞“一个顶俩”

不仅如此,推床、拆装呼吸机、推氧气瓶,ICU里的各种活,邢锐都抢着干。广东医疗队员、南方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刘来昱佩服地说,“邢老师,您真是一个顶俩,我们几个年轻人都跟不上!”

在洪湖,从出院患者实现零的突破,到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本地化,再到截至2月29日24时,全市无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好消息频传,但更让邢锐欣慰的,可能是一次有惊无险的抢救,一次重症患者的成功拔管,一句病人的轻轻对答回应,路上警察认出他们是医疗队后表达出的谢意,甚至是驻地服务员主动为他留的一碗热汤。

“单枪匹马”并非孤军作战

赢得同行尊重 “人格魅力杠杠的”

初到洪湖,邢锐某种意义上是“单枪匹马”,因为所属医院的其他队员留守荆州指挥部,他只身一人随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85名队员转战疫情重灾区。然而,他并非孤军作战,很快与来自其他医院的队员们融为一体。

在邢锐的朋友圈里,总看到他为年轻队员点赞,而年轻医生们也常在朋友圈夸夸这位重症医学的资深老师。

“在全网都在夸我们刘主任的时候,我来夸夸身边另一位英雄。邢锐主任医师是目前我们南医队伍中唯一一个其他单位的队员。

第一天,他就我打电话,让我一定不要让他闲着,干啥事都要叫着他,跟我们一起什么都做,还特别认真,人格魅力杠杠的。”广东医疗队员、南方医院医务处副处长郭怡在朋友圈了写下这段记录。

致敬 | 重症医学老兵自带精锐武器上前线,被年轻医生盛赞“一个顶俩”

2月20日下午,邢锐倍感亲切,省二医派出第四批医疗队13名重症医学专家骨干驰援荆州洪湖,与他集结成“14勇士”战斗队伍,一起在洪湖市人民医院重症病区专攻重症患者救治……

致敬 | 重症医学老兵自带精锐武器上前线,被年轻医生盛赞“一个顶俩”

为降低死亡率,邢锐不断探索重症诊疗方案,提出“只有气管插管和有创通气才能把生命握在手中”“针对不同病情实行分区分型分级病例管理机制”……他的众多建议被采纳推广,用于指导救治。

洪湖疫情形势继续趋好,但是“不获全胜,绝不轻言收兵”,战“疫”仍在继续。

“我感动于国家的强大,感动于年轻一代医生的英勇担当,有国家的坚强后盾,有全国人民的支持,我相信一定能够胜利!”说话温文尔雅,做事毫不含糊的这位老党员又将投入新一天的战斗。

致敬 | 重症医学老兵自带精锐武器上前线,被年轻医生盛赞“一个顶俩”

他们是逆行者,哪怕所有人都谈新冠色变,也敢朝着病毒进军!

他们是钢铁战士,哪怕只有最简单的防护,也要筑成一道健康长城!

他们是白衣天使,哪怕敌人再狡猾再强大,也要挡在死神之前一步不退!

他们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哪怕脸上手上布满伤痕,也要含着泪把微笑留给病人!

医者仁心、大医精诚、临危不惧、舍生忘死、冲锋在前、无私奉献……

没有一个词汇,能够完全概括他们的伟大;

没有一篇文章,能够真正描绘他们的风采;

他们是民族的脊梁,他们是时代的力量。

为加强对医护人员先进典型和事迹的宣传,彰显“珍爱生命、崇尚科学、乐于奉献、团结进取”的广东医生精神,自2月23日起,启动“致敬新时代最可爱的人”先进典型主题宣传工作,由广东省卫生健康委直属机关党委主办,省卫生健康系统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会、人之初杂志社承办。广东卫生在线同步重磅推出“致敬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栏目,每天将推出一位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务工作者,生动呈现先进典型可亲可敬、可歌可泣、可学可为的时代风采和精神风貌,讲述一线故事,记录医者情怀。

系列回顾:



记者|周颖怡

通讯员|王蒙

广东卫生在线全媒体团队出品

众志成城,共克时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