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0 有沒有覺得今年榆林的房子很難買?驗資、搖號後不一定買的上……

2015年7月,陝西省統計局發佈了當年全省房地產開發市場運行情況及展望報告。其中指出,榆林住宅庫存壓力大,消化庫存需要33年。

有沒有覺得今年榆林的房子很難買?驗資、搖號後不一定買的上……

2018年,一則《榆林全城84個樓盤開建,榆林的房子還能在漲嗎?》的文章迅速走紅網絡。

然而,貧窮限制了我們的想象,33年、84個樓盤開建根本阻擋不了榆林樓市走向巔峰的腳步。

2019年,很多榆林人發現買房子,克難了!

要驗資——幾萬到幾十萬不等,將一大部分人拒之門外

要搖號——先交上幾十萬的誠意金才能搖號,然而大多數人搖不上號

▲榆林某樓盤一樓平米價已上萬

有沒有覺得今年榆林的房子很難買?驗資、搖號後不一定買的上……

▲開盤即空

就在這幾天,榆林高新區某樓盤一則預售須知再次讓購房客不忍直視:在簽訂《購房認購協議書》後3日之前交清全款,如未能按時交清,視為自動放棄購買權。北上廣深一線城市“全款的請往裡走,按揭的別堵門口,公積金的把車挪走”的樓市橋段將在榆林登場上演。

驗資

這是2019年買房聽到最傷心的一句話!沒有足夠的現金,連售樓部都進不去!之前購房者是看樓盤、看價格、看區域對比後再定房,現在買房卻變了味,你有沒有資格買這個樓盤的房子,還指不定呢!不知道從榆林那個樓盤開始,買房先驗資,讓買房者出具一定的資金證明,然後才能在開發商處取卡排號,取得購房資格,才能在房子開盤時憑號選房。也就是說,你來看我的房,讓我看到你的錢,你有購買能力,我才能賣房給你。

那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買房驗資如此盛行呢?那就是前期攢客比較多。因此,開發商有足夠餘地鎖定精準客戶,把有實力的、購買意願強烈的客戶先挑選出來,即使有一些客戶無法接受這種形式,導致客戶流失,開發商也不會太在意。

開發商這樣做,我們確實不能說它違法,但是不意味著合理。驗資只會讓很多真正需求的人買不到房,投資的人握有大量資源,開發商當然會把房子儘快賣掉。

搖號

從今年過年後,榆林樓市進入了“賣方市場”,很多樓盤陷入熱銷,數千人搶百餘套房源的現場比比皆是。有的人買房要託好幾層關係,有的人對中介加價提前選房將信將疑……這麼激烈的情況下,開發商會發佈一個義正辭嚴的打擊炒房聲明,宣佈通過搖號的方式售房。搖到了的購房客,皆大歡喜;搖不上,悻悻而歸,感覺自己帶上滿滿的“誠意”來,卻看著別人中獎,自己還要辦理繁瑣的退款手續。吐槽的同時,免不得再等上一兩個月,屆時眼瞅著房價一天天上漲,只得乾著急。

現在搖號,已經從過去的乒乓球搖號,進化到現在的電腦搖號。搖號有邀請公證處人員在場的,也有開發商自行組織的。搖號有沒有套路?不得而知。

全款請進,按揭靠邊

有沒有覺得今年榆林的房子很難買?驗資、搖號後不一定買的上……

▲房子+車位全款

不開盤也就算了,一開盤就要求全款。

這讓我想起了自己上半年的踩盤歷史。一次,在高新區某樓盤看房子,置業顧問一直在介紹該項目公寓,當我說,想買住宅時。置業顧問拿出了手機,打開了快手,翹起蘭花指,皺起眉頭一副不耐煩的表情說到:“住宅呢,你就不要問了,你買不到的。一、我們要求全款;二、我們內部都認購完了。所以,關於住宅的信息我給你說了用處也不大。”

天哪,這是來自內心深處的鄙視嗎?

可是,我該說什麼好呢?除了在道德上對其進行譴責,還能幹嘛?

然而,道德又不能拿來買房。

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榆林市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64077元,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30664元。但是結合2017-2019年兩年之間房價的漲幅來看,大概很多朋友不忍直視。

2019年買房,走哪都要搶,走哪都沒房,越漲越買成了榆林房地產市場的主旋律?

我很擔心,榆林下一步會不會限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