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歷史上平陽公主和衛青有真愛嗎?


愛情和婚姻本來就不是一回事,21世紀的年輕男女看中愛情,可是在古代王侯將相家族中,尤其是平陽公主與衛青這種都是一把年紀再尋配偶,合適遠比喜歡更重要,而當時他們都是彼此最好的選擇。

衛青自小與姐姐衛子夫過著貧賤的日子,後來衛子夫到了平陽公主府上做歌姬,衛青做個餵馬的小奴僕。

平陽公主是漢武帝的胞姐,姓名不詳,因其封地在陽信,故稱陽信公主,長大後嫁給了“蕭規曹隨”的名相曹參之曾孫平陽侯曹壽,因為漢朝有以夫君封邑所在地稱呼公主的習慣,所以人們習慣將陽信公主稱為平陽公主,衛子夫姐弟兩在公主府上任職時,男主人應該就是曹參。

公元前139年,漢武帝來到平陽公主府上作客,在宴會上相中了衛子夫,將其帶入宮中,當時衛子夫的兩個姐姐也還待嫁閨中,漢朝律例,女子滿十五歲還未出嫁就要罰款,雖說衛家姊妹在公主府裡當差,屬於公主府私產可以免於罰款,但是平陽公主養歌女也是為了向皇帝獻媚,年紀大了肯定不行,所以當時衛子夫 也就是十五歲左右的年紀,超出不過一兩歲的,衛青還要比她小上幾歲。

次年,因為陳皇后嫉妒衛子夫受寵懷有龍嗣,便命人綁了衛青,威脅恐嚇衛子夫,當時漢武帝已經近三十歲,陳皇后入宮十餘年無子,衛子夫肚子裡的是他第一個孩子,所以漢武帝極其重視,聞知此事十分生氣,隨即任命衛青為建章監、侍中,賞千金,為了方便年紀對比,我們可以合理猜測這一年衛青十五歲, 之後的十年間(前138-前129),衛青數次升遷,伴駕漢武帝,聽聞參決朝政,深得漢武帝信任。

公元前131年,曹壽去世,留下一子曹襄,平陽公主第一次守寡,這一年漢武帝26歲,平陽公主生年不詳,此時應該30歲左右,那麼平陽公主與衛青的年紀差應該在十歲左右。之後平陽公主改嫁給開國元老夏侯嬰的曾孫汝陰侯夏侯頗。

公元前129年,衛青受皇命帶兵出征匈奴,初次上戰場的衛青展現了非凡的軍事才能,沉著果敢,深入敵人心臟,取得了漢朝開朝以來首次對戰匈奴的勝利,獲封關內侯。

自此衛青擔起了漢朝征討匈奴的主帥職責,多次率兵出征匈奴,幾乎戰無不勝,累次加封為長平侯、拜大將軍,他的三個兒子也因為父親的戰功年少時就被封侯,衛氏一族另一員猛將霍去病也因戰功封侯,姐姐衛子夫是皇后,另一個姐夫是丞相公孫賀,可以說此時的衛氏是漢朝最鼎盛的門楣,衛青也是大漢朝最具影響力的男人!

衛青在建功立業的時候,平陽公主的第二任丈夫夏侯頗在公元前115年去世了,她的兒子曹襄也在之後不久病逝了,丈夫愛子的相繼去世,對平陽公主的打擊還是很大的,之後再選擇配偶的時候想必也是思慮再三。

當時的衛青也是三個兒子的父親了,因生母記載不詳,所以衛青的婚姻狀況不明確,不過以衛青的身份地位肯定是已經娶親了,平陽公主能下嫁於他,應該是原配去世了。

古代都講究門第的強強聯合,漢朝最尊貴的公主、漢朝顯赫的將軍,無疑是天作之合,那時的衛青連漢武帝都得禮讓三分,平陽公主也不能因為曾經是她的家奴而輕視怠慢,再者漢武帝也樂得促成這門婚事,畢竟親上加親更有利於拉攏住衛青及衛氏一門。

衛青為人處世很有一套,功高卻不震主,僅憑一點就證明他情商很高,所以應對平陽公主也是綽綽有餘,兩人婚後生活挺和諧的,就是上了年紀沒能孕育子嗣。可能平陽公主確實剋夫啊,成親不到十年衛青也去世了,之後平陽公主也沒再嫁,兩人都陪葬於茂陵,算是為這一世情緣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史論縱橫


根據推算,衛青娶平陽公主的時候,衛青的年齡頂天30歲,平陽公主的年齡保守估計43往上,並且已經是做奶奶的人了。兒子曹襄都已經去世,留下一個孫子曹宗。

漢朝女性平均年齡52歲,別以為皇室營養好就長壽,歷代皇帝平均壽命只有39.2歲。和皇帝越親近,壽命越短,和相生相剋無關,和政治鬥爭有關,簡單地說就是老得快。

漢朝時期美容養顏的手段少,效果差。化妝樣式可以參照日本藝伎。不能笑,一笑就掉粉。

好了那些個腦補有真愛的良心不會痛嗎?是什麼讓你們有底氣說真愛二字?

死後和衛青合葬?拉倒吧,平陽公主死後不是與衛青合葬,而是陪葬於茂陵。這是漢武帝劉徹的陵寢。同陪葬的除了衛青還有李夫人、霍去病、霍光、金日磾,幻想破滅了吧。

這就是一場標準的政治聯姻,哪有那麼浪漫。


鋼牙嚼鐵錨


平陽公主是漢武帝的姐姐,由於其封地在陽信,所以史書中也稱她為陽信公主。

平陽公主頭婚嫁給了西漢開國功臣曹參的曾孫平陽侯曹壽,生了個兒子曹襄,這段婚姻也算門當戶對,不幸的是曹壽早死,不得已,平陽公主又改嫁開國功臣夏侯嬰的重孫子夏侯頗,後夏侯頗因為和父親的小妾私通,自殺而死,平陽公主再度守寡,可憐的是,他的兒子曹襄也死了。

此後,有人做媒,將其嫁給了大將軍衛青,據說武帝聽到這個消息後啞然失笑,對左右說:我娶了衛青的姐姐,現在衛青又娶我的姐姐。但笑歸笑,他還是允了這門親事。

史書沒有記載二人結婚的年紀,但平陽公主兒子曹襄去世前已經成家,平陽公主三婚又在曹襄去世以後,由此可以推斷雙方年紀都不小了,這個年紀還有沒有愛情十分難講,個人以為可能有,也可能沒有,兩種說法都有道理,我們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衛青是個私生子,被生身父親帶回家後受盡屈辱,最終跑出家門,投靠了同母異父的姐姐衛子夫,就連姓氏也跟著姐姐。

但其時她姐姐的光景也就那麼回事,只是平陽公主府上的一個歌女。西漢早期,後宮選妃制度尚未健全,公主有為皇帝拉皮條的傳統,例如漢武帝的大姑媽竇太主,就經常幫著弟弟劉啟找女人,並與漢武帝老孃王美人沆瀣一氣。平陽公主是漢武帝的親姐姐,自然也是有樣學樣,私下裡訓練了不少歌女舞女,供弟弟消遣,衛子夫就是其中之一。

衛青投奔姐姐後做了騎奴,類似今天的司機,諸位看官可以想想,如果你只是一個月薪兩千的小司機,天天給首富家的白富美開車,會不會對她產生好感,甚至單相思。

只要對方不是恐龍,百分之百的男生會把她當成性幻想對象。

但此時的平陽公主,絕對不會喜歡衛青,理由很簡單,雙方身份差距太大,公主怎麼會喜歡下人。

但等到漠北之戰後,一切都發生了變化,衛青被封為大將軍,三個兒子都封了侯,姐姐又是母儀天下的皇后,除此以外,太子劉據、驃騎大將軍霍去病都是他的外甥,此時的衛青,風頭無二,如果說漢武帝是這個國家最高貴的男人,衛青就是第二名。

所謂美女愛英雄,平陽公主縱然不喜歡衛青,也大概率會被他的英雄氣概折服。而衛青也終於得到機會,把少年時期朝思暮想的白富美娶進門。

兩人之間有沒有愛情,很難界定,在那個講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社會,談男歡女愛有些奢侈,但不可否認的是,比起世俗的情侶,兩人的社會地位決定了他們的選擇空間,如果說一點感情都沒有,恐怕誰都不會相信。

除此以外,還有一點可以作為兩人感情的佐證,平陽公主去世前,要求死後與衛青合葬,此時衛青已經去世多年,平陽公主卻一直念念不忘,且拋棄原配老公,陪伴衛青,可見兩人的關係早已超越政治婚姻。



日慕鄉關


不是,政治婚姻罷了。

衛青是一個馬伕,出身低賤,公主壓根不會多看他一眼,更別提會愛上他。更何況,皇家的子女,有幾個有婚戀的自由。

衛青呢,始終比較清醒,不會去做啥白日夢。不過說不好,也許意淫過推倒公主。一個小夥子,思春太正常了。以上純屬調侃,莫要當真。

衛子夫被劉徹看中,並且寵愛,弟弟衛青沾了光,成為了皇帝的跟班。很快,他展現出了自己過人的地方,被皇帝看中,來到了一線部隊作戰。

再往後,衛青屢次擊敗匈奴,戰功赫赫,成為了大將軍。他的老婆死了,公主此時也在守寡。經過劉徹等人的撮合,公主嫁給了衛青。

兩人即便沒有感覺,但是君命難違。兩人的結合,對於劉徹,對於衛家,對於公主和她的子女,都有不小的好處。那麼,就一起搭夥過日子唄。

我相信,以衛青的地位,娶一個未婚女,無論是白富美,還是小家碧玉,絕對輕輕鬆鬆。相信他,也會選擇這類女人,畢竟單純,畢竟年輕。當然,漢朝的已婚女,並不愁嫁。更何況是皇帝的姐姐,會有無數人去跪舔。


鐵親王


那個時代的婚姻有多少是有真愛的啊,我覺得平陽公主和衛青的婚姻,政治因素要佔主導作用,但是他們之間也有著深厚的感情,且聽大飛哥一一道來。

首先我們先看看男主角衛青是一個什麼樣的人那,他是衛媼和鄭季的私生子,是平陽公主府中的一個騎奴。當時的衛青不要說娶公主,就是能娶一個平民的女子都尚且困難。所以說娶公主這件事衛青想都不要想,公元前139年也就是建元二年,衛子夫在平陽公主府被漢武帝臨幸,並被帶往宮中。



這是衛子夫人生的轉折點,也是衛青人生的轉折點 公元前138 年,皇后陳阿嬌和衛子夫爭寵,他的母親長公主劉嫖令人綁架衛青,想殺死他以威脅衛子夫,結果被衛青的好友公孫敖帶人救出,漢武帝對此事極為憤怒,立刻任命衛青為建章監,自公元前138年到前129年近十年間,衛青作為建章監和侍中,跟隨皇帝左右,和他一起聽聞朝政,後又被任命為太中大夫,足見其才幹深得武帝信任,絕非普通的皇親國戚那般平庸。經過歷練,衛青也不負眾望,七次出擊匈奴,均大獲全勝,被封為大將軍、大司馬、長平侯,食邑萬戶,三個兒子衛伉、衛登、衛不疑都被封侯,衛青可謂是位極人臣。


後來平陽公主的第二任丈夫夏侯頗與他老子的侍妾通姦被發現,畏罪自殺,平陽公主再次守寡,漢武帝要在列侯中選取一位合適的人員,有人建議選大將軍衛青,這一建議也得到了漢武帝的首肯,就這樣衛青以漢武帝的姐夫和小舅子的雙重身份生活著,如果說這段婚姻沒有政治因素的參與,那是絕對不可能的,但是如果排除政治因素是不是還有一些個人感情的原因,我們先從一下兩點分析一下:

一、衛青人品非常好

衛青位極人臣而不立私威,愛護士卒,賞罰嚴明,為人和氣,用現在人的話說就是低調,是個好男人,經歷過兩次失敗婚姻的平陽公主,內心深處肯定想找個可以依靠的港灣,而衛青跟他可以說是天作之合。此時的衛青身份高貴,性格沉穩,可以配得上平陽公主,二人的結合也算是天作之合吧。

二、公主遺言

平陽公主臨死之前留下遺言,要和大將軍衛青合葬,我們都知道,古代婦人死後要和自己的第一任丈夫合葬,平陽公主沒有要求同第一任丈夫曹壽合葬,而要求和衛青合葬,二人做了近十年的夫妻,從這一點上可以看出他對衛青是相當滿意的,同時對衛青也是感情最為深厚的。

綜合以上分析,衛青和平陽公主的婚姻,政治因素佔了大部分,但是從歷史上記載來看,冥冥之中,命運似乎早就註定了二人最終會在一起。


大飛哥愛歷史


平陽公主和衛青有真愛嗎?

親耳聽過一個成功人士說,有幾個男人會為了愛情而結婚。

在成年人的世界裡,不計較對錯,只權衡利弊,要真愛,太奢侈了吧!

再說,即便真愛,也是兩個生命在荷爾蒙分泌最旺盛的人生階段碰撞產生的。

而平陽公主和衛青的結合估計跟愛的火花沒有多大關係,更多的是政治利益的攀扯。



騎奴與公主,曾經雲泥之別

平陽公主是王太后的長女,漢武帝一母同胞的親姐姐,自小就金尊玉貴。

長大後嫁給了開國元勳曹參的曾孫平陽侯曹時,是侯爵夫人。從來都是高高在上的“體面人”,可是衛青呢?跟平陽公主的尊貴出生相比,完全是天上地下,雲泥之別。

衛青本應該姓鄭,他父親鄭季,曾在平陽侯府當差,跟平陽侯家的一個女僕私通,生下衛青。

這個女僕沒有留下名字,史書裡稱為衛媼,就是衛家老太太的意思。

關於這衛媼的身份,《史記》和《漢書》記載有點不一致。《史記》裡記載,她是“侯妾”,即平陽侯的小妾,《漢書》裡記載為“主家僮”。

按常理,衛媼是平陽侯家的女僕更貼切,若是小妾,量鄭季膽子再大也不敢給主子戴綠帽子。可以知道鄭季後來並沒有娶衛青的母親,衛青的母親應該再嫁給了一個姓衛的男人,估計也是平原侯的家僕,衛媼又生了三女一男,衛子夫是她最小的女兒。



這女人估計不簡單,至少應該是貌美如花,為孩子們貢獻了良好的基因。

衛子夫自小就在平陽公主家裡服侍,有點像《紅樓夢》裡的鴛鴦那樣是“家生僕”。

衛青在鄭季家長大,因為是“野種”的原因,受到鄭家的排擠和欺負,長大後估計還是投靠了母親,也在平陽侯家謀到一個職業——騎奴,應該就是大家族裡的護院男丁。

因此衛青的出生和成長環境都是很卑微的,後來他在對匈奴作戰中屢建奇功,才被一步步晉升,這其中自然也有倚重姐姐衛子夫受寵的裙帶關係。



中年結合,半路夫妻

關於平陽公主的經歷,翻了《史記》和《漢書》頗為驚奇。平陽公主嫁給衛青前,應該有過兩段姻緣。

平陽公主先是嫁給平陽侯曹時,生有一子襄,後來平陽侯曹時得了麻風病,回封國,平陽公主應該是跟平陽侯離婚了。

之後平陽侯又嫁給了夏侯嬰的曾孫夏侯頗,這個頗挺混的,估計是不把二婚的平陽公主放在眼裡,竟然跟自己父親的侍妾通姦。

試想平陽公主是什麼人,眼裡哪裡揉的進沙子,夏侯頗自然沒什麼好果子吃,被問罪,倒也是有骨氣的人,沒等入獄受折磨,自殺了。



這一年是元鼎二年,即公元前115年。

再次守寡的平陽公主,把目光瞄向了當時正大紅大紫的大將軍衛青。

當時衛青官拜大將軍、大司馬,爵封長平侯,三個兒子無功也被封侯。

應該說平陽公主嫁給衛青時,衛青也是有家室的人,也應該是妻妾成群,可是讓人疑惑的是,這時平陽公主竟選擇嫁給衛青,以平陽公主的尊貴身份,她是不可能做小的。或許只有一個可能,衛青的原配去世了,他剛好喪偶。

元鼎二年,離衛青去世公元前106年,也就9年時間。

衛青的生年不詳,據推測那時的衛青也應該35左右,而經過兩次婚姻打擊的平陽公主,估計至少也得40以上了。



衛青和平陽公主,兩個都年紀不小的半路夫妻結合,若說有真愛,的確讓人難以相信,更多的是出於政治利益考慮,漢武帝需要籠絡屢建奇功的權臣,衛青也需要與帝王親上加親,多了一條紐帶,能為永葆富貴多一份保障。

衛青一生在官場低調而持重,不會看不破這點。

後來,平陽公主的親兒子曹襄還娶了衛長公主,平陽公主的孫子宗就是死於徵和二年的巫蠱之禍,算是跟衛太子劉據綁到一塊了。

那時候,衛青和平陽公主早已作古。


開涮歷史


平陽公主和衛青的愛情,就是一場典型的政治婚姻,他們在一起無非就是搭夥過日子,是不是真愛,是不好說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

大家都知道,平陽公主是漢武帝的姐姐,衛青是漢武帝面前的第一紅人,還是漢武帝的小舅子。當時在朝中的地位,所有的臣子,是沒有人能比得上衛青的。

趕巧那時候,平陽公主死了丈夫,衛青應該也是死了媳婦,他們兩個人都是單身。

所以,這時候就有人撮合他們在一起。

其實是平陽公主先找的衛青,當時平陽公主死了丈夫,她就問身邊的人,自己要選一個怎樣的男人,來當夫君呢?

這時候平陽公主身邊的人,都給他說選衛青。

可是,對於選衛青來當駙馬,平陽公主還是很介意的。

因為衛青早年的時候,是在平陽公主的家裡當奴隸的。也就是說衛青的出身很低,平陽公主是介意衛青的奴隸身份的。

平陽公主身邊的臣子告訴她,那都是過去的事情了。

如今你在看看朝中,誰的地位能比得上大將軍衛青呢?

他不但是皇帝身邊的第一紅人,而且就連他的三個兒子都被皇帝給封為了候。關鍵是衛青還是當年太子的舅舅,以後她的前途可是無量的呀,再說了如今朝中的人,那個大臣見了衛青不低頭哈腰的呀。

平陽公主一想也對,如今確實是沒有人,能比得上衛青的了。

所以平陽公主客服了各種困難,就打算嫁給衛青了。

平陽公主把自己的婚事告訴了漢武帝,然後讓弟弟漢武帝來做媒,去給衛青說這件事。

你說漢武帝做媒的婚事,衛青能不答應嗎?

皇帝的面子恐怕是沒有人敢駁的吧,衛青當然是欣然的接受了。

但是,是不是處於衛青的本願,我們就不知道了。

按理說衛青和平陽公主結婚之後,他們之間應該還是很和諧的,畢竟最終衛青死後,也是和平陽公主合葬在一起的。

至於他們之間,到底有沒有過真愛,那就不得而知了。反正,他們之間的婚姻是政治婚姻,是屬於強強聯合。

衛青的性格一般是很懦弱的哪一種,即使對平陽公主,有什麼不滿,他也不會表現出來的。


漢史趣聞


在當今社會,人們都是主張戀愛自由、婚姻自由,情侶之間只有喜歡對方,才會選擇在一起,婚姻也是如此,所以大多數婚姻都是要建立在愛情的基礎之上,況且唯有真愛才能讓兩人選擇步入婚姻的殿堂,否則很難做到相濡以沫、共度餘生。

而古代則不同,都講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和門當戶對等封建思想,而且大多數婚姻都會摻雜一些家族或者政治等原因,所以很少有所謂的愛情作為基礎,在他們看來婚姻更像賭玉,不到洞房那天掀起蓋頭,你根本就不知道你嫁娶來的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因此平陽公主和衛青之間的婚姻就引起不少人的猜疑,都好奇他們兩人的婚姻是否存在真愛?

衛青和姐姐衛子夫出身都很平凡,兩人從小過的都是貧賤日子。衛青是平陽公主府上的一個馬伕,姐姐衛子夫是平陽公主栽培的一個歌姬。

而平陽公主是漢武帝劉徹的姐姐,地位和身份都很尊貴。此時的衛青與平陽公主之間只是主僕關係,兩人之間的差距非常大。後來衛青姐姐衛子夫受到漢武帝的寵幸,進宮之後也是平步青雲。



深受寵愛的衛子夫在進宮第二年就懷上了漢武帝的第一個孩子,漢武帝便對她更加重視。這便引起了陳皇后的嫉妒之心,陳皇后派人綁架了衛青以此來威脅衛子夫。當時的漢武帝已經是而立之年了,陳皇后入宮數十載都沒有任何子嗣,母憑子貴的衛子夫自然是漢武帝的掌中寶。

愛屋及烏的漢武帝肯定不能容忍任何人去做傷害衛子夫親人的事,聽聞陳皇后所做之事後的漢武帝非常生氣,隨後就把衛青任命為建章監、侍中,跟隨漢武帝左右,和漢武帝一起聽政參議,後又被任命為太中大夫,足以說明他的才幹深得漢武帝信任,絕對不像普通的皇親國戚一般平庸。

經過歷練的衛青不負眾望,在之後出擊匈奴的戰爭中都大獲全勝,因戰功顯赫被封為大將軍、大司馬、長平侯,食邑萬戶,衛青的三個兒子也因父親的功高蓋世而都被封侯,此時的衛青在朝中可謂是位極人臣。

而此時的公主是一個經歷過兩段婚姻之後的守寡之人,平陽公主的前兩段婚姻都很不幸。

平陽公主原本是叫信陽公主,長大後的信陽公主嫁給了平陽侯曹壽,因為漢朝人們都習慣用夫君的封號稱呼公主,所以便習慣性的稱之為平陽公主。

平陽公主的第一段婚姻可以說是門當戶對,與曹壽還生有一子,但後來曹壽因生病去世了,平陽公主第一次守寡。但是沒有多久,平陽公主又進入了第二段婚姻,她的第二任丈夫是夏侯頗,這段婚姻也沒有結果。夏侯頗因為與他老子的侍妾通姦被發現,最後選擇畏罪自殺,平陽公主因此第二次守寡。

經過兩次失敗婚姻的平陽公主在選擇下一任丈夫之時自然就更加謹慎些,她問身邊的臣子自己應該選擇什麼樣的男人作為自己的丈夫,身邊人都告訴平陽公主應該選擇衛青,此時的衛青是作為他夫君的不二人選。

衛青為人她當然有所瞭解啊,本身是從自己家出去的,然而現在卻是今非昔比,此時還是漢武帝面前的第一紅人,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此時的衛青也和平陽公主一樣都是單身。


經過深思熟慮,平陽公主就找漢武帝做媒人,這件事得到漢武帝支持,漢武帝便極力促成這樁婚事。

因此衛青就擁有了漢武帝小舅子和姐夫的雙重身份,這段婚姻讓衛青與漢武帝之間更加親上加親,這就是所謂的強強聯手。

所以衛青與平陽公主的婚姻沒有政治因素是不可能的,但兩人之間有真愛也是有可能的,畢竟兩人之前就認識並且還有所接觸,不僅如此,衛青這樣一個身份地位高貴,性格沉穩的人應該是平陽公主心中的理想型伴侶。

而且還有一點,可以看出他們之間是有感情存在的,那就是平陽公主在臨死前留下的遺言,她要求要與大將軍衛青合葬。在古代,一般婦人死後是要與第一任丈夫合葬,而平陽公主卻選擇和衛青合葬,足以說明她與衛青感情深厚,他們之間還是有真愛的。


歷來現實


人家從做馬伕的時候已經和平陽公主眉來眼去十多年了,你說是不是真愛?


相逢一笑99


一個你取了可以少奮鬥幾十年一個你嫁了可以幫孃家衝鋒陷陣攻城略地,這時候是不是真愛重要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