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6 家长群闲聊喝酒,女博士骂战4小时C位“出道”:请学会正确爱孩子

茫茫人海,欣喜相逢,如若喜欢,请点点“关注”,让我们一起陪伴,写写看看这人间的故事,取一抹通透。

家长群闲聊喝酒,女博士骂战4小时C位“出道”:请学会正确爱孩子


01

近日,广西玉林某小学三年级家长群里发生了学生家长怼骂事件。

怼骂内容——发散,

怼骂言语——粗俗,脏秽,不堪入眼。

骂战时间——从晚上19.25分一直进行到晚上23.31分,整整四个小时。

群里两位授课老师一路“劝骂,劝架”无效后,双双自动退群。

聊天记录曝光后,由于话题接地气,很快在网络上发酵成热点事件,引发了网友热议。

这位坚持骂战4小时的女博士,也凭一系列“出口成脏”霹雳表现,C位“出道”。

02

先来看看这件事的起因。

是因为有几个学生家长在班级群里闲聊喝酒引起。


家长群闲聊喝酒,女博士骂战4小时C位“出道”:请学会正确爱孩子


这样的话题,具体聊了几次,聊了多久,由于曝光内容展开有限,我们尚未可知。

但从上面这张截图来看,有一件事可证实,那就是这几个家长确实在班级搭建的公共群里,聊着和学校和学生学业等无关的话题。

正是这个原因,引起了其中一个学生妈妈的不满。

从她脱口而出的那句“喝够了,喝不死你们!”可看出,她本人应该在这个群里忍耐了很久。

如果事情仅到这里,大家可以意识到话题偏轨的话,又听了老师规劝及时制止,那么或许这场“腥风血雨”的骂战不会再恶化发展下去。

但事情往往有着诡秘的走向,有些祸端一经引起,就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最终双方情绪被引爆,该有的冷静克制全然在某种特定场景里,被愤怒占据上风,从而上演各种奇葩表现,低俗雷语更是喷口而出。


最后所骂内容早已发散到十万八千里,还扯上了什么陪酒女,离婚、绿光等上,甚至上升到恶劣的人身攻击。

对于老师和其他无辜家长,真是树欲静而风早已不止。

03


女博士和几个家长到底怼骂了什么内容?

来看看下面的这些截图就知道了场面有多不可控?言辞有多激烈?


家长群闲聊喝酒,女博士骂战4小时C位“出道”:请学会正确爱孩子


家长群闲聊喝酒,女博士骂战4小时C位“出道”:请学会正确爱孩子


家长群闲聊喝酒,女博士骂战4小时C位“出道”:请学会正确爱孩子


家长群闲聊喝酒,女博士骂战4小时C位“出道”:请学会正确爱孩子


家长群闲聊喝酒,女博士骂战4小时C位“出道”:请学会正确爱孩子


在部分家长眼里,女博士俨然恶魔化身,口出狂言,各种泼妇姿势,各种自我优越感爆棚,炫高,各种诋毁看轻别人,是精神有问题代表。

恨不得去投诉她,让她尝尝炫优越感,口出恶语的后果。

在女博士眼里,那些家长都毫无自觉自律意识,是不知道为孩子好歹的蠢货,是一群在班级群里,制造低级趣味话题的人,是一群不知她天高地厚的底线就敢和她撕逼,想要弄死她的人。

……

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说的大概也就是这个现象了。

也像极了我所了解的多米诺效应(Domino Effect)。


家长群闲聊喝酒,女博士骂战4小时C位“出道”:请学会正确爱孩子


04

什么是多米诺效应?

它是心理学上一种类似于蝴蝶效应的体现。

指的是在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中,一个很小的初始能量就可能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这个连锁效应可分两种结果。

  • 一种,指一个好的做法,最后得到的结果是好的,有益万物的能量,让所有世人为之敬仰。
  • 一种,指一个坏的做法,往往具有毁灭性质,最后得到的结果,是坏的无法挽回的悲剧与恶果。

显然这起家长群骂战事件,属于后者。

是一个由坏的开端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得到的不好的结果。

而那个骂出“高学历,没素质”标签的女博士,和那些在家长群闲聊的家长们,现在也正在承受各自言行举止不当后带来的一系列“恶果”。

古人云:“祸从口出”,一点不假。

人身上所发生的很多恶果和孽障,有很多时候,其起因往往是从口而出的。

如果可以回到事件最初,如果知道结果会变成这样。我想不管是这个失去理智下的“嚣张”女博士,还是那些忘了家长群真正意义的闲聊家长,都不会让自己失去该有的家长风范和谨言慎行教养的。

但现实没有如果,只有结果。

05

那么再来说说这起事件在网上传播发酵多日后,为何热点不减?

大众热议争论的内容又是什么?

有哪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和鉴别?

婉清认真看了很多相关新闻报道以及仔细留意了网友们讨论的内容。

得出两个观点。

一面,挺这位女博士的,一面,骂这位女博士的。

挺女博士的人表示:

支持女博士,说她怼的好,说她说的话没错啊。很多人总容易陷入低俗无趣的谈话内容,即使心里不认同,也在群心理作用下违心附和。

博士教授在家长群里的身份仅是该学生的家长而已,说什么也不用上纲上线。

家长群闲聊喝酒,女博士骂战4小时C位“出道”:请学会正确爱孩子


婉清看出来,这部分朋友觉得班级群、家长群,就是用来家长了解学校动态知道孩子学习情况的,又不是闲聊群。有人总无畏在家长群闲聊,等同于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为了自己一时爽聊,不顾他人感受和处境的人,本身就是没礼貌没素质的行为。

骂女博士的人表示:有事说事,开口骂人,就对了吗?骂得那么低俗难听,还女博士呢?


家长群闲聊喝酒,女博士骂战4小时C位“出道”:请学会正确爱孩子


家长群闲聊喝酒,女博士骂战4小时C位“出道”:请学会正确爱孩子

还有人认为她三观堪忧的。


家长群闲聊喝酒,女博士骂战4小时C位“出道”:请学会正确爱孩子


婉清也看出来了, 这部分朋友认为在班级群闲聊固然不对,但女博士出口骂人也不是好东西。

博士,是高学历的象征,本该是高素质人员的代表,但她现在这种嚣张泼妇骂街行为算什么呢?还有你博士,你北京户口,你孩子可直接上什么中学,就了不起啊,就可以肆意拿优越感去打压别人,进行人身攻击啊?

……

好好的家长群,变成了是非群。

最终,引老师失望发问:你们这就是为孩子做榜样吗???

引人们不禁思考:你们确定都还是学生家长吗?这样做,真的是在爱孩子吗??

家长群到底什么可聊?什么不该聊?作为家长群的老师和群主又该如何正确管理?

家长群闲聊喝酒,女博士骂战4小时C位“出道”:请学会正确爱孩子

06

现在来说说婉清个人对这件事的几点看法吧?(看后欢迎不同思想交流探讨,但拒绝不理性的纯粹杠)


这件事的发生,确实因几个家长闲聊引发,且从后面曝光的聊天内容可见,这种闲聊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有学生家长说,平常他们也这样聊,女博士也没说什么,这次不知道为什么莫名其妙就炸了?

在我看来,这个“炸了”,不是突然发作,失去仪态,而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典型应激表现。

之前忍了多久?后面爆发时候,就会有多猛烈!

有人说:谁让这位女博士忍了?开始就可以说啊,你现在忍不了就可以骂人了?还女博士呢?女博士还骂人,素质喂狗啦?

骂人肯定是不对的,这毋庸置疑,骂得这么五花八门且低俗难听也确实很LOW,不符合她的母亲身份。

是的,这里我说母亲身份,而非博士身份,是因为我觉得,“博士”这个称谓,其实和个人素质高低没有直接关系。

并不是谁是博士了,这样骂人就罪大恶极,不符合博士素质,而是她不管是什么身份,这样骂人的方式,都存在问题,都有失仪态。

所以,并不是所有博士,就一定是智商高,情商高,会说话,修养素质好的顶级代表,反之也不是博士骂人了,所有博士都是同类低素质,爱炫优越感人群。

就好比,不是小学毕业,或者没读过几年书的人,就是智商低,素质低,各种修养不好的体现。人家同样也会有素质好到爆棚的人。

这里只做学历等级区分,和人品画不上直接等号。

大家不必把身份等级这事,轻易自定义划分,来做刻意主观渲染,这样,只会引起事件走向各不可控的恶劣结果。

归根到底,我们要回到事情本身,分析事情,分析当事人为何会产生这样的情绪原因?从而在他人的不当行为里,照见自己的缺陷,进行理性深层思考,学习我们日后可规范性操作的点应从哪里出发去做好。


家长群闲聊喝酒,女博士骂战4小时C位“出道”:请学会正确爱孩子


07

写到这里,首先声明下,婉清并不是为出口成脏的女博士洗白什么,我只站在理性分析的实际出发,看问题,说真话。

我觉得很多人“忍不忍”是一种选择。

有些人在自己可忍耐的范围内,一般都尽可能想要去维持体面和保持克制。

至于后面为啥不能忍了?

是大都时候,厌恶烦躁到了一定极限,生理心理所产生的愤怒情绪安全占据了理智,当再也不可控时,恶劣情绪就会喷涌而出。

一个人失去理智的时候,说什么话,做什么事,容易头脑发热。

失去判断,失去控制。

这种现象,我想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都不会陌生。

因为在尘世里翻滚,我们早已见过很多人很多事,也在自己身上有过许多对照,会发现很多“突然炸了”,其实大都事出有因。

所谓百因必有果。

女博士,是因为在家长群里,对部分家长一直闲聊的事,早已不满,早就在极力克制中,当她体内积蓄太多抱怨,烦躁时,有时随便一个点,一件事,一个情绪不稳当下,就会爆发。

这应该是她失去仪态,丧失修养,口出脏语背后的“病症”原因。就算她之前不忍,说了,也未必能制止闲聊下的绝望。

打个不合时宜的比方,我之前见过一个性格很温柔也很好说话的女人,她在婚姻里,有相当长时间都是默默承受和付出那个人。

她老公喜欢喝酒、爱打麻将,还经常以工作忙碌之名不做家务,不带孩子。

她之前好言好语说过几次,但对方没有丝毫改变,后来她尝试去忍耐,置之不理,希望他天有自知之明,但结果换来的不过是对方,越发得寸进尺的表现。

最后温柔的她爆发了,从不骂人却口出狂言,从不动粗,却砸烂了家中电器,最后带着孩子提出了离婚。

有认识她的朋友,当时不能理解她这么温柔的女人到底是为何变泼妇了?还觉得她为这点事离婚有点小题大做。

其实再温柔的人,也会因压抑太久,反感太久,得不到希望后,歇斯底里爆发应激对抗。


家长群闲聊喝酒,女博士骂战4小时C位“出道”:请学会正确爱孩子


08

那么家长群到底该聊什么?不该聊什么?

婉清作为一名男孩的妈妈,想从自己的实际体验说事,绝不凭空捏造。

我从幼儿园开始就和班级群打交道。

在我们所在的班级里,平常的聊天内容,仅限于老师发布学校各项通知,以及发布学生在校的一些学习、纪律等情况。

至于40几个家长,一般都很自律,大都回复的是“收到”,“辛苦了老师”,“已知内容”,“已上传完成作业”等消息,绝无其他。


记得幼儿园时,群里气氛可能相对活跃一点,聊孩子在园内吃饭、睡觉、游戏,互动等情况多一点,但再多也还是围绕孩子的事为中心,而不是自己各种私事。

小学群更不会。

在小学班级群、家长群建立之初,孩子所在班级的老师会明确提出:

此群目的,是为了搭建学校老师和家长之前的沟通桥梁,主要为了及时发布学校布置的任务以及老师体现孩子在校的学习、纪律表现等情况。

不做其他私聊用途。

所以群目的明确,群管理宗旨方向不变。大家只要相互遵守,一起维护家长群作用就好。

这就很好避免了因为在群内私聊而影响其他家长的事件,也不会盖楼让老师布置的任务和要求被刷屏下去,耽误其他家长第一时间知悉获得。

毕竟有很多人在工作,在学习,在休息,在进行重要会议。家长群作为大都家长不能屏蔽的群之一,不能免打扰的群之一,势必会去随时关注。

因为孩子的事,是为人父母的大事。

所以你在群里闲聊,一会儿发出一条声音,一会儿一条提示,不知道情况的家长会以为是关乎孩子情况的,放下各种手头事情来看。

但一看,满屏都是闲聊,且如果是一些不良风气的话题,自然心情郁闷,有火气也是常有的事。

我有个朋友孩子读小学二年级,QQ班级群里,经常有家长,在深夜里还闲聊的,比如把股票啊,婚姻问题,娱乐八卦等都搬上去聊。

他要上深夜班,经常被吵醒,很头痛,失去理智下,也是在群里发过火,后来老师及时出面调和,重申群作用,大家都感到不好意思,才消停下来。

09

饮食男女,聊天,爱聊天是免不了的事。

但聊天,也需要注意会分场合、分对象,和分时间。实在关系好,爱聊,就私下建立一个小群。

这个小群你怎么聊,爱聊什么,聊到几点,都跟老师孩子和其他家长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而且应该感到高兴,因为孩子成为朋友。

但不是毫无节制的在家长群,在一个开放的公共场合,不分时间段的各种畅聊。

因为你聊的感觉是无所谓的事,听者未必和你一个心意。

有时,一个聊不好,就会引来一场祸端了。

而作为像女博士这部分被“骚扰”严重的群体,心里有抱怨,感到影响了自己的情况下,最好的办法是尽可能先找老师去沟通,解决问题。

老师解决了,事情就平息了,

老师若不能解决,自己可表明态度,采取退群也无所谓,大不了和老师再寻找其他沟通途径即可。

但你现在在群里,这种骂法,只会让事情越来越复杂,只会让老师尴尬,只会让孩子知道后,产生困惑。

孩子还要在学校里一起读书,玩耍,家长有了这么大意见矛盾,他们怎么好好做朋友?

所以,你在群里再怎么厉害的骂,都不一定能有效解决问题,也不能排解之前他人的不当行为在你心里积压已久的怨气,你再“横”,“嚣张”有身份、有地位、有出路,也不代表你就是这件事情的最终赢家。

吵架只有两败俱伤,撕逼只会自显丑态,各种叫喧和泄愤行为只会让彼此日后生活更为尴尬。


家长群闲聊喝酒,女博士骂战4小时C位“出道”:请学会正确爱孩子

10

我们做父母的,每天口口声声都在说要如何去爱孩子。

都在争着抢着累着,创造足够的财富和积累各项优质资源,想要给孩子更好的未来。

我们,曾在孩子年幼时,就百倍信心发愿,要做好孩子人生路上的第一个好老师,扣好他的第一颗纽扣,也要一路做好他起飞的助力师,不要让他输在起跑线上。

……

但现实呢?我们做了很多,付出了很多,也“爱”了很多,却发现,那所作所为并不是正确的爱和给予。

很多时候,其实我们并没有做的那么好。

我们连自己的行为规范都没有做好,却一味要求孩子德智体全面发展。

我们连自己的人品修为尚未提升,甚至恶相百出,却在一味要求孩子能够成为人中龙人中风。

殊不知,打铁还需自身硬,照养孩子还需父母以身作则。

好的榜样,自然养出好的孩子。

坏的榜样,自然影响孩子,使其迷惘失去方向。


如果我们真的爱孩子,就要为孩子谋长远之计。

这“计”是好人品的塑造,是健康体魄养成,是言行举止修为的好培养,是真正的精神“富养”。

是真正为他开辟一片天地,为他做好最坚实的后盾,给他能有的智慧的启迪和爱的源源不断力量。

陪他成长成一颗参天大树,陪他羽翼渐丰,陪他扎根大地,陪他遨游大海,飞翔在蓝天。

而不是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绊脚石。

最后,我们都是第一次做父母,难免也做的不够好的地方,有所欠缺不到位之处,只要我们真愿意为孩子好,可以谦虚学习的,我们一定会慢慢地做得更好。

至于综上所说,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从而学会和孩子们一起成长,快乐生活。

与你同勉。


家长群闲聊喝酒,女博士骂战4小时C位“出道”:请学会正确爱孩子

端木婉清,情感作者,你的感情闺蜜,复杂人性解惑人,已出版畅销书《懂,是尘世最美的情话》,感谢阅读,期待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