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學會知識管理,才爬出了低收入困境,走對這五步,自我精進很簡單


著名未來學家,托夫樂在他的《權力的轉移》一書中分析得出,人類歷史上權力的來源已經從暴力、財富轉移到知識,他提出“知識將顛覆全球的權力格局”。


在當今社會環境下,你我所做的工作大都要依靠知識展開。可是,為什麼許多人學歷高卻不成功?為什麼許多人整天學習知識卻沒有換來價值?你的知識值多少錢?


看下你是否面臨以下知識問題:


學會知識管理,才爬出了低收入困境,走對這五步,自我精進很簡單


1、有了互聯網照樣無知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曾經有一個統計,人類近三十年來所積累的科學知識佔有史以來積累的科學知識總量的90%,而在此之前的幾千年中所積累的科學知識只佔10%。信息爆炸的今天,信息量遠遠超過一個人所能接收的容量,當一個人這也想學、那也想學,發現自己再怎麼努力也無法知曉全部信息的時候,只會茫然迷失方向。


2、不知道什麼是“顯性知識”、什麼是“隱性知識”,更不知道完成 “知識顯性化”是重點。


顯性知識:能夠用語言、肢體等方式表達清楚的知識。


隱性知識:雖然知道如何去做,但是卻很難告訴別人或者寫明白、說明白的知識。


從顯性知識到隱性知識:比如你讀我這篇文章,其實是在閱讀顯性知識和信息。讀完後,你會結合自己的成長經歷、環境和目標產生自己的隱性知識。


從顯性知識到顯性知識:你讀完這篇文章後,結合自身經歷寫了一篇讀後感,就完成了顯性知識到顯性知識的轉化。


學會知識管理,才爬出了低收入困境,走對這五步,自我精進很簡單


3、大量存儲、收藏知識,卻從來不看,用時也找不到。


將所有的知識全都記住是不可能的,有的知識你需要掌握並實踐,有的知識你需要知道在哪裡、以方便需要時調用,有的知識存儲在別人大腦中,你需要知道如何找到這些人。

……


如何解決以上這些問題?


答案是,你需要知識管理的能力。大多數人只會拼命學知識,卻不知道這個時代的剛需是知識管理能力。作為知識工作者,你的競爭力源泉就是你處理信息和知識的能力與效率。


如何構建知識管理能力?


從這五個方面:

學習知識、保存知識、共享知識、使用知識、創新知識


學會知識管理,才爬出了低收入困境,走對這五步,自我精進很簡單


一、學習知識


1、學習什麼知識?


a、構建知識根基


如果你在中國工作,起碼要了解中國的國情、政治。一個簡單的方法是找依照每年國家公務員考試中基礎知識部分的題目,自己做測試。它的內容涵蓋了哲學、政治、經濟、文化、法律、科學、數學、邏輯、閱讀、表達等各方面,通過測試可以發現自己最差的是哪部分,然後有針對性的去查漏補缺以鞏固自己的知識根基。


b、確定學習方向


你的興趣要遠遠大於你的能力和時間約束。所以在確定自己的方向時,需要做減法:聚焦,首先要在一個細分領域達到專家的水平。東一榔頭、西一棒子,各方面都淺嘗輒止只會一事無成。


從自己的價值觀、人生目標、性格優勢(可藉助職業性格測試MBTI的測評結果)三方面分析,確定自己的學習方向。


學會知識管理,才爬出了低收入困境,走對這五步,自我精進很簡單


c、你應該學到什麼程度


在確定了學習方向後,就需要在這個方向上正向積累,在某個領域的學習時間起碼要達到三年以上,才可能成為該領域專家。


d、你的知識結構


不連貫的知識在記憶中是非常短暫的。獲得的知識,如果沒有一個完滿的結構把它們關聯在一起,那麼這些知識多半會被遺忘。


2、怎麼學?


a、閱讀經典


深入、全面、多次閱讀,一個行業和領域的經典知識將為你在該領域奠定發展的基礎。


學會知識管理,才爬出了低收入困境,走對這五步,自我精進很簡單


b、隱性知識學習,人際學習


建立自己的人際網絡基礎。吸引人的本質是你的知識基礎,你和朋友之間能產生的知識的碰撞和交流。所以首先你要有“料”,即你自己首先得有所學,其次你要懂得分享。


c、在工作和生活中學習,每天增長一點點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不是一天拉開的,而是體現在每個事情上是否有成長。可能水平高的那個人還不如水平低的人做的事情多、更勤奮,但是由於水平高的人注重了每次做完事情後的總結和提煉,同樣的做事情,甚至他做的更少但收穫的成長卻更多,日積月累,就逐漸顯示出巨大差距。


d、學習你的企業


任何一個在市場上能存貨的企業必然有它值得學習的地方:商業模式、企業文化、產品定位、研發和管理流程等等。


e、四象限知識學習法

學會知識管理,才爬出了低收入困境,走對這五步,自我精進很簡單


二、保存知識


1、該保存哪些知識?


從人的一生來看,並不是比較誰掌握的知識最多,而是看誰能利用知識創造最大的價值,所以保存知識也並不是無限制的保存。


a、只有符合目標和未來發展方向的知識,才需要保存。如果對自己沒有價值,再好的知識也不需要。


b、只有經過自己閱讀、思考後保存的知識才有價值。在知識保存前,需要閱讀、思考知識,起碼要知道自己保存的內容是什麼、知道哪裡可能用到。


學會知識管理,才爬出了低收入困境,走對這五步,自我精進很簡單


2、如何保存知識?


a.對知識分類


由於人的記憶力侷限性,對於一組不相關的詞,能夠記住的數量很有限。但如果對這些不相關的詞分門別類,比如水果、蔬菜、洗漱用品等等,就能有效提高記憶力。


b、隨時記錄靈感


當瀏覽到任何有價值的信息時,如果產生了一些感想,就隨時記錄在一些類似”有道雲筆記“的app上,這些都是我們的財富。


c、對人的保存


找到身邊值得我們學習的貴人,保存其基本情況(姓名、服務機構、部門、職位、電話)、背景情況(在溝通中獲得的背景信息,比如老家哪裡的、什麼學習畢業、什麼專業、什麼愛好)、聯繫過程(你們討論的事情、他最近關心的事等等)。

這樣做可以提升我們的溝通效率,畢竟沒有人希望反覆被你問到類似”你是做什麼業務“等問一個問題。


學會知識管理,才爬出了低收入困境,走對這五步,自我精進很簡單


三、共享知識


1、為什麼要主動共享知識?


其本質在於通過知識共享,讓別人對你作出判斷:你是否是值得合作、不可或缺的人。


a、能共享的才是你真正掌握的


如果一件事不能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寫出來,說明並你並沒有全面的掌握或者掌握的深度不夠。通過寫文章、寫博客,你會發現自己的學習速度明顯加快,對自己原來覺得理解和掌握的地方有更深的體會。


b、貢獻知識是建立個人品牌最好的方式。


所謂名人,就是認識他的人遠比他認識的人數量多,這個數量差越大,他的知名度就越大,能得到的機會和資源就越多。


2、如何共享知識?


可以是共享一句話、一個想法,寫一篇文章,或者在公司的會議上做一個簡短的發言。要想再深入的話,可以去寫一本書共享你在某個領域的見解和觀點。


學會知識管理,才爬出了低收入困境,走對這五步,自我精進很簡單


3、在什麼範圍共享?


可以首先在同事和朋友之間(通過對話、或單位的IT共享平臺),進一步在專業領域中共享(比如去行業社區發文),更進一步在社會範圍內共享(比如參與行業內的研討、論壇,並爭取發表自己的觀點)。


四、使用知識


知識的價值只有在使用中才能發揮出來。僅有顯性知識是不夠的,只有將顯性知識不斷付諸實踐,才能知道顯性知識利用的環境、技巧和範圍。真正使用知識的高手,其實都是在摔打中成長的。


1、如何使用知識?


a、要有膽識


學會知識管理,才爬出了低收入困境,走對這五步,自我精進很簡單


很多時候人們因為越瞭解一個東西,就越發現其實自己不瞭解的東西還有很多,從而畏手畏腳不敢去做。這時候就需要有膽識,敢於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識去嘗試事物。要知道,任何決策和判斷都是在信息和知識不完全充分的條件下做出的,而機會更是在信息和知識支離破碎的時候出現的。


選擇了某個方向意味著放棄了另一個方向,在你的時間是一定的情況下,如何選擇知識使用的方向和領域對於一個人的影響很大。

要基於自己的知識積累和經驗總結建立膽識,同時要擅於和對機會敏感的人結成合作夥伴。


b、個人知識與任務和項目相結合


找一份可以帶給自己提升的工作,一份能發揮自己知識積累和能力的工作。


學會知識管理,才爬出了低收入困境,走對這五步,自我精進很簡單


c、個人知識表現為專利知識


要想將自己的知識轉變為可以在市場上出售的東西,知識專利化是一個比較簡單易行的途徑,往往一個實驗、一個思路可以申請若干專利。


2004年,美國Eolas公司憑藉一項在網頁中嵌入動態文件的軟件專利贏得了針對微軟公司的專利侵權訴訟,賠償超過5億美元。令人大跌眼鏡的是,Eolas公司只有一個僱員,就是老闆本人。


d、個人知識產品化或服務化


比如現在的知識工作者各種網絡賣課現象,當然這也需要授課者本人具有一定的市場意識


學會知識管理,才爬出了低收入困境,走對這五步,自我精進很簡單


五、創新知識


創新知識就是對原有知識的重新整合,創新包括髮明且大於發明,把蒸汽機安裝在火車上,就是蒸汽機車,這也屬於創新。


1、創新的前提是什麼?


需求拉動創新。


2、什麼拉動需求?


首先要有追求。因為沒有追求而沉溺於現狀,是不可能有需求的。


學會知識管理,才爬出了低收入困境,走對這五步,自我精進很簡單


3、如何進行知識創新?


創新知識就是對原有知識的重新整合

,創新包括髮明且大於發明,把蒸汽機安裝在火車上,左腦+右腦共同使用,讓知識創新開掛。


左腦負責身體右側的基本功能,有著語言、閱讀、書寫及、推理和計算能力;右腦負責身體左側的基本功能,有著圖形、空間結構的構思能力,音樂欣賞能力及非言語性概念的能力。大部分的人主要使用人體右側功能,所以左腦得到更好的鍛鍊。


然而右腦是創新的源泉,不少偉大的科學家都有音樂方面的天賦(愛因斯坦、袁隆平等),本質上是他們相比普通人有著功能更強大的右腦。


學會知識管理,才爬出了低收入困境,走對這五步,自我精進很簡單


4、如何開發右腦?


a、 音樂訓練法調動想象力:

沉入音樂的氛圍,想象音樂表達的景象。


b、 發散聯想促發散思維形成:

抽出2小時,選擇身邊一個物品,然後思考其可能的用途。(據說想象力豐富的人可以為曲別針說出3000多種功能。)


c、 詞彙情景聯想訓練讓你的思維走的更遠:隨便從任意頁面中掃視到三個詞,試圖把這三個詞連成一句話,想象其構成的情景。


這次分享的是一定不能錯過的“信息爆炸時代下、個人核心競爭力提升神器”

這次的文章很長,恭喜你讀完,相信會給你來了一次高密度的內容輸入。

·················END··················

你好,我是堂主!實用的思考者,行動的做事人。

這裡沒有套路的文章, 只有實在的思考,在過班,也創業,未來要做一名自由職業者。

這裡只記錄分享我對成長的思考。

微信公眾號:魚堂主愛思考(ID:yutangzhu2019)。

學會知識管理,才爬出了低收入困境,走對這五步,自我精進很簡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