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5 青島記憶:下街是最初的滄口

如果從建置算起,青島到現在也不過123年的歷史,因此很多人說青島是個年輕的城市。但在青島,你依然可以感受到歷史的滄桑 。且不說八大關一帶的西洋建築或者魚山路上的名人故居,單單是在滄口,那些上世紀的廠房宿舍就能讓你感慨萬千。

在一切都快速發展的今天,懷舊是一些人的情愫。在沒有併入李滄區之前,滄口作為獨立的一個區曾經擁有無限的榮耀。現在的年輕人恐怕很難想象,在過去,這裡和市南並稱青島“兩大主城”,而且一度人均收入居青島第一。如今,滄口留給世人許多回憶,今昔對比之下,這種回憶也許更有滋味。


先有下街,後有滄口

青島記憶:下街是最初的滄口

如果我們說起滄口的歷史,都繞不過下街。打一個比方,如果說青島是從青島村發展而來的話,那麼滄口的前身就是下街。

現在在滄口,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以下街命名的飯店、門市,實際上,這些名號正是為了說明店面的歷史悠久或者懷舊。下街,因其靠近海邊,地勢低窪,相對於地勢偏高的大馬路而言,老百姓稱呼這條街道為下街。而那條大馬路就是現在的四流中路,過去又叫上街。

在過去,下街因處於滄口海運碼頭的位置而興盛繁華。當時,那裡有燒鍋、磨房、紙房、機房、客棧、飯館、貨棧、魚行、屠戶等,是滄口的發祥地,所以老滄口地域有句俗語:“先有下街,後有滄口”。細細考證的話,下街大概有600年的歷史。高寒在《下街是最初的滄口》中提到,清代編纂的《侯氏族譜》記載:“三世祖侯通襲任百戶職,奉旨修百戶城池於樓山前,鎮守海口,即今之侯家營子是也。”營子村與下街近在咫尺,由此可見,《侯氏族譜》記載中所記述的鎮守海口就是指現在的下街一帶。營子村距離今天有600年的歷史,那麼下街這個海口的形成,也應在600年左右。

下街的形成據傳源於軍隊駐紮。明朝萬曆年間,即墨縣派出一支約有一百餘人的軍隊駐紮在現今的營子村,主要就是守護今下街一帶的海域,嚴防外來侵襲之敵。軍隊進駐滄口之後,下街的漁碼頭逐漸開始了繁榮。劉傑先生曾寫有多篇研究老滄口的文章,其中一篇《滄口下街》對此有過介紹,文中稱,這些漁碼頭的繁榮源於老兵的集體作業,“起初是由一部分退役的老軍人在此處建築一些簡易房屋,以下海捕魚為生……這種古老的圍捕方式一直延續到上世紀80年代才正式退出捕撈的舞臺。至清朝末年,凡是進出青島的漁船隻停靠兩個碼頭,一個是在今天老二中附近的青島口子,另一個則是滄口的下街漁港,並由此發展起了當年青島最大的海產品交易地——滄口集老漁市,地點為今青島第二十二中學身後,後被稱為松柏路‘大菜店’。漁販子從下街碼頭上把海產品販至此處,形成了最早的滄口集市。”


下街的興起,應該是從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德國人開始修建膠濟鐵路期間,大量從附近流落過來的難民聚居於此,形成了滄口主要以貧民為主的第一大自然院。當時的下街幾乎全部是清一色的簡易低矮棚戶,由於地勢很低,再加上靠近後海,所以這裡又髒又潮,只要下雨陰天,這裡必先受淹。過去以髒亂出名,連小孩的兒歌裡都唱:“下街髒,下街髒,洗腳水,下面湯,擦腳布子包乾糧”。因為環境差,下街的窮人多,有拾破爛的、撿煤核的、做小買賣的、當搬運工的、在工廠打工的。住在這裡的人家,幾乎都與膠州灣有割不斷的聯繫。學生們利用課餘時間下小海,賣點錢為自己買書本筆墨,工人們利用業餘時間下小海掙錢貼補家用。當時的下街與外界基本上很少接觸,形成了自己的一種生活方式,這裡有當年名聞島城的陳家燒鍋子酒、李二家牛頭肉、孫鐵匠鋪和王保三濰縣爆仗等。


下街的鼎盛時期應該是到了日本第二次侵入青島前後的20世紀30年代,日本人在此處建起了“太陽膠皮株式會社”(今黃海集團)以後,又陸續遷來了一大批在這裡上班的工人,使下街進入了空前繁榮時期。與此同時,地下黨的滄口支部也在這一地區工作了相當一段時間,其中著名的工運領袖陳少敏大姐親自在這裡主持滄口支部工作三個月的時間。


綜上所述,滄口就是由下街而起的,隨著下街聚居人口的增加,滄口才逐漸發展起來。


滄口原來叫“倉口”

青島記憶:下街是最初的滄口

下街不斷吸引著周邊百姓遷入,滄口也就慢慢成形,只是沒有名號。起先,滄口被大家稱作“倉口”。之前的《發現青島》我們曾經介紹過即墨縣令許鋌,他曾最早提出在青島一帶開阜通商,在奏章《地方事宜議》中提到了倉口。稱“即墨地瘠民貧,宜開放海口,進行南北海上貿易”,並指出幾個海口,包括青島口、金家口、女姑口、沙子口和倉口。


究竟為何叫“倉口”,眾說紛紜,有一則傳說比較合理。相傳,那時嶗山道院上下清宮自海西購進糧食均在現在的滄口滄臺路南端的海口裝卸,因購進量較大,為妥善保管,還在岸上建儲糧的倉庫,稱為“糧倉海口”,簡稱之為“倉口”。當然,這裡所說的倉口也就是下街那一點地方。


後來“倉口”和“滄口”還經常混用。清同治版《即墨縣誌·七鄉村莊圖》中曾提到“滄口”,但是在清同治初年(1862年)的《大清一統圖》上又標註為“倉口”。“滄口”正式成名,應該是在民國時期 。1923年,青島《道路口碑事項文書》中,將下街(現在的滄臺路)稱為“滄口”。


德佔青島以後,滄口有了大發展。青島大學教授郭泮溪曾撰文寫道,德國人在滄口設立了青島海關分卡,隨後又建造船臺和滄口火車站等。1901年4月,膠濟鐵路開始通車運營,位於下街的滄口火車站隨之便成為過往客商會聚、水陸貨物在此裝卸運輸的繁盛之地。到了清宣統二年(1910年),滄口下街和周邊一帶,僅已經被正式命名的街道就有21條之多,各種大小店鋪和商號已經超過了百家。後來,由於青島小港碼頭和大港碼頭相繼建成使用,許多來自江浙福建的商船不再到滄口碼頭裝卸貨交易。到了上個世紀20年代初期,隨著日資鍾淵紗廠、寶來紗廠、富士紗廠等相繼建成,以及滄口大馬路(今四流中路)和振華路的建設,一些原先設在下街的老字號(如三盛樓、同義堂等)開始紛紛東遷至滄口大馬路,滄口的商業中心也隨之向東轉移。此後滄口繁華的範圍已經不限於古老的下街一帶。


一個數據可以證明後期滄口的繁榮,據1924年的官方統計,滄臺路有住戶256戶,滄口大馬路有190戶,各種店鋪商號如飯店、茶莊、綢緞莊、銀樓、鑲牙、照相等29種行業共128家。這說明 ,當時的滄口已經成為青島北部最繁華的地域。


到解放前,整個青島有三大有名地方,就是滄口、東鎮、市裡,孩子們為到過滄口而炫耀。這裡有照相館、鐘錶店、百貨店、學校,十分便利。需要特別說明的是青島三中的前身(22中),始建於1945年,原名為“青島滄口中學”,就設在滄口,是當時僅有的三所公立中學之一。


滄口曾一度工廠密佈

青島記憶:下街是最初的滄口

(青島國棉六廠遺址)


說起青島的歷史就離不開青島的紡織業,而談起紡織業就離不開滄口。


解放後,滄口在青島各區的地位中依然不斷上升。曾有人用一句話梳理解放後滄口不同年代的歷史,“上世紀50年代的滄口,四流中路被叫作大馬路和‘滄口街’,就像中山路被叫作市裡一樣,是青島僅次於中山路、遼寧路的繁華街道;60年代的滄口,青島僅有的兩個廣場之一坐落在滄口,另一個是匯泉廣場。青島所舉辦的任何一次群眾大會,必然要在滄口廣場設立唯一一個分會場;70年代的滄口,工廠林立,是青島人所仰慕的地方,是人均收入最高的地區;80年代的滄口,開始慢慢混同於‘郊區’;90年代的滄口,與李村合併成為李滄區,區政府東遷,留下一個城市背影。”


解放後,因為國家致力於工業發展,整個滄口迎來了第二次黃金時期,特別是在七八十年代,隨著紡織工業的發展,滄口成為大量產業工人的聚集區,可以說,老滄口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青島工業時代的一個“縮影”。這裡聚集著膠二、國棉八廠、國棉六廠、同步帶廠、鹼廠等一系列對青島經濟做出卓越貢獻的工廠,鑄就了一段輝煌的歷史。


筆者的長輩曾在國棉六廠工作,據老人回憶,在當時身為紡織工人會讓別人另眼相看,是不少青年人的夢想。每個工廠因為實力雄厚,加上當時集體思想的影響興建了大量的基礎設施,各個廠區連著自己的宿舍,就像一個個獨立的小衛星城。這些“衛星城”裡學校、醫院、商店、幼兒園、電影院、招待所等一應俱全,良好的經濟效益使得人們紛紛嚮往。崔燕在《曾經的滄口》中說,當年能夠娶一個紡織女工是男青年最時髦的一件事。而一名女青年能夠成為紡織女工,再找一個毗鄰國棉九廠的海軍二航校裡的英俊軍官做戀人,便是很圓滿的生活狀態了。那時參加工作多流行頂替,當紡織工人幾乎成為一種尊貴的世襲制,紡織工人家庭的孩子似乎是天底下最無憂無慮的孩子。


當然,想起來就充滿無限幸福的記憶已經走遠,步入上世紀80年代,因為國家大政策的改變,高耗能、勞動密集型的工業漸漸不再是經濟發展的主流。相應地,滄口的發展也漸漸放慢。1994年,青島進行區域調整,李村與滄口合體後一個新區誕生:李滄區。從此,滄口的發展進入一個新的歷史時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