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9 以鄉村“善制”促鄉村“善治”助鄉村振興

編者按:正在福建省委黨校(福建行政學院)培訓的幹部學員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結合工作實際和崗位實踐暢談心得體會,人民網福建頻道特選部分文章予以刊發。

以乡村“善制”促乡村“善治”助乡村振兴

林清傑 資料圖

鄉村治,百姓安,國家穩。新時代對鄉村有效治理提出更高要求,呼喚農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的核心議題就在於制度建設,通過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這為鄉村善治亮起了一盞明燈。要做好鄉村善治的事業,就必須通過“抓牢基層組織體系、完善三治融合機制、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形成有機整體的“鄉村善制”架構,讓鄉村安定穩定、安居樂業、充滿活力,以“善制”達“善治”,以鄉村“善治”求國家“長治久安”。

一是抓牢“基層組織體系”這個根本,為鄉村善制“固根守魂”

“村看村、戶看戶、村民看支部”。要讓善治落到農村、農業、村民的點上,就必須從基層黨組織、基層黨組織書記、農村黨員隊伍入手。

建強“一線指揮部”。樹立“抓基層、促治理”的鮮明導向,強化政治引領,讓黨的鄉村治理大計,真正落入基層沃土;注重服務功能,建設服務型黨組織,推動鄉村基層黨組織更好服務三農工作,鋪設好鄉村善治的基石;要讓村黨支部在善治鄉村工作中,把農村黨員群眾的思想、行動、力量和智慧凝聚起來,齊心協力,精銳出戰,打好“鄉村治理”主動戰。

選優“鄉村領頭雁”。村級黨組織書記就是鄉村基層治理的“關鍵少數”,要著重增強村級黨組織書記政治責任感,讓其既當好鄉村政策的“第一宣講員”,又做好鄉村善治的“首要落實者”;著重培養專業能力,自學與培訓相結合,不斷增強村級黨組織書記化解矛盾糾紛、依法依規治理的水平;著重夯實群眾觀念,不斷推動村級黨組織書記深入群眾、引領群眾,充分激發群眾參與基層治理的熱情,把鄉村善治的政策主張化作群眾的自覺行動。

發揮“基層先鋒隊”作用。農村黨員是“三農”工作的重要力量,也是實現鄉村善治的“重要推手”。要嚴格標準程序,把好農村黨員入口關,加大在青年村民、返鄉學生中發展黨員力度,讓鄉村治理“後繼有人,後繼人優”;要做好農村黨員的日常培養,著眼高素質專業化,強化教育培訓,補齊能力短板,引導農村黨員自覺投身鄉村善治工作。

二是完善“三治融合機制”這個抓手,為鄉村善制“提質增能”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良好的治理是鄉村振興的基礎,只有定向施策,在自治上下功夫、在法治上有突破、在德治上精準發力,才能實現以鄉村善治助力鄉村振興。

要以自治固本。要讓村民自治成為農村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的核心,充分發揚民主,讓村民在鄉鎮人民政府指導下,不斷提高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水平;要通過完善村民自治制度,保障村民當家作主的權利,村裡的大事由村民說了算,村裡經濟的發展大計由村民自己決策決定,讓村民村裡的事大家商量著辦,讓村民在參與中真正成為村子的主人,讓村民說事制度成為治村法寶。

要以法治為綱。要喚醒村民的法治意識,在村民自治過程中,依法是前提,依規也不可少。要讓廣大村民意識到,無論是村規民約,還是重大議事決策,都必須要按程序辦事;要依法保障村民權益,尤其是涉及村民重大利益的時候,要注重引導村民參與到重大事項的決策與過程中來,從而始終堅持依法辦事,建設法治鄉村,逐漸形成“遇事找法、辦事依法”的氛圍。

要以德治潤心。要在鄉村治理中不斷強化精神文明建設,通過選樹道德模範、星級文明家庭、身邊好人,以傳統文化的柔性滋養人心、成風化人,充分發揮德治引領作用;要不斷滿足村民精神需求,積極創新陣地建設,在創新中傳承優秀傳統文化,使之成為鄉村治理的內生動能。

三是打造“共建共治共享”這個格局,為鄉村善制“凝心聚力”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

要讓村民共同參與鄉村建設。在鄉村善治之路上,村民是鄉村治理的參與者也是受益者,要以解決村民實際困難為主,從各方面調動廣大村民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有效發揮村民在鄉村治理中的主人翁作用,不斷增強村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要讓村民共同參與鄉村治理。推動村民為政府制定公共決策建言獻策,使鄉村治理始終以村民為出發點,治理程序、方式方法更加趨於完善;使村民通過制度化渠道表達利益點、反映需求處,與政府以及其他社會組織共同為解決“三農”問題建言獻策,齊心協力謀劃鄉村振興。

要讓村民共同享治理成果。要通過構建完善的鄉村善治機制,使公共利益最大化,建設一個充滿活力、和諧有序的鄉村社會,為鄉村振興注入澎湃動力,讓廣大村民共享發展成果。

(作者:林清傑 中共福建省委黨校、福建行政學院第12期鄉鎮長任職培訓班學員,安溪縣感德鎮鎮長)

相關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