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好的普洱茶有哪些鑑別標準?

迴響旗艦店


普洱茶,不僅生茶和熟茶風味萬千,每一個山頭的茶還各具特色,讓玩茶愛茶的人為了一尋好茶,踏遍雲南的高山原野,真真是茶中奇貨,磨人的小妖精。

普洱茶

只要是陳茶就價格翻倍!

只要是名山頭茶就直線漲價!

只要是古樹茶身價就讓人望而生畏!

要是古樹茶+名山茶+陳茶,那價格可就不是一般人可以消受的了。

正是由於普洱茶的很多因素會導致普洱茶的品質和價格會有很大的不同,也一定程度的加重了普洱茶市場的控制難度。

我在某寶上給大家找了一部分普洱茶的價格,不評論茶的好壞,只看價格,在我截圖的茶中,最高價12000,最低價9塊9還包郵!差距如此之大,當然了也有很多幾百或者幾十的茶,價格千差萬別,讓人眼花繚亂,很多人肯定不知道該怎麼選了,即使買了也不知道這茶好不好,值不值。

茶不是糖,甜就好;不是鹽,鹹就好;不是胡椒,麻就好。

一款茶的好壞,不能一概而論,需要通過眼看外觀、鼻聞茶香、品飲茶湯,綜合體驗才能判斷茶的好壞。並且每一款茶的具體味道都有差別,否則就不用分那麼多茶了。

茶好不好喝,由個人品斷,但是,一款茶的品質好不好還是有幾個參數可做參考的。

【1】

所謂“形”,就是普洱茶的外形,包括幹茶和葉底,普洱茶一般為緊壓茶,最常見的緊壓茶又是餅茶。緊壓茶一定要外形完整,茶餅緊實,條索肥壯碎茶少才是好茶,散茶同樣。

生茶的葉底比較舒展有彈性,熟茶則比較軟、油潤。

【2】

包括幹茶和茶湯的顏色,也加“色澤度”。

幹茶色澤度:普洱茶生茶的顏色一般為新茶墨綠、老茶棕褐色,熟茶的顏色一般都比較深,黑褐色、棕褐色都是正常的。茶餅色澤正常圓潤,不用追求油光的感覺。

茶湯色澤度:茶湯的色澤與發酵程度相關。比如熟茶湯色一般是紅、豔、亮、濃,如果出現紅褐、褐色、黑褐也是正常的。普洱生茶隨陳化時間變化更加明顯,新茶為黃綠、金黃,三五年後逐漸變為橙黃,十年左右的茶就會呈現石榴紅或寶石紅,極為美妙。

【3】

就是指茶的“潔淨度”。

茶是一種飲品,飲用後會被消化吸收。所以,乾不乾淨、合不合格是最重要的。

品鑑茶的純度也可以從視覺和味覺區分。

①看幹茶是否有雜物,茶湯是否渾濁不通透,茶渣是否有完整無雜質。

②飲茶時注意會不會口腔、喉嚨有不適感,是否有異味,如果是,茶葉很可能已經被汙染。

【4】

普洱茶茶葉中的芳香物質形成了茶的香氣,而且不同時期的茶香不盡相同,生茶和熟茶也不一樣。

比如我們常用來形容生普茶香的詞有毫香、清香、藥香等,形容熟普的常有參香、棗香、樟香等。不過隨著生茶陳化越久,與熟茶的香味就越接近。

沒有長時間喝茶很難辨別出茶的香味。沒關係,記住一點,絕不能有讓人不舒服的異味,比如黴味,在普洱茶的存放過程中一旦受潮就容易發黴,這樣的茶就不能喝了。

此外,由於普洱熟茶的製作要經過渥堆,所以新茶可能會有渥堆味,這個問題不大,放一段時間散散味就可以了。

【5】

茶的厚是茶葉品質的體現,這可不能說隨心了。茶的厚度是由茶的內質決定的,內質豐富則茶湯厚,內質流失則茶湯薄、水味重。不能通過增減投茶量或者注水量來改變。

比如老茶、古樹茶,由於特殊的生長或存貯環境,內質比較豐富,喝起來就有一種醇厚之感,這也是老茶和古樹茶受人追捧的原因。

所謂茶之厚,可以通過品茶味和觀茶湯來判斷。細看茶湯會發現好的普洱茶茶湯表面似有一層油光,色澤飽滿;通過品茶,普洱茶的厚、薄感一飲便知,好的熟普在唇齒間會有一種軟糯又厚重的感覺,給味覺帶來滿足。

【6】

普洱茶香醇濃厚,尤其是熟茶,茶性溫和不刺激,與綠茶等茶相比對胃的刺激也小。

熟茶溫潤舒適,生茶清爽滋潤,這就是普洱茶的潤,猶如謙謙君子,溫潤如玉。

【7】

“滑”是指茶湯過喉如無刺激、無澀感,如行雲流水,一飲而盡,“水路細膩,無粗雜感”就可以說這個茶的滑度還不錯。滑度在老茶中表現比較好,而新茶的澀度比較重。

【8】

茶葉中含有單糖、雙糖、多糖幾種糖類物質,我們在品茶的時候帶來絲絲甜味,尤其是熟普,苦澀味淡了,更能品出甜味,回甘快,馥郁清香、甘甜。

【9】

耐泡度

普洱茶不管是生茶還是熟茶,都十分耐泡,即使十泡以上茶味也能喝。所以,如果你買的茶喝了幾泡就沒什麼味了,或者水味很重,那這茶的品質一定不好,還是別喝了。

【10】

體感

體感和口感其實是一樣的,都是人體對茶的反應,只是表現不同。我認為,體感其實就是你的身體對一款茶的反應和感受

如果說你能通過視覺、嗅覺、味覺來分辨一款茶好不好喝,對不對你的喜好,那麼體感就是你的身體在告訴你這款茶適不適合你,能不能喝。

好的體感

當你飲下一款茶後,能感覺到明顯的生津、回甘,甚至身體發熱,覺得整個人很舒緩,身體暖暖的,有絲絲細汗,那這肯定是好的體感,不僅這款茶是好茶,你的身體也能接受它。

不好的體感

①醉茶

喝完茶後出現頭暈、噁心、心跳加速這些症狀就是醉茶,晨起後空腹飲茶就很容易出現醉茶的情況,尤其是飲濃茶。所以最好是不要空腹喝茶,不要喝濃茶,有人說我經常早起就喝一杯茶,也沒有覺得不舒服,那這就證明你的身體沒有這種不好的體感,能夠接受。

②口乾緊喉

出現這樣的現象排除自身不愛喝茶的原因,那麼很大的原因就是這款茶不好了,或許是發黴或許是這茶的品質就是次品。

體感因人而異,因茶而異,比如生茶茶性猛烈,熟茶醇厚,不可以一種茶的感受套用在所有茶上。也不必非要追求這個體感,茶只要喝著好喝,又沒有任何不適感就算是適合你的茶了。

一款茶好不好喝由你決定,好不好你會看了嗎?


茶百事


普洱茶目前的狀況是,沒有一個強有力的,有行業說服力的一個鑑賞標準。

每家都在試圖制定自圓其說的標準,其實是一種百家爭鳴的探討求索階段。大浪淘沙,時間會去蕪存菁,好的東西和共識,終將改變潮水的方向。

筆者初入行那兩年,也非常的迷惑,希望有一個官方的權威標準出臺,讓剛剛喝茶或者入行的人,有一個好的循規,也讓一些過分花枝招展的亂象有所收斂,但這些年越來越覺得,事情有它時間推進的道理,很多東西不是某幾個人,某個組織的人力可以成勢的。所以,鑑別普洱茶,筆者覺得,需要自己多喝,多嘗試,多對比,從個體出發,而不是尋一個圭臬。普洱茶這種保羅容納,強調個人品飲感受的情形,越來越招人喜歡。至少目前,沒有一個企業或組織能夠制定此說服力的標準。有可能以後不久,一個獨角獸的公司會冒頭,做出拉拽式的行業貢獻,這一切,都未可知吧。

下面分享青衫整理的,而非完全獨創的,很多觀點是融匯行業共識或某些獨到見解的,不成熟的,但簡單易懂的一些角度,以供參考:


第一篇:《普洱古樹茶“好壞”評判參考9個關鍵詞》

以下涉及內容為入門級簡易標準,系各種說法之簡單綜合,僅系參考,非板上釘釘統一說辭。歡迎各位茶友查缺補漏。青衫讚美老派評審的沉穩、詳盡,也追求面向未來的活潑氣。

普洱茶品鑑評判沒有特定的標準,很多品牌和個人的評鑑都是見仁見智,所以大家非常認同一句話“茶無上品,適口為珍”。

但這句話也並不能成為似是而非的託詞。

評鑑的模糊性,引起人的不適。但引人愉悅的普洱茶,總有一些共通的特徵。我們希望從百家爭鳴之中,隨著時間的洗禮,大浪淘沙,出現一套比較悅人悅己、讓人信服的參考標準。

我們認為,普洱茶以清、純、淨、透、正為門檻,以馥郁、深邃、悠遠、沉厚為更高追求。酸甜苦澀鮮香甘滑化活水厚潤韻等項目因素可參考。

我們覺得,古樹茶和小樹茶在一些物理方面的特徵有非常模糊的共性部分;而且,在一些品飲體驗上是有很多交叉的。只是在程度上,比如穩定性、持續度、層次感等方面有所出入。所以僅憑成品,以結果倒推,看一個茶是不是古樹茶,有非常玄而又玄,似是而非的邊界,也即模糊地帶。懂茶性,製茶的師傅,也不能完全的打包票,以結果來倒推原料的情況。只是,因為經驗,敏感度,以及熟悉程度會幫助一位喝茶人,更敏銳地體察、捕捉成品茶葉的信息。所以,以其探討一個茶是不是古樹茶的“是”與“非”,不如探討一個茶何為更好一些,更迷人一些。

在此,總結大家的經驗,提出一些參考關鍵詞:

1.關鍵詞一:淨潔度

2.關鍵詞二:耐泡度

3.關鍵詞三:持久度

4.關鍵詞四:滲透力

5.關鍵詞五:協調性

6.關鍵詞六:層次感

7.關鍵詞七:濃厚度

8.關鍵詞八:化感

9.關鍵詞九:活性


第二篇:《七大特徵巧妙鑑別優質普洱茶》

一是質:質即原料好,因各產茶區的地理位置、氣候、土壤、植被各不相同,原料上又分古樹茶、臺地茶、春茶、秋茶等,原料是任何優質茶的第一基本要素,第一物質基礎。

二是形:即茶葉的條形,條形是否完整,是否緊結和清晰;葉老或嫩,老葉較大,嫩葉較細;看幹茶色澤和淨度;優質的雲南普洱條索肥壯,斷碎茶少;反之,質量差的普洱茶,條索細緊不完整。

三是色:優質的普洱茶幹茶色澤棕褐或褐紅(豬肝色),且油潤有光澤,湯色以紅濃明亮;質量差的普洱茶色澤黑褐、枯暗無光澤,湯色紅而不濃,欠明亮,有的甚至發黑、發烏,俗稱“醬油湯”。

四是香:普洱茶香氣是決定茶葉品質的重要因子之一。優質的雲南普洱幹茶陳香顯露(有的會含有菌子幹香、中藥香、幹桂圓香、幹黴香、樟香等),並無異、雜味;而品質差的普洱茶稍有陳香或只有陳氣,甚至帶酸餿味或其它雜味。

五是味:味是普洱茶在品飲中與其他茶類有著顯著區別的特徵。其主要是從滑口感、回甘感和潤喉感來感覺;優質的普洱茶滋味濃醇、滑口、潤喉、回甘,舌根生津;反之,質量差的普洱茶滋味平淡,不滑口,不回甘,舌根兩側感覺不適,甚至產生“澀麻”感。

六是氣:氣除了我們常說的足、厚、正茶氣外,還是一個哲學概念;氣是品鑑玩味普洱茶的一個核心概念,也是普洱茶使人流連忘返、讓人有依賴性的基礎。

七是韻:通俗的講就是涼的感覺,這種感覺讓你在口腔中能感受到帶著自然山野氣韻的涼涼的從喉嚨下去,沉下去,越持久越好,越深沉越好。


第三篇:《普洱生茶的感官鑑別》

1.觀茶外形。勻整、舒展、緊湊、有光澤、有活性等為宜。但也有奇醜無比的好茶,所以不能完全以貌取。

2.聞幹茶。以清、純、淨、透、正為門檻,以馥郁、深邃、悠遠、沉厚為更高追求。

3.空杯掛香:以清、純、淨、透、正為門檻,以馥郁、深邃、悠遠、沉厚為更高追求。香型很多,可以自己進行對號入座。

4.品茶湯。以清、純、淨、透、正為門檻,以馥郁、深邃、悠遠、沉厚為更高追求。酸甜苦澀鮮香甘滑化活水厚潤韻等項目因素可參考。

5.葉底:舒展、油潤、有彈性、有光澤為宜。

以上內容系青衫茶行整理。


青衫茶行


這個問題很難有個標準,我們一道集品也正在這個龐大的數據進行統計

一、茶葉生長環境數據,這裡面會包括海拔、土壤成分數據、陽光照射面統計、平均年降雨量等。

二、茶樹數據,裡面會包括樹齡、主幹直徑、採摘時間、葉面尺寸等。

三、製作工藝細化,裡面包括殺青數據、分撿分級等

四、 製作後的試品定級

以上觀點實屬個人意見,喜歡的朋友可以點贊+轉發!有不同意見的也可關注並一起探討研究


茶宿


我說的可能只是自己感覺,僅供參考哈。以邊溪老寨普洱茶為例,先看源頭,在雲南有自己的專屬茶園,這座茶園在雲霧繚繞的布朗山度過了上千年的光陰,不施肥不打藥,只依靠茶樹發達的根系來將天精地華匯聚於茶,生茶以布朗山古樹茶為原料,承襲一芽兩葉的標準,芽葉嫩度、純度、淨度、勻度嚴格保持一致,同種、同級,絕無其它品系的鮮葉混雜其中,至純而至珍。再看其口感,茶湯入口順滑,苦澀味快速褪去,強烈的茶氣充盈口腔;五泡之後回甘強烈,喝清水也如飲甘泉;十餘泡後仍餘韻悠長,令人回味。茶湯滋味鮮活,飲後舌根生津,喉韻極佳,數小時後口中仍甘香存留。最後看葉底,泡完以後,葉底鮮活,柔軟有韌性,完整度極高。可以說是不懼檢驗的好品質。


茶話世界


普洱茶有很多產品,各有千秋,自己喜歡喝的普洱茶才是好茶,不分高低


平生茶葉初制所


我們喝普洱茶需要根據體質選擇,不同的人體質不同。那麼,去選購普洱茶的候,我們如何辨別普洱茶的好壞呢?凡普洱茶愛好者都很關注何為“好茶”,但茶質的優劣是相對而言的。我國明朝,朝廷是首選古六大茶山之茶,把該地茶推崇為滇茶中的極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