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3 暖!老阿婆在廣州走失9個月,不僅沒受苦,還治好了病

去年6月27日,來自重慶開縣的朱婆婆來廣州番禺市橋舊水坑村兒子打工地暫住,誰知第二天,老人在距離出租屋幾百米遠的公園閒逛時走失了,兒女們紛紛從各地趕來找人,找遍了番禺市橋,沒有任何結果。

近日,從朱婆婆家鄉民政部門傳來好消息,走失9個多月的朱婆婆找到了,背後的暖心故事隨之也被揭開:原來朱婆婆在逛公園時上錯了公交車,下車時已在10多公里外,迷路的朱婆婆在路邊流浪,又遭遇車禍,被輾轉送到了廣州中醫藥大學祈福醫院救治。

暖!老阿婆在广州走失9个月,不仅没受苦,还治好了病

在這9個多月裡,醫護人員和同室病友給予朱婆婆很大照顧,幫她想方設法尋親,出錢給她添置衣服,還陪她聊天解悶、度過春節,當兒女們找到她時,婆婆傷情已近康復。

4月2日,為了感謝醫護人員的關心照顧,朱婆婆的兒女們再次來到醫院為醫護人員送上一面錦旗,上面寫著“醫德高尚、醫術精湛”。“感謝醫護人員幫我們照顧媽媽,讓媽媽在9個月裡沒渴到、沒餓到、沒受苦,還幫媽媽治好了病。”

暖!老阿婆在广州走失9个月,不仅没受苦,还治好了病

剛來廣州第二天,朱婆婆就走丟了

朱婆婆今年64歲,來自重慶開縣一個山村。去年暑假,她帶著留守在家的孫子來廣州探望兒子,讓他們父子團圓。

“老人坐了24個小時大巴車才來到廣州,沒想到第二天就走丟了。”朱婆婆的兒子楊慶軍至今很內疚,他說事情因他而起,從各地紛紛趕來的姐姐妹妹們也責怪他沒有照顧好母親,“沒有照看好母親,這的確是我的錯。”

在人生地不熟的廣州,想找一個人並不容易。朱婆婆的女婿周開中說,在當地派出所報案後他們查到附近街口的一個監控視頻,顯示岳母在公交站出現過,身影一閃而過,並沒有去向線索。從老家趕來的十多人只能靠走路尋人,拿著老人照片,見人就問,“每天天亮就出門,晚上十一二點回來,僅尋人啟事就貼了兩三千張。”

暖!老阿婆在广州走失9个月,不仅没受苦,还治好了病

地毯式尋人,並未有結果。

他們換了方法,將重點鎖定在在救助站、醫院。周開中說,舊水坑所在市橋區域的幾家醫院都找遍了,一間間病房都去問過,也不見人。“我們還藉助在番禺的老鄉群、房東本地群擴散尋人信息,也是毫無音訊。”

老人到底去哪裡了?一家人聚一起的時常常沉默,楊慶軍更是吃不好睡不好,“母親常年在老家種地,這是第一次來大城市暫住,老人不會說普通話,也記不住兒女電話號碼,走失時身上只有幾塊錢。”說著說著,楊慶軍就掉眼淚。

苦尋兩三個月,還是一點線索沒有,從各地而來集結廣州的朱婆婆兒女們並沒有放棄,他們選擇在舊水坑附近租住下來,“邊打零工,邊找媽媽。我們一直堅信媽媽還活著,我們要一直找下去。”劉婆婆的女兒楊慶培說。

家鄉傳來好消息,朱婆婆找到了

2019年的春節是楊家這麼多年過得最冷清的一次,連年夜飯也沒心思吃。這樣尋親的苦悶一直到今年3月20日,被一個家鄉來電打破了。

“當時,我過完年回到廣州打工,老家村委會人員突然打來電話說我媽媽找到了,還告訴我在大石醫院,我去找卻被告知沒有其人。”楊慶軍表示,他後來向村委會來電求證,才知道這是番禺救助安置部門發出的信息,於是趕緊聯繫到番禺區救助安置站,工作人員發來一張照片,患者服上印著祈福醫院幾個字。

“看到照片,我們馬上放上手頭的活,就衝向了醫院。” 周開中表示,一家人見到老母親,都很開心,“岳母也和兒女抱在一起哭。”

暖!老阿婆在广州走失9个月,不仅没受苦,还治好了病

據瞭解,去年7月4日,因車禍致全身多處骨折的朱婆婆從其他醫院轉院轉來急診科。老人是6月29日晚上10點在大石某地發生的車禍,被一輛載貨小型汽車撞倒,醫院為阿婆開通綠色通道,並請骨科中心中西醫結合首席專家傅強主任醫師會診。經過診查,傅強確診阿婆右臂肱骨下端近關節處粉碎性骨折。在急診進行緊急處理後,阿婆轉入骨科中心進行了內固定手術。術後,老人一直在骨科中心中西醫結合病區進行治療和康復。然而,12月11日,在去救助站的前一天,老人卻不慎摔倒,導致右臂肱骨中段骨折,醫院討論後決定繼續留老人住院治療。傅強主任醫師為老人進行了手法復位並夾板外固定。

“肇事車輛被判定承擔全責,我們醫院也和肇事車輛保險公司進行了積極溝通,對醫藥費方面進行協商,先治療再支付。”祈福醫院骨科中心主管醫生餘立為說。

兒子曾從醫院樓下過,卻錯過與母親早日團圓

尋找朱婆婆,為何要花了9個多月時間?

醫院方面表示,阿婆入院時,身邊沒有家人陪伴,身上也沒有任何身份證明,語言不通、吐字不清,還不識字,說不清自己的名字和住址。

暖!老阿婆在广州走失9个月,不仅没受苦,还治好了病

“無論是說病情,還是幫她尋親,每次我們與婆婆溝通都很費力。後來才瞭解到我們樓層有一位同樣來自重慶的清潔工阿姨,就常喊她過來‘做翻譯’。”餘立為說,但是由於老人因車禍導致腦震盪,思維並不甚清晰,他後來只記得兒子的名字是“楊軍”,而他的家屬在派出所報案使用的是名字是“楊慶軍”。同樣,老人說自己來自“四川”,各方面尋人力量也都放在與四川民政部門聯繫,而實際上老人所在地方已被劃為重慶市。

為了幫朱婆婆找到家人,醫護人員還派車專門陪同她到當時事故地點,嘗試讓她回憶下來處,“但是她還是想不起來。”

回想尋人過程,楊慶軍說起一個細節,“當時,我們只找了市橋附近的醫院,以為老人腿腳不好走不太遠。我也來鍾村附近的一個民政救助點尋過人,還從祈福醫院樓下經過,可是就沒想到要進門看看,沒想到老媽媽就在這裡。”

據祈福醫院骨科中心護士表示,老人清醒時,經常坐在窗前往外張望,“她告訴做清潔工的同鄉阿姨說自己很想回家。”然而,從樓下經過的日子,卻錯過了與母親早日團圓。

病房裡的“臨時兒女”:添置新衣,陪過年

朱婆婆在醫院住了9個多月,從夏天到春天,歷經暑寒,老人沒有換洗衣服,主管醫生餘立為掏出200元,讓護工幫她買了厚衣服和換洗衣物,知道情況的病人家屬也不時送衣送物給她。“雖然沒有親人在身邊,老人在生活上並沒有受苦。”

9個月的時間裡,朱婆婆同一個病房的病友換了幾茬,每次病友出院,朱婆婆總是有些難言的情緒,“坐在床上發呆,有時還會蹲在樓梯口流淚。”

然而,每一位病友在瞭解朱婆婆情況後,都把她當成了自己人來照顧,一些病友還“偷偷”想各種辦法幫助他,“有時趁婆婆不在房間,往她病床前抽屜裡塞兩百塊錢。”

“快過春節的時候,一位同室的病友還給朱婆婆買了一身新衣服,婆婆穿上新衣很激動,見人就很想說話。”骨科中心護士人員表示,除夕夜晚上,值班醫護人員還陪婆婆過年,“有好吃的都和她分享。”

祈福醫院骨科中心中西醫結合首席專家傅強主任現場對朱婆婆進行身體檢查,認為朱婆婆目前情況穩定,維持目前固定至骨折癒合,可安排出院,一個月後可到老家當地醫院複查,如果沒有問題,可以取出鋼板。對此,朱婆婆的兒子楊慶軍將盡快安排接老人出院,送老人回重慶老家,與姐姐和妹妹商量安排照顧好老人,康復之後再外出打工。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肖桂來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陳憂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