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水族箱的過濾系統怎麼弄?

用戶51982079688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說到如何完善魚缸的過濾系統,應該是魚友之間最討論最多的話題,話說魚友成天折騰個沒完就是折騰過濾系統吧,也是最燒腦的問題。說到完善過濾系統我想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各有各的辦法,那麼沒有絕對好的過濾系統,只有不斷完善的過濾系統吧,那麼我只能通過介紹各種過濾適合哪種魚缸有什麼好處,讓提問者取其長,去其短,不斷完善他自己過濾,關於過濾我總結了幾點:



1.底濾是一個大家常用的過濾系統,那麼咱們就說一下底濾的優缺點,給不懂的新手朋友介紹一下底濾系統。底濾顧名思義是放在魚缸的下方的,他需要一個過濾缸,也就是魚缸下面的底櫃中。說一下底濾缸的優點。底濾缸提供的空間是最大的,所以處理水的能力就是最強的。這樣就最有利於消化細菌的培養。一般來說的確有三格或者4格的濾材擺放順序第1個是過濾棉藤棉也就是說的物理過濾,第2個呢,就是細菌屋,陶瓷環,玻璃環,過濾球等。最後一個呢,就是抽水泵還有加熱棒了。咱再簡單介紹一下他的缺點,佔用空間比較大,整個的底櫃儲物空間都被他佔據了,並且對水泵的要求比較高,功率要比較大,水泵必須和一流配合妥當,否則就會有水漫金山或者水泵乾燒的可能,所以對技術要求略高些。

2.上部過濾,也就是上濾。上過濾也就是


放在水族箱上部,通過潛水泵將水抽入上過濾槽,水流通過過濾棉生化明各種濾材後再由底部的出水管回到魚缸內。

優點,價格比低廉結構,簡單清洗維護方便,可將魚缸中不太理想的水質從魚缸中隔離開來,大大減少有機物的含量,從而降低生物過濾的壓力,這點是其他方式過濾代替不了的。

缺點,佔據了水族箱的上部空間,從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水族箱的美觀,內部空間有限,過濾材料放的少,導致過濾的效果一般。

3.滴流式過濾。說到底流式過濾就是將上列升級後的擴建。他將物理過濾,生物過濾和在一個過濾槽中再次過濾中分層,通過過濾槽的上層主要是物理過濾,下層式,生化過濾,細菌屋等各種濾材,當水通過時會與空氣接觸面增大,從而增加溶氧量,為好氧的細菌提供理想的生存環境。

優點物理生化過濾,晚上過濾效果好。

缺點,佔用水族箱上部空間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水族箱的美觀,還有就是水流聲會比較大。


4.外置過濾桶式過濾。

外置過濾桶式過濾就是一種密閉的形式,內部分為若干層,每層可以放不同的過濾材料,利用筒內部或外部的水泵造成水循環,使水不斷流入桶內各個濾材,從而達到循環的目的。

優點佔據空間較小,噪聲降低,生化過濾效果好,安裝較靈活多樣,出水可以造流。

缺點物理過濾效果較弱清洗啟動叫繁瑣進出水管容易造成凌亂。

其餘各種小的過濾方式在這裡就不做過多介紹,希望我總結的過濾方式的優缺點有助於你提升過濾系統,還是那句話,在過濾系統的問題上,還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沒有絕對好的過濾系統,只有不斷完善的過濾系統,所以誰也無法提供完善的過濾方法,只有在不斷進步中不斷摸索學習中,一點一點的提高自己,完善自己的過濾系統,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你。


魚軒閣


購買的水族箱一般都配有過濾槽,自己再添加濾材即可使用。

提問者的意思,是想知道配哪些濾材,如何擺放濾材?還是如何自己製作一個過濾系統?

我想應該是前面一個意思。

水族箱的過濾系統,按位置可分為:上濾、側濾、底濾、桶濾。

不管是什麼方式的過濾,都少不了添加濾材。濾材包括:過濾棉、生化棉、活性炭、陶瓷環、玻璃環、珊瑚石、火山石、麥飯石等等。

其中,過濾棉、活性炭等是物理性濾材,主要依靠材料中超細的纖維結成的極小的孔隙,讓水通過,把汙物留下來。

生化棉、陶瓷環、玻璃環等是生物性濾材,主要依靠生長在其中的硝化細菌,分解有害物質。

珊瑚石、麥飯石等是化學性材料,可以緩慢釋放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為魚健康生長提供保障。

一個過濾系統中,上述濾材不一定都要有,可視具體情況配置,也可以再添加其它的濾材。但過濾棉、生化棉、陶瓷環、玻璃環這幾樣一般少不了。

有的濾材因為商家追求利益的需要,新瓶裝舊酒,把一些常見濾材稍加改造,就起上一個高大上的名字,配上神乎其乎的廣告詞,誤導、誘導初學者購買,價格和過濾效果不成正比。

濾材在濾槽中有順序。以水流方向而言,最先接觸出水的是過濾棉,然後是生化棉,再後是活性炭、陶瓷環、玻璃環、珊瑚石等等。

濾材的多少取決於濾槽的大小。除一兩層左右的過濾棉外,要最大限度的放置生化棉、陶瓷環、玻璃環。

過濾棉可以離水也可浸於水,但生化棉及其後的濾材要浸於出水中。


魚歌子


看圖片你是底缸過濾,水從上缸溢下,首選物理過濾,然後化學過濾,最後生物過濾後,將水用水泵打入上缸,實現水體過濾。

物理過濾的濾材有粗、細過濾棉,要經常洗換。化學過濾的濾材有:活性炭、吸氨石、軟水樹脂、草泥丸等,去除水溶性的有害物質並調節水的酸鹼度。生物過濾有生化球、生化棉機玻璃環等,利用硝化細菌,將魚和水草新陳代謝產生的有毒廢物轉化為無毒物質。


燕趙釣魚人


過濾器一般由過濾槽、抽水泵和過濾材料組成。工作原理是通過抽水泵將魚缸內的水抽吸到過濾槽中,由過濾槽內的過濾材料進行過濾,過濾材料將水中的有害物質或雜質留在過濾槽內,經過過濾的水再回到魚缸中。

按水流的方向,過濾系統的濾材的設置順序為:進水口→(水泵)→物理過濾→化學過濾→生物過濾→(水泵)→出水口。

舉個栗子,外濾桶的濾材設置(按水流方向):

1、粗濾棉(兩層),包在外濾桶的進水口外,更便於清洗更換。2、生化棉,在前級過濾不良的情況下,吸附有機物達到過濾。3、玻璃環,體積要佔全缸水體積的3~5%,培養硝化細菌。4、粗濾棉(一層),主要是打散、吸附細菌的代謝廢物。

其它種類的過濾設備可參照上述外濾桶進行設置,其它濾材可按實際情況擺放。

過濾系統的濾材所需體積——玻璃環:佔全缸水體積的3~5%;陶瓷環:佔全缸水體積的5~10%;生物球:佔全缸水體積的10%以上(一般僅適用於潮汐式及乾式(滴流)過濾)。

注意:過濾系統一定要24小時連續開著。

1、上部循環過濾(上濾)

放置於魚缸上部,通過潛水泵將水抽入上濾槽內,水流通過過濾棉、生化棉、各種濾材後再由底部的出水管流回到魚缸。

價格低廉、結構簡單、清洗和維護方便,但佔空間,影響美觀,不適合草缸。

2、滴流式過濾

說白了就是高級版的上濾,過濾槽的上層為物理過濾室,放置過濾棉、生化棉,下面幾層分別放置生化球、藤棉、玻璃環、石英球、細菌屋等濾材。

過濾效果較好,佔空間,影響美觀,水流較大,適合帶蓋的魚缸。

3、背濾及側濾

內部分成幾小格用於放置濾材和循環泵,一邊設有溢流口,當水泵把水從過濾部分抽向魚缸時,魚缸溢出的水通過溢流口流入過濾部分的第一格,在隔板的引導下流經各種濾材,水從最後一格通過水泵再次送入魚缸形成循環。

4、底缸過濾

利用一個放置於底櫃的大型濾槽(稱為底缸),通過管道與主缸連接,利用水泵來完成水的循環,濾槽根據尺寸及實際需要分別放置不同的濾材或器材。底缸過濾一般採用溢流的下水方式,分為三角溢流、方形溢流、圓形溢流、三重溢流管溢流、不打孔溢流等多種形式。

美觀,過濾好,但結構複雜,製作成本較高,耗電量也會增加。

5、外濾桶過濾

桶內部分為若干層,每層都可以放置不同的過濾材料,利用桶內或桶外的水泵使水族箱中的水不斷流經桶內的各層濾材,從而達到循環過濾的目的。啟動前一定要保證桶內及進出水管滿水避免有空氣積存。

噪音較低、生化過濾效果好,但物理過濾效果較弱、清洗啟動較繁瑣。

6、外濾桶過濾

外掛過濾器是一種掛在缸壁上使用的半封閉式過濾器,內部設有不同的濾材擺放區域,利用機身自帶的水泵將水族箱內的水吸入過濾器內部並流經各種濾材,達到循環過濾的目的

價格低廉,使用簡便,不適合大魚缸和草缸。

7、內置式過濾(沉水式過濾器)

泵與過濾盒連接在一起並安置在水中使用,在過濾盒內部安放有各種濾材(一般以生化棉為主,可以自己配上多種濾材),用於培菌。

靜音,使用簡便,適用於草缸。

8、生化棉過濾/氣舉動式生化過濾器。

通過增氧泵吹氣到下個生化棉中來造成水流由生化棉的外部向生化棉的內部流動,同時通過氣泵的不斷吹氣,為硝化細菌提供大量的氧分,在流動中將髒物留在生化棉上,再由水中或生化棉上的硝化菌來分解,形成一個生物過濾的環境。

適用於小型魚缸和小型魚類,不適合水草和大魚缸。

反氣舉過濾器就是水流方向與氣流反向相反,能夠解決水溶氧問題,為有益菌(好氧菌)提供充足的氧供應。

9、氣舉和反氣舉過濾氣舉:

工作原理和水妖精相似,在容器底部的氣石出氣,氣泡上升帶動水流,為濾材中的硝化細菌提供了含有氧氣的水和硝化菌生存所需要的營養,從而起到了生物過濾的作用。

反氣舉:內部構造和氣舉基本一樣,底部的吸水口變成了出水口。反氣舉一般放置在上濾的出水口下方,接受上濾的下落出水。

優點:簡潔、高效、使用方便、經濟、很多人DIY。

10、滴漏過濾

是個集成的過濾器,將物理過濾與生物過濾合在一個過濾槽中,過濾槽的上層放置有生化棉、生化石和生化磁環,第二層為生化過濾室,有許多生物過濾球,第三層為活性炭,去除水中的臭味和黃色物質。

設置滴漏的方式:邊角溢流槽(方型或三角型)、側溢流槽、外置溢流槽、溢流管、溢流盒。

整理不易,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溜了溜了~

---------------------------END---------------------------

[YEE水族世界]每日一更,請關注我,或翻閱我發表過的400多篇養魚文章,以幫助您在養魚過程中少走彎路。感謝您的閱讀!


YEE萌寵體驗官


需要濾棉,菌棒,活性炭,材質不同,價格不一,可多有幾家,看養什麼魚,適度添加,還要配置加熱器材和便攜式氧泵,如是草缸,還要添加加二氧化碳設備!
圖片來源於網絡


晚來瘋


對於剛開始養魚不久的朋友,總會有一些困擾,比如魚缸總是渾濁不清澈,經常出現死魚的情況等等,其實絕大部分原因是過濾系統不過強大或者與你養的魚不匹配,所以過濾系統對於魚缸生態平衡是相當重要的。

魚缸過濾器是水族飼養各種魚類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除了鬥魚等個別魚類不完全需要過濾系統),它主要作用是能夠製造和維護一個良好的水族環境,讓你的愛魚能夠健康活潑的成長。市面上常見的魚缸過濾方式有很多種,下面簡單的介紹一下。

1、反氣舉過濾器。結構簡單,價格便宜,直接放入魚缸使用。適合育苗、隔離治療的小型魚缸使用。

2、外掛式過濾。結構相對簡單,安裝方便,價格也比較便宜。放置濾材比較少,所以適用於小型魚缸,飼養一些小型魚類。

3、魚缸頂部過濾。市場一大部分成品缸都使用這樣的過濾方式,先用空間小,使用、維護方便,缺點是可以放置的濾材較少,過濾效果一般。

4、滴流盒過濾。這種過濾方式其實是魚缸頂部過濾的加強版,可以根據魚缸大小隨意增減過濾盒,滴流的同時濾材與空氣有很好的接觸,過濾效果好,適用於小到中大型魚缸。唯一缺點就是先用魚缸上部空間較多,美觀性差。

5、濾桶式外置過濾。外形美觀,不影響魚缸整體效果,過濾效果好。但是價錢普遍偏貴,常用於水草缸。

6、側濾、背濾。這兩種過濾方式差不多,都是把過濾區設置在魚缸主體內部,佔用一部分魚缸空間,放置濾材空間大,過濾效果好,一般用於中小型魚缸。

7、魚缸底部過濾。這也是最常見的魚缸過濾方式,也是最為強大的一種,而且過濾區位於魚缸櫃體中,合理利用魚缸空間整體美觀。對於魚缸整體來說也是造價最大的,常用於中大型魚缸。

——————分割線——————

看完上面的介紹,相信大家對選擇適合自己魚類的過濾方式有了一定了解,同時也要合理搭配使用濾材,根據水質調整的需求選擇濾材,合理配置水泵,完善氮循環的過程。這些都需要自己在養魚過程中慢慢摸索,養魚沒有絕對的公式,自己積累的經驗是最重要的。

過濾方式與魚合理配置的情況下,再加上細心的養護,相信每一個養魚人都能體會空氣缸帶來的完美體驗。








趙大達


水族箱的過濾系統,說白了最初就是一個簡單的水質淨化器而已,把魚缸的水抽出來,通過一定的設備淨化,過濾雜質和汙物後,再打回魚缸去。

上濾系統,是通過水泵把魚缸的水抽上來,上到過濾槽或者滴流盒中,淨化後,再自然的流回魚缸中。


下濾系統,是魚缸的水通過重力作用,直接流到下濾槽中,經過淨化過濾後,再用水泵抽回魚缸中。其他的過濾系統都與這兩種方式在原理上相差無幾,只是變變形式而已。

不過,魚缸不同於人類的淨水器,因為魚缸的水中不但有雜質,還會有各種對魚兒有害的成份,所以在物理過濾之後,又填加了生化過濾。


通過擴大濾槽面積,增加濾材種類,培養能夠分解魚缸氨氮等有害成份的硝化細菌來作為調整魚缸內循環系統的一種輔助過濾方式。

我是淘淘,更多觀賞魚知識敬請關注我的頭條文章和問答吧,多謝。


養魚老道


過濾最有效方式為乾溼分離滴流形式最好增加溶氧量,再配以硝化菌附著材料,加入其它有益菌共同組成強勢有益菌群壓制有害菌(有害菌不可能完全被消滅)以水培植物吸收氨氮淨化水質,出水採用多孔雨淋出水,就算養高耗氧魚類也可不用增氧設備減少噪音,以上是多年經驗供相互交流學習。



鹹淡相宜\n



咖男1


底缸過濾系統是通過在魚缸底部或者側面位置打洞後裝上水管進行配管作業,穩定水缸內水位,不斷進行循環海水的過濾系統。一般是由一個加工完成的主缸、過濾槽以及主缸之外的另外一個底缸組成,這種底缸過濾系統多為100L以上的大型魚缸所採用。

底缸是指放在主缸下方的水槽,以柏林缸系統為例,底缸大多會用來設置蛋白除沫器或鈣反應器等生態缸才會使用到的水質調整器,除此之外,這裡也會放置無紡布濾材或裝設落水緩衝音材等等,讓缸底並不僅僅是一個過濾系統用的水槽。

空氣循環設置中的空氣幫浦、氣泡石與風管為一組,是一種將空氣打入水中的裝置。在給魚缸換水或者進行藥浴時,需要將魚暫時移到別的容器中去,這時候就需要使用空氣循環器,而在塑膠桶中溶入海水素時也需要用上,是非常方便的工具。例如底部過濾器等等以空氣力量循環飼養用水的過濾裝置,其實都需要空氣幫浦與風管。

海水缸的底砂一般會使用珊瑚砂,在底砂下裝設浪板,就成為了構造最簡便的過濾裝置,稱之為底部過濾裝置,從浪板經由抽水馬達或者循環系統將海水抽上來,能夠讓飼養用水形成循環。不過這一種過濾器會使底砂積累住一些排放出來的廢物,因此必須定期進行清理。

外掛式過濾器適合1500px以下的小型魚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