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洪承疇拜相後接母親享福,其母欣然上路,為何剛下車便毒打兒子?

文史磚家


在明清易代的過程中,洪承疇無疑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這位備受崇禎帝器重的督師和侍奉清太宗、順治帝、康熙帝三朝皇帝的大人物,在明清兩朝的歷史上都留下過濃墨重彩的一筆,並且在清朝官至宰相,端的是顯赫無比。然而就在洪承疇志得意滿之際,卻遭到母親的痛打,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洪承疇為進士出身,累官至陝西布政使參議,因鎮壓李自成、張獻忠等農民軍有力屢獲高升,歷官延綏巡撫、三邊總督、兵部尚書總督五省軍務,進位太子太保,被崇禎帝倚為柱石。1639年,洪承疇調任薊遼總督,防守關寧錦防線,為對抗後金,主張步步立營、且戰且守。但在朝廷速戰速決的要求下,洪承疇只得倉促出兵,主動發動進攻,最終在松錦之戰中兵敗被俘。



洪承疇被俘後起初絕食求死,但終架不住皇太極的溫情攻勢,最終還是變節降敵。清軍入關後,洪承疇因獻策攻取北京有功,升任大學士,極受清廷的重視。清朝攻佔江南後,因當地百姓反抗活動激烈,便任命洪承疇為招撫南方總督軍務大學士、江南總督,命其經略江南各省。


洪承疇降清後,遭到天下士人的唾棄,甚至於連他的家人都將他視作恥辱。且說在順治四年(1647年),時任江南總督的洪承疇因為父親去世,按照禮法需要回鄉守制,由此得以重返老家南安。次年,清廷因為軍務緊急,下令洪承疇即刻返京,再次以大學士的身份進入內院佐理機務,並受到攝政王多爾袞的慰勞寵信。



洪承疇返京升官後,便派人迎接老母北上,說是要讓她進京享福,好好地盡一番孝道。在鄉親們看來,洪母為人剛烈,早在洪承疇在家守制期間便每每將他罵得狗血淋頭,誓死不肯做清朝的順民,如今接到兒子的入京邀請,斷不會同意。但是讓大家失望的是,奉派迎接的人抵達南安沒多久,洪母居然束裝就道,非常順從地跟隨來人北上進京。


聽聞母親同意北上的消息後,洪承疇心中簡直樂開了花,日盼夜盼,終於等到老孃進了北京城,便忙不迭地前往迎接,並將她隆重地接入府邸。但是讓人沒想到的是,洪母剛剛下車,看到跪拜迎接的兒子後,便掄起手杖劈頭蓋臉地就打,邊打邊怒罵道:“你這個不忠不孝的畜生,為娘都七十多歲了,難道還要到旗下去當老媽子嗎?我今天就打死你,為天下人除害!”



原來按照清朝制度,凡是在旗籍的命婦,不管年齡大小,都要輪流入宮服侍太后,而洪承疇隸屬於漢軍八旗,其母自然也應如此。當然,洪母之所以千里迢迢地趕來北京,更多的是為了替中原百姓發洩惡氣,狠狠地教訓一頓兒子。


經此一事,洪承疇很清楚母親不可能在府中安生的居住下去,所以沒多久便派人將她送回老家。洪母怒打兒子的消息傳到南安後,鄉親們都對她的剛烈氣節肅然起敬。多年後,這段往事被編成閩劇《六離門》傳唱於世間,後來又改編成京劇《洪母罵疇》,直到今天依然屬於經典曲目。



除了洪母外,洪承疇之弟洪承畯對兄長的變節行為也是深惡痛絕,曾在泉州平水廟西的蓮心庵內,用龍蛇體大書“大乘蓮心”四個字,看似“大無良心”,用來暗諷兄長的為人之道。不僅如此,洪承畯秉持“頭不戴清朝天,腳不踏清朝地”的理念,在老家造了一隻船,侍奉著母親在船上過著隱居生活,發誓再不肯跟洪承疇相見。洪家對洪承疇的憎恨,由此可見一斑。


順治十年(1653年),洪承疇再次出京,以大學士的身份經略湖廣、兩廣、雲貴等地,在消滅南明有生力量的同時,殘酷鎮壓各地反清起義軍,所過之處殺戮極多。六年後(1659年),清軍攻陷昆明,雲南平定,洪承疇因年老體衰,上書請求回京,並得到清廷的同意。翌年,洪承疇正式返京,並繼續擔任宰輔。



順治帝駕崩後,洪承疇雖然留任大學士,但由於顧命大臣鰲拜的排擠,最終只好自請致仕,時在順治十八年(1661年)五月。4年後,洪承疇病死於家中,享年73歲。洪承疇為滿清效力20載,但生前只獲得輕車都尉的低級爵位,且遭受家人的嫌棄和天下士人的唾棄,死後更是被官方史書列入《貳臣傳》,留下無盡的罵名,怎麼看都是失敗至極。



文史磚家


這是個正能量十足的故事,然而很扎心,它卻不是史實。



一次,洪承疇在“穀雨”日與客人對弈。客人飲茶,只覺清香撲鼻,便隨口道:“我道茶香這樣濃——原來是‘雨前茶’!”

洪承疇張口吟出:“一局棋枰,此日幾乎忘穀雨。”客人續下聯:“兩朝領袖,他年何以別清明?”

一句“他年何以別清明”,道盡了洪承疇自身的迷惑和後人對他行徑的迷惑。

言歸正傳。

劉獻廷的《廣陽雜記》: 洪經略入都後,其太夫人猶在也。自閩迎入京。太夫人見經略大怒罵,以杖擊之,數其不死之罪。曰: “汝迎我來,將使我為旗下老婢耶?我打汝死,為天下除害。”經略疾走得免。太夫人即買舟南歸。

以上,是《洪母罵疇》的出處。



在《清史稿》洪承疇列傳中,有關於洪母的記載,特引用如下:

……煊疏劾吏部尚書陳名夏,因及承疇嘗與名夏及尚書陳之遴集火神廟,屏左右密議逃叛; 承疇又嘗私送其母歸裡。……承疇言:“火神廟集議,即議甄別諸御史定等差,非有他也。”並以送母未請旨引 罪。……上諭:“承疇火 神廟集議,事雖可疑,難以懸擬;送母歸原籍未奏聞,為親甘罪,情尚可原。留任 責後效。”九年五月,承疇聞母喪,命入直如故,私居持服,賜其母祭葬……

這是一樁公案。

順治八年,洪承疇任職左都御史,在考核御史的時 候,給張煊打的分數很低,結果張煊被調外任。

張煊很生氣,就上疏彈劾吏部尚書陳名夏和左都御史洪承疇。彈劾的理由有兩點:三人(外加尚書陳之遴)火神廟密議叛逃和洪承疇未請旨送母回原籍。

張煊的彈劾邏輯是:三個人在火神廟摒退下屬,然後私下商量了很長一段時間,事後洪承疇送母離京,那麼一定是在商量叛逃的事情。

洪承疇給出的解釋是:火神廟集議是關於御史的甄別問題,未請旨送母歸原籍這個罪名他認。

順治對此事的結論是:火神廟集議這個事情雖然很可疑,但查無實據;私送母離京是因為替母盡孝、甘心獲罪,也算情有可原。

從上文可以看出,歷史上的洪母在京城生活了三年。順治五年,洪承疇治完父喪,隨後攜其母入京。順治八年,承疇私送其母回原籍。

考據洪母罵子的由來,一方面是因為洪承疇私送其母回閩一事鬧到了御前,後經好事者渲染得滿城風雨;另一方面,也是時人鄙視他的變節投敵,故意編排用以噁心其人。

除了《洪母罵子》,關於洪承疇還有一折戲叫《莊妃勸降》。下面,談談我對莊妃勸降的看法。



(大玉兒要出馬勸降)

洪承疇是個文人將首,其幼年家貧,後中進士。他的傳奇,從鎮壓農民起義軍開始。他對付起義軍有兩個絕招:其一,只剿不撫愛殺降;其二,專克李自成。高迎祥死後,李闖繼承了他的遺志,曾經在四川紅火了一陣。然而,當他在陝西地面碰上洪承疇時,就不靈了。洪承疇先敗其於洮河,再敗其於潼關。最後,李闖只剩十八騎鑽了山溝,才算躲過洪承疇的捕殺。北京城破後,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多爾袞舉傾國之兵馳援吳三桂。當他走到錦州時,很顧慮吳三桂和李闖合夥坑他,於是問計於洪承疇。那時,洪承疇已經當了實錘的漢奸,他排解了多爾袞的疑慮,也間接導致了李闖的完敗。

在松錦之戰中,洪承疇走了麥城。松山城破,陪同洪承疇身邊的只有遼東巡撫邱民仰、玉田總兵曹變蛟、前屯衛總兵王廷臣、以及三千殘兵。後來,邱民仰被殺害,曹變蛟被殺害,王廷臣也被殺害。只有洪承疇,因為皇太極想收歸他,就命令把他送到了盛京。

關於洪承疇降清,《清史稿》記載得很沒有說服力。



據記載:皇太極派范文程去勸降洪承疇,他已絕食多日,見范文程上門,他連鞋子都沒來得及穿就破口大罵範是漢奸(承疇方科跣謾罵)。後來,房屋中梁飄下了一片揚塵落在他的身上,洪承疇隨手打掉了揚塵。通過這個細節觀察,范文程報告皇太極說:“洪承疇必定不肯死,因為他愛惜自己的衣服。”

文程遽歸,告上曰:“承疇必不死,惜其衣, 況其身乎?”

《清史稿》又記載:皇太極把自己穿的貂讓給了洪承疇,這一舉動把他感動了。於是,洪承疇真心降清。

上自臨視,解所御貂裘衣之,曰:“先生得無寒乎?”承疇瞠視久, 嘆曰:“真命世之主也!”乃叩頭請降。

范文程依據洪承疇拂塵的動作而判斷他“惜其衣”,進而得出他“無死志”的結果。作為原生始的漢奸,范文程投奔後金一事在客觀上來講還是挺有眼光的。然而,他推斷洪承疇“無死志”卻很缺乏邏輯性的。

我們先不評判“惜其衣”和“無死志”兩者之間是否有因果關係,只談洪承疇的“拂塵”行為真的是因為珍惜衣服嗎?

首先,洪承疇官居一品,在生活上錦衣玉食,不管是他真想死還是假想死,絕對都不缺一件衣服穿,自然就談不上珍惜一說。

另外,洪承疇當時穿的衣服是明朝官服,如果他決意降清,此衣服應列為拋棄一類,更不應該珍惜。

所以說,洪承疇的拂塵行為並不是“惜其衣”,而是一種下意識撣灰的行為。依此推斷他“無死志”,是毫無道理的。

否定了這個記載,那麼另一個記載“一件貂換一個一品大員的真心投降”就顯得很突然,其中明顯缺乏鋪墊啦!

在松山城破之時,洪承疇的三個戰友:邱民仰、曹變蛟、王廷臣紛紛殉國,他也絕食以明其志。范文程來勸降,清史稿明確說明沒有勸降成功。那麼,洪承疇改變初心究竟是為了什麼,難道真的是因為一件貂嗎?

所謂的“一件貂收買一顆心”只是一個段子,其中的真相時人不敢書寫,但洪亨九降清的確有個轉折點,這個轉折點就發生在莊妃勸降的那個晚上!



(大玉兒和洪承疇)

那一夜,你沒有拒絕我!

那一夜,我傷害了你,

那一夜,你滿臉淚水,

那一夜,你為我喝醉,

那一夜,我與你分手,

那一夜,我傷害了你,

那一夜,我舉起酒杯,

……

道不盡的那一夜,道不盡的大玉兒……

大玉兒就是莊妃,也是後來名動天下的孝莊太皇太后,一個為了政治可以犧牲一切的女強人。這一點,多爾袞同志可以作證!



(大玉兒和多爾袞)

因為那一夜,洪承疇變節了,印證了一句老話:吃人的嘴軟。

據《清史稿》記載:承疇既降,隸鑲黃旗漢軍,太宗遇之厚。然終太宗世,未嘗命以官。

看看吧!貴為皇帝的皇太極也會吃醋。洪承疇投降以後,直到皇太極駕崩,都沒有給過他官做。


鏈天絕


洪承疇背叛大明、投降滿清後,向滿清統治階層展示了指點江山的姿態。他的建議不斷地被皇太極採納後,很快就榮升為大學士。在新主子的隊伍中,他還成了進軍中原的急先鋒。 當他帶領軍隊打到江南時,已經連升三級,成為江南總督了。


洪承疇不顧民族大義,引狼入室後,大多數漢人都瞧不起他。入關後的第三年,洪承疇回家為老父親奔喪,左鄰右舍知道他變節的事實,避之唯恐不及,他覺得呆在家鄉沒有什麼意思了,就以朝中有事很快回京了。 回京後洪承疇自忖老母親在家孤獨,於是就派人把母親接到北京,讓她老人家在自己身邊頤養天年。

母親自是欣然上車了,在經過長時間的舟車勞頓、終於到了府門後,竟然勃然大怒,當著眾人的面對前來迎接自己的洪承疇破口大罵,還掄起柺棍對洪承疇一陣劈頭蓋臉地猛打。洪承疇內心有愧,跪在地上不敢躲閃,承受著年邁母親的打罵。直到母親罵累了,打夠了,自己頭破血流了,還一副畢恭畢敬的姿態。


洪母呆在北京並不開心,她茶不思飯不香,不苟言笑,對洪承疇不理不睬。洪承疇知道這樣下去,早晚會憋出病來,只好又私自派人把老母親送回了老家,深明大義的洪母回家後,又羞又氣沒過幾年就撒手人寰了。

其實,任何一位母親都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建功立業、光宗耀祖,這樣,自己晚年也有個好的依靠,似乎,洪承疇做到了,那麼,洪母為什麼還很生氣呢?

原來,洪承疇家庭是書香門第,他自幼受過良好的教育,講究忠孝節義,懂得名節的重要性。 洪承疇的母親從小也接受過愛國忠君思想的薰陶,深知維護民族大義是做人的起碼準則。然而自己的兒子洪承疇卻罔顧廉恥,賣主求榮,丟了祖宗的臉,已經成為了天下人的笑柄,所以,洪母才一下車便毒打兒子。

滿清軍隊入關後,給洪母留下了沉重痛苦的記憶,揚州十日無差別殺戳,讓人心🈶餘悸;還殘酷地役使與奴化漢民,並且大興文字獄、傷害無辜等等。他們並非仁義之師,類似如漢族的暴徒。為這樣的主子效勞,真是禽獸不如!於是洪母把兒子罵了個狗血淋頭!


希望星晨58298869


答:洪承疇之母毒打洪承疇之事,純屬小說家、戲曲家的編排,子虛烏有,並非歷史事實。

故事最先見於清人劉獻庭的《廣陽雜記》,說洪承疇隨清兵入關,在北京為官,專程回福建接其老母上京享福。其母罵他忘恩負義,是個不忠不孝之徒,揮杖痛打。

後來戲曲家林舒謙借題發揮,敷衍成閩劇小戲《洪母》,說洪承疇回鄉省親時,其母拒洪承疇於門外,罵他不忠不孝、無情無義、無國無家、無父無母、無妻無子、無眾無親、賣國求榮、利慾薰心、認賊作父,之後舉火自焚,誓與逆子決絕。

閩劇小戲《洪母》非常精彩,後來又改編成京劇《洪母罵疇》。

受《洪母罵疇》的影響,洪承疇的戲份越來越多,又被演化出《莊妃勸降》、《承畯貶兄》、《素月孤舟》、《六離門》等等小說、戲劇、說唱,盛行一時。

同樣,這些故事都假得不能再假。

戲曲家之所以這樣編排,本意是埋汰洪承疇背君叛國,人神共憤,天地不容,不但人民百姓對之唾罵不已,就連其直系親屬也與之反目,最終眾叛親離,大快人心!

但是,這樣的編排,卻歪曲了歷史,是非常有問題的。

可不是嗎?

洪母惱兒、恨兒、打兒、不認兒的虛假事件經過一代又一代戲曲家反覆演繹,則洪承疇母親的形象已經和孟子的母親、岳飛的母親相媲美了。

那麼,洪承疇既然有這樣深明大義母親,他為何會成為遺臭千古的漢奸?

一個可怕的悖論因此產生:奸人都是天生的,誰也教育不了。

其實,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洪承疇之所以會成為遺臭千古的漢奸,不但是缺少了孟母、岳母那樣的母親教導,也沒有如戚繼光和夏完淳那樣的父親來示範。

按照《清史稿》裡面的記載,洪承疇的父親洪啟熙是病逝於順治三年九月福建南安家裡的。當時,洪承疇在南京當官,青雲得志,作威作福。而到了順治四年二月二十日,洪承疇的胞弟洪承峻攜帶洪承疇的兒子洪士銘從福安南安到南京洪承疇的任所報喪。洪承疇於是派差官前往福建接母到南京居住。洪母即於同年四月歡天喜地地乘轎起程,七月初,洪氏闔家老少歡聚於南京。順治五年四月,洪承疇回北京述職,又攜母及胞弟、兒子等人,一起回北京居住,從此過上了幸福的甜蜜生活。

並且,因為洪承疇的緣故,他已經死去了的農民曾祖父、祖父、父親都沾了他的光,雞犬升天,紛紛追贈上了“中憲大夫”、“太傅兼太子太師”、“武央殿大學士”、“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的官職。

洪承疇的兒子洪士銘後來也授禮部主事,大理寺丞,太常寺正卿,官運亨通,福祿無邊。

洪承疇的孫子洪奕沔是清廷和碩親王的女婿,身份威赫的額附爺。

……

唉,怎麼說呢,有一句話: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


覃仕勇說史


滿清能入主中原成功,其最大功勞者,非洪承疇莫屬。後人罵他漢奸賣國賊,甚至乾隆欽點把他放入貳臣傳的甲等首位。

洪承疇,字亨九,福建泉州府南安縣人,明末進士,一步步因剿賊農民軍升官,在崇禎一朝大放異彩,得到皇帝的倚重。


(洪承疇)

1639年,崇禎調洪承疇為薊遼總督,主持糜爛的遼地戰事。

1640年4月份,清兵圍攻錦州,守將祖大壽求援。崇禎立馬命令薊遼總督洪承疇率領王樸、楊國柱、唐通、白廣恩、曹變蛟、馬科、王廷臣、吳三桂等八鎮總兵軍,共13萬人馬,出發馳援錦州。

這是大明最後的精銳部隊。

7月28日,這支被賦予厚望的部隊,到達了松山與清軍展開激戰,由於被皇太極看出了明軍重前權輕後方的弱點。清兵開始圍困松山。

洪承疇軍糧道被割斷,被圍困一年後(8月20日)展開突圍,與清兵展開國運大決戰。


(軍前動員)

明軍兵敗如山倒,傷亡慘重,明軍精銳盡失,多位總兵戰死,僅吳三桂等少數人逃跑到寧遠。洪承疇被俘。

這是皇太極俘虜明廷最大級別的官員,且才華橫溢。 皇太極久聞洪承疇的名頭,愛慕不已,想把他招降為自己所用,作為蠶食華夏的謀主。

奈何洪承疇就像糞坑裡的石頭,臭硬不堪,萬般威逼利誘,都不能令其投降,且開始絕食,準備殉節而死。


愁得皇太極額頭都皺起了一朵菊花,滿帳文武皆搖頭嘆氣。

皇太極越發欣賞洪承疇,許下重酬:誰能令洪承疇投降,本汗將重重大賞。

(皇太極許下重賞)

後金國的諸多貝勒、將軍、賓客、說士、文武等,仍然無計可施。

皇太極的厚諾消息傳遍了整個遼地。 這時,關押在牢房裡的一個奴僕,自稱金升,是洪承疇最親近的家丁。

他告訴皇太極:我的主人(洪承疇)性格堅毅,普通的高官厚祿,刀劍刑具威逼等手段,是不可能讓他屈服的。

但他有個愛好:就是極度好色,這個好色可不是隨隨便便的什麼女人都行,而必須是絕色的美女才行。

皇太極得到這個消息喜出望外,馬上召集盛京城內所有的妙齡女子,親自一個個的查看,都是女真或蒙古的女漢子,粗鄙不堪。漢人的也基本是滿面蠟黃菜色。不禁大失所望。

他搖頭嘆氣的回到後宮,他最寵愛的布木布泰(孝莊)湊過來問:奇怪,大汗威壓遼東各部落,數次侵凌華夏,不久之前還打贏了大部隊明軍。為何反而唉聲嘆氣?


皇太極沒好氣的回:你一個女人懂什麼政事。

布木布泰嫣然一笑:“察哈爾投降歸附,朝鮮也掃平,遼東的明城池也盡數被攻克。整個遼東都是我們大清的了。唯一不在版圖內的,就是南邊的大明,那花花世界了,難道大汗意在此? ”

皇太極便把洪承疇一事說了,並說了金升的那番話。 一時之間,後宮房間內靜可聞落針。

不一會兒,布木布泰兩頰暈紅,一直看著皇太極,欲言又止的模樣。


皇太極疑惑不已,問:“愛妃難道有奇謀定策?”

布木布泰還是欲言又止,只是看著皇太極。 皇太極攬過她抱在懷裡,愛憐的輕輕摸撫:“說吧,只要是有利於國家社稷的,一切都依你。”

布木布泰聽後,附在皇太極耳邊,如此如此的細說一番。

誰知道皇太極聽完勃然變色,大喝:“我貴為一國之主,怎麼可能忍受得了這綠帽!”

布木布泰惶恐不已,悲聲泣道:“妾也是為了國家著想才獻這計策,用與不用,皆由大汗決斷的。”

皇太極聞言,愣住了半餉,思索了很久。頹然嘆息一聲,扭過頭去:“罷了,唉,這事我準了,做的秘密點,一個人都不準知道。”

當晚,布木布泰經過精心裝扮,提前摒棄了所有相關人員,手提一個水壺,搖漪萬千的扭扭來到牢房。


(盛裝拿水壺的孝莊)

只見她駐步洪承疇面前,問:“請問您是中朝的遼東經略洪大人嗎?”聲音婉轉動聽。

聽到聲音的洪承疇,疑惑的張開緊閉的雙眼,看著眼前的佳人。

布木布泰又說:“先生,是準備殉節嗎?” 洪承疇不自覺高聲的反問:“你是誰?你怎麼知道我?你來這裡是奉了誰的命令?有什麼事?”

布木布泰媚態流轉,嫣然一笑:“看你這緊張模樣,我又不是吃人的,需要這麼大反應嗎?先生既然準備殉節,天塌下來都不應該驚訝才對啊。”


(俘虜洪承疇)

洪承疇回答:“我並非怕死之人,只是看你出現的如此詭異,所以有一堆疑問。”

布木布泰說道:“先生別急著問,我來這裡是為了救先生的。” 洪承疇擺正臉色:“要是來當說客勸我投降的,可以消停了,不可能的。”

布木布泰正色道:“先生別小看我一介女流,對於先生的殉節大事,小女子正是欽佩不已,怎麼忍心打斷先生的殉節大事呢。”

洪承疇又閉上眼睛,嘴裡念道:“那你來此,肯定是有目的的。”

布木布泰又說:“先生準備餓死,問題是餓死至少要七八日,而且最後幾天又餓又沒力,最是難受不過。早死晚死都是死,所有妾身憐憫先生,特意準備了一壺毒汁,讓先生死得舒舒服服,沒那麼多的難受。”


洪承疇聞言,睜開眼,豪氣千雲的連說三聲好。 然後接過布木布泰遞來的水壺,仰頭猛灌。

誰料喝得太急,喉嚨一陣急促,“噗”的一聲噴了出來,接著又吐了一會,喝下去的盡數吐了出來。不但如此,還把對面站著的布木布泰吐了一身。

看到滿身汙溼的布木布泰,洪承疇老臉一紅,有些不好意思。

但布木布泰就像沒事一樣,掏出隨身攜帶的手絹輕輕擦拭。並對洪承疇說:“先生怕是死不成了了,陽壽未盡啊。”

洪承疇急忙道:“那不行,我決心要死了,誰都擋不住!”

說完捧起水壺,把剩下的半壺“毒汁”咕嚕咕嚕的喝進肚子。

布木布泰不禁喝彩:“先生真是高尚,令人欽佩。人說葉落歸根,先生這一死,怕是要客死異鄉了,不得進祖宗祠堂,享後世香火了。真是難搞哦。”

洪承疇愣住了,被說中了軟肋,想了一會,不禁悲從中來。嘆著道:“沒辦法了。”說完,還輕輕吟唱起一句詩:“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



(被擊中心事)

布木布泰知道他的心被鑿出了缺口。 又用語言挑撥道:“先生覺得殉節是忠貞不二,為臣本分。但在妾身看來,只是有些傻而已。”

洪承疇被說中心事,反問:“難道我要做個投降將軍才算是識時務的俊傑?”

布木布泰惋惜道:“想先生寒窗十幾年,學得滿腹經綸,自殺死了,豈不可惜,不但世間少了一位俊傑,且你們的明廷皇帝也少了一位能幹賢臣。不如忍辱苟且的活著,想辦法施展才華,再圖報銷國家。別像個匹夫愚婦,一心想死,一了百不了,才算對國家有幫助?唉,說的有點多了,但是人各有志,先生既然已經服毒,那就靜靜的等死吧。”

說完還揶揄的向洪承疇瞟了幾眼。 美色當前,溼了一身,且溫軟如斯,香氣瀰漫,曼妙的線條在誘惑著好色的洪承疇,他腦袋開始有些恍惚。

(開始恍惚)

布木布泰趁機道:“先生死後,有沒有什麼遺書遺言要留給家人的啊。死者為大嘛,相識一場,我會盡量幫先生帶到家裡的。”

洪承疇聽聞後,想起家中妻兒老母還在盼著他回去,不禁淚眼如花,嗚嗚低聲哭泣。

布木布泰立馬用手帕幫洪承疇輕輕的擦拭眼淚,並溫柔的說:“哭吧,男人悲苦流淚不是罪。”手帕上女人特有的香味,襲向洪承疇的鼻子,再看這修長的身材曲線。 洪承疇心頭一熱。

不自覺的偷偷握著布木布泰的手臂,布木布泰沒有抗拒。 洪承疇得到確定信息,立馬抱住了布木布泰……就在這牢房裡翻雲覆雨,其樂無窮。

(拉住手)

第二日,這位一心赴死的大明遼東經略,竟然跟布木布泰一起出現在盛京皇宮內,一起朝見皇太極。

之後,他開始撥弄沙盤,指點江山,為滿清入關定策畫謀,盡心盡力。至於那壺“毒汁”,其實是補氣血的長白山老人參湯汁。——出自《焦窗雨話》(洪承疇的變節過程對很多人來說一直是個謎,筆者特意大篇幅描寫,希望各位給個贊)

後來,皇太極死,多爾袞執掌朝政,輔助順治。正值明京師被李自成攻陷,崇禎上吊自殺而死。洪承疇、范文程等降臣再次慫恿多爾袞入關爭霸天下。

清軍終於在1644年四月二十三,一片石擊敗了李自成。五月一日,入主北京。


(一片石之戰)

不久洪承疇派人去福建迎接老母親。這時候,還有南明在與清軍劃江對峙。但是洪母聽到消息,依然默默的上車走了。

經過數月的舟車勞頓,終於在北京見到了洪承疇。

洪母本來暈車,看到洪承疇後立馬精神大振,跳下車,用手中柺杖狠命的打向這個兒子,一邊打一邊怒罵他,不是說好的為國家盡忠而死的嗎?為什麼不去死?為什麼要當漢奸?你令祖宗十八代泉下蒙羞。洪母氣急不已:“你是不是想讓我當滿人旗下的老奴婢?滿清包衣奴才?我要打死你這個反骨仔,為天下人除害!”

洪經略入都後,其太夫人猶在也。自閩迎入京,太夫人見經略,大怒罵,以杖擊之,數其不死之罪,曰:“汝迎我來,將使我為旗下老婢耶?我打汝死,為天下除害。”經略疾走得免。——清《名人軼事》

洪承疇一看這個架式,竟然是來真的,他仗著年輕,急忙跑遠了。此事被好事者傳開後,又有文人騷客把其改編成京劇《洪母罵疇》。


(京劇洪母罵疇)

不但止洪母憎恨洪承疇的變節做漢奸,他的弟弟洪承畯覺得他哥做漢奸無比骯髒噁心。

老死也不想與他往來,並在老家租條船贍養歸家的老母親。 全家人都憎恨洪承疇。

後來,洪承疇作為清廷南院大學士,安撫江南時,很多舊友故交直接反唇相譏:“洪承疇?那不是在松山戰死了嗎?你是人還是鬼?”很多輕視他的人就此被殺害。

洪承疇被譏諷得多了,心理更是變態,往往心裡不順或者被罵,直接開殺。

左懋第被拘於太醫院,洪承疇來說降,公曰:‘鬼也?承疇松、杏敗死,先帝賜祭、加醮九壇、錫蔭久矣;今日安得更生’。王之仁罵洪承疇曰:‘昔先帝設三壇祭汝,殆祭狗乎’——《所知錄》

洪承疇為了心裡變態的快感,更是加緊攻擊南明,很多滿人都沒有這幫漢奸積極,積極屠殺同胞。


洪承疇變節後,可以說是滿清入關,奴役華夏最大的謀主。

唉,不管如何賣力的蹦躂,他死後還是免不了被主子寫進《貳臣傳》這本狗子傳。

參考資料:《明史》、《焦窗雨話》、《滿清外史》、《名人軼事》

歪眼小史工作室


剛日讀史


在明清易代的過程中,洪承疇無疑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這位備受崇禎帝器重的督師和侍奉清太宗、順治帝、康熙帝三朝皇帝的大人物,在明清兩朝的歷史上都留下過濃墨重彩的一筆,並且在清朝官至宰相,端的是顯赫無比。

所以對於洪承疇這位人物,他的官職是非常大的。但是洪承疇在拜相後接自己的母親享福的時候,卻遭到了母親的毒打。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兒呢?下面就來解答一下。


我們先來了解下洪承疇



洪承疇出生於福建泉州。幼時,他家境貧寒,學習條件十分艱苦。儘管生於逆境,洪承疇仍然在23歲就高中進士,並很快成為了明朝刑部一名官員。不得不說,他從小就有一顆不甘於平庸的心。

  

崇禎二年,陝北農民起義愈演愈烈,王左掛率部進攻韓城。時任陝西三邊總督的楊鶴手中無將可用,只得把作為參政的洪承疇推上前線。不曾想,洪承疇竟然輕而易舉就解了韓城之危,這一戰,也讓他很快聲名鵲起。

  

崇禎三年,洪承疇與降而復返的王左掛再戰,又一次取得了勝利。這一次,洪承疇直接將王左掛斬首,並且對於投降的義軍,洪承疇也盡數誅殺。他這一措施,儘管違反了上司楊鶴的招撫政策,但卻從根源上解決了農民軍再起的問題。

  

此後幾年,洪承疇多次鎮壓農民軍的起義,為明廷立下了汗馬功勞。

  


但隨著明朝的日漸衰敗,各地豪傑紛紛揭竿而起。儘管洪承疇多次鎮壓,先後擊敗了李自成和張獻忠的部隊。但在清軍南下後,縱然洪承疇戰無不勝,也無力迴天了。


崇禎十五年,洪承疇統領八路總兵,率領十三萬精銳與清軍在寧遠展開交戰。第二年,洪承疇戰敗於松山,遭到了清軍的俘虜。


被俘的洪承疇開始絕食,堅決不降。皇太極屢屢派人勸其歸降,但均被大罵而回。皇太極不願放棄,他特派先一步投降的范文程前去勸降,讓他再試探一番洪承疇。

 


范文程回去後向皇太極稟報說:

“承疇不死矣。承疇對敝袍猶愛惜若此,況其身耶?”

這一番試探,讓皇太極有了收復洪承疇的信心。

  

此後,皇太極對洪承疇關愛有加。比如當他看到天氣嚴寒,而洪承疇衣裳單薄時,便當即脫下貂裘給他披上。此事之後,洪承疇便正式投降了清朝。

 

皇太極死後,多爾袞和順治都對洪承疇非常器重。在清軍定都北京後,順治讓洪承疇保留仕明時的原職,任命他為太子太保、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都御史等職。之後,更是讓他成為了清朝第一位漢人宰相。



洪承疇拜相後接母親享福,其母為何剛下車便毒打兒子?


洪承疇降清後,遭到天下士人的唾棄,甚至於連他的家人都將他視作恥辱

洪承疇返京升官後,便派人迎接老母北上,說是要讓她進京享福,好好地盡一番孝道。在鄉親們看來,洪母為人剛烈,早在洪承疇在家守制期間便每每將他罵得狗血淋頭,誓死不肯做清朝的順民,如今接到兒子的入京邀請,斷不會同意。


但是讓大家失望的是,奉派迎接的人抵達南安沒多久,洪母居然束裝就道,非常順從地跟隨來人北上進京。聽聞母親同意北上的消息後,洪承疇便忙不迭地前往迎接,並將她隆重地接入府邸。


但是讓人沒想到的是:


洪母剛剛下車,看到跪拜迎接的兒子後,便掄起手杖劈頭蓋臉地就打,邊打邊怒罵道:“你這個不忠不孝的畜生,為娘都七十多歲了,難道還要到旗下去當老媽子嗎?我今天就打死你,為天下人除害!”


洪母打兒子更多的是:為了替中原百姓發洩惡氣,狠狠地教訓一頓兒子。

經此一事,洪承疇很清楚母親不可能在府中安生的居住下去,所以沒多久便派人將她送回老家。洪母怒打兒子的消息傳到南安後,鄉親們都對她的剛烈氣節肅然起敬。



總結:洪承疇為滿清效力20載,但生前只獲得輕車都尉的低級爵位,且遭受家人的嫌棄和天下士人的唾棄,死後更是被官方史書列入《貳臣傳》,留下無盡的罵名,怎麼看都是失敗至極。


路之意


歷史上哪一位打天下的統治者都喜歡投降己方陣營的人,招降納叛可以使他們事半功倍,還能瓦解敵人的軍心,所以他們就號召敵人將領棄暗投明,反覆勸說他們識時務者為俊傑。

可是這些統治者內心對這些投降的人一概是瞧不起的,鄙視他們的人格。

但千古艱難惟一死,被俘之後,就像大姑娘進了土匪窩,意志再堅定都難保名節。換句話說,功臣好做,忠臣難當。

大明重臣洪承疇的經歷就告訴世人,笑話洪承疇沒有當烈士的人都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先別說洪承疇從一個進士一路走來,從陝西布政使榮升為兵部尚書,封為太子太保,被皇上接見、封賞器重,深受皇恩。那是事出有因,皇上怎麼不對叫花子那麼器重和嘉獎呢?

那是人家洪承疇給崇禎打工盡職盡責,鎮壓李自成有功,老闆朱由檢應給的報酬,天經地義,誰也不欠誰的。

至於1639年,洪承疇調任薊遼總督,防守關寧錦州防線,在松錦之戰中兵敗被俘,大家說人家是叛徒,實在是有點冤枉洪承疇。

史料記載洪承疇是個鐵骨錚錚、寧死不屈的漢子。所以崇禎才相信洪承疇是戰死了,為國盡忠了,大力宣傳洪承疇的英雄事蹟,還為他開追悼會,進行隆重表彰,號召全國軍民向他學習。

洪承疇被俘之後皇太極多次前去勸降,洪承疇大罵皇太極,每一次都是罵個狗血噴頭。

洪承疇義正辭嚴告訴皇太極,頭可斷、血可流,忠臣之心不可丟。

不僅如此,洪承疇被俘後不僅一點妥協的意思都沒有,而且幾天粒米不進,但求一死。對於前來送飯的人,洪承疇也是一頓臭罵,洪承疇萬念俱灰,只求當一個忠臣,青史留名。

這時候皇太極也徹底失去了耐心,決定成全這個朱由檢的打工仔。當時皇太極身邊的人都知道抓了寧死不屈的明朝大將,宮裡面都在傳說他如何硬骨頭,視死如歸。此事被皇太極的一個妃子知道了,她告訴皇太極說想去看看這個寧死不屈的倔驢長得什麼樣,皇太極就滿足了她的好奇心。

那個妃子獨自一人來到關押洪承疇的地方,叫獄卒把門打開後走了進去,在牢房待了不到一袋煙的工夫,什麼也沒有說轉身回去了。

回去之後她告訴皇太極推遲行刑,她說對皇太極說"據奴家觀察,洪承疇投降的門還沒有堵死,這廝還有可能投降。因為洪承疇看到獄卒先進牢房的時候無動於衷,可是當看到我走進去的時候,他下意識地整了一下衣冠。"

"這還能有什麼說道?"皇太極不以為然地說。

妃子說:"依奴家之見,洪承疇還有貪生的念頭,而且還有一個致命的弱點,憐香惜玉。"

後面發生的事也許大家都猜出來了,在這位妃子勸說下洪承疇竟然開始進食,進而他又在這位妃子的"感召"下棄暗投明,背叛了自己的老闆朱由檢,決心跳槽到皇太極那裡打工。

洪承疇換了地方上班後,能量被開發出來,業績非常好,所以受到提拔還漲了工資,榮升為大學士。

洪承疇帶領軍隊一路過關斬將打到江南,這時候洪承疇已經連升三級,成為江南總督。

洪承疇跳槽後,漢人都瞧不起他,有些是妒忌,大多數是鄙視。

1647年,洪承疇老父親不在人世,洪承疇回家服喪,因為朝中有事沒有待多久就回京了。

回京後洪承疇怕老母在家孤獨,派人把母親接到北京,可是母親到了府門卻拒絕下車,當著眾人的面對洪承疇破口大罵,並掄起柺棍對洪承疇劈頭蓋臉一陣猛打,洪承疇跪在地上也不躲閃。洪母一邊打一邊罵,越說越氣,越氣越大,把兒子打得頭破血流。

這樣一鬧,洪承疇明白母親待在北京也不開心,就私自把老母親送回老家,洪母回去後又羞又氣沒過幾年就去世了。

做母親的誰不想兒子有出息,按說兒子做官功成名就,光宗耀祖,是個高興事情,洪母為什麼很生氣呢,兒子到底做錯了什麼,給誰打工不是工作啊。

你這話可就錯了,洪承疇家是書香門第,講究忠孝節義,把名節看得比命都重。

洪承疇之母從小接受愛國主義教育,曉得忠君愛國是做人起碼的準則、是道德底線,可是洪承疇賣主求榮讓天下人嗤笑,洪家出了這個敗類,洪母能不生氣嗎?

再說了滿清不是漢人,他們在前期對漢家抵抗者也野蠻殘酷,每到一地先逼迫漢人剃髮,然後就無差別殺戮。他們不是仁義之師,而是一群暴徒,一窩恐怖分子,為這樣的主子效勞豬狗都不如,洪母罵自己的兒子很正常,要不然就是同流合汙了。


歷來現實


洪承疇的母親痛打痛罵洪承疇,其原因如下:

自古中國傳統文化中就有華夷之分,投降異族的漢人,在史書中屢屢遭到痛斥。

再加上明朝立國近三百年了,人們受到的正統教育就是忠君愛國,容不得叛臣逆賊。

洪母自己接受的是這種正統教育,洪承疇自幼就接受父母的教育,結果他位居朝廷大員,臨難之際,不能以身殉國,青史留名;反而歸降異族,甘作滿清征服中國的鷹犬。對此,洪承疇的母親肯定是非常痛心的。

洪承疇充當滿清征服中國的領路人,罪惡滔天,其家人也極其痛恨。他的弟弟曾在他的府邸旁邊題一塊牌匾,上書四個大字:大無蓮心。其意是諷刺洪承疇其人“大無良心”。

可惜,洪承疇為滿清立下汗馬功勞,最後還是被乾隆帝下令列入貳臣傳。說明叛徒永遠都被人所鄙視。


一葉孤舟向天涯


洪賊誤吾中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