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1 充满历史传奇色彩的渡口——京北渡口

渡船,又称渡轮,是航行于江河、湖泊、海峡及岛屿之间的运输船舶,主要用于载运旅客、货物、车辆和列车渡过江河、湖泊、海峡。渡船是一种短程运输船舶,它历史悠久,在世界各地的许多地方可以看见它的身影。

充满历史传奇色彩的渡口——京北渡口


(在揭阳空港经济区就有这么两个京北渡口,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砲台京北渡口;然而在榕江的另一边还有一个叫京北渡口,它是通往古揭阳八景之一"龟山塔"(京冈塔、涵元宝塔)必经之道,位于渔湖京北村……)



潮阳关埠镇京北乡(今分为巷口村、巷内村和庄厝村)与揭阳炮台相隔一榕江,村民往来都要乘坐渡船,该渡口名称"京北渡"。京北渡置渡于宋绍圣年间(1094-1098),为潮阳通揭阳之要津。

充满历史传奇色彩的渡口——京北渡口


古时是潮普惠三县通往“府城”潮州“官路”上的一个“官渡”。渡口边设有“水头铺司”(驿站)迎来送往。虽没有冠盖云集,旌旗蔽日的大场面,“鸣锣开道,肃静回避”之类却是司空见惯的。大官不说,小官则是常客。明朝潮阳县令黄一龙,因要往“府城”述职,经过此地,见咸潮泛滥,田园失收,便倡导民众捐资出力,筑起堤防。从这里一直修至河溪桑田,抵御了咸潮。后人感其恩,将堤名为“黄公堤”。若非我成全,他岂能有此美名?官家自不必说,文人墨客也来了不少。渡口上原立有一块刻有苏东坡老先生手书“海不扬波”四字的大石碑,虽然如今碑已不见,不免遗憾,但旧址犹存,尚可考证。

充满历史传奇色彩的渡口——京北渡口


充满历史传奇色彩的渡口——京北渡口


京北渡因潮剧《苏六娘》而闻名海内外。相传,明朝中期,揭东县炮台雷浦村苏员外有一女儿苏六娘,与潮阳西胪表兄郭继春私订婚约,曾派婢女桃花从京北渡坐船前往送信。著名的潮剧折子戏《桃花过渡》也是据此改编而来的。桃花在过京北渡时与渡伯斗歌,运用有潮汕特色的风土人情典故进行对唱,情趣诙谐,广为流传。

充满历史传奇色彩的渡口——京北渡口


京北渡曾为革命作过贡献。1927年9月24日周恩来等人在汕头建立革命政权,但在帝国主义以及广东军阀陈济棠部队的攻击下,起义军被迫撤离汕头。1927年10月1日至3日,南昌起义军叶挺率24师,贺龙率第1师、第2师以及东江农民自卫军部分兵力,绕道经炮台镇过京北渡往普宁流沙与周恩来汇合。为配合起义军队伍顺利过江,炮台村民把130多条大小木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横溪排成临时浮桥。但京北渡口波涛浩淼,用木船排成的浮桥摇晃不定,有几位战士稍不留意,连人带马不幸掉进榕江。因水流湍急,贺龙当机立断,改成摆渡过江。起义军队伍用木船来返运载,终于在3日日落时全部渡过榕江。

充满历史传奇色彩的渡口——京北渡口


夕阳落在榕江大桥上,倒映于榕江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这就是京北渡口,一个充满历史传奇色彩的渡口。




充满历史传奇色彩的渡口——京北渡口


然而在榕江的另一边还有一个京北渡口,它位于空港渔湖京北村,又称“京北渡口“,是通往古揭阳八景之一的“龟山塔”(京冈塔、涵元宝塔)必经之道……

充满历史传奇色彩的渡口——京北渡口


充满历史传奇色彩的渡口——京北渡口


涵元宝塔位于广东揭阳市榕江渔湖段南滨,塔坐东南向西北,高43米,空心、八面七层,登塔顶可俯视榕江。

充满历史传奇色彩的渡口——京北渡口


由明朝揭阳知县冯元飚倡建,卜地于潮阳境内。始建于明天启七年(1627),建成于明崇祯十二年(1639),属砖石结构的八角楼阁式塔。塔坐东南向西北,高433米,空心、八面七层,内有螺旋形石阶可登塔顶,每层有门户通出塔廊。塔门刻有"涵元宝塔"四字。塔尖原有一铜质压顶,20世纪40年代中期遭雷击而残破。登塔顶可俯视榕江。塔南有石刻碑记5块,保存完好。

充满历史传奇色彩的渡口——京北渡口


充满历史传奇色彩的渡口——京北渡口


驻足于京北渡口,欣赏着夕阳照耀在涵元宝塔上,此情此景,赏心悦目,让人流连忘返……

图:GEMINI 资料来源:网络,《潮阳风》、360百科、汕头日报\\黄素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