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7 月入10W和月入5K的聊天群,都在聊什麼?

月入10W和月入5K的聊天群,都在聊什麼?


月入10W和月入5K的聊天群,都在聊什麼?


我把微信裡的聊天一一翻了一遍,竟不知何時起,我發現了自己加入了兩個不同的群體,一個高收入群體和一個低收入群體。這兩個群都非常活躍,每天微信不斷閃紅:

高收入群體,人數不多,有年薪百萬的企業高管,有網紅的職場白骨精,也有自媒體精英,行業kol,他們的聊天每一句都很高效,暫且稱這個群為高效群吧。

他們經常這樣聊天:

誰手上有資源,相互轉介紹一下?

我要開個公司,可以向你們公司的律師諮詢**問題嗎?

老闆新研發的資源,能不能在你的商城銷售?

他們天天在群裡談生意,甩手一個大紅包,旁觀的人也可以領得很爽。可能你會說,銅臭味,無所謂,他們依然高效地生活著,身兼數職,過著旁人驚羨的生活。

而低收入群體,有人發來自己在網吧上網的照片,有人經常分享小視頻,討論更多的是菜市場的價格,去哪裡代購一瓶爽膚水,這個月的大豆油上漲了五毛錢,如何用在某寶買幾個物美價廉的商品。

大部分人,討論的都是電視劇,刷淘寶,抖音小視頻,還有賭紅包,誰搶到*大誰發。

發現了嗎?這是兩個不同的群體,交流著完全不同的內容,沒有交集,放在一起,也很難找到相同的話題。在每次默默地觀望背後,我發現了驚人的真相:

高效群體的人,都是極度自律的人。

自律產生效率,我相信大家都認同。高效小群裡,每一個人身兼數職,並且不亦樂乎,做事效率非常高,當然,收益也是大家看得到的。

月入10W和月入5K的聊天群,都在聊什麼?


他們的自律,主要包括兩個方面:

第一,是為了儘可能的多產出,多做事情的自律,比如對自己時間、精力、情緒、資源等進行管理。

高效群裡,五點起來寫公眾號,堅持日更,甚至有些號必須日更4000-5000字,這對普通人來說,幾乎都是難以挑戰的難度,更何況工作繁忙的企業高管,職場人士,但是他們做到了。

高效群裡,有一個寶寶媽媽,帶著5歲的孩子,自己開了一家公司,每天還需要更新5000字的公眾號。你們肯定覺得我在編故事吧?連我都覺得呢,但事實就是,她確實做到了。

第二,不單是對自己時間、精力和資源的管理,更需要對自己的慾望進行管理。而對慾望的自律,遠比外在的自律要難得多。

嚮往舒適是每個人的天性,就連我,這幾天時間不更新公眾號,馬上就覺得生活舒服了很多。所以要克服我們的慾望,跳出舒適區,這是更高層次的自律。

在一個寫作的寶媽身上,我看到了時間的強大魅力。她僅僅一年的時間,從全職寶媽,成為自由撰稿人,成為月入五萬的公號主,每天更新一篇文章,雷打不動。

有一次她孩子發高燒,自己身體不舒服,趴在馬桶上吐了,她說,當時她感覺自己的腸子都要吐出來了,但喝了一杯開水之後,腦子裡馬上構思出了一篇文章。

這種跟自己死磕的精神,就是極高的自律。你可能會不屑於這樣跟自己死磕的狀態,但是你不得不承認:那些站在人生頂峰的人,都是極度自律的人。

月入10W和月入5K的聊天群,都在聊什麼?


邏輯思維羅振宇曾說:一個人最可貴的品質是,既有目標,又專注當下。我給這句話定義了一下,用兩個字概括,那就是自律。

知道自己的方向,一步步朝著自己的目標去努力,這就是自律。而在自律的征途中,我們最難做到的就是克服自己的慾望。

還記得2012年的春晚嗎?楊麗萍的《雀之戀》讓多少人過目不忘,她曼妙的舞姿,以及背後的故事,也成了大眾關注的焦點。有記者採訪楊麗萍時候,問到她是如何保持身材的。她笑笑:控制好食量。

後來,流傳出楊麗萍的飲食清淡,據說她20年來一粒米未進,食量小得驚人。早上9時喝一杯鹽水;9時至12時喝三杯普洱茶;中午12時吃午餐,內容是一小盒牛肉、一杯雞湯和幾個小蘋果;傍晚吃晚餐,只有兩個小蘋果和一片牛肉。

這種近似自虐式的自律,才成就了大眾眼裡仙子一般的楊麗萍。

月入10W和月入5K的聊天群,都在聊什麼?


我們大多人想要學習英語,練口語,想要減肥,想學習一項新的技能,但是很多人都在各種瑣事中浪費了寶貴的時間。通過長時間的接觸,我發現高效群裡的那些瘋狂自律的人,都有極其可貴的品質。他們能很好地平衡好自己的生活與工作。

通常,這些人都有以下幾個特點:

1、目標清晰明確

目標就是方向,決定我們人生的高度。你發現了嗎?如果你能合理制定目標,告訴自己一天中應該完成的3件小事,一般你都能如期完成,而你大部分沒有結果的時間,都是因為那天你什麼目標也沒有。

所以,制定一個合理的目標,也是自律的內驅力之一,用目標來驅動自己,走向更自律的人生。每天知道自己要做什麼,比自己做了什麼更重要,前者構成你的人生藍圖,而後者,有可能是對你生命的極大浪費。

2、拒絕拖延

拖延是自律的死忌,一旦有這樣的品質,馬上就被拉入自律的黑名單。我加了很多讀者,大部分人都跟我說喜歡寫作,但是我問到她寫了多少個故事時,很多人都沉默,或者說,我還沒寫,但是我真的很喜歡寫。拜託,你一個字都沒寫,用什麼來證明你喜歡?

想起一句話:如果你覺得今天無關緊要的話,那麼你的生活就完蛋了。深以為然。

3、適當獎勵

沒看錯,自律的人也不是機器,也需要休閒,需要充電,需要一段時間的放鬆。所以,適當獎勵辛苦的自己,讓我們有更好的狀態,迎接更棒的生活。時間管理專家會建議我們,想要高效地生活,不僅要高效地工作,還需要適當的休閒。所以獎勵辛苦的自己,在放鬆中體驗高品質的生活。

很多人看不到事情的結果,說到底都是缺乏高度的自律。當懶散成了習慣、不自律成了生活的常態,你會發現自己越來越痛苦。

你可能會說,我身邊很多人都這樣啊,想幹嘛就幹嘛,人生挺好的。在此借用央視一姐王利芬的一句話:不要讓別人的悲哀,成為你的悲哀!

自律這件事也是,不要管別人,做好你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好,事情自然就會變得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