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有人說阿根廷是農業大國,你認為農產品在阿根廷國內的價格很便宜嗎?

飄在阿根廷


談到自然資源,阿根廷一定是最受上帝寵愛的那一個,肥沃的土地使得這個國家一度被稱為“世界糧倉和肉庫”。阿根廷盛產大豆小麥葵花籽等,年產大豆5000多萬噸左右,大量出口中國。同時還出產大量的水果蔬菜以及優質牛肉。從水果方面來看,阿根廷年產葡萄204萬噸,檸檬80萬噸,橘子27萬噸,柑子59萬噸,柚子16萬噸,蘋果108.6萬噸,梨52萬噸。牛肉的出口量更是驚人,在2005年 ,阿根廷曾經以年77萬噸的出口量位居世界第三。


那麼在阿根廷購買這些農產品是不是很便宜呢?答案是:並沒有!


看一下面粉的價格,一袋25公斤的麵粉為470比索,換算成人民幣是2.2元一斤。算成人民幣感覺好像也不是非常貴,但是阿根廷人的工資可是比索。而且這個是25公斤裝的,如果買一公斤一包的那種,超市現在都在30比索即6.9元左右,也就是3.45元一斤,要知道阿根廷人的平均月工資大概也就6000人民幣左右。

肉類的價格還算合理,普通的牛腱子肉和中國牛肉售價差不多。

蔬菜水果價格非常高,目前是冬天,價格更是離譜,超市裡西蘭花100比索一公斤,西葫蘆120比索一公斤,西紅柿80比索一公斤(差不多÷4就是人民幣價格)好吧,姓西的都很貴。獼猴桃也是80-90每公斤。水果裡便宜的是橙子和蘋果,葡萄50-80左右一公斤。

西蘭花84.9比索一公斤,這還是一個月前的價格,目前在100-120比索之間,隨地理位置不同價格有很大差距。


按理說,作為一個盛產農牧產品的國家,這些商品的價格應該非常便宜才是啊,為什麼賣得這麼貴呢?


個人覺得主要原因有以下兩個方面:

一.受貨幣貶值,匯率變化影響

雖然莊稼長在土地上,收割也都是機械化,但是在後續加工過程中的各個流程都要用到其他設備啊,阿根廷工業不發達,啥都靠進口,那就是說有一部分成本被美元化了,國內貨幣貶值,自然就會引起漲價。


二.各種苛捐雜稅、運輸加工過程中人工以及其他開支高昂

種蔬菜的農場主曾經好多次把一卡車一卡車蔬菜和水果運到總統門口的廣場上免費送給市民,此舉是為了抗議菜價太低,入不敷出,政府稅收太高。生活在城裡的市民就一臉懵了:明明我們買菜都特別貴,怎麼你們說太便宜?好吧,那這中間到底誰把這個價格翻了好幾倍呢?除了超市菜店這些零售的商家要掙一筆外,運輸的高昂成本也是其中很重要的一個開支。



向市民免費送蔬菜和香蕉


除了蔬菜水果外,麵粉要加工的吧?麵粉廠要用機器,要用廠房,要僱傭工人…………,而且新政府上臺後,水電氣的費用已經翻了好幾倍,一家小雜貨店的電費一個月竟然能高達上萬比索,那一些加工廠的費用就可想而知了,而這部分的錢肯定都要層層疊加到終端消費者頭上的。

因此,不管是水果蔬菜還是麵粉葵花籽油等,在阿根廷購買一點都不便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