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7 比起时间,你更需要管理它!

笔者最近阅读了吉姆·洛尔和托尼·施瓦茨编著的《精力管理》一书,从中获益良多,所以想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心得与体会。我们生活在快节奏数字化时代,尤其在上海这样的国际大都市,大多数人都希望节省出更多的时间,做更多的工作,以此获得更高的回报。但我们容易忽视的问题是越长的工作时间真的意味着更好的结果和更多的利益吗?答案是否定的,在这其中效率是更加重要的因素。精力,而非时间才是高效表现的基础。而有技巧的精力管理是高度表现、健康和幸福的基础。管理精力而非时间,是高效、健康、快乐的关键,这是一条革命性的理论,也是贯穿本书的中心所在。

下图是一个人类的精力象限,我们可以看出,为了做到全情投入我们需要时刻保持高且正面的精力。那么我们又该如何保持呢?笔者为大家总结了以下四条原则以供参考:

比起时间,你更需要管理它!

原则一:全情投入需要调动四种独立且相关联的精力源:体能,情感,思维和意志。我们有责任管理时间和金钱,也同样有责任管理体能,情感,思维和意志。

原则二:因为使用过度和使用不足都会削弱精力,必须不时更新精力以平衡消耗。想保持生命的跃动,我们必须学习如何有节奏地消耗和更新精力。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回想一下长跑运动员的表情:紧绷,蜡黄,略显阴沉,波澜不惊;而短跑运动员总是浑身充满力量,似乎激情马上就要喷薄而出,迫切地想要突破自己的极限。原因很简单,不管面对怎样的挑战,终点线就在一二百米开外,清晰可见。有很多人说人生好似一场长跑,但我想说,我们也必须学会将自己的生活看作一系列短跑冲刺,在某些时间段全情投入,在另外一些时间段闲云野鹤,以应对下一个挑战。

比起时间,你更需要管理它!

原则三:为了提高能力,我们必须突破自己的惯常极限,模仿运动员进行系统训练。我们锻炼情感、思维和意志能力采用的是与锻炼体能相同的方法,即不断施加压力,挑战自己的极限,又不断休息。

原则四:积极的精力仪式习惯,即细致具体的精力管理方法,是全情投入、保持高效表现的诀窍。“仪式习惯”指的是定义明确、具有高度计划性的行为。回顾生活中那些积极而高效的时刻,你会发现背后少不了某些特定习惯的帮助。如果你身体健康,很可能是因为每周都拿出时间来运动,如果你跟伴侣和孩子关系很亲密,说明你经常抽出时间陪他们等等。

希望大家可以通过精力管理三步骤——明确目标、面对事实、采取行动,配合切实有效的方法论——改变思维、简化生活、制定计划、确立目标、健康饮食和坚持锻炼来管理好工作、休息、锻炼的节奏,并通过建立积极的仪式习惯获得精力再生,从而全情投入工作和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