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4 這座1700年前的古寺離寧波不到1小時路程,宛如一座天然氧吧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這首唐朝詩人杜牧的《江南春》提到了江南風光的重要組成部分-寺廟。同時也從側面反映出了南朝時候的宗教氛圍。在兩晉南北朝時期,佛法興盛,很多遺留至今的石窟,佛寺都出自那個時代。

這座1700年前的古寺離寧波不到1小時路程,宛如一座天然氧吧

在寧波市區往東二十五公里處的太白山麓就有這麼一個古寺,那就是天童禪寺。天童禪寺始建於西晉永康元年,至今已經有1700多年的歷史了。傳說當時一位僧人義興雲遊到此,在這片無人的山麓結茅開山、建造精舍,他在茅舍中日夜虔誦經書,天長日久。有一個小童經常給他送吃的和水,為他侍奉供養,待寺建成後,童子飄然離去,並告訴他自己是太白金星所化,玉帝感其誠心,派太白金星下凡助他。所以這個寺廟被命名為"天童寺",並把三面環抱古剎的群山稱為"太白山"。

這座1700年前的古寺離寧波不到1小時路程,宛如一座天然氧吧

這座1700年前的古寺離寧波不到1小時路程,宛如一座天然氧吧

天童禪寺號稱"東南佛國",是佛教禪宗五大名剎之一,現在的天童寺基本上保持了明代的建築結構,坐北朝南,被群山環抱,寺前有溪水流過,風景極佳。古寺歷盡千年,幾經興衰,至今依然是香火鼎盛,遊人眾多。

這座1700年前的古寺離寧波不到1小時路程,宛如一座天然氧吧

這座1700年前的古寺離寧波不到1小時路程,宛如一座天然氧吧

“二十里松行欲盡,青山捧出梵王宮。"北宋王安石這麼形容天童禪寺。詩人沿著山行到盡處,發現青山之中露出的那一片黑瓦黃牆,那就是這座古禪寺了。由此可見天童禪寺附近植被的茂盛。天童禪寺古木參天,從古山門朝著寺內行去,一路都是高大的樹木,在綠樹的掩映下,這座古寺更顯莊嚴。

這座1700年前的古寺離寧波不到1小時路程,宛如一座天然氧吧

這座1700年前的古寺離寧波不到1小時路程,宛如一座天然氧吧

筆者本人就非常喜歡去天童寺遊玩,一是因為比較近,第二是因為比較靜。天童禪寺這一片屬於天童國家森林公園,寺院本身就藏於山中。在城市的水泥森林裡呆的太過煩躁的人需要去到山水之間才能找到一些心靈的寧靜。而天童寺就是一個很好的去處。遠離鬧市,寺廟附近植被茂盛,負氧離子含量比較多。平時就算不去拜佛,只是過去坐坐,呼吸呼吸那裡的新鮮空氣也是一種享受。

這座1700年前的古寺離寧波不到1小時路程,宛如一座天然氧吧

這座1700年前的古寺離寧波不到1小時路程,宛如一座天然氧吧

隨著當今商業化步伐的加速,這座古寺漸漸的變得喧鬧了起來,也許這也是當今社會古寺與俗世融合的一種方式吧。在這一片蒼翠的勝境,可以清心,你會去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