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 凜冬將至,我們如何過冬?

凜冬將至!今年以來受制於經濟結構性調整和與美國貿易戰的延續,整體經濟形勢不太樂觀,那麼一向以吸儲放貸賺取息差的商業銀行會倒閉麼?

凜冬將至,我們如何過冬?

圖片出處:權力的遊戲劇照

會麼?不會麼?

說不會的,的確每年各大企業利潤報表一出,利潤最高的必是銀行,去年在A股上市的銀行中,19家銀行歸屬母公司股東淨利潤合計1.28萬億元。如果按照一年365天計算,這19家銀行平均每天淨賺35.2億元人民幣。其中中農工建平安五家佔了總利潤70%以上。

說會的,不可否認有這種情況發生,而且我國曆史上發生過這個案例,1998 年6 月 21 日,中國人民銀行發表公告,關閉剛剛誕生兩年十個月的海南發展銀行(下簡稱海發行)。

凜冬將至,我們如何過冬?

這是新中國金融史上第一次因支付危機而關閉一家省政府背景的商業銀行(海南房產泡沫破滅,形成大量爛尾樓致壞賬激增,觸發了該行破產)。許多儲戶該行的存款至今血本無歸。

由於該銀行倒閉的時候存款保險制度並未出臺,關於很多儲戶的錢一直拖了15年也沒有完全兌現。2002年3月,海發行通過媒體刊發了發放債權確認書的公告,根據公告,所有已登記的債權人將在這一年7月之前領取確認書。但之後再無下文。

凜冬將至,我們如何過冬?

2018年二季度末,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本外幣資產260萬億元,同比增長7.0%。其中,大型商業銀行本外幣資產96萬億元,佔比37.0%,資產總額同比增長5.8%;股份制商業銀行本外幣資產46萬億元,佔比17.7%,資產總額同比增長4.5%。根據我國中央人民政府網數據顯示同期我國GDP為41.8961萬億元,僅佔銀行業金融機構本外幣資產的16.11%。

根據央行發佈的8月份金融統計數據顯示,8月末,本外幣貸款餘額137.59萬億元,同比增長12.8%。月末人民幣貸款餘額131.88萬億元,同比增長13.2%,增速與上月末和上年同期均持平。當月人民幣貸款增加1.28萬億元,同比多增1834億元。分部門看,住戶部門貸款增加7012億元,占人民幣貸款增加值54.78%,其中,短期貸款增加2598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4415億元;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增加6127億元,其中,短期貸款減少1748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3425億元,票據融資增加4099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減少439億元。月末,外幣貸款餘額8360億美元,同比增長0.4%。當月外幣貸款減少62億美元。可見,房貸還是貸款的主要組成部分。

而存款部分,根據央行發佈的8月份金融統計數據顯示,8月末,本外幣存款餘額180.47萬億元,同比增長8%。月末人民幣存款餘額175.24萬億元,同比增長8.3%,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2個和0.7個百分點。當月人民幣存款增加1.09萬億元,同比少增2729億元。其中,住戶存款增加3463億元,非金融企業存款增加6139億元,財政性存款增加850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減少2211億元。月末,外幣存款餘額7665億美元,同比下降2.7%。當月外幣存款減少21億美元。住戶存款增速繼續下滑。

也就是說人們銀行存款意願度低,在存款利息跑不贏CPI增速的前提下,存在銀行的錢在不斷的變相貶值,對於一些中小型的城商行和農發行來講,吸納存款的難度更大,而在如今資金用途嚴監管之下,個人消費貸款的存量不夠,房貸和房產抵押貸款更難貸出,那麼這些中小型的銀行日子將更加難過。

如今,在政治局喊出“堅決遏制房價上漲”的口號下,各地不斷加碼房地產調控力度,一線城市房價略有鬆動,三四線城市房價早已橫盤,有下跌危險,如今僅剩部分強二線城市房價還在不斷上漲。而這些中小型的城商行和農發行的主要客戶群體就來自三四線城市及農村,如果三四線城市房價出現斷崖式下跌,那麼由此導致銀行壞賬激增或成中小城商行破產的關鍵因素。

對此!高層似乎早有準備

中財辦辦公室巡視員方星海以個人名義發出了盛世危言,“也許未來某個時候,就會有一兩家中小型的銀行發生擠兌、倒閉可能性是很大的”。他接著表示,如果對此風險做好了預案,及時處置,那麼就不會擴散到整個系統中。而“如果處置不及時,恐怕就會一下子擴散開來,形成一個非常大的不穩定因素。”

凜冬將至,我們如何過冬?

方星海表示,這是由於過去五年金融業的資產量、金融業負債以及實體經濟負債增長都非常快。這樣就必然會存在一些潛在的風險,因此絕對不能掉以輕心。中小銀行的缺陷就是淪為大股東的自動提款機,資金被大股東四處挪用放貸或做房地產或支持政府項目,毫無風險控制可言。破產不可避免。

最高賠50萬,三種情況一分也不賠!

從2015年5月1日起,《存款保險條例》正式開始施行。《條例》明確規定,存款保險實行限額償付,最高償付限額為人民幣50萬元。其它金融產品不受保護,這就是說,如果銀行破產,你在這家銀行的理財產品,不管多少,都不會有全額賠付的。

凜冬將至,我們如何過冬?

今年8月,銀監會稱,正在起草《商業銀行破產風險處置條例》,又為快速、有序處置危機銀行提供充分的保障。

雖然存款保險制度出臺,但存款保險條例只能對銀行破產情況下儲戶的存款起到保護作用,以下三種情況卻“保不了”。

1、存款丟失

過去一兩年曾發生過多起銀行存款丟失案件,儲戶存款丟失是銀行內部信息系統、管理及監管方面的問題,很多情況下都是銀行“內鬼”監守自盜造成的,並非是銀行出現經營危機,更非銀行面臨破產倒閉。所以,雖然存款保險條例出臺了,但對儲戶存款丟失案件來說並無關係。

2、銀行理財產品本金虧損、收益不達標、變保險

如果銀行理財產品出現本金虧、收益不達標、理財變保險等情況,也不屬於銀行經營問題,這種情況下,存款條例對理財產品無法提供保障。

3、銀行代售理財產品出現兌付危機、資金虧損

銀行通常會代售大量債券、基金、保險、信託等理財產品,如果此類產品出現兌付危機或是資金虧損,存款保險條例也是保不了的。

那麼作為平民老百姓的我們該如何面對?

如今的大環境,錢存在銀行要貶值,投在P2P理財會存在血本無歸的風險,投入創業風險又大成功率不足2成,樓市更不用想,嚴監管之下購房成本過高。那麼我們該怎麼辦呢?

按照雞蛋不要放入一個籃子的原則,將手中錢分成幾部分,一部分存入銀行,做備用金;一部分可以購買大型銀行利率不是特別離譜的理財產品;再一部分可以考察下可做的生意或投幾個比較有前景的項目;一部分可以購買分紅型保險和健康險;如果有條件,可以將手中部分現金兌換成美元或黃金,作為硬通貨;如果有閒錢,不屬於限購範疇,可瞄準一二線城市中心城區購置房產,無論房價怎麼跌,這些區域的房子基本都會保值!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一定要加大對自身的投資,不斷的學習才是最保值的關鍵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