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 “互聯網女皇”米克爾“下海”創業,下一站會不會是中國?

人稱“互聯網女皇”的瑪麗·米克爾將從效力了8年的老牌VC機構凱鵬華盈(KPCB)離職,並計劃於今年底同其他三位KPCB的合夥人一併離職,創立新的風投公司。米克爾稱,她的新公司計劃投資成熟科技初創公司,並可能會在美國之外進行投資。

“互联网女皇”米克尔“下海”创业,下一站会不会是中国?

互聯網女皇米克爾的風投路

1959年,米克爾出生在美國中部印第安納州,父親做鋼鐵生意,母親是家庭主婦。受父親影響,米克爾自小對投資富有興趣,中學時代便自學投資——在高中一次選股比賽中,她選中的股票飛速上漲,使得老師大為詫異。

米克爾擁有迪保爾大學的心理學學士學位,與康奈爾大學金融工商管理學碩士學位。1991年,她進入第三家工作單位摩根士丹利,擔任科技分析師一職。

米克爾之所以被稱為“互聯網女皇”是因為她自1996年起,已經連續23年堅持發佈《網絡趨勢報告》。1998年,美國財經雜誌《巴倫週刊》第一次把她稱作“互聯網女皇”,此後,這個稱號跟了她二十年。

2010年,米克爾辭去摩根士丹利董事總經理的職位,成為風投公司KPCB的合夥人。從2011年開始,米克爾幫助KPCB完成了二十多筆投資。據KPCB官網顯示,米克爾任職期間參與投資Airbnb、Slack、Trendyol、Pinterest等公司,已完成的投資履歷表上包括中國電商巨頭京東、臉書、Spotify、Twitter、Groupon等。

成功預測到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

作為投行互聯網分析師,米克爾登頂過,也跌落過。

跌落髮生在互聯網泡沫破滅的2000年。米克爾向投資者大力推薦的網絡公司股票急劇縮水——部分公司股票縮水甚至超過80%,其中旅行訂票網站Priceline.com暴跌96%——饒是如此,她依舊在評估報告上為這些公司簽署“表現優良”的評價,拒絕降低評級。

同年,她主導美國最大的網絡服務提供商美國在線斥資1640億美元收購媒體公司時代華納的併購交易。

當時米克爾自信認為,該併購將是華爾街有史以來最賺錢的併購,但時間證明那是一災難。

經歷重創,米克爾變得愈發謹慎,花更多時間思考行業可能面臨的風險。

“互联网女皇”米克尔“下海”创业,下一站会不会是中国?

2007年的《互聯網趨勢報告》中,米克爾預判到美國可能會在“次貸問題上存在風險,需要予以密切關注”。一年後應驗。2008年,美國因次貸問題而引爆金融危機,華爾街遭受慘痛打擊,美國經濟也陷入嚴重衰退。

看好中國互聯網行業發展

事實上,米克爾很早瞄準中國互聯網。

2004年,她撰寫了200多頁的《中國互聯網報告》,預計中國互聯網公司市值會在五年內就超過日本。這使得美國華爾街第一次大規模看好中國互聯網經濟。

2005年,她出席在北京舉行的第九屆《財富》全球論壇,與馬雲、李東昇、張朝陽對談企業家精神,也分享了硅谷創投企業的起源與投資風格。

這些年,米克爾始終能密切關注到中國互聯網的飛速發展。

2017年,她在報告中提出中國互聯網已進入“在線娛樂和共享出行的黃金時代”,中國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遊戲市場,中國電商在全球各大市場中滲透率增長最快。

2018年的報告裡,她認為中國在開發複雜人工智能系統方面進步神速,並引用前谷歌CEO埃裡克·施密特的預測:未來5年,中國和美國在人工智能領域將並駕齊驅。那麼,下海創業的“互聯網女皇”的下一站會不會是中國?

“互联网女皇”米克尔“下海”创业,下一站会不会是中国?

新聞鏈接:

《互聯網趨勢報告》成就的互聯網女皇

儘管決定辭職,但米克爾表示,她將繼續每年獨立發佈互聯網趨勢報告。

事實上,每年定期面世的《互聯網趨勢報告》,體現米克爾對互聯網的敏銳感知與精準預判,也穩固了她“互聯網女皇”的地位:

2001年互聯網泡沫剛剛破滅,她預測連接和聚集是未來互聯網的兩大趨勢;

2002年,她放言互聯網廣告將迎來井噴式增長,電子商務將得到快速發展;

2009年,她判斷用戶將主要通過移動設備來上網,傳統PC將成為次要選擇——一年之後,智能手機銷量首次超越PC。

2010年,《財富》雜誌將米克爾評為“科技行業十大最聰明人”,稱其是“絕對一流的分析師,能夠在宏觀趨勢成為焦點之前就進行準確預判。她總是收集海量數據,並整理成為諸多報告,雖然有時候會顯得冗長,但總是充斥著成百萬的要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